一种智能峰流速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4067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峰流速测试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检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峰流速测试仪。



背景技术:

肺功能检查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重要检查内容之一,对于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肺功能检查设备可以进行肺功能检查,其主要检测项目包含FVC(即用力肺活量)、FEV1(即第1秒肺活量)、FEV1/FVC(即一秒率,第1秒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等常用肺功能参数。

现有的肺功能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是机械式检测结构和机械测量原理,主要包括两类,即一种为涡轮式(包括涡轮式和叶轮式),一种为压差式。涡轮式流量计因其叶轮的运动惯性和转轴与轴承间摩擦力矩等因素,会影响测量的精密度,而压差式流量计同样因为筛网阻隔而降低测定精度,而且不易清洗,久而久之,会因隔网沉积杂物而致网眼堵塞,造成测定误差越来越大。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441509X,申请日2014年9月1日,公开了名称为:肺活量测试仪的专利申请,该测试仪器通过吹嘴往吹桶内吹气,进入吹桶内的吹气再通过吹桶的气体出口进入连接管,吹气通过连接管进入主机内的微压差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转化为肺活量数据,通过该肺活量数据从而判断人们的健康情况。

市面上还有许多上述类似原理的测试仪,使用时,需要人嘴与测试仪的吹嘴保持密封状态并用力吹气,人嘴与仪器筒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体,吹气时,伴随腔体内空气的增加吹气阻力会越来越大且气体容易在密封腔体内形成涡流,涡流的产生让气体很难到达传感器的测试面进行测试,所以吹气时比较费力,且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大憋气吹气才能完成测试,尤其对于哮喘和慢阻肺患者,需要多次反复进行吹气检测,检测过程更加费时费力且数据不准确,无法为测试者健康情况提供合理的判断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能峰流速测试仪,该测试仪采用流量/压力传感器,并对进气通道进行合理优化,测试过程大大降低了涡流的产生,大大减小了测试阻力,测试过程省时省力,测试结果误差小,精度高,为测试者肺功能状况提供了合理的判断依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持壳体,手持壳体外壁内嵌显示屏,手持壳体内置主控电路板,手持壳体的顶端连接传感器安装座的底端,传感器安装座的顶端连接进气筒体,进气筒体的顶端设置吹嘴,在传感器安装座内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与显示屏分别连接主控电路板,在进气筒体与传感器安装座之间设置排气部件,在传感器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锥形腔体,进气筒体、排气部件、锥形腔体与传感器的上感应面之间形成进气通道。

当进行检测时,口含吹嘴并往进气筒体内吹气,气体进入筒体底部,由于设计了在进气筒体与传感器安装座之间的排气部件,从进气筒体内出来的气体按比例分流成两部分,大部分通过排气部件被排出,剩余少量气体先进入锥形腔体并在锥形腔体的内壁上进行缓冲,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剩余少量被缓冲的气体不容易在感应器的上表面形成涡流,缓冲之后的气体会直接到达传感器的上表面,不像旋转气体那样始终无法快速到达传感器的上表面,因此测试过程阻力很小或不会产生阻力,测试过程更加的顺畅,同时不用通过大憋气吹气就能完成吹气测试,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进气筒体由上下筒体连通而成,上筒体为方形横截面和下筒体为圆形横截面,上下筒体之间形成锥状过度段,下筒体的横截面积比上筒体的大,吹嘴设置在上筒体的顶端,上筒体与吹嘴属于一体式结构,下筒体底端连接传感器安装座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下筒体底部筒壁两侧的一对排气通孔,传感器安装座内设置锥形状腔体内壁,锥形状腔体内壁的锥底端连接下筒体-的底端和其锥顶端镶嵌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密封圈镶嵌在其锥顶端,在下筒体与传感器安装座的锥形状腔体之间设置导流部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为圆形导流板并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的锥形状腔体内壁的锥底端的圆形凹槽内,在圆形导流板的中心设置盲板,在圆形导流板上和盲板四周均布若干进气小孔。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进气筒体设置为可拆除式,在下筒体的底端与传感器安装座之间设置相互扣合部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相互扣合部件包括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顶端中部的凸台,在凸台外侧壁设置一对卡扣,在下筒体底端筒体内壁设置一对凹槽,卡扣可转入凹槽内并相互锁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手持壳体包括相互扣合在一块的前盖和后盖,前后盖扣合之后形成内部腔体,在内部腔体内安装电池与主控电路板,显示屏镶嵌在前盖的中部,前盖的底部设置开关按钮,在后盖底部镶嵌扬声器,显示屏、开关按钮和扬声器分别连接主控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导流板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安装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手持壳体,所述手持壳体包括相互扣合在一块的前盖10和后盖11,前后盖扣合之后形成内部腔体,在内部腔体内安装电池14与主控电路板17,显示屏5镶嵌在前盖10的中部,前盖10的底部设置开关按钮12,在后盖11底部镶嵌扬声器13,手持壳体的顶端连接传感器安装座1的底端,传感器安装座1与手持壳体的顶端属于相互扣合连接,传感器安装座1的顶端连接进气筒体,所述进气筒体由上下筒体连通而成,上筒体2-1为方形横截面和下筒体2-2为圆形横截面,上下筒体之间形成锥状过度段2-3,吹嘴3设置在上筒体2-1的顶端,上筒体2-1与吹嘴3属于一体式结构,下筒体2-2底端连接传感器安装座1的顶端,在传感器安装座1内设置传感器4,显示屏5、开关按钮12和扬声器13分别连接主控电路板17,在下筒体2-2底部筒壁两侧的一对排气通孔6,传感器安装座1内设置锥形状腔体内壁,锥形状腔体内壁的锥底端连接下筒体2-2的底端和其锥顶端镶嵌传感器4,传感器4通过密封圈16镶嵌在其锥顶端,在下筒体2-2与传感器安装座1的锥形状腔体之间设置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为圆形导流板7并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1的锥形状腔体内壁的锥底端的圆形凹槽内,在圆形导流板7的中心设置盲板8,在圆形导流板7上和盲板8四周均布若干进气小孔9。

口含吹嘴3,通过吹嘴3往上筒体2-1内吹气,下筒体2-2的横截面积要比上筒体2-1的大,该种设计能让从上筒体2-1进入下筒体2-2内的气流更加的均匀与气流缓和,进入下筒体2-2的气体大部分从一对排气通孔6被分流排出,剩下的部分气体到达圆形导流板7的上表面,由于设计了在圆形导流板7的中心设置盲板8,因此该部分气体不直接冲向传感器安装座1中部的传感器4,而是被导流至盲板8四周均布的若干进气小孔9,并通过这些进气小孔9到达传感器安装座1的锥形状腔体内壁,因此圆形导流板7的结构与形状进一步避免了气体涡流的产生,气体通过锥形状腔体内壁的进一步导流与缓冲作用,最后到达传感器安装座1中部的传感器4的上感应端面,再通过传感器4与主控电路板17之间的相互信号传输与计算,最后各项指标显示在显示屏5上,所述主控电路板17设置为PCB主板;同时圆形导流板7的结构还能有效的防止异物直接与传感器的感应端面接触,例如测试者的痰液等异物,保护了传感器和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测试者在进行吹气测试时,整个吹气过程都伴随气体从排气通孔6被分流排出与通过锥形体内壁被缓冲,让气体无法在感应器的上测试面产生涡流,测试者吹气过程阻力小并接近零阻力,让测试过程更加的轻松,尤其是对于儿童或哮喘严重者,不会因为以往测试设备巨大的阻力而进行多次憋气吹气测试,省时省力且测试数据更加的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