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理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91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肿瘤科护理配药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配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照现有技术,肿瘤科护理人员在配药时主要是使用注射器反复地抽取药液,并同时通过晃动药瓶提高混溶效率和效果,显然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尤其是在每一次抽取药液的过程中都没有任何形式的过滤装置,药液中的沉淀物或者碎屑会随药液进入人体内,这种不应该进入人体的物质如果实际进入了人体内,势必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经检索后,一般的配药装置增加过滤装置均为简单的增加过滤网等,药液从药瓶经过过滤网,杂质被过滤拦截在过滤网上药瓶一侧,当药液在被注入回药瓶时,很可能又将过滤网上的杂质带回到药瓶内,失去过滤的作用,因此应对过滤装置的工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肿瘤科护理配药器。利用电动推杆和振动电机实现药液的反复抽取和震荡混溶,节省人力,改进过滤装置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肿瘤科护理配药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连接有弹性缓冲垫;弹性缓冲垫上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支板;支板的中部前面安装有水平的隔板;隔板上开有锥形通孔,锥形通孔上方开口大于下方开口;隔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包括针头、吸药管、活塞、推杆;注射器的针头在锥形通孔内;吸药管内顶端设置有圆形的过滤网膜,过滤网膜的周边固定有环形的定型管;定型管的侧边与吸药管顶端内壁转动连接;底板上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注射器的推杆固定连接;在隔板上方,支板上开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连接有多个“C”字形的药管夹,药管夹中心位置与锥形通孔中心位置相对应;药管夹内表面贴合固定有橡胶囊;支板的背面安装有振动电机。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肿瘤科护理配药器的在滑板上方,支板前面固定连接有药瓶夹,药瓶夹的中心位置与锥形通孔的中心位置相对应,药瓶夹大于药管夹。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肿瘤科护理配药器的药管夹后部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滑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肿瘤科护理配药器的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护理配药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电动推杆输出端与注射器的推杆固定连接,带动推杆及活塞的上下移动,实现混溶药液的反复抽取动作,减少手动重复操作,“C”字形的药管夹可固定盛装药剂的小药瓶,药管夹内壁贴合固定的橡胶囊通过弹性挤压,将小药瓶更好的固定,同时易出现加压破碎的情况,注射器的针头刺进小药瓶内,隔板起到隔离上下部分和对上部小药瓶等起到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注射器内顶端转动连接的过滤网膜起到过滤的作用,减少漂浮杂质,转动连接的过滤网膜,可将杂质过滤留在注射器内,而不会将杂质吸附在过滤网膜的针头一侧,避免了药液回流冲击带走过滤的杂质,过滤效果更好,过滤网膜外围的定型管起到保持封闭效果的作用。支板后面安装的振动电机,可带动支板振动,从而小药瓶和注射器等同步振动,对药液起到摇晃混溶的效果,弹性缓冲垫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2、药瓶夹用于固定大药瓶,方便于注射器将配药注射进大药瓶内,并反复抽取混合;

3、滑板上连接多个药管夹,通过滑动可实现药管夹的换位,同时对多个小药瓶进行摇晃混溶,药管夹与滑板为螺纹连接,方便于单个药管夹个体的拆卸,减轻整体重量;

4、底座下端安装吸盘有助于底座的固定,同时有一定的减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膜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底座;2、弹性缓冲垫;3、底板;4、支板;5、隔板;6、锥形通孔;7、注射器;8、针头;9、吸药管;10、活塞;11、推杆;12、过滤网膜;13、定型管;14、电动推杆;15、滑槽;16、滑板;17、药管夹;18、橡胶囊;19、振动电机;20、药瓶夹;21、连接柱;2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肿瘤科护理配药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连接有弹性缓冲垫2;弹性缓冲垫2上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支板4;支板4的中部前面安装有水平的隔板5;隔板5上开有锥形通孔6,锥形通孔6上方开口大于下方开口;隔板5下方固定连接有注射器7,所述的注射器7包括针头8、吸药管9、活塞10、推杆11;注射器7的针头8在锥形通孔6内;吸药管9内顶端设置有圆形的过滤网膜12,过滤网膜12的周边固定有环形的定型管13;定型管13的侧边与吸药管9顶端内壁转动连接;底板3上固定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输出端与注射器7的推杆11固定连接;在隔板5上方,支板4上开有水平方向的滑槽15;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滑板16;滑板16上连接有多个“C”字形的药管夹17,药管夹17中心位置与锥形通孔6中心位置相对应;药管夹17内表面贴合固定有橡胶囊18;支板4的背面安装有振动电机19;在滑板16上方,支板4前面固定连接有药瓶夹20,药瓶夹20的中心位置与锥形通孔6的中心位置相对应,药瓶夹20大于药管夹17;药管夹17后部安装有连接柱21;连接柱21与滑板16螺纹连接;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吸盘2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放置于平台处,底座1与平台接触,将小药瓶从上方进入药管夹17内,可上下调整,依靠药管夹17内的橡胶囊18夹紧固定,以保持振动时的固定稳定,同时注射器7的针头8刺入小药瓶内,药瓶的端口处可抵在锥形通孔6的内边缘,开启电动推杆11反复伸缩,同时开启振动电机19工作,电动推杆11通过推杆11带动注射器7的活塞10在吸药管9内的反复上下运动,在反复抽取过程中,使小药瓶内药物混合,同时震动电机带动支板4振动,支板4与底板3固定连接,而与底座1之间通过弹性缓冲垫2连接,则支板4和底板3上安装的电动推杆11、注射器7、药管夹17作为整体同步跟随振动,不会因振动发生分离,振动过程加速药液的混溶。

在电动推杆11带动注射器7反复抽取时,药液经过注射器7内的过滤网膜12,溶液中的杂质经过滤被留在外面,避免输入到人体内,过滤网与注射器7内部顶端为转动连接,注射器7在从药瓶内抽出药液时,受药液冲击作用,同时活塞10让出注射器7内部空间后,过滤网膜12绕轴转动,成打开状,此时过滤作用较小,当推杆11推动活塞10向上运动,将吸药管9内的药液推回到药瓶内时,在水流及压力作用下,过滤网膜12绕回到针头8与吸药管9接口位置,将出口“封住”,此时药液回到药瓶内会经过过滤网膜12的过滤作用,杂质留在注射器7的吸药管9内,而不会被带回到要瓶内,虽然不是每次所有吸药管9内的药液都会被过滤,但多次抽取之后即可弥补。过滤网膜12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在活塞10的压迫下发生一定的形变,减少内部药液的残留,可通过限制过滤网膜12的转动角度,避免过滤网膜12无法转回的情况。电动推杆11的反复伸缩过程,可通过手动控制两个开关或是增加行程开关等实现,也可增加简单的控制电路,由处理器实现控制。推杆11与电动推杆11的输出端的固定连接和注射器7与隔板5下端的固定连接均可为插接连接等,以便于更换新的注射器7。

多个药管夹17可同时夹紧多个药瓶,滑动滑块,使不同的药瓶对准锥形通孔6并使针头8刺入,再次启动电动推杆11和振动电机19则可对多个同种药瓶药液同时进行振动混溶,有效利用重叠时间,混溶配药效果更佳,同时缩短配药时间。

底座1下端的吸盘22有助于底座1的固定,也可手持固定或者增加其他易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如在底座1上增加定位孔,通过螺栓锁紧定位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