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85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



背景技术:

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胎盘娩出后放置位置及方法不当易浸湿无菌台面或术野周围而引起污染。现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弯盘或小盐水盆盛放娩出的胎盘,再将胎盘放于铺置好敷料的台面上来检查、测量、处理胎盘。在实际操作中以上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1、胎盘大或双胎盘的情况下弯盘不易盛放,胎盘中的血液易外溢至无菌台面上而浸湿、污染无菌敷料,违反无菌技术、手术隔离技术操作原则。

2、在检查、测量胎盘时须将胎盘从弯盘或小盐水盆内拿出,放置于台面上,也易将台面敷料浸湿污染周围环境;且测量胎盘大小、厚度及脐带长度时有的采取大约估计,未使用具体测量工具,有的使用测量工具后还需将测量工具进行清洗消毒。

3、在检查、测量完胎盘后须另使用袋子盛放胎盘便于后续的处理,这样便使护士的工作更繁琐,袋子破损、渗漏时又易造成二次污染。

基于以上问题,探索一种既能符合中华护理学会《2016年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对于“手术隔离技术”的要求,满足可放置娩出的胎盘而不易使胎盘内的血液外溢引起湿台,又可在不浸湿、污染敷料的情况下直接完成检查胎膜完整性、准确测量胎盘大小、厚度及脐带长度的护理工作,同时无须再另寻袋子盛装胎盘,减少护士工作环节及二次污染的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胎盘内的血液不浸湿、污染敷料的情况下能完成对胎盘胎膜完整性、胎盘尺寸和胎盘重量测定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包括提手、上端开口的透明圆柱形壳体和盖设于圆柱形壳体开口处的端盖,圆柱形壳体底面设有沿其直径延伸的第一刻度线,圆柱形壳体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端盖与圆柱形壳体铰接,端盖下端面设有与端盖同心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内径与圆柱形壳体的外径相同,第二密封圈的外径与圆柱形壳体的内径相同,提手两端通过相同材质、相同规格且相同长度的弹性元件与圆柱形壳体侧壁的中间位置连接,两连接点的竖直高度相同且两连接点的连线与圆柱形壳体的轴线相交,提手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元件的长度小于圆柱形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弹性元件与圆柱形壳体的连接点靠近第二刻度线。

所述弹性元件为橡皮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胎盘重量测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包括提手1、上端开口的透明圆柱形壳体2和盖设于圆柱形壳体2开口处的端盖3,圆柱形壳体2底面设有沿其直径延伸的第一刻度线,圆柱形壳体2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4,端盖3与圆柱形壳体2铰接,端盖3下端面设有与端盖3同心设置的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5的内径与圆柱形壳体2的外径相同,第二密封圈6的外径与圆柱形壳体2的内径相同,提手1两端通过相同材质、相同规格且相同长度的弹性元件7与圆柱形壳体2侧壁的中间位置连接,两连接点的竖直高度相同且两连接点的连线与圆柱形壳体2的轴线相交,提手1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元件7的长度小于圆柱形壳体2高度的二分之一。

弹性元件7与圆柱形壳体2的连接点靠近第二刻度线4,弹性元件7为橡皮筋,其成本低,符合一次性使用的需要。圆柱形壳体2和端盖3由医用无毒高分子塑料制成,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方式,直接供应无菌手术台上使用。

使用本装置前,先通过试验记录弹性元件7的单位伸长量所对应的拉力,从而计算出相对应的胎盘的重量并制表记录。

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端盖3打开,然后将胎盘放入圆柱形壳体2内,圆柱形壳体2为透明的,透过圆柱形壳体2观察胎盘是否完整,利用第二刻度线4和第一刻度线测量胎盘的长宽高;合上端盖3,通过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与圆柱形壳体2的配合实现了对圆柱形壳体2开口的双重密封,同时弹性元件7向提手1施加向下的力,使提手1将端盖3紧紧的压在圆柱形壳体2上,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端盖3的密封性,防止胎盘内的血液溢出,记录此时弹性元件7上端对应的第二刻度线4的刻度值,提起提手1,弹性元件7被拉伸,当圆柱形壳体2被完全提起时记录弹性元件7上端对应的第二刻度线4的刻度值,然后计算出弹性元件7的拉伸量,从而对应的查询出胎盘的重量。

圆柱形壳体2的外侧面设有标签,将患者的信息填写于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的标签上,继续后续的胎盘处理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漏可测量的一次性无菌胎盘收集器符合中华护理学会《2016年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对于“无菌技术”“手术隔离技术”的要求,能够解决胎盘湿台及测量不准确的问题,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工作质量,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