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粉碎器刀头和激光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84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组织粉碎器刀头和激光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织粉碎器刀头和激光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是20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已经肯定。主要应用在治疗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精神科疾病、银屑病、鼻炎等症。根据健康医学发现,低强度激光在心脑血管病发病前期预防及发病后的恢复期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健康及抑制人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激光技术还在生化检验、血液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大功率激光器还可以用于外科手术。

在外科手术中,激光器产生的高能脉冲激光,通过光纤传递出来,光纤再通过内窥镜进入人体,将激光器的能量传入需要激光治疗的部位,利用激光的高能、准直、作用时间短以及热影响区域小等特点,为患者进行有效和安全的治疗。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手柄进行外科手术时,存在操作复杂,容易引起手术后遗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组织粉碎器刀头和激光治疗装置,以简化操作,降低引起手术后遗症的可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粉碎器刀头,包括:

固定座;内刀具,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内刀具为杆状;光纤通道管,与所述内刀具平行设置;管状结构的外鞘,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平行设置且套装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外,所述外鞘通过内壁与所述光纤通道管固定相连,所述外鞘具有与所述固定座相连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管壁上具有刀口,所述刀口露出所述内刀具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相交的斜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的夹角在30°到45°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外鞘管腔的内径在5.75mm到6.00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光纤通道管和所述外鞘的材料为金属。

可选的,所述外鞘和所述光纤通道管焊接相连,或者所述外鞘与所述光纤通道管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光纤通道管设置于外鞘内壁与所述刀口相对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光纤通道管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伸出端;所述外鞘设置有刀口的一端为操作端;沿延伸方向,所述伸出端位于所述操作端和所述固定座之间。

可选的,沿延伸方向,所述伸出端与所述操作端之间的距离在0.5mm到3.0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光纤入口;所述内刀具沿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光纤通道管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端面相连,且所述光纤通道管的管腔与所述光纤入口连通;所述外鞘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端面相连。

可选的,所述内刀具在电机的控制下实现在所述外鞘内的转动;所述内刀具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口,用于实现所述内刀具与电机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内刀具远离所述固定座一端的周面包括设置有粉碎刃的操作区和未设置有粉碎刃的封闭区。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激光治疗装置,包括:

激光器光纤,与所述激光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粉碎器刀头,所述光纤可滑动的套装于所述光纤通道管内。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为钬激光器,所述光纤为传导钬激光的光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鞘套装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外,而且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相交的斜面,所以所述外鞘的第二端形成楔形结构。进行手术时,可以利用所述外鞘推下组织,楔形结构的外鞘第二端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所述外鞘对需要推下组织的压强较大,从而有利于增强楔形结构的外鞘推下组织的效果;楔形结构的外鞘推下组织效果的增强,有利于减小所施加的推力,降低人体健康组织受损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减少手术后遗症出现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织粉碎器刀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圈121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沿A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手柄进行外科手术时,存在操作复杂,容易引起手术后遗症的问题。现结合一种前列腺增生剜除的激光手术过程分析其操作复杂问题的原因:

剜除前列腺增生的激光手术中,首先使用带有内窥镜的激光操作手柄,利用激光将前列腺增生组织切下;之后依据病人身体状况,或者将切下的增生组织进一步切成小碎片以便清洗排出,或者将切下的增生组织切割为较大的块状并推送到膀胱内。

在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内镜鞘,以括约肌为支点,从前列腺包膜上推下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但是由于内镜鞘的端面与所述内镜鞘的轴线的夹角为直角,所以在推下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时,内镜鞘的端面与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内镜鞘对需要推下的增生组织的压强较小,所以在推下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时,需要对内镜鞘施加较大的推力。施加推力的增大,会增大前列腺包膜受损的可能,也会增大括约肌损伤的可能,会增加术后尿失禁等手术后遗症出现的可能。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粉碎器刀头,包括:

固定座;内刀具,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内刀具为杆状;光纤通道管,与所述内刀具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内刀具杆壁相接触;管状结构的外鞘,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平行设置且套装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外,所述外鞘通过内壁与所述光纤通道管固定相连,所述外鞘具有与所述固定座相连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管壁上具有刀口,所述刀口露出所述内刀具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相交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鞘套装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外,而且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相交的斜面,所以所述外鞘的第二端形成楔形结构。进行手术时,可以利用所述外鞘推下组织,楔形结构的外鞘第二端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所述外鞘对需要推下组织的压强较大,从而有利于增强楔形结构的外鞘推下组织的效果;楔形结构的外鞘推下组织效果的增强,有利于减小所施加的推力,降低人体健康组织受损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减少手术后遗症出现的可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组织粉碎器刀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包括:

固定座100;内刀具120,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0上,所述内刀具120为杆状;光纤通道管130,与所述内刀具120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内刀具120杆壁相接触;管状结构的外鞘110,与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平行设置且套装于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外,所述外鞘110通过内壁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固定相连,所述外鞘110具有与所述固定座100相连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如图1中圈121内所示),所述第二端的管壁上具有刀口111,所述刀口111露出所述内刀具120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外鞘110延伸方向相交的斜面。

具体的,结合参考图2至图4,其中图2是图1中圈121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固定座100,用于固定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0可以为起固定作用的外鞘座,所述固定座100的材料为金属,例如医用不锈钢。

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00为柱体。所述固定座100包括沿轴线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01和第二端面102,所述第二端面102上具有光纤入口103,用于供光纤伸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0为中空壳体结构,所述光纤入口103与所述固定座100内的空腔相连通。但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也可以是实体结构。

内刀具120用于进行粉碎操作。

所述内刀具120沿第一端面101指向第二端面102的方向上贯穿所述固定座100;所述内刀具120远离所述固定座100一端的周面包括设置有粉碎刃的操作区122和未设置有粉碎刃的封闭区。

所述操作区122用于在手术过程中粉碎组织。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织粉碎器用于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的手术中,所述内刀具120为刨削刀头。所以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内刀具120的操作区122上设置有锯齿结构的粉碎刃。但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刀具也可以为适宜于套装在外鞘内其他结构的内刀具,即所述操作区上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的粉碎刃。

所述封闭区用于封闭刀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区的周面为光滑表面。

所述内刀具120的材料也为金属,例如医用不锈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刀具120为中空结构。在进行粉碎的过程中,所述内刀具120与引流瓶相连,引流瓶通过所述内刀具在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附件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使切割下来的增生组织吸附到所述内刀具120的操作区122附件,以实现粉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刀具120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杆状结构,所以所述内刀具120能够绕其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刀具120在电机的控制下实现转动;所以所述内刀具120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口123,用于实现所述内刀具120与电机的连接。

光纤通道管130,用于提供光纤进入人体的路径空间,还用于在采用激光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固定光纤,避免光纤在切割过程中晃动过大。

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设置,能够使光纤和所述内刀具120能够同时进入人体。在进行外科手术中,利用套装于光纤通道管130内的光纤传导激光,以进行组织切割;之后通过所述内刀具120将切除的组织粉碎以排出体外,从而实现了一个刀头进行切割和组织粉碎的两项功能。

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仅需要转动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即可实现切割功能和组织粉碎功能之间的切换,避免了手术过程中更换内窥镜系统,从而简化了手术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不仅需要套装光纤,还需要对光纤进行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内径与所套装的光纤尺寸需要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材料为金属,例如医用金属。

所述光纤通道管130与所述固定座100的第一端面101相连,且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管腔与所述光纤入口103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0为中空壳体结构,所以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管腔与所述光纤入口103通过所述固定座100内的空腔实现连通。在进行手术时,光纤通过所述光纤入口103经所述固定座100内的空腔进入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内,通过光纤通道管130的管腔进入人体以进行手术。

所述外鞘110用于提供手术路径空间,还用于进行粉碎操作。

所述外鞘110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与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平行设置且套装于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外。在进行手术室,所述外鞘110的管腔即为外科手术的路径空间,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经所述外鞘110的管腔进入人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10的材料为金属,例如医用不锈钢。

所述外鞘11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10的第一端面101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0为中空壳体结构,所述外鞘110的管腔与所述固定座100的内腔相连导通。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为实体结构时,沿第一端面101指向第二端面102的方向上,所述外鞘110贯穿所述固定座100,在所述固定座100内形成通孔。

所述外鞘110第二端的端面112为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相交的斜面。所以所述外鞘110的第二端形成楔形结构。所以利用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进行手术,可以利用所述外鞘110推下组织,楔形结构的外鞘110第二端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所述外鞘110对需要推下组织的压强较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楔形结构的外鞘110推下组织的效果。楔形结构的外鞘110推下组织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减小所施加的推力,降低人体健康组织受损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减少手术后遗症出现的可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端的端面112与所述外鞘110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

所述第二端的端面112与所述外鞘110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如果太大,则楔形结构的外鞘第二端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太大,所述外鞘对需要推下组织的压强太小,不利于提高外鞘推下组织的效果,减小所施加的推力;所述第二端的端面112与所述外鞘110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如果太小,则楔形结构的外鞘第二端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太小,所述外鞘对需要推下组织的压强太太大,则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端面112与所述外鞘110延伸方向的夹角在30°到45°范围内。

此外,所述外鞘110第二端管壁上的刀口111贯穿管壁连通所述外鞘110的管腔。所述刀口111的位置与所述内刀具120远离所述固定座100一端的周面上的操作区122位置相对应,所述刀口111能够露出所述操作区122。

在进行粉碎组织时,所述内刀具120能够使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附近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使切割下来的组织吸附到所述刀口111上;所述内刀具120在电机的控制下实现在所述外鞘内110的转动,所以所述刀口111和所述操作区122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所述粉碎刃和所述刀口111相互配合对吸附在所述刀口111上的组织进行剪切,从而达到粉碎组织的目的。

此外,在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进入人体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所述内刀具120,使所述封闭区从所述刀口111露出,利用外鞘110遮蔽所述操作区122,降低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进入人体时割伤组织的几率。

所述外鞘110通过内壁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1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材料均为金属。所以所述外鞘11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但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10也可以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为一体结构,从而减少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结构内的缝隙,降低消毒难度,降低使用风险。

所述光纤通道管130设置于外鞘110内壁与所述刀口111相对位置处。由于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的刀口111在工作时是位于负压环境中的,从而使所述刀口111能够吸附被切割下的组织以实现粉碎。但是负压环境的存在也可能使所述刀口111吸附到正常的组织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用于剜除前列腺增生的手术中,所述刀口111可能吸附到膀胱壁上。当负压环境存在时,即使所述刀口111露出的是所述内刀具120的封闭区,所述刀口111吸附到正常组织也可能使正常组织受损,增加手术风险。

所以将所述光纤通道管130与所述刀口111相对设置的做法,能够在采用激光进行切割功能时,使刀口111远离正常组织,从而降低刀口111损伤正常组织的几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外鞘110需要套装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和所述内刀具120,所以所述外鞘110管腔的内径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所述外鞘110管腔的内径如果太小,则无法套装在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外,或者会影响套装的内刀具120在所述外鞘110内的转动,影响粉碎功能,还可能会使所套装的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尺寸太小;由于所述外鞘110对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在人体内的操作提供手术路径空间,所述外鞘110的尺寸与手术创口的尺寸相关,所以所述外鞘110管腔的内径如果太大,则会影响对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的控制精度,还会增大手术创口,从而增加手术风险。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10管腔的内径在5.75mm到6.00mm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通道管130与所述内刀具120杆壁相接触,且与所述外鞘110内壁固定相连,所以所述外鞘110管腔的直径与所述内刀具120外径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外径需要相互配合,在保证所述外鞘110能够套装于所述内刀具120和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外,且所述内刀具120在所述外鞘110内顺利转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所述外鞘110的尺寸,以达到减小手术创口的目的。

此外,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100的伸出端;所述外鞘110设置有刀口111的一端为操作端;本实施例中,沿延伸方向,所述伸出端位于所述操作端和所述固定座100之间。在进行手术时,光纤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内伸出以进行手术。这种做法能够降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在进入人体过程中以及进行切割和粉碎的手术过程中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沿延伸方向,所述伸出端与所述操作端之间的距离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所述伸出端与所述操作端之间的距离如果太大,在手术时光纤需要伸出光纤通道管130的长度较长,不利于对光纤的控制,可能会造成手术风险增加的问题;所述伸出端与所述操作端之间的距离如果太小,所述光纤通道管130端部太靠近所述外鞘110端部,在进入人体过程中以及进行切割和粉碎的手术过程中所述光纤通道管130可能与正常组织接触,会增大正常组织受损的可能,也会增加手术风险。所以本实施例中,沿延伸方向,所述伸出端与所述操作端之间的距离在0.5mm到3.0mm范围内。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激光治疗装置,包括:

激光器光纤,与所述激光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织粉碎器刀头,所述光纤可滑动的套装于所述光纤通道管内。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进行治疗的激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治疗装置用于泌尿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等科室手术治疗中,所述激光器是以钇铝石榴石为激活媒质,掺敏化离子铬、传能离子铥、激活离子钬的激光晶体制成的脉冲固体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产生的钬激光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很浅,仅为0.38mm,因此在手术时可以做到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所述光纤用于传输激光以进行治疗。

所述激光器为钬激光器,所以所述光纤为传导钬激光的光纤。具体的,所述光纤为传导波长为2.1μm脉冲式激光的光纤。

所述组织粉碎器刀头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织粉碎器刀头,具体技术方案参考前述组织粉碎器刀头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光纤套装于所述光纤通道管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所述光纤通过光纤通道管的管腔进入人体以进行手术。用于进行治疗的激光经所述光纤的传导进入人体到达患处以进行治疗。

所述光纤在所述光纤通道管内可以实现滑动,因此在利用激光进行切割时,光纤从所述光纤通道管伸出以进行手术;在不使用激光时,光纤从所述光纤通道管收回,降低激光损伤正常组织的几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所述激光治疗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光纤通道管将光纤引入人体以进行激光切割;也可以通过内刀具实现对切割下来的组织进行粉碎;因此采用所述激光治疗装置进行手术时,无需在手术过程中更换内窥镜系统,从而简化了手术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也有利于降低二次损害的几率。

套装在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外的外鞘,具有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呈锐角的端面。所以所述外鞘的第二端形成楔形结构。进行手术时,可以利用所述外鞘推下组织,楔形结构的外鞘第二端推下组织的效果较好,推下组织时所需要施加的推力较小,有利于降低人体健康组织受损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减少手术后遗症出现的可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鞘套装于所述内刀具和所述光纤通道管外,而且所述外鞘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外鞘延伸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以所述外鞘的第二端形成楔形结构。进行手术时,可以利用所述外鞘推下组织,楔形结构的外鞘第二端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所述外鞘对需要推下组织的压强较大,从而有利于增强楔形结构的外鞘推下组织的效果。楔形结构的外鞘推下组织效果的增强,有利于减小所施加的推力,降低人体健康组织受损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减少手术后遗症出现的可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