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22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



背景技术:

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作疾病诊断。首先用于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以后又逐渐用于人体各部分的价差。与此同时,随着机电设备的发展,X线设备也相继出现。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X线球管。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常规的X线机。其后,由于X线管、快速换偏激、电视、电影和录像设备系统的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成的学科体系,称之为放射诊断学。X线诊断仪是基于X线透视原理的影响诊断设备,通过摄片透视两大类X线设备与技术适当选择及综合应用,适用于全身各系统,包括呼吸、循环、泌尿生殖、骨骼、中枢神经和五官等疾病的检查,可提供重要的和确切的诊断信息,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但现在的诊断仪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只能适用于比较固定的场合而不能移动,所以缺少一种便于携带的X线电视诊断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下端左侧与左滑道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下端右侧与右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左滑道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右滑道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与成像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右端与下把手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通过合页与上箱体连接,所述上箱体内部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大套筒铰接,所述大套筒内部与小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小套筒右端与X线发生器,所述上箱体上端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与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上端与上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通过螺栓与上箱体和下箱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滑道和右滑道通过焊接与下箱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合页设为2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X线电视诊断仪的可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通过上下箱体的配合,保护了内部装置免收外部环境的干扰,保护了内部结构的安全;通过滑道和支架的配合,实现了底板和成像板的上下运动,给X线发生器的折叠提供了空间;通过大套筒和小套筒的配合,实现了X线发生器的折叠,减少了X线发生器的空间占有率,缩小了装置体积;显示器用于显示成像板中的成像,给使用者更方便的对患者进行X光电视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折叠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箱体;2、上箱体;3、合页;4、固定架;5、大套筒;6、显示器;7、旋转座;8、上把手;9、小套筒;10、X线发生器;11、成像板;12、底板;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下把手;16、左滑道;17、右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包括下箱体1,所述下箱体1下端左侧与左滑道16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1下端右侧与右滑道17固定连接,所述左滑道16与第二支架14滑动连接,所述右滑道17与第一支架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左滑道16和右滑道17通过焊接与下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2上端与成像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1右端与下把手15固定连接,所述上把手8和下把手15通过螺栓与上箱体2和下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1通过合页3与上箱体2连接,所述合页3设为2个,所述上箱体2内部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与大套筒5铰接,所述大套筒5内部与小套筒9滑动连接,所述小套筒9右端与X线发生器10,所述上箱体2上端与旋转座7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7与显示器8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2上端与上把手8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上箱体2和下箱体1通过合页3打开,再将底板12通过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在左滑道16和右滑道17中移动,使底板12上移,将患者需要拍X光的部位置于成像板11上,此时将X线发生器10通过大套筒5和小套筒9伸展开来,并打开X线发生器10,再将显示器6通过旋转座7展开,使用者用显示器6观察患者拍摄的X光状况对患者病情做出诊断,不用时,将底板12通过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在左滑道16和右滑道17中移动,使底板12下移,再将X线发生器10通过大套筒5和小套筒9折叠起来,并将显示器6折叠,使用者可以通过上把手8和下把15手提着该装置到该去的地方,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X线电视诊断仪的可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通过上下箱体的配合,保护了内部装置免收外部环境的干扰,保护了内部结构的安全;通过滑道和支架的配合,实现了底板12和成像板11的上下运动,给X线发生器10的折叠提供了空间;通过大套5筒和小套筒9的配合,实现了X线发生器10的折叠,减少了X线发生器10的空间占有率,缩小了装置体积;显示器6用于显示成像板11中的成像,给使用者更方便的对患者进行X光电视诊断。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