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16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药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盒,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药盒。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健康问题,需要长期按时服药,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然而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群常常会因为忘记服药而加重病情。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智能药盒的产品,能够做到设定时间提醒病人按时吃药。然而,这类产品的功能较为单一,例如某产品,其药盒内设有7个储药盒,对应一周7天,仅仅能够实现将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分别放在不同的储存盒中,然后通过定时器进行服药提醒。对于有特定需求的病人,如一天中不同时刻需要服用不同类药品,还需要病人自己能够清楚的找出该储存盒并且分出该时刻需要服用的药物才能保证不服错药,这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不够方便,且服错药的概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智能药盒并不能确定病人是否服用过药品,无法记录病人的服药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按时提醒病人吃药并保证不会吃错药的智能药盒,同时实现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设置药盒并记录服药过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智能药盒,包括盖体、盒体和底座,所述盒体顶部开口,其中心部设有通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盖体边缘处设有窗口,并设有打开和闭合所述窗口的推拉盖,所述底座中心具有与所述盒体中心通孔相配合的圆柱体突出部,所述盒体套接在所述底座上并可以相互分离,所述盖体中心设有通孔,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盖体的通孔中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圆周上均匀设有储药格,所述底座内设有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步进电机、存储模块、电源,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至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药盒进行设置和管理,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并接收微处理器的指令进行动作,当所述盒体套接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盒体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可以以圆心为轴心旋转,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数据信息,所述电源为所述智能药盒供电,所述储药格底部设有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传递压力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突出部侧壁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传递距离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内圈侧壁为透明材料,所述盒体的外圈侧壁具有反射层,当所述红外传感器35发出红外线时,可以穿过所述盒体内圈侧壁,并被所述盒体外圈侧壁反射折回。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突出部顶端设有液晶触摸显示屏,所述液晶触摸显示屏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吃药信息和设置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储药格数量为28个,按一天吃4次药计算,以一周为一个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储药格数量为21个,按一天吃3次药计算,以一周为一个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还设有震动马达和语音模块,所述底座底面上设有LED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震动、声光方式提醒病人吃药。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顶端上还设有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鉴定配药人身份,防止其他人误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顶端上还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提供人脸识别功能,鉴定配药人身份并配合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视频通话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GSM模块、GPS模块、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用于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信,实现在智能手机上配置智能药盒并记录服药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智能药盒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用于快速充电。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到达预定时间时,盒体上的储药格自动转到盖体窗口位置,药品按时段储存,防止吃错药;

2、设有红外传感器和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该储药格内是否存在药品以确定该时刻病人是否服用过药物并记录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提醒家人进一步的提示和掌握病人服药情况;

3、盒体可根据需要更换成不同数量储药格的型号,适用于各种人群,如一天需要吃4次药或者一天需要吃3次药的病人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3,一种智能药盒,包括盖体1、盒体2和底座3,所述盒体2顶部开口,其中心部设有通孔,所述盖体1盖合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盖体1边缘处设有窗口11,并设有打开和闭合所述窗口11的推拉盖,所述底座3中心具有与所述盒体2中心通孔相配合的圆柱体突出部31,所述盒体2套接在所述底座3上并可以相互分离,所述盖体1中心设有通孔,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底座3上时,所述突出部31从所述盖体1的通孔中伸出,所述盒体2圆周上均匀设有储药格21,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药格21数量为28个,按一天吃4次药计算,以一周为一个周期,可根据需要更换成21格的盒体或者其他格数的盒体。所述底座3内设有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步进电机、存储模块、电源,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至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药盒进行设置和管理,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并接收微处理器的指令进行动作,当所述盒体2套接在所述底座3上时,所述盒体2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可以以圆心为轴心旋转。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数据信息,所述电源为所述智能药盒供电,所述储药格21底部设有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传递压力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突出部31侧壁设有红外传感器35,所述红外传感器35传递距离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盒体2的内圈侧壁为透明材料,所述盒体2的外圈侧壁具有反射层,当所述红外传感器35发出红外线时,可以穿过所述盒体2内圈侧壁,并被所述盒体2外圈侧壁反射折回,用于检测对应的储药格内是否存在药物。

所述底座3的突出部31顶端设有液晶触摸显示屏32,所述液晶触摸显示屏32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吃药信息和设置管理。所述底座3内还设有震动马达和语音模块,所述底座3底面上设有LED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突出部31顶端上还设有指纹识别器33,所述指纹识别器33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突出部31顶端上还设有摄像头34,所述摄像头34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GSM模块、GPS模块、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电源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智能药盒还包括无线充电底座,可以方便的进行充电。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的突出部31轴向上的一部分带状环36可以绕轴转动,所述带状环36由步进电机带动,带状环36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如由橡胶材料制作,由此带动套接在上面的盒体2转动。而所述红外传感器35是固定在所述突出部31上的,当盒体2转动时,红外传感器35可以对准不同的储药格,实现检测该储药格是否还存在药物。

病人的家属可根据需要使用智能手机app绑定智能药盒或者直接使用液晶触摸显示屏对智能药盒进行配置,包括设定当前时间、吃药时间、网络参数和提醒功能等,并可以查看药盒内剩余格数,实现智能药盒的独立操作和智能终端APP的同步操作。在一周开始的时候,病人家属通过指纹或人脸识别方式验证身份,并打开智能药盒的盖体,将病人一周内需要服用的药物分好按顺序顺时针或逆时针,以步进电机实际的运转方向为准放入相应的储药格,将智能药盒盒体复位至初始位置,盖好盖体,完成配药工作。当到达吃药时间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带动所述盒体旋转,所述盖体上的窗口对准第一格,并通过震动、语音等方式提醒病人按时吃药。进一步的,底座底面对应窗口的位置设有LED灯,通过微处理器的控制打开LED灯,透过储药格照射该储药格,起到更明显的提示作用。病人只需打开窗口上的推拉盖,拿出药品,服用药品,关闭推拉盖即可。红外传感器和薄膜压力传感器配合工作,检测到该储药格的药品被取出,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距离,当储药格内空置时,检测的距离发生变化,薄膜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药品对于储药格底面的压力,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信息至移动终端并记录,病人家属可以远程查看病人的吃药情况。如果病人超过一定时间没有吃药,病人家属可以及时通过智能药盒上的摄像头和通信模块联系病人提醒及时吃药。当到达下一个吃药时刻时,步进电机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运行,使盒体继续旋转,使下一格对准窗口,并提醒病人吃药。

由于智能药盒内设有蓝牙、wifi等模块,可以通过手机端方便的找回本智能药盒,如在手机端控制智能药盒震动、振铃等方式,防止使用者忘记智能药盒放置的位置。另外,如果病人出门携带了手机但是忘记携带智能药盒,由于蓝牙的有效距离在10米左右,病人的手机和智能药盒配对后,手机通过蓝牙模块检测不到智能药盒在范围内,会发出声音等方式提醒病人携带智能药盒。另外,通过GPS等模块,病人可以发送紧急求救信息,得到及时的救助。

进一步的,本智能药盒可以方便的连接家庭云存储,配合其他医疗设备和软件,随时掌握家人的健康状况并记录,做到智能化家庭健康管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