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骨导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93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截骨导板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截骨导板组件。



背景技术:

Ganz截骨术是1983年由瑞士伯尔尼医院的Ganz医生开创的髋臼周围截骨术。Ganz截骨术改变了髋臼覆盖的方向,增加了髋关节对股骨头的覆盖面积,使得年轻的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大大延缓甚至免于人工关节置换。

由于骨盆是由极易出血的松质骨组成,深深包围并保护着人体多种脏器。而由髂骨、耻骨和坐骨呈环形组成的骨盆的髋臼部分位于骨盆的深处,周围分布着最丰富的血管和下肢重要的股神经,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

Ganz截骨术最凶险的步骤是在十几到二十公分的髋臼弧形截骨之中,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是凭娴熟的解剖功底或在C型臂X光透视下进行锯骨。由于Ganz截骨术难度高,风险大,被形容为骨科手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因而,此手术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准入门槛,妨碍了该技术的普及。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Ganz截骨术存在如下缺点:

(1)Ganz截骨术难度高,风险大,易发生手术并发症,对医生经验要求高;

(2)截骨和旋转及置钉过程时,要进行大量的透视,增加手术时间,增加辐射暴露;

(3)截骨位置和旋转角度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评估,缺乏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骨导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Ganz截骨术时主要凭借医生的经验进行操作,精确性和可重复性难以保证且风险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截骨导板组件,包括:截骨导板,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一预定部位,截骨导板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移动轨迹的锯槽,以使摆锯在锯槽内移动以将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截下。

进一步地,截骨导板组件还包括:复位导板,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二预定部位,以将截下的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重新定位在待截骨头上。

进一步地,截骨导板组件还包括:置钉导板,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三预定部位,以使固定螺钉将经过复位导板定位好的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重新固定。

进一步地,截骨导板包括:外侧截骨导板,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一截骨面上,以引导并限制摆锯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移动;耻骨截骨导板,用于固定在待截骨头的第一截骨面上,以引导并限制摆锯沿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移动;其中,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和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组成摆锯将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截下的完整移动轨迹。

进一步地,外侧截骨导板为与第一预设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板状体,锯槽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开设在外侧截骨导板内。

进一步地,外侧截骨导板和耻骨截骨导板上均设置有定位螺钉孔。

进一步地,截骨导板包括:第一内侧截骨导板、第二内侧截骨导板、第三内侧截骨导板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第一内侧截骨导板、第二内侧截骨导板、第三内侧截骨导板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二截骨面上;第一内侧截骨导板、第二内侧截骨导板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移动,第四内侧截骨导板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沿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移动;其中,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和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组成摆锯将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截下的完整移动轨迹。

进一步地,第一内侧截骨导板、第二内侧截骨导板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均为条状体,锯槽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开设在第一内侧截骨导板、第二内侧截骨导板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内。

进一步地,第一内侧截骨导板、第二内侧截骨导板、第三内侧截骨导板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上均设置有定位螺钉孔。

进一步地,复位导板为多个,多个复位导板相间隔地安装在待截骨头和截下的预定部分上以将截下的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重新定位在待截骨头上。

进一步地,复位导板具有与待截骨头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截下的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均开设有定位螺钉孔。

进一步地,置钉导板上具有与待截骨头的边缘卡接的卡槽,卡槽的底部具有向置钉导板的外侧延伸的置钉孔,卡槽的侧壁上具有向置钉导板的外侧延伸的定位螺钉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截骨导板组件,通过设置截骨导板,截骨导板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一预定部位,截骨导板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移动轨迹的锯槽,以使摆锯在锯槽内移动以将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截下。从而在进行Ganz截骨术过程中能够对截骨轨迹进行准确定位,减小对医生经验的依赖度,使手术过程标准化、精确化、可重复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Ganz截骨术时主要凭借医生的经验进行操作,精确性和可重复性难以保证且风险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外侧截骨导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外侧截骨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外侧截骨导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三个内侧截骨导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另一个内侧截骨导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复位导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复位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复位导板和置钉导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置钉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截骨导板;11、锯槽;12、外侧截骨导板;13、耻骨截骨导板;14、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5、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6、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7、第四内侧截骨导板;20、复位导板;30、置钉导板;40、定位螺钉孔;50、置钉孔;60、定位螺钉;70、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骨导板组件,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包括:截骨导板10,截骨导板10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一预定部位,截骨导板10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移动轨迹的锯槽11,以使摆锯在锯槽11内移动以将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截下。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截骨导板组件,通过设置截骨导板10,截骨导板10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一预定部位,截骨导板10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移动轨迹的锯槽11,以使摆锯在锯槽11内移动以将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截下。从而在进行Ganz截骨术过程中能够对截骨轨迹进行准确定位,减小对医生经验的依赖度,使手术过程标准化、精确化、可重复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Ganz截骨术时主要凭借医生的经验进行操作,精确性和可重复性难以保证且风险较大的问题。

在Ganz截骨术截骨完成后,为了将由骨盆上截下的髋臼重新定位以改变髋臼的覆盖的方向,增加髋关节对股骨头的覆盖面积,可选地,如图6所示,截骨导板组件还包括用于对髋臼进行定位的复位导板20,复位导板20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二预定部位,以将截下的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重新定位在待截骨头上。具体地,在Ganz截骨术过程中,对髋臼进行重新定位时,复位导板20安装在截下的髋臼和骨盆之间,复位导板20的一端与髋臼连接固定,复位导板20的另一端与骨盆连接固定,从而将截下的髋臼重新定位。

复位导板20为多个,多个复位导板20相间隔地安装在待截骨头和截下的预定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导板20为两个,如图7所示,每个复位导板20具有与骨盆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髋臼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通过连接板体连接,每个复位导板20跨接在骨盆与髋臼之间,第一连接端的端面形状与骨盆上相应的连接位置处的表面形状相匹配,第二连接端的端面形状与髋臼上相应的连接位置处的表面形状相匹配,能够保证复位导板20与骨盆和髋臼贴合良好且位置唯一。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均开设有定位螺钉孔40,通过将定位螺钉60穿过相应的定位螺钉孔40将复位导板20定位并固定在骨盆和髋臼上。

在定位完成后,为了将定位好的髋臼重新与骨盆连接固定,可选地,如图8所示,截骨导板组件还包括置钉导板30,置钉导板30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三预定部位,以使固定螺钉70将经过复位导板20定位好的待截骨头的预定部分重新固定。具体地,如图9所示,置钉导板30上具有与待截骨头的边缘卡接的卡槽,卡槽的底部具有向置钉导板30的外侧延伸的置钉孔50,卡槽的侧壁上具有向置钉导板30的外侧延伸的定位螺钉孔40。卡槽的槽底面为与骨盆上的髂骨翼相匹配的不规则曲面,从而与切骨翼的位置唯一确定。置钉孔50的延伸方向指向髋臼。

在Ganz截骨术过程中,对截下的髋臼重新固定时,将置钉导板30定位在骨盆边缘的髂骨翼处的合适位置,首先通过定位螺钉60穿过各个相应的定位螺钉孔40将置钉导板30定位并固定,然后将固定螺钉70穿过置钉导板30上的置钉孔50将骨盆和截下的髋臼连接固定在一起。

Ganz截骨术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从骨盆的外侧或内侧进行截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从骨盆外侧进行截骨的截骨导板和从骨盆内侧进行截骨的截骨导板。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截骨导板10包括: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均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一截骨面上,第一截骨面为骨盆的外侧面,外侧截骨导板12具有导板上平面和导板下平面,导板下平面与骨盆上安装外侧截骨导板12的位置处的表面形状相匹配,保证外侧截骨导板12与骨盆贴合良好且位置唯一。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外侧截骨导板12为与第一预设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板状体,外侧截骨导板12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凹形板体,外侧截骨导板12环绕髋臼设置,锯槽11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开设在外侧截骨导板12内。

外侧截骨导板12引导并限制摆锯沿髋臼周围的第一预设移动轨迹移动;耻骨截骨导板13引导并限制摆锯沿髋臼周围的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移动;其中,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和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组成摆锯将髋臼从骨盆上截下的完整移动轨迹。外侧截骨导板12的导板上平面沿锯槽11的方向到骨盆内侧面的最短距离相等,从而在控制摆锯长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摆锯不会伤到骨盆内侧的血管和神经。

为了有效地将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在骨盆上进行定位并固定,可选地,在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上均设置有定位螺钉孔40,定位螺钉孔40设置有多个,通过将定位螺钉60穿过各个相应的定位螺钉孔40将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定位并固定在骨盆外侧的相应位置,待髋臼从骨盆上被截取下来后,将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拆除。

实施例2:

除了在骨盆外侧面截取髋臼,也可以从骨盆的内侧面截取髋臼。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截骨导板10包括: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用于安装在待截骨头的第二截骨面上,即安装在骨盆的内侧面上;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沿髋臼周围的第一预设移动轨迹移动,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用于引导并限制摆锯沿髋臼周围的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移动;其中,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和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组成摆锯将髋臼从骨盆截下的完整移动轨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移动轨迹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预设轨迹相互对应,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预设移动轨迹与实施例1中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相对应。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的厚度小于实施例1中的外侧截骨导板12的厚度。

可选地,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均为条状体,锯槽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开设在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内,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和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均围绕髋臼设置,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上的锯槽11沿第二预设移动轨迹设置在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内,摆锯沿第一预设移动轨迹和第二预设移动轨迹移动从而将髋臼从骨盆上截下。

为了有效地将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在待截骨头上进行定位并固定,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上均设置有定位螺钉孔40。定位螺钉孔40设置有多个,通过将定位螺钉60穿过各个相应的定位螺钉孔40将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定位并固定在骨盆内侧的相应位置,待髋臼从骨盆上被截取下来后,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拆除。

在Ganz截骨术前,通过CT数据进行策划,确定截骨位置以及髋臼旋转方式,并设计与患者骨盆和髋臼相匹配的截骨导板组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骨盆和截骨导板组件,用打印的骨盆和截骨导板组件模拟髋臼截骨、复位及置钉的过程,确认截骨导板设计并打印正确,能够很好地完成手术。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将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放置于骨盆外侧的相应位置,移动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找到外侧截骨导板12的导板下平面与骨盆外表面贴合度最合适的位置以及耻骨截骨导板13与骨盆外表面贴合度最合适的位置,即为设计位置,然后用定位螺钉60沿着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的定位螺钉孔40打入,将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固定于骨盆上。然后用限制长度的摆锯沿着锯槽11行髋臼截骨,将髋臼从骨盆上游离,该过程不会损伤骨盆内侧平面的血管和神经。

也可采用内侧截骨导板从骨盆内侧进行髋臼截骨。具体方式为,将骨盆内侧内脏拨开,并将骨盆内侧的血管、神经等从骨盆上拨开,然后将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放置于骨盆内侧的相应位置,移动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找到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的下平面与骨盆内侧贴合度最合适的位置,即为设计位置,然后用定位螺钉60沿着定位螺钉孔40打入,将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固定于骨盆上,然后用摆锯沿着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上的锯槽11行髋臼截骨。接下来,依照上述方法依次使用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进行截骨,将髋臼从骨盆上游离。采用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在骨盆内侧进行髋臼截骨,是在骨盆内侧的血管和神经可视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性更高,破坏神经和血管的危险性更小。

髋臼截骨完成后,从骨盆拆下外侧截骨导板12和耻骨截骨导板13或第一内侧截骨导板14、第二内侧截骨导板15、第三内侧截骨导板16和第四内侧截骨导板17。将两个复位导板20通过定位螺钉60分别安装在骨盆和髋臼上,使靠近髂骨翼一侧的复位导板20的下平面与相应骨盆面紧密贴合,此时髋臼就旋转和移动到了与骨盆设定的位置。

最后,将置钉导板30置于髂骨翼的相应位置,移动置钉导板30,找到置钉导板30的卡槽的槽底面与髂骨翼处的表面贴合最合适的位置,即为设计位置,然后用定位螺钉60沿定位螺钉孔40打入将置钉导板30定位并固定在骨盆上。然后将术前设计好的相应直径和长度的固定螺钉70沿着置钉孔50置入将髋臼与骨盆重新固定。拆下两个复位导板20和置钉导板30完成GANZ截骨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骨导板组件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控制截骨导板的深度或者血管、神经的剥离,大大降低GANZ截骨术的手术风险;

2.通过术前策划和导板系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的风险。

3.导板系统的使用,降低了该手术对医生经验的要求,能做的医生增多,从而使适应症患者及时手术,避免了进一步的发展;

4.截骨和旋转及置钉过程中,不再需要大量的透视,避免了大量的透视辐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