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091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无菌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加药器。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在进行输液之前,通常需要将粉剂或液剂药物先用液体药剂或待输液的溶液配制成药液,然后再将液态药物加注到待输液的溶液中。在加药、抽药时,需要保持瓶内外的气压平衡,才能够使加药、抽药操作轻松自如。在药液的配置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无菌加药器,以保持瓶内外气压平衡,且防止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和病原体进入到待注射溶液中。

申请号:201310612571.6公开了一种端面排气低阻尼加药针,包括中空针、针套管、针固定座和空气过滤膜,在针套管的护针管的侧面设有排气孔;在针固定座的对接孔的底设有与外界相通连的端面出气孔,在对接孔的底部设有空气过滤膜,针套管上端套装在中空针下端套装对接孔中,连接座管的下端面压住空气过滤膜,排气孔与端面出气孔相通连。其针套管和针固定座均为便于轴向抽芯的结构,压制模具结构简单,成型压制效率高,所得成品率高,产品的综合成本降低,更利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药、抽药阻力小,使用轻松方便的无菌加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无菌加药器,包括钢针、套管、针座和过滤膜,套管内侧壁与钢针外侧壁之间设有通气间隙,在套管上端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套管的下端设有套管座,套管座包括套管座圆筒、套管座锥台和圆筒形的盖板腔,所述盖板腔的下端与套管座锥台的大端相连接,所述套管座锥台的小端与套管座圆筒相连接,针座相配合的插入套管座圆筒内部,套管座锥台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过滤膜腔、加粗套管腔和套管腔,套管下端固定设置套管腔内部,加粗套管腔的内径大于套管腔的内径,加粗套管腔内的套管侧壁上设有与通气间隙相连通的方孔,过滤膜腔的内径大于加粗套管腔的内径,环形过滤膜相配合的设置于过滤膜腔内,环形盖板相配合的设置于盖板腔内,盖板上圆周均布设有多个圆孔。

外界空气通过盖板上的圆孔透过过滤膜进入到加粗套管腔内,然后经过加粗套管腔内套管侧壁上的方孔进入到套管内侧壁与钢针外侧壁之间的通气间隙,通过套管上端的侧壁上的通气孔排出。其结构简单,加药、抽药阻力小,使用轻松方便。

所述加粗套管腔内的套管为加粗套管,加粗套管的外径大于套管的外径,加粗套管的高度等于加粗套管腔的高度。

采用加粗套管能够保证套管下端与套管腔之间的固定连接,防止生产组装的过程中套管下端滑入到套管腔的长度过大,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还能够将过滤膜牢牢的固定在加粗套管上方与盖板下侧之间的过滤膜腔内,避免在压力的作用下过滤膜内圆下滑到方孔部位或方孔的下侧,影响过滤效果,提高了安全性。

所述加粗套管侧壁上圆周均布设有多个通气间隙相连通的方孔。

多个方孔的设置通气效果好,进一步缩小了加药、抽药阻力。

加粗套管下端与套管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套管腔的高度。

所述盖板上圆周均布设有4个圆孔,圆孔外切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加粗套管腔的内径。

圆孔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加粗套管的外径。

圆孔外切圆的直径等于加粗套管腔的内径,圆孔内切圆的直径等于加粗套管的外径。

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增大进气圆孔的面积,降低抽药、加药阻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无菌加药针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精度要求低,生产成本低,便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等优点,且透气性好,加药阻力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菌加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菌加药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菌加药器套管座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菌加药器套管座剖视图

图中:

1、钢针 2、套管座 3、针座 4、套管 5、过滤膜

6、盖板 21、套管座圆筒 22、套管座锥台 23、盖板腔 41、通气孔

42、方孔 43、加粗套管 61、圆孔 221、套管腔 222、加粗套管腔

223、过滤膜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无菌加药器,包括钢针1、套管4、针座3和过滤膜5,套管3内侧壁与钢针1外侧壁之间设有通气间隙,在套管4上端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41,套管4的下端设有套管座2,如图3、图4所示,套管座2包括套管座圆筒21、套管座锥台22和圆筒形的盖板腔23,盖板腔23的下端与套管座锥台22的大端相连接,套管座锥台22的小端与套管座圆筒21相连接,针座3相配合的插入套管座圆筒21内部,套管座锥台22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圆筒形的过滤膜腔223、加粗套管腔222和套管腔221,套管4下端固定设置套管腔221内部,加粗套管腔222的内径大于套管腔221的内径,加粗套管腔222内的套管4侧壁上设有与通气间隙相连通的方孔42,过滤膜腔223的内径大于加粗套管腔222的内径,环形过滤膜5相配合的设置于过滤膜腔223内,环形盖板6相配合的设置于盖板腔23内,盖板6上圆周均布设有多个圆孔61。

加粗套管腔222内的套管4为加粗套管43,加粗套管43的外径大于套管4的外径,加粗套管43的高度等于加粗套管腔222的高度。采用加粗套管43能够保证套管4下端与套管腔221之间的固定连接,防止生产组装的过程中套管4下端滑入到套管腔221的长度过大,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加粗套管43还能够将过滤膜5牢牢的固定在加粗套管43上方与盖板下侧之间的过滤膜腔223内,防止过滤膜5内圆下滑到方孔42部位或方孔42的下侧,影响过滤效果,提高了安全性。在加粗套管43侧壁上圆周均布设有多个通气间隙相连通的方孔42。多个方孔42的设置通气效果好,进一步缩小了加药、抽药阻力。加粗套管43下端与套管4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套管腔221的高度。

如图2、图3所示,在盖板6上圆周均布设有4个圆孔61,圆孔61外切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加粗套管腔222的内径。圆孔61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加粗套管43的外径。优选的,圆孔61外切圆的直径等于加粗套管腔222的内径,圆孔61内切圆的直径等于加粗套管43的外径。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增大进气圆孔的面积,降低抽药、加药阻力。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外界空气通过盖板6上的圆孔61透过过滤膜5进入到加粗套管腔222内,然后经过加粗套管腔222内加粗套管43侧壁上的方孔42进入到套管4内侧壁与钢针1外侧壁之间的通气间隙,通过套管4上端的侧壁上的通气孔41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