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内裤及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8118阅读:140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内裤及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内裤、特别是裤衩型的一次性尿裤、衬垫支撑裤等及这种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的裤衩型的一次性尿裤、衬垫支撑裤等一次性内裤的立裆较长,被通常的穿着者穿着时,具备沿着腰围方向伸缩的弹性部件的腰开口部位于与穿着者的肚脐周围大致水平的位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裤衩型的一次性尿裤,在从侧方观察坐在地板上的人所穿着的一次性尿裤时,腰开口部位于与穿着者的肚脐周围大致水平的位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16878号公报

但是,穿着时腰开口部位于与穿着者的肚脐周围大致水平的位置的一次性尿裤由于腰开口部勒紧没有骨格的肚脐周围来支撑穿着位置,所以穿着者坐下或者采取前屈姿势的情况下,尿裤大幅变形使得穿着位置容易错位。在采取这种姿势时,尿裤有时压迫穿着者的腹部而带来不适感。另外,这种一次性尿裤的立裆较长,容易从裤子、裙子中露出来。以无纺布为材料的一次性尿裤与布制内裤相比,柔软性、吸湿性差,因此,如果覆盖穿着者的面积较大,则穿着感不好。这种尿裤特别不合适比较活跃的成年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裆较短而不会过度压迫穿着者的肚脐周围、且穿着位置稳定的一次性内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一次性内裤的适当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特征在于,包括:腹侧部件及背侧部件,所述腹侧部件及背侧部件通过沿着腰围方向的两端部的两个接合部而彼此接合;裤裆部件,所述裤裆部件跨越接合于所述腹侧部件及所述背侧部件的两个中央部;腰开口部,所述腰开口部由所述腹侧部件及所述背侧部件的两个上端缘包围形成;左右的腿开口部,所述左右的腿开口部由所述腹侧部件、所述背侧部件以及所述裤裆部件包围形成;腰围弹性部件,所述腰围弹性部件沿着所述腹侧部件及所述背侧部件的各腰围方向延伸;以及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从所述腹侧部件的所述各接合部的下部向所述上端缘侧上升而延伸至腰围方向的中央;其形状为从所述腰开口部向下方的左右的腿开口部扩展,所述腹侧部件的上端缘的中央部比所述背侧部件的上端缘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沿着所述腹侧部件的腰围方向延伸的腰围弹性部件的张力比沿着所述背侧部件的腰围方向延伸的腰围弹性部件高。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使区域内的弹性部件的张力消失的非弹性区域在所述腹侧部件的腰围方向的中央被形成为在所述上端缘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使区域内的弹性部件的张力消失的非弹性区域在所述背侧部件的腰围方向的中央被形成为在所述上端缘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所述裤裆部件具备至少1对腹侧连接弹性部件,所述腹侧连接部件的与所述裤裆部件接合的部分的腹侧端部与所述裤裆部件的重叠接合于所述腹侧部件的区域重叠,所述腹侧连接部件的与所述裤裆部件接合的部分的背侧端部与所述裤裆部件的重叠接合于所述背侧部件的区域不重叠。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所述腹侧部件的下端缘包括:两端线条,所述两端线条与腰围方向大致平行;一对倾斜线条,所述一对倾斜线条随着从所述两端线条朝向所述中央部而向所述上端缘侧上升;以及中央线条,所述中央线条将所述倾斜线条之间连结;所述背侧部件的下端缘包括:两端线条,所述两端线条与腰围方向大致平行;一对倾斜线条,所述一对倾斜线条随着从所述两端线条朝向所述中央部而向与所述上端缘相反侧下降;以及中央线条,所述中央线条将所述倾斜线条之间连结。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在所述腹侧部件和所述背侧部件分离且伸展的状态下,所述腹侧部件的下端缘在与所述背侧部件的下端缘对接时一致。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仅在所述腹侧部件及所述背侧部件这两者的所述下端缘的周边且以与所述接合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有将所述腹侧部件和所述背侧部件部分接合的定位用接合部,或者仅在所述腹侧部件及所述背侧部件这两者的所述下端缘的周边且在所述接合部的周边形成有将所述腹侧部件和所述背侧部件部分接合的定位用接合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使腹侧部件沿着流动方向周期性连续的层叠网状物和背侧部件沿着流动方向周期性连续的层叠网状物,在所述腹侧部件的下端缘及所述背侧部件的下端缘彼此对置并且彼此具有间隔的状态下并行。在彼此具有间隔地并行的2个所述层叠网状物上,沿着流动方向每个周期均跨越接合裤裆部件。将所述裤裆部件对折而使所述两个网状物重合。仅在所述两个网状物重合而得到的所述腹侧部件的下端缘及所述背侧部件的下端缘的周边且以与成为所述接合部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将所述两个网状物部分接合的定位用接合部,或者,仅在所述两个网状物重合而得到的所述腹侧部件的下端缘及所述背侧部件的下端缘的周边且成为所述接合部的区域的周边形成将所述两个网状物部分接合的定位用接合部。沿着流动方向每个周期均将所述两个网状物在整个宽度方向上接合。将所述两个网状物沿着该接合部切断。

关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详细内容、特征及优点,以下,对参照附图叙述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使其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主视图。

图2是该一次性内裤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形成该一次性内裤的腹侧部件及背侧部件的裁剪预定线、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及非弹性区域的图。

图4是将该一次性内裤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

图5是将该一次性内裤的裤裆部件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裤裆部件的VI-VI线而得到的示意截面图。

图7是表示该一次性内裤被穿着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该一次性内裤被穿着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该一次性内裤被穿着的状态的左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1是将另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

图12是将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

图13是将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内裤亦即裤衩型的一次性尿裤1的主视图。图2是该一次性尿裤1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用于形成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裁剪预定线、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及非弹性区域的图。图4是一次性尿裤1的各弹性部件被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图5是将一次性尿裤1的裤裆部件4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主视图。图6是沿着图5的裤裆部件4的VI-VI线而得到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包括:穿着时位于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件2、位于背侧的背侧部件3、以及跨越接合于这些部件的各中央部2c、3c的裤裆部件4。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通过沿着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2a、2b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3a、3b形成的两个接合部5a、5b而彼此接合。在两个接合部5a、5b的下部及其周边形成有定位用接合部K1、K2。腰开口部6由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及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包围形成。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由腹侧部件2的下端缘10、背侧部件3的下端缘11、以及裤裆部件4的左侧缘4a或右侧缘4b包围形成。

如图1及图2所示,腰围弹性部件12在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沿着各腰围方向延伸。作为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在腹侧部件2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延伸。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在背侧部件3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延伸。非弹性区域P1、P2、P3为使在各区域内延伸的各弹性部件12、13、14的张力消失了的区域。在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开口部6及其周边形成有腰围褶15、15。在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褶15、15的下方形成有臀围褶16、16。在腹侧部件2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形成有腿围褶17、17。在背侧部件3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形成有腿围褶18、18。在裤裆部件4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及其周边的裤裆部弹性部件25(即、25a、25b及25c)延伸的区域形成有裤裆部褶19、19。

如图3所示,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是通过沿着裁剪预定线C切开层叠体而形成的,所述层叠体包含:穿着时位于穿着者侧的内表面片材101和位于与穿着者相反侧的外表面片材102夹着以伸长状态适当配置在它们之间的腰围弹性部件12、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贴合而成的结构。腹侧部件2的下端缘10及背侧部件3的下端缘11是按共用的裁剪预定线C裁剪而形成的,在伸展的状态下对接时是一致的。

一次性尿裤1的内表面片材101及外表面片材102的材料为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人造丝等化学纤维;棉、纤维素等天然纤维;或这些物质的组合等形成的无纺布。应予说明,该材料不限于无纺布,可以为树脂膜、薄纸、伸缩材料、或者它们的层叠体、或将它们适当连接在一起并制成片状而得到的材料。

如图4所示,伸展状态的腹侧部件2的形状为:长方形中一个长边的除两端以外的部分向内侧凹成大致梯形。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2a、2b及上端缘7为直线状。腹侧部件2的下端缘10包括一对两端线条10a、10a、一对倾斜线条10b、10b、以及中央线条10c。两端线条10a、10a与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大致平行,从两端部2a、2b延伸至稍微超过接合部5a、5b的位置。倾斜线条10b、10b从两端线条10a、10a向上端缘7侧逐渐上升而延伸至腹侧部件2的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区域亦即中央部2c的左右边界。中央线条10c与腰围方向大致平行,将两个倾斜线条10b、10b之间连结。

如图4所示,伸展状态的背侧部件3的形状为:长方形中一个长边的除两端以外的部分向外侧突出为大致梯形。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3a、3b及上端缘8为直线状。背侧部件3的下端缘11包括一对两端线条11a、11a、一对倾斜线条11b、11b、以及中央线条11c。两端线条11a、11a与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大致平行,从两端部3a、3b延伸至稍微超过接合部5a、5b的位置。倾斜线条11b、11b从两端线条11a、11a向与上端缘8相反侧逐渐下降(图4中上升)而延伸至背侧部件3的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区域亦即中央部3c的左右边界。中央线条11c与腰围方向大致平行,将两个倾斜线条11b、11b之间连结。

如图4所示,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或左右方向的长度、即腹侧部件2的直线状的上端缘7的长度与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或左右方向的长度、即背侧部件3的直线状的上端缘8的长度大致相等。另外,腹侧部件2的立裆、即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至下端缘10的距离在两个接合部5a、5b附近最长,在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中央部2c的左右边界附近最短。背侧部件3的立裆、即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至下端缘11的距离在两个接合部5a、5b附近最短,在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中央部3c的左右边界附近最长。腹侧部件2的两端部2a、2b、背侧部件3的两端部3a、3b、及两个部件的接合部5a、5b的各立裆大致相等。对于成年人用的一次性尿裤而言,腹侧部件2在接合部5a、5b处的立裆与腹侧部件2在中央部2c的左右边界处的立裆的差值及背侧部件3在中央部3c的左右边界处的立裆与背侧部件3在接合部5a、5b处的立裆的差值为3~12cm,更优选为5~9cm。

如图4所示,裤裆部件4接合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各中央部2c、3c的内表面片材101、101。以内表面片材101处于一次性尿裤1的内侧的方式将裤裆部件4对折,从而使腹侧部件2的两端部2a、2b分别与背侧部件3的两端部3a、3b重合。沿着重合的两端部2a、3a及2b、3b形成有接合部5a、5b。接合部5a、5b可以通过利用粘结剂的粘结、热封、超声波封口等各种封口方法形成。接合部5a、5b形成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7、8与下端缘的平行的两端线条10a、10b、11a、11b之间的区域。因此,能够沿着两端部2a、2b、3a、3b的整个上下长度且以足够的宽度形成接合部5a、5b。接合部5a、5b在两端部2a、2b、3a、3b的整个上下长度上断断续续地形成。应予说明,接合部5a、5b不限于此,可以在两端部2a、2b、3a、3b的整个上下长度上连续地形成。

如图4所示,在沿着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2a、3a及2b、3b形成的接合部5a、5b的下部及其周边形成有以与接合部5a、5b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的定位用接合部K1、K2。定位用接合部K1不接触端部2a、3a,定位用接合部K2不接触端部2b、3b。应予说明,不限于此,定位用接合部可以与上述各端部接触。另外,定位用接合部可以不与接合部5a、5b重叠而形成为接合部5a、5b的一部分。另外,定位用接合部也可以不与接合部5a、5b重叠而形成于接合部5a、5b的周边。

如图3及图4所示,腰围弹性部件12、作为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均为一组多个丝状的弹性部件。各丝状的弹性部件在伸长状态下适当配置并粘结在构成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内表面片材101或外表面片材102上。两个片材101、102将各弹性部件夹在中间进行贴合。

如图3及图4所示,腰围弹性部件12包括腰围弹性部件12a、12b、12c、12d、12e及12f。腰围弹性部件12a、12b及12c以沿着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腰围弹性部件12a配置于沿着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腰开口部6及其周边的区域。腰围弹性部件12b配置于比腰围弹性部件12a靠下且比腹侧部件2的中央线条10c靠上的区域。腰围弹性部件12c配置于比腰围弹性部件12b靠下且比第一腿周围弹性部件13的两端部靠上的区域。如图3所示,腰围弹性部件12c横穿过裁剪预定线C。因此,腰围弹性部件12c的一部分在背侧部件3的中央线条11c的周边延伸。

如图3及图4所示,腰围弹性部件12d、12e及12f以沿着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腰围弹性部件12d配置于沿着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的腰开口部6及其周边的区域。腰围弹性部件12e配置于比腰围弹性部件12d靠下、即下端缘11侧的区域。腰围弹性部件12f配置于比腰围弹性部件12e靠下、即下端缘11侧且比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靠上、即上端缘8侧的区域。背侧部件3的配置有腰围弹性部件12d、12e及12f的区域的上下长度、即与腰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分别与腹侧部件2的配置有腰围弹性部件12a、12b及12c的区域的上下长度大致相等。

关于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a、12b及12c中构成部件丝状的各弹性部件的排列间隔,腰围弹性部件12a最窄,腰围弹性部件12b次之,腰围弹性部件12c最宽。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d、12e及12f的该排列间隔分别与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a、12b及12c的该排列间隔大致相等。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腰围弹性部件12a的构成部件的丝状的各弹性部件的排列间隔大致相等,但不限于此,可以不是等间隔。关于其它的腰围弹性部件12b~12f也是同样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排列间隔不限于上述排列间隔,可以考虑穿着者的身体各部分的形状适当调整,以便提高合身性、外观性。

本实施方式中,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a~12c及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以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每单位长度的张力及拉伸倍率相同。与此相对,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d~12f的拉伸倍率比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a~12c低。即、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比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高。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如图1所示,腹侧部件2与背侧部件3相比沿着腰围方向收缩,接合部5a、5b出现在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一侧、即正面侧。

应予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以将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按12a、12b、12c的顺序依次提高。另外,可以将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按12d、12e、12f的顺序依次提高。由此,可以使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在每个区域或阶段性地降低。像这样变形的一次性尿裤1更详细地调节了形状,使其形状为腰开口部6收缩而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扩展,从而能够提高对于穿着者的合身性。应予说明,可以使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从腰开口部2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按每1根弹性部件逐渐降低,而不是按每个区域逐渐降低。为了使弹性部件的张力不同,可以使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不同,还可以使用弹性模量不同的弹性部件。

如图3及图4所示,作为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从腹侧部件2的两个接合部5a、5b的下部向上端缘7侧上升而延伸至腰围方向的中央,而不是沿着腹侧部件2的形成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的下端缘10延伸。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从各接合部5a、5b的下部沿着朝向腰围弹性部件12a的下端附近的中央的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延伸的、腹侧部件2的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区域及其周边的腿开口部9a、9b的区域对于穿着者而言合身性好。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中央部分为平缓的曲线状。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张力以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从左接合部5a的下部以直线状延伸至右接合部5b的下部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产生将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拉下的力。由此,一次性内裤1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比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低。应予说明,构成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各丝状的弹性部件并行,排列间隔大致相等,但不限于此,可以不并行,排列间隔也可以不相等。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从背侧部件3的两个接合部5a、5的下部向与上端缘8相反侧下降而延伸至中央线条11c。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从各接合部5a、5b的下部以大致直线状延伸至中央线条11c的左右端部。背侧部件3的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延伸的区域对于穿着者而言合身性好。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在背侧部件3的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中央部3c及其左右周边的区域与腰围弹性部件12c交叉。如图3所示,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横穿过裁剪预定线C。因此,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一部分延伸到腹侧部件2的中央部2c的区域。应予说明,构成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各丝状的弹性部件并行,排列间隔大致相等,但不限于此,可以不并行,排列间隔也可以不相等。

构成腰围弹性部件12、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各丝状的弹性部件由天然橡胶、聚氨酯系树脂、伸缩性热熔胶等能够伸缩的材料形成。应予说明,各弹性部件12、13、14不限于丝状的弹性部件,还可以使用带状、片状的弹性部件。另外,可以将腹侧部件2或背侧部件3的整体用伸缩性片材等原料形成。在使用片状的弹性部件的情况或将腹侧部件2或背侧部件3的整体用伸缩性片材形成的情况下,需要张力沿着各弹性部件12、13及14延伸的方向发挥作用。

图3及图4中,非弹性区域P1、P2及P3是使区域内的弹性部件的张力消失了的区域。作为使弹性部件的张力消失的加工,例如可以适当选择通过多个凸部或刀片等将弹性部件切断或热封等。

如图3及图4所示,非弹性区域P1在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的中央被形成为在上端缘7侧具有顶点的三角形。非弹性区域P1的三角形的顶点位于腹侧部件2的腰围方向的中心线上、且配置有腰围弹性部件12b的区域的上端附近。非弹性区域P1的三角形的底边位于下端缘10的中央线条10c上。通过形成非弹性区域P1,腰围弹性部件12b在中央部被分割,越靠近下端缘10,张力消失的部分越长。

应予说明,非弹性区域P1的形状不限于三角形,只要是在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即可,例如可以为抛物线状、圆弧状等。

如图3及图4所示,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a没有形成非弹性区域,因此,具有张力的部分最长。腰围弹性部件12b被非弹性区域P1左右分割,越靠近下端缘10,具有张力的部分越短。腰围弹性部件12c被下端缘10左右分割,具有张力的部分比腰围弹性部件12b短,并且,越靠近下方,越短。

通过像这样形成非弹性区域P1,腹侧部件2随着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腰围弹性部件12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长度变短。因此,如图1所示,腹侧部件2的形状为:腰开口部6收缩,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平缓地扩展。一次性尿裤1对于通常具有从腰周围朝向两腿根部宽度增大的体形的穿着者而言合身性好。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通过非弹性区域P1,在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中央以三角形形成张力消失的部分,具有张力的部分在中央被分割。但是,在从左右的接合部5a、5b的下部向上端缘7侧上升而延伸至中央的大致直线状部分没有非弹性区域。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被左右分割的具有张力的部分彼此通过从左接合部5a的下部以大致直线状向上端缘7侧上升至中央的方向的张力和从右接合部5b的下部以大致直线状向上端缘7侧上升至中央的方向的张力相互拉动而产生将腹侧部件2的中央部拉下的力。由此,如图1所示,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处于最下方位置,比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低。

如图2~图4所示,非弹性区域P2被形成为在背侧部件3的中央部3c的中央线条11c上具有一个长边的大致长方形。非弹性区域P2的左右宽度与非弹性区域P1的三角形的底边的宽度相同。通过形成非弹性区域P2,腰围弹性部件12c的中央部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一部分的张力消失。

如图2~图4所示,非弹性区域P3在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的中央被形成为将以上端缘8侧为顶点的大致三角形和宽度与该三角形的底边相同的大致长方形结合而得到的形状、亦即本垒形状。非弹性区域P3的三角形部分的顶点位于背侧部件3的腰围方向的中心线上、且配置有腰围弹性部件12e的区域内的上部。非弹性区域P3的三角形部分的底边位于腰围弹性部件12e与腰围弹性部件12f之间。非弹性区域P3的长方形部分的下端缘11c侧的底边位于比腰围弹性部件12f靠下端缘11侧的位置。非弹性区域P3的左右宽度比非弹性区域P1及P2各自的左右宽度大。通过形成非弹性区域P3,腰围弹性部件12e在中央部被分割,越靠近下端缘11,张力消失的部分越长。张力消失的部分在腰围弹性部件12f的中央部扩展。应予说明,非弹性区域P3的形状不限于本垒形状,只要为在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即可。

如图3及图4所示,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d没有形成非弹性区域,因此,具有张力的部分最长。腰围弹性部件12e被非弹性区域P3左右分割,越靠近下端缘11,具有张力的部分越短。腰围弹性部件12f被非弹性区域P3左右分割,具有张力的部分的长度与腰围弹性部件12e的最靠近下端缘11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长度相同。通过像这样形成非弹性区域P3,背侧部件3随着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腰围弹性部件12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长度变短。因此,如图2所示,背侧部件3的形状为:腰开口部6收缩,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平缓地扩展。一次性尿裤1对于通常具有从腰周围朝向两腿根部宽度增大的体形的穿着者而言合身性好。

如图4所示,非弹性区域P1、P2及P3在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接合有裤裆部件4时,形成于成为配置于裤裆部件4的吸收体20的内侧的位置。通过非弹性区域P1、P2及P3使配置有吸收体20的区域中所包含的弹性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张力消失。由此,可抑制吸收体20因弹性部件的张力而变形或者收缩。

如图1及图2所示,腰围褶15、15形成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开口部6及其周边、且配置有腰围弹性部件12a或12d的区域。腰围褶15、15使一次性尿裤1的腰开口部6与穿着者适度紧密接触,从而防止尿裤1滑落、排泄物等从腰开口部6漏出。

如图1及图2所示,臀围褶16、16形成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褶15、15的区域的下方、且配置有腰围弹性部件12b及12c或腰围弹性部件12e及12f的区域。臀围褶16、16使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与穿着者适度紧密接触,并且,通过非弹性区域P1、P2及P3抑制裤裆部件4及吸收体20变形,提高尿裤的合身性,防止排泄物等漏出。

如图1所示,腿围褶17、17形成于腹侧部件2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及其周边、且配置有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区域。如图1及图2所示,腿围褶18、18形成于背侧部件3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及其周边、且配置有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区域。腿围褶17、17及18、18使一次性尿裤1的左右的腿开口部9a、9b与穿着者适度紧密接触,防止排泄物等从腿开口部9a、9b漏出。

如图4~图6所示,裤裆部件4包括:作为裤裆部件主体的裤裆部片材4、用上层薄纸22a及下层薄纸22b包裹吸收材料21而得到的吸收体20、表面片材23、背面片材24、以伸长状态适当配置于裤裆部片材4的裤裆部弹性部件25、腹侧接合部J1及背侧接合部J2。

如图4所示,作为裤裆部件4的主体的裤裆部片材4跨越腹侧部件2的中央部2c和背侧部件3的中央部3c接合于各内表面片材101上。关于裤裆部片材4,将与腹侧部件2重叠的面的大致整面亦即腹侧接合部J1及与背侧部件3重叠的面的大致整面亦即背侧接合部J2分别以粘结剂接合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裤裆部片材4的材料使用无纺布,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内表面片材101及外表面片材102同样的材料。

如图4~图6所示,裤裆部片材4为以跨越腹侧部件2和背侧部件3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裤裆部片材4的腹侧端缘4c位于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a与腰围弹性部件12b之间。裤裆部片材4的背侧端缘4d位于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e的区域内的上部。裤裆部片材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吸收体20侧翻折,其折痕形成裤裆部件4的左右侧缘4a、4b。裤裆部片材4的翻折片的端缘4e、4f位于配置于裤裆部片材4的吸收体20的最大宽度部分的左右的外缘。应予说明,不限于此,裤裆部片材4的翻折片的端缘4e、4f还可以位于吸收体20的内缘。裤裆部件4的宽度、即左右侧缘4a、4b之间的距离比吸收体20的最大宽度大。应予说明,裤裆部片材4的形状不限于大致长方形,还可以为腹侧端缘或背侧端缘为曲线的带状。裤裆部件4接合于腹侧部件2或背侧部件3的位置及大小不限于上述位置及大小,可以根据尿裤尺寸、形状适当变更。

如图4~图6所示,吸收体20配置于裤裆部片材4的中央。吸收体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裤裆部片材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稍短。吸收体20的长度优选为穿着者的腹股沟上端至骶骨上端的长度。吸收体20的腹侧的最大宽度优选与穿着者的腹股沟的宽度吻合。吸收体20的背侧的最大宽度与腹侧的最大宽度相同,但不限于此,可以大于腹侧的最大宽度。吸收体20被形成为沙漏形状,在具有最大宽度的腹侧宽度较大部20a及背侧宽度较大部20c之间具备具有最小宽度的缩颈部20b。吸收体20由吸收纸、棉状纸浆、高分子吸收材料等的组合构成,快速吸收尿、血液等液体并保持在内部。

如图6所示,吸收体20是下层薄纸22b、吸收材料21、上层薄纸22a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而成的,具有在上层薄纸22a上重叠接合有下层薄纸22b的翻折片的结构。吸收材料21是将粉碎纸浆和高分子吸收材料混合成型而得到的。上层薄纸22a是覆盖吸收材料21的整个上表面的吸收纸。下层薄纸22b是覆盖吸收材料21的整个下表面的吸收纸。

如图6所示,裤裆部件4是裤裆部片材4、背面片材24、吸收体20、表面片材23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而成的,具有在表面片材23上重叠接合有裤裆部片材4的翻折片的结构。表面片材23是覆盖吸收体20的整个上表面的片材部件,在一次性尿裤1的内侧配置于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一侧。表面片材23由例如无纺布等透液性材料形成,使排出到尿裤1内的尿、血液等透过并送到吸收体20。背面片材24是覆盖吸收体20的整个下表面的片材部件,固定于裤裆部片材4上。背面片材24由例如聚乙烯膜等不透液性材料形成,防止透过表面片材23的液体、吸收体20没有吸尽的液体漏出到裤裆部片材4或外部。

如图4~图6所示,裤裆部弹性部件25包括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裤裆部弹性部件25均以于裤裆部片材4的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各裤裆部弹性部件25的用虚线表示的部分是伸长状态的各裤裆部弹性部件25以粘结剂等与裤裆部片材4接合的部分,是具有张力的部分。裤裆部弹性部件25的张力比腰围弹性部件12、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高。裤裆部弹性部件25中,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张力最高。

如图4~图6所示,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接合在裤裆部片材4与其左右的翻折片之间。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在裤裆部件4的左右端部4a、4b亦即折痕处各配置1根,在比其靠中央的位置各配置1根。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的具有张力的部分与重叠接合于腹侧部件2的腹侧接合部J1及重叠接合于背侧部件3的背侧接合部J2之间具有间隙。亦即,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没有连接于腹侧接合部J1及腹侧部件2,也没有连接于背侧接合部J2及背侧部件3。在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时,优选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腹侧的端部位于穿着者的耻骨附近,背侧的端部位于穿着者的坐骨附近。

如图4~图6所示,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以粘结剂等接合在裤裆部片材4与背面片材24之间。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在比左右的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靠中央侧的位置各配置1根。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沿着吸收体20的腹侧的最大宽度部分20a的左右外缘在裤裆部件4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腹侧的端部处于与裤裆部件4的腹侧接合部J1重叠的位置。裤裆部件4在腹侧接合部J1接合于腹侧部件2,由此,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连接于腹侧部件2。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背侧的端部与裤裆部件4的背侧接合部J2不重叠,没有连接于背侧部件3。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背侧的端部处于比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的背侧的端部靠腹侧接合部J1的位置。在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时,优选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腹侧的端部位于穿着者的腹股沟上部,背侧的端部位于穿着者的坐骨附近。

如图1所示,连接于腹侧部件2的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张力作用于横穿过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及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方向,将腹侧部件2拉到裤裆部件4侧附近,因此,将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拉下。

在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者穿着时,由于裤裆部件4的一对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25b连接于腹侧部件2,腹侧部件2和裤裆部件4彼此拉拽,因此,对于穿着者而言,合身性高。一对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25b位于吸收体20的腹侧的最大宽度部分的两外缘,且位于穿着者的腹股沟的两外侧。裤裆部件4的左右侧部沿着长度方向接合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及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形成褶。裤裆部件4的形成有褶的左右侧部利用连接于腹侧部件2的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张力而像两侧壁一样立起,发挥立体褶的功能。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与腹侧部件2和背侧部件3均不连接,因此,裤裆部件4的宽度能够与穿着者的体形、动作对应地进行伸缩。由此,裤裆部件4成为覆盖穿着者的腹侧至胯股之间的部分的侧面及底面的立体形状,合身性高。裤裆部件4通过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的张力而维持立体的形状,能够防止排泄物从裤裆部件4的左右侧缘4a、4b漏出。

如图4所示,裤裆部件4的接合于背侧部件3的部分的宽度比吸收体20的背侧的最大宽度大。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20的背侧的最大宽度与腹侧的最大宽度相同,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比腹侧的最大宽度大。裤裆部弹性部件25与背侧部件3不连接,因此,即使裤裆部弹性部件25因穿着者的动作而发生收缩,裤裆部件4的连接于背侧部件3的部分也不会动。由此,能够将一次性尿裤1的裤裆部件4的背侧的较大宽度用于覆盖穿着者的臀部。

如图4~图6所示,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接合在裤裆部片材4与背面片材24之间。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在比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25b靠中央侧的位置各配置1根。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的具有张力的部分优选根据配设于裤裆部件4的吸收体的形状进行配置。在吸收体20为沙漏形状的情况下,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以与吸收体20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作为吸收体20的最小宽度部分的缩颈部20b的左右侧缘与处于吸收体20的腹侧的最大宽度部分的外缘的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之间的间隙区域。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在上述间隙区域形成褶,从而抑制裤裆部件4的底部肥大,使其对穿着者而言合身。另外,使裤裆部件4的底部的形状稳定。应予说明,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不限于左右各1根,还可以形成多根。在吸收体20的腹侧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的差值较小、且上述间隙区域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没有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

本实施方式中,裤裆部侧缘弹性部件25a左右各2根,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左右各1根,裤裆部底弹性部件25c左右各1根,但并不限定于此。

裤裆部弹性部件25与腰围弹性部件12、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同样地利用天然橡胶、聚氨酯树脂、伸缩性的热熔胶等能够伸缩的丝状的材料形成。另外,不仅可以使用丝状的弹性部件,还可以使用带状、片状的弹性部件。另外,可以将形成有裤裆部褶19的整个区域用伸缩性片材等原料形成。在使用片状的弹性部件的情形或将形成有裤裆部褶19的整个区域用伸缩性片材形成的情形下,需要张力沿着丝状的各裤裆部弹性部件25的延伸方向发挥作用。

图7、图8及图9分别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的状态的主视图、后视图及左视图。虚线A-A是穿着者的肚脐周围的水平线条。虚线B是自穿着者的髂嵴沿着髂前上棘的线条。虚线Z-Z是穿着者的垂直方向上的中心线。

如图1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以大致直线状从两个接合部5a、5b向上端缘7侧延伸至腰围方向的中央。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比腰围弹性部件12长。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虽然在中央被非弹性区域P1分割,但是,以大致直线状从各接合部5a、5b向上端缘7侧延伸至腰围方向的中央的部分彼此拉拽,由此,将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拉下。另外,裤裆部件4的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连接于腹侧部件2,将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拉下。另一方面,由于腰围弹性部件12所产生的腰围方向的张力作用于腹侧部件2,因此,抑制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下降。另外,非弹性区域P1随着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使腰围弹性部件12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长度缩短,减弱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因此,有助于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被拉下。进而,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体12的张力比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体13的张力大,因此,腹侧部件2与背侧部件3相比,在腰围方向上收缩,沿着一次性尿裤1的腰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接合部5a、5b的上部被向腹侧部件2的中央侧拉近,有助于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被拉下。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下降至该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腰围弹性部件12及非弹性区域P1的作用平衡的位置,并稳定在该位置。由此,如图1及图7所示,使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处于最下方,比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低。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腰围弹性部件12及非弹性区域P1全部使用,从而实现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比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低,但不限于此,通过将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腹侧连接弹性部件25b、腰围弹性部件12或非弹性区域P1单独使用或适当组合使用也能够实现该效果。

如图7及图9所示,在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时,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处于比穿着者的肚脐周围线条A靠下方的位置。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从两个接合部5a、5b与自穿着者的髂嵴通过髂前上棘的线条B的角度对应地进行下降,使上端缘7的中央部7a处于最下方。由此,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没有通过肚脐周围,因此,不会压迫肚脐周围。另外,一次性尿裤1的腰开口部6卡在髂嵴上而停止,因此,穿着位置稳定。另外,腿围弹性部件13碰到穿着者活动的腿,由此,容易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一次性尿裤1的穿着位置稳定。另外,一次性尿裤1的立裆、特别是腹侧的立裆较短,因此,不会从裤子、裙子中露出来。另外,一次性尿裤1由于覆盖穿着者的腹侧的面积较小,因此,穿着感良好,能够以较少的材料进行制造。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侧具有顶点的大致三角形的非弹性区域P1及在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侧为尖细的大致本垒形状的非弹性区域P3随着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使腰围弹性部件12的具有张力的部分的长度缩短,减弱腰围弹性部件12的腰围方向上的张力。因此,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形状为:腰开口部6收缩,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扩展。由此,如图7及图8所示,一次性尿裤1对于从穿着者的腰周围朝向两腿根部宽度增大的体形而言合身,即使穿着者采取坐姿、前屈姿势,也能够抑制腰开口部6下降。另外,如图8的后视图所示,在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者穿着时,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大致水平地位于比穿着者的肚脐周围的水平线条A-A稍微靠下方的位置,具有覆盖穿着者的骨盆的宽度。

如图9所示,在一次性尿裤1被穿着时,相对于穿着者的肚脐周围的水平线条A-A而言由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及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包围形成的腰开口部6成为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与自髂嵴通过髂前上棘的线条B的角度对应地下降的倾斜线条。另外,腹侧部件2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比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高,因此,相对于穿着者的垂直方向的中心线Z-Z而言,腹侧部件2和背侧部件3的接合部5b成为上端部处于腹侧、下端部处于背侧的倾斜线条。进而,腹侧部件2的与裤裆部件4的边界附近的上下长度、亦即立裆较短,背侧部件3的中央部的上下长度、亦即立裆较长,因此,由腹侧部件2的下端缘10及背侧部件3的下端缘11形成的腿开口部9b成为倾斜的线条。由此,一次性尿裤1相对于穿着者的中心线Z-Z而言,倾斜穿着,使腹侧部件2的立裆缩短,另一方面,使背侧部件3的立裆变长,能够使两者的立裆为需要且充分、没有浪费的长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立裆较短而不会过度压迫穿着者的肚脐周围、穿着位置稳定且节省资源的一次性尿裤1。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内表面片材101或外表面片材102上适当配置并粘结各弹性部件12、13、14。此时,可以在丝状的各弹性部件的表面涂布粘结剂等,还可以利用喷涂法等在内表面片材101及外表面片材102的夹着弹性部件的面上涂布粘结剂。丝状的各弹性部件分别以根据必须张力而伸长的状态接合于内表面片材101及外表面片材102。接下来,将各弹性部件12、13、14夹在中间,贴合内表面片材101及外表面片材102,形成层叠网状物。接下来,对层叠网状物进行使弹性部件12、13或14的一部分的张力消失的加工,形成非弹性区域P1、P2、P3。作为使弹性部件的张力消失的加工,例如可以适当选择进行通过多个凸部、刀片等将弹性部件切断、热封等。关于该层叠网状物,图3所示的1个周期的层叠体沿着图3的左右方向亦即流动方向连续。图3所示的端部2a、3a及端部2b、3b成为将层叠网状物在每个周期切断时的切断线的位置。接下来,将该层叠网状物沿着裁剪预定线C切断,切分为腹侧部件2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和背侧部件3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

接下来,如图4所示,将腹侧部件2的半层叠网状物与背侧部件3的半层叠网状物的间隔扩大。接下来,以一次性尿裤1的腰围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2a、2b之间的距离及两端部3a、3b之间的距离为1个周期,沿着流动方向隔开1个周期的间隔,通过热熔胶等粘结剂,将裤裆部件4的一个端部接合于腹侧部件2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将另一个端部接合于背侧部件3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由此,如图4所示伸展状态的一次性尿裤1形成有在图4的左右方向亦即流动方向上连续的连续体。应予说明,图4中示出成为将腹侧部件2和背侧部件3重合而接合的接合部5a、5b的部位。另外,成为在形成接合部5a、5b之前将腹侧部件2和背侧部件3部分接合的定位用接合部K1、K2的部位在彼此对置的下端缘10及下端缘11的端部与成为接合部5a、5b的部位的一部分重叠加以表示。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0中,箭头MD是机械方向,表示网状物的流动方向。箭头CD是与箭头MD正交的方向,表示网状物的宽度方向。流动方向上的1个周期的长度为1个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各上端缘7、8的长度。图10中,适当省略了各弹性部件、非弹性区域等。

图10所示的工序(a)中,腹侧部件2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100A及背侧部件3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100B沿着流动方向并行,且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各裤裆部件4以相同的朝向且在相同的接合位置接合。

该半层叠网状物100A在接合有各裤裆部件4的部分之间存在朝向对置的半层叠网状物100B突出的部分。相对于流动方向蛇行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在该突出部分延伸。另外,半层叠网状物100B在接合有各裤裆部件4的部分之间存在凹下的部分。相对于流动方向蛇行的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在该凹下的部分延伸。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将裤裆部件4对折,从而将腹侧部件2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100A与背侧部件3连续的半层叠网状物100B重合时,认识到下面的问题。即,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上述突出部分在输送网状物时的流动方向(MD方向)及宽度方向(CD方向)上的张力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进而,上述突出部分由于相对于流动方向蛇行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张力发挥作用,因此,产生了歪扭、褶皱。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将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上端缘7与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上端缘8对准时,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下端缘的两端线条10a对不上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下端缘的两端线条11a,位置错开,或者产生褶皱,进而无法很好地形成接合部。

为了解决该问题,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图10所示的工序(b)中,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以使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的两端部2a、2b的下端缘10a、10a与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的两端部3a、3b的下端缘11a、11a对准的方式进行定位,从而将半层叠网状物100A重叠于半层叠网状物100B。此时,腹侧部件2的两端部2a、2b的上端缘7没有与背侧部件3的两端部3a、3b的上端缘8对准。

接下来,图10所示的工序(c)中,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将使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的两端部2a、2b的下端缘10a、10a与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的两端部3a、3b的下端缘11a、11a对准而得到的部位部分接合。作为部分接合的方法,例如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在半层叠网状物100A及100B重合的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下端缘10a、11a及其周边、且夹着相邻的两端部2a、3a及2b、3b的位置各1处进行热封。由此,形成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将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及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的流动方向上的两端部2a、2b及3a、3b及它们的周边、且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彼此对置的端缘附近的部分接合而得到的定位用接合部K1、K2。

接下来,图10所示的工序(d)中,使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朝向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延伸,从而使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与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对准。

接下来,图10所示的工序(e)中,沿着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及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的彼此对准的两端部2a和3a及2b和3b的两侧利用超声波封口、热封、粘结剂(热熔胶)等形成接合部5a、5b。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和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利用这些接合部5a、5b彼此接合。

接下来,图10所示的工序(f)中,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将利用接合部5a、5b接合的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及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在各接合部5a、5b的大致中央切断。由此,一次性尿裤1以相同的朝向一个一个地分离,从而制造而成。应予说明,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进行切断时,由于弹性部件12、13、14收缩,所以如图4所示,在接合部5a与端部2a之间、接合部5a与端部3a之间、接合部5b与端部2b之间及接合部5b与端部3b之间没有弹性部件12、13、14。应予说明,在这些区域也可以残留弹性部件12、13、14。

本发明的定位用接合部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定位用接合部K1、K2,只要能够将重合的半层叠网状物100A及100B定位,使半层叠网状物100A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朝向半层叠网状物100B的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延伸而使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与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对准即可。只要适当选择形成定位用接合部的位置、范围及接合方法即可。例如在流动方向的每个周期,可以形成横穿过半层叠网状物100A及100B重合的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下部10a、11a及其周边、且相邻的两端部2a、3a及2b、3b的定位用接合部。另外,还可以形成多个较小的定位用接合部。接合的方法不限定于热封,还可以利用超声波封口、热熔胶粘结剂等进行接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能够以相同的朝向连续地制造在接合部5a、5b不易产生错位、褶皱的一次性尿裤1。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进行说明。

图1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30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功能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或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30除了非弹性区域P31、P32、P33的形状不同以外,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30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不同,非弹性区域P31的三角形的顶点位于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中央的下部,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及腰围弹性部件12b各自的中央的上部没有被分割。另外,非弹性区域P31、P32、P33的宽度超过吸收体20的最大宽度部分,扩展至裤裆部件4的左右端缘4a、4b附近。另外,本垒形状的非弹性区域P33的三角形部分的顶点形成为:超过吸收体20及裤裆部件4的腹侧端缘4d而露出。

一次性尿裤30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中央的上部没有被非弹性区域P31分割,因此,没有被分割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的张力发挥作用使得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以直线状从左接合部5a的下部延伸至右接合部5b的下部,因此,将腹侧部件2的中央部拉下的力比一次性尿裤1的非弹性区域P1大。另一方面,还具有没有被非弹性区域P31分割的腰围弹性部件12b。通过适当调整两者的平衡,使得一次性尿裤30的腹侧部件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比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低。

一次性尿裤30与一次性尿裤1相比,非弹性区域P31、P32、P33的宽度超过吸收体20的最大宽度部分而扩展至裤裆部件4的左右端缘4a、4b附近。通过非弹性区域P31使得沿着腹侧部件2的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区域延伸的第二腿围弹性部件14的张力全部消失,因此,能够抑制腹侧部件2与裤裆部件4的连接部分产生褶皱。另外,通过非弹性区域P32使得背侧部件3的中央线条11C附近的弹性部件的大部分的张力消失,因此,裤裆部件4的与背侧部件3连接的部分沿着腰围方向收缩被抑制,能够较宽地覆盖穿着者的臀部。另外,通过非弹性区域P33使得沿着裤裆部件4的与背侧部件3重叠的部分延伸的腰围弹性部件12e、12f的大部分的效力消失,因此,能够抑制裤裆部件4及吸收体20收缩或者变形。

一次性尿裤30的非弹性区域P33的三角形部分的顶点形成为超过吸收体20及裤裆部件4的腹侧的端缘4d而露出,因此,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e、12f的张力消失的部分的左右宽度及上下范围增大。因此,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从腰开口部6朝向腿开口部9a、9b减弱的程度增大,因此,更容易成为腰开口部6收缩、从腰开口部6朝向腿开口部9a、9b扩展的形状。

应予说明,一次性尿裤1及一次性尿裤30中,处于腹侧部件2及背侧部件3的与裤裆部件4重叠的区域的中央线条10c及中央线条11c为与腰围方向平行的直线状,但不限于此,腹侧部件2的中央线条10c可以形成为向上端缘7侧平缓突出的曲线状,背侧部件3的中央线条11c可以以在对接时与中央线条10c一致的方式向与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相反侧平缓突出的曲线状。一次性尿裤30及上述的变形例可以通过与前述的一次性尿裤1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进行说明。

图1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60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同样的结构及功能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或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60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相比,腹侧部件62的下端缘66及背侧部件63的下端缘67的形状不同,腹侧部件62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构成部件的根数不同,第一腿围弹性部件68及第二腿围弹性部件69不同,非弹性区域P61、P62、P63的形状不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60包括腹侧部件62、背侧部件63以及裤裆部件4,腹侧部件62及背侧部件63以两个接合部5a、5b接合。被腹侧部件62的上端缘7及背侧部件63的上端缘8包围而形成腰开口部6,被腹侧部件62的下端缘66、背侧部件63的下端缘67及裤裆部件4的左侧缘4a或右侧缘4b包围而形成左右的腿开口部。腰围弹性部件12在腹侧部件62及背侧部件63上延伸,第一腿围弹性部件68在腹侧部件62的左右的腿开口部上延伸,第二腿围弹性部件69在背侧部件63的左右的腿开口部上延伸。裤裆部件4包括吸收体20、裤裆部弹性部件25等。

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60的腹侧部件62的下端缘66由一对大致平行的两端线条66a、66a、从两端线条66a、66a向裤裆部件4的左右端部4a、4b逐渐上升的一对倾斜线条66b、66b、大致平行的中央线条66c以及从倾斜线条66b、66b朝向中央线条66c平缓地弯曲而下降的弯曲线条66d、66d构成,就这一点而言,与一次性尿裤1的腹侧部件2的下端缘10不同。一次性尿裤60与一次性尿裤1相比,倾斜线条66b、66b的斜率更陡。弯曲线条66d、66d与裤裆部件4的左右端部4a、4b的交点处的立裆、即上端缘7与下端缘66的距离比一次性尿裤1短。因此,一次性尿裤60被穿着时,使得穿着者的腿活动变得容易。

一次性尿裤60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68从腹侧部件62的接合部5a、5b上升至腰围弹性部件12a的中央下部,从而延伸至比裤裆部件4靠上的位置,并延伸至比一次性尿裤1的第一腿围弹性部件13靠近上端缘7的位置。构成第一腿围弹性部件68的各丝状的弹性部件的配置间隔比一次性尿裤1大。另外,第一腿围弹性部件68仅在其下端部形成有非弹性区域P61。因此,发挥作用使得第一腿围弹性部件68以直线状从左接合部5a的下部延伸至右接合部5b的下部的张力比前述的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一次性尿裤30大,因此,将腹侧部件6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拉下的力变得更大。

另一方面,一次性尿裤60的、构成腹侧部件62的腰围弹性部件12b及12c的丝状的弹性部件的根数与一次性尿裤1相比,各少1根。因此,腹侧部件62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比一次性尿裤1弱。因此,一次性尿裤60与一次性尿裤1、一次性尿裤30相比,能够使腹侧部件6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比背侧部件63的上端缘8大幅下降。一次性尿裤60可以通过与前述的一次性尿裤1同样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进行说明。

图1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70的弹性部件伸长的状态下的展开图。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同样的结构及功能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或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4所示,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1的伸展状态下的腹侧部件2的形状为:长方形中的一个长边向内侧凹下成大致梯形。与此相对,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70的腹侧部件72为大致长方形。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裤70包括腹侧部件72、背侧部件3以及裤裆部件4。腹侧部件72及背侧部件3以两个接合部5a、5b接合。由腹侧部件72的上端缘7及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包围而形成腰开口部6。由腹侧部件72的下端缘76、背侧部件3的下端缘11及裤裆部件4的左右侧缘4a、4b包围而形成左右的腿开口部。腰围弹性部件12在腹侧部件72及背侧部件3上延伸,第二腿围弹性部件79在背侧部件3的左右的腿开口部上延伸。裤裆部件4包括吸收体20、裤裆部弹性部件75等。

一次性尿裤70的第一弹性部件78没有在腹侧部件72的左右的腿开口部上延伸,而是从腹侧部件72的各接合部5a、5b向上端缘7侧上升而延伸至腰围方向的中央。第一弹性部件78上升至腹侧部件72的比裤裆部件4靠上的位置,其中的一部分被在上端缘7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亦即本垒形状的非弹性区域P71分割。没有被分割的第一弹性部件78的张力发挥作用使得第一弹性部件78以直线状从左接合部5a的下部延伸至右接合部5b的下部,因此,一次性尿裤70的、将腹侧部件7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拉下的力比一次性尿裤1大。因此,一次性尿裤70的腹侧部件72的上端缘7的中央部7a相比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能够进一步被拉下。

一次性尿裤70的、在腹侧部件72的上端缘7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亦即本垒形状的非弹性区域P71、长方形的非弹性区域P72及在背侧部件3的上端缘8侧具有顶点的尖细形状亦即本垒形状的非弹性区域P73比吸收体20的最大宽度宽,扩展至裤裆部件4的左右端缘4a、4b附近。通过非弹性区域P71及P73使得腹侧部件72及背侧部件3的腰围弹性部件12的张力消失的部分的左右宽度比一次性尿裤1大。由此,一次性尿裤70能够形成为腹侧部件72及背侧部件3从腰开口部6朝向下方的腿开口部9a、9b进一步扩展的形状。

一次性尿裤70的腹侧部件72的腰围弹性部件12c在腹侧部件72的形成左右腿开口部的下端缘76延伸。第二腿围弹性部件79在背侧部件3的形成左右腿开口部的下端缘11延伸。裤裆部件4的左右侧缘4a、4b中,裤裆部件4的形成左右腿开口部的部分的长度比一次性内裤1的该部分的长度短。与此对应,一次性尿裤70的裤裆部件4的裤裆部弹性部件75也较短。被腹侧部件72、背侧部件3及裤裆部件4包围而形成的左右的腿开口部与一次性尿裤1相比变小。一次性尿裤70虽然有可能使得腿活动不自如,但是与紧密接触性提高、腹侧部件72的面积大相结合而提高了防止排泄物等漏出的效果。

前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还可以适当组合使用,但是,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例如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次性内裤可以是裤裆部件的内部没有吸收体、而安装具备吸收体的吸收垫进行使用的衬垫支撑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于将立裆较短而不会过度压迫肚脐周围、穿着位置稳定的裤衩型一次性尿裤、衬垫支撑裤商品化而言非常有用。

符号说明

1、30、60、70···一次性内裤

2、62、72···腹侧部件

2c···中央部

3、63···背侧部件

3c···中央部

4···裤裆部件

5a、5b···接合部

6···腰开口部

7···腹侧部件的上端缘

7a···腹侧部件的上端缘的中央部

8···背侧部件的上端缘

9a、9b···左右的腿开口部

10、66、76···腹侧部件的下端缘

11、67···背侧部件的下端缘

12···腰围弹性部件

13、68、78···第一弹性部件(第一腿围弹性部件)

14、69、79···第二腿围弹性部件

25b、75b···腹侧连接弹性部件

P1、P2、P3、P31、P32、P33、P61、P62、P63、P71、P72、P73···非弹性区域

K1、K2···定位用接合部

100A、100B···层叠网状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