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受拉构件的偏心组织锚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825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具有受拉构件的偏心组织锚固件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

(a)要求2015年5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67,660的优先权;以及

(b)要求2015年12月2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b2015/002354的优先权,并且为其后续部分,该国际申请要求以下申请的优先权:(i)2014年12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086/269,以及(ii)2015年5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67,660。

上述提及申请中的全部都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且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发明主要涉及组织锚固件,特别是涉及用于在软组织,诸如心脏组织中植入的组织锚固件。



背景技术:

组织锚固件用于将元件,诸如电极引线或缝合线,锚固到组织,诸如骨或软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组织锚固件,其包括(a)锚固件轴,(b)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组织锚固件头部,以及(c)组织耦接元件,其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其包括导丝,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导丝成形为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通常,组织锚固件还包括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其通常与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不同,并且其固定到开放环上的一位置上,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其横穿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通常包括(a)远侧部分,其固定到开放环上的一位置上,(b)近侧部分,其具有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的纵向节段,以及(c)横穿部分,其(i)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并且(ii)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横穿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

拉力经由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施加到组织锚固件的组织耦接元件。所施加的拉力被开放环的向外力抵抗。所施加的拉力压缩并加固开放环。如果要经由锚固件轴沿中心纵向轴线施加拉力,则该拉力分布的布置可克服开放环伸直的任何自然趋势,因此可允许更大的负载施加到开放环。应当注意,开放环的最大设计硬度受到开放环被拉直用于在部署工具的部署轴中递送的需求的约束。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耦接元件相对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偏心。该偏心允许组织耦接元件在植入期间旋转,以便避免与敏感解剖结构,诸如血管接触。因此组织耦接元件的偏心允许外科医生从围绕心壁上的组织锚固件的出口位置的多个锚固位置选择锚固位置,而不需要通过移除组织耦接元件并再次将部署工具穿透通过心壁以重新递送组织耦接元件来重新定位出口位置。组织耦接元件的偏心通过旋转组织耦接元件以寻找对心脏循环影响最小的点来允许组织耦接元件远离出口位置偏移。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部署工具用于通常通过将部署工具的尖锐的远侧尖端推进通过壁来将处于约束状态时的组织锚固件递送通过对象的心壁。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外科医生确认组织耦接元件是否覆在冠状血管,诸如右冠状动脉(rca)之上。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则外科医生旋转组织锚固件直到组织耦接元件不再覆在冠状血管之上。然后外科医生通过对心室中的锚固件头部施加拉力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

在没有本发明的技术的情况下,组织耦接元件可能无意中压缩血管,这可能导致心脏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血流量减少和/或心脏组织循环效率降低。可能需要移除此不正确定位的组织耦接元件,这可能导致患者的额外并发症和损伤。

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该通道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其轴向地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锁定止挡件限制可以通过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到开放环的总负载,从而减少开放环上的过度不必要的应变。通过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的额外负载(拉力)拉动整个组织锚固件,并且不进一步增加施加在开放环上的负载。

通常,组织锚固件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此轴向运动允许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上,而不施加到锚固件轴,并且允许开放环展开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一部分并排设置。通常,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例如,环状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环、环或圈。

在由发明人进行的对猪心尸体的实验中,包括螺旋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组织锚固件保持牢固地植入在心室壁的组织中而不损害组织,并且组织锚固件没有在高负载下破裂。发明人发现高达25n的负载可以安全地(safely打错)施加。应当注意,通过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的拉力的量级是可以通过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施加的负载的三倍。

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开放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a)从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延伸,该远侧位置位于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的7mm内,并且(b)包括近侧部分,其具有纵向节段,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在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上。对于一些应用,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即,导丝是管状的),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固件系统,其包括(a)第一偏心组织锚固件,诸如上所述,(b)第二组织锚固件,以及(c)一个或多个系绳,其被配置成将(i)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头部耦接到(ii)第二组织锚固件。对于一些应用,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对于其它应用,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对于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应用,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当拉力被施加到一个或多个系绳时,拉力被传输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而不是经由锚固件头部传输到锚固件轴。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1提供用于在约束状态下在部署工具内递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锚固件,该组织锚固件包括:

锚固件轴;

组织耦接元件,其(a)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b)包括导丝,并且(c)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成形为开放形状;以及

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其(a)从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延伸,该远侧位置位于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的7mm内,以及(b)包括近侧部分,该近侧部分具有纵向节段,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

其中,组织锚固件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2.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3.根据发明构思2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4.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包括密封元件。发明构思5.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中心纵向轴线是直的。

发明构思6.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和组织耦接元件彼此成一体。

发明构思7.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至少为0.09mm2

发明构思8.根据发明构思7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不超过2.9mm2

发明构思9.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镍钛诺。

发明构思10.根据发明构思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形状是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

发明构思11.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螺旋。

发明构思12.根据发明构思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三维螺旋。

发明构思13.根据发明构思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椭圆形螺旋。

发明构思14.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三维开放环。

发明构思15.根据发明构思1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纵向尺寸在1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16.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最外匝和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并且

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重叠。

发明构思17.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一个或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18.根据发明构思1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两个或更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19.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在(a)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和(b)开放环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0%。

发明构思20.根据发明构思1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最大纵向尺寸和最大侧向尺寸的比在1:2和1:18之间。

发明构思21.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22.根据发明构思2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导丝不与中心点相交。

发明构思23.根据发明构思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内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24.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远侧位置位于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的3mm内。

发明构思25.根据发明构思24所述的装置,其中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在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处。

发明构思26.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终止于(i)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以及(ii)组织耦接元件的近侧端部处的线段可具有一总长度,该总长度等于(b)沿组织耦接元件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总长度的一百分比,该百分比在25%和75%之间。

发明构思27.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28.根据发明构思27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整个通路,并且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是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开口。

发明构思29.根据发明构思28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端部部分固定在开放形状的近侧端部处或在开放形状的近侧端部之外。

发明构思30.根据发明构思27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路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具有近侧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近侧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31.根据发明构思30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近侧侧向开口并穿过通路的近侧端部开口。

发明构思32.根据发明构思27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路在该位置处具有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33.根据发明构思27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耦接元件还包括尖端,其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的最宽纵向位置处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该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导丝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

其中远侧位置在尖端上,

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的延伸部,并且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通路的延伸部中的尖端的一部分,并且在远侧位置处离开尖端。

发明构思34.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由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连接的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

其中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以及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并且

其中第一次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小于主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的10%。

发明构思35.根据发明构思34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限定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开口。

发明构思36.根据发明构思34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该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37.根据发明构思3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38.根据发明构思3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5mm和1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39.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导丝具有最大主要尺寸和垂直于最大主要尺寸的最大次要尺寸,并且

其中最大主要尺寸等于最大次要尺寸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40.根据发明构思39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限定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开口。

发明构思41.根据发明构思39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该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该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该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42.根据发明构思3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43.根据发明构思3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5mm和1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44.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沿导丝的多个位置处,垂直于导丝的纵向轴线截取的导丝的横截面具有一形状,该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直的侧面。

发明构思45.根据发明构思44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直的侧面具有至少3mm的长度。

发明构思46.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限定近侧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近侧开口。

发明构思47.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48.根据发明构思47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49.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凹的。

发明构思50.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凸的。

发明构思51.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绳,该系绳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发明构思52.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装置还包括:

第二组织锚固件,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以及

一个或多个系绳,其被配置成将(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53.根据发明构思52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以及(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54.根据发明构思52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轴。

发明构思55.根据发明构思5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56.根据发明构思5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

发明构思57.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装置还包括第二组织锚固件,第二组织锚固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并且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58.根据发明构思57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59.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纵向部分与导丝的一部分并排延伸。

发明构思60.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约束时,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至少1牛顿(n)的远侧指向力将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朝向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牵引。

发明构思61.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该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该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该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62.根据发明构思6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发明构思63.根据发明构思6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64.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地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并且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

发明构思65.根据发明构思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耦接元件还包括尖端,该尖端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的最宽纵向位置处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该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导丝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66.根据发明构思65所述的装置,其中远侧位置在尖端上。

发明构思67.根据发明构思65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

发明构思68.根据发明构思6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部署工具,其包括部署轴,部署轴被成形以便限定部署轴腔,其中部署轴具有等于90%到110%之间的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的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并且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可移除地接合部署轴的远侧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69还提供用于在约束状态下在部署工具内递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

具有中心纵向轴线的锚固件轴;

组织耦接元件,其(a)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b)包括导丝,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导丝被成形为开放形状,并且(b)如果组织耦接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开放形状将包围平面中的点的170度和355度之间;以及

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其包括(a)远侧部分,其固定到导丝上的位置,(b)近侧部分,其具有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的纵向节段,以及(c)横穿部分,其(i)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并且(ii)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横穿开放形状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组织锚固件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70.根据发明构思69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地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并且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

发明构思71.根据发明构思6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形状被成形为圆的一部分或椭圆的一部分。

发明构思72.根据发明构思6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点落在终止于(a)导丝上的位置和(b)导丝的近侧端部处的线段到平面上的投影上。

发明构思73.根据发明构思69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上的位置在导丝的远侧端部处。

发明构思74.根据发明构思73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一部分穿过该通路并且在导丝的远侧端部处离开导丝。

发明构思75.根据发明构思69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76.根据发明构思75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77.根据发明构思69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终止于(i)导丝上的位置以及(ii)组织耦接元件的近侧端部处的线段可具有一总长度,该总长度等于(b)沿组织耦接元件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总长度的一百分比,该百分比在25%和75%之间。

发明构思78.根据发明构思69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79,还提供用于在约束状态下在部署工具内递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

锚固件轴;

组织耦接元件,其(a)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b)包括导丝,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被成形为具有多于一匝的开放环;以及

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其包括(a)远侧部分,固定到开放环上的位置,(b)近侧部分,其具有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的纵向节段,以及(c)横穿部分,其(i)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并且(ii)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横穿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组织锚固件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允许在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80.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螺旋。

发明构思81.根据发明构思8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三维螺旋。

发明构思82.根据发明构思8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椭圆形螺旋。

发明构思83.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三维开放环。

发明构思84.根据发明构思8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纵向尺寸在1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85.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位置在开放环的最外匝上。

发明构思86.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位置在开放环的第二最外匝上。

发明构思87.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88.根据发明构思87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89.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和(b)该位置处的开放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将在70度和90度之间。

发明构思90.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最外匝和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并且

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重叠。

发明构思91.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一个或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92.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两个或更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93.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在(a)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和(b)开放环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0%。

发明构思94.根据发明构思9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最大纵向尺寸和最大侧向尺寸的比在1:2和1:18之间。

发明构思95.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包括密封元件。

发明构思96.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锚固件轴具有直的中心纵向轴线。

发明构思97.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和组织耦接元件彼此成一体。

发明构思98.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至少为0.09mm2

发明构思99.根据发明构思98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不超过2.9mm2

发明构思100.根据发明构思79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镍钛诺。

发明构思101.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将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该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该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102.根据发明构思10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发明构思103.根据发明构思10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该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104.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地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并且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

发明构思105.根据发明构思104所述的装置,其中锁定止挡件在离开放环上的位置7mm和22mm之间的距离处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发明构思106.根据发明构思104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被伸直成细长配置,则锁定止挡件将在离通道7mm和12mm之间的距离处。

发明构思107.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开放环上的位置是开放环上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

开放环包围中心点,

导丝从开放环上的第二位置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中心点处具有顶点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将在13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108.根据发明构思107所述的装置,其中角度在15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109.根据发明构思108所述的装置,其中角度在17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110.根据发明构思107所述的装置,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第二位置在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

发明构思111.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

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在位置和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b)在中心点和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之间的中心点距离。

发明构思112.根据发明构思1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位置距离等于中心点距离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113.根据发明构思11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位置距离等于中心点距离的至少175%。

发明构思114.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115.根据发明构思114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116.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不固定到距离开放环上的位置超过2mm的开放环的任何部分,这在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测量的。

发明构思117.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不固定到距离开放环上的位置超过一定距离的开放环的任何部分,其中该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0%。

发明构思118.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仅在开放环上的位置处固定到开放环。

发明构思119.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由横穿部分横穿的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一定长度,该长度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50%。

发明构思120.根据发明构思11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横穿部分横穿的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75%。

发明构思121.根据发明构思12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横穿部分横穿的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90%。

发明构思122.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123.根据发明构思12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导丝与中心点相交。

发明构思124.根据发明构思12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导丝不与中心点相交。

发明构思125.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内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126.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凹的。

发明构思127.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凸的。

发明构思128.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绳,该系绳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发明构思129.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装置还包括:

第二组织锚固件,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以及

一个或多个系绳,其被配置成将(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30.根据发明构思129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以及(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31.根据发明构思129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轴。

发明构思132.根据发明构思12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133.根据发明构思12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

发明构思134.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装置还包括第二组织锚固件,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并且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35.根据发明构思134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36.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纵向部分与导丝的一部分并排延伸。

发明构思137.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用于与引导导丝一起使用,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

第一通道,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中,

第二通道,其中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的近侧部分固定地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三通道,其大小被设定用于引导导丝可滑动地穿过,并且

其中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中心纵向轴线。

发明构思138.根据发明构思13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三通道具有在0.25mm和0.75mm之间的内径。

发明构思139.根据发明构思13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通道的近侧端部是闭合的。

发明构思140.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该通路在位置处具有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141.根据发明构思140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并且向远侧延伸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142.根据发明构思141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的至少7mm内。

发明构思143.根据发明构思141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144.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由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连接的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

其中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以及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并且

其中第一次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小于主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的10%。

发明构思145.根据发明构思144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146.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导丝具有最大主要尺寸和垂直于最大主要尺寸的最大次要尺寸,并且

其中最大主要尺寸等于最大次要尺寸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147.根据发明构思146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148.根据发明构思79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沿导丝的多个位置处,垂直于导丝的纵向轴线截取的导丝的横截面具有一形状,该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直的侧面。

发明构思149.根据发明构思148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直的侧面具有至少3mm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150,另外提供用于在约束状态下在部署工具内递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

锚固件轴;

组织耦接元件,其(a)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b)包括导丝和尖端,尖端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的最宽纵向位置处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该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导丝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并且(c)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开放形状;以及

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其包括(a)远侧部分,其固定到开放形状上的一位置处,(b)近侧部分,其具有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的纵向节段,以及(c)横穿部分,其(i)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并且(ii)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横穿开放形状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组织锚固件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151.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平均锚固元件外横截面面积的至少200%。

发明构思152.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大于1mm2

发明构思153.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包括截头圆锥形部分。

发明构思154.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

发明构思155.根据发明构思154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其(a)穿过引导导丝管腔的远侧端部开口,并且(b)不穿过引导导丝管腔的近侧端部开口。

发明构思156.根据发明构思155所述的装置,其中引导导丝管腔的远侧端部开口的中心设置在尖端的中心纵向轴线的1mm内。

发明构思157.根据发明构思155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的中心纵向轴线穿过导丝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158.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至少部分地沿位置和尖端之间的开放形状延伸。

发明构思159.根据发明构思158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在沿远侧部分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固定到尖端。

发明构思160.根据发明构思159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受拉构件管腔,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受拉构件管腔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161.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部署工具,其包括被成形以便限定部署轴腔的部署轴,其中部署轴具有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该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等于90%到110%之间的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并且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可移除地接合部署轴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162.根据发明构思161所述的装置,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其中部署轴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部署轴的壁的引导导丝开口,并且其中引导导丝开口到达部署轴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163.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用于与引导导丝一起使用,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

第一通道,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中,

第二通道,其中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的近侧部分固定地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三通道,其大小被设定用于引导导丝的可滑动地穿过,并且

其中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中心纵向轴线。发明构思164.根据发明构思163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三通道具有在0.25mm和0.75mm之间的内径。

发明构思165.根据发明构思163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通道的近侧端部是闭合的。

发明构思166.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形状是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

发明构思167.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螺旋。

发明构思168.根据发明构思16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三维螺旋。

发明构思169.根据发明构思16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椭圆形螺旋。

发明构思170.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三维开放环。

发明构思171.根据发明构思17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纵向尺寸在1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172.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位置在开放环的最外匝上。

发明构思173.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和(b)该位置处的开放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将在70度和90度之间。

发明构思174.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最外匝和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并且

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重叠。

发明构思175.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开放环上的该位置是开放环上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

开放环包围中心点,

导丝从开放环上的第二位置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中心点处具有顶点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将在13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176.根据发明构思17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第二位置在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

发明构思177.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178.根据发明构思16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内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179.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180.根据发明构思179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181.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中心纵向轴线是直的。

发明构思182.根据发明构思150所述的装置,其中锚固件轴和组织耦接元件彼此成一体。

发明构思183.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184.根据发明构思183所述的装置,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发明构思185.根据发明构思183所述的装置,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186.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并且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

发明构思187.根据发明构思186所述的装置,其中锁定止挡件在距离开放环上的位置7mm和22mm之间的距离处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发明构思188.根据发明构思186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被伸直成细长配置,则锁定止挡件将在离通道7mm和12mm之间的距离处。

发明构思189.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190.根据发明构思189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191.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绳,该系绳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发明构思192.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装置还包括:

第二组织锚固件,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以及

一个或多个系绳,其被配置成将(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93.根据发明构思192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以及(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94.根据发明构思192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轴。

发明构思195.根据发明构思19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196.根据发明构思19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

发明构思197.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装置还包括第二组织锚固件,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并且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98.根据发明构思197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199.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纵向部分与导丝的一部分并排延伸。

发明构思200.根据发明构思150至18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该通路在位置处具有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201.根据发明构思200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并且向远侧延伸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202.根据发明构思201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的至少7mm内。

发明构思203.根据发明构思201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204,还另外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a)锚固件轴,(b)组织耦接元件,其(i)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ii)包括导丝,以及(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在经导管过程期间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对象的心脏的心腔中;

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以及

至少部分地从部署工具释放组织锚固件,使得(a)组织耦接元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b)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开放形状,(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从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延伸,该远侧位置位于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的7mm内,(d)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并且(e)组织锚固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发明构思205.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

发明构思206.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并抵靠心脏的外表面拉动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207.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在组织锚固件不被约束时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至少1n的指向远侧的力来将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朝向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牵引。

发明构思208.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确认组织耦接元件是否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则旋转组织锚固件直到组织耦接元件不再覆在冠状血管之上。

发明构思209.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通过旋转锚固件轴旋转组织锚固件;以及

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

发明构思210.根据发明构思209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包括在不向锚固件轴施加任何拉力的情况下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

发明构思211.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212.根据发明构思211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213.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包括密封元件。

发明构思214.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中心纵向轴线是直的。

发明构思215.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和组织耦接元件彼此成一体。

发明构思216.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至少为0.09mm2

发明构思217.根据发明构思216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不超过2.9mm2

发明构思218.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镍钛诺。

发明构思219.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形状是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

发明构思220.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螺旋。

发明构思221.根据发明构思22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三维螺旋。

发明构思222.根据发明构思22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椭圆形螺旋。

发明构思223.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三维开放环。

发明构思224.根据发明构思22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纵向尺寸在1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225.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最外匝和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并且

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重叠。

发明构思226.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一个或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227.根据发明构思2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两个或更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228.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在(a)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和(b)开放环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0%。

发明构思229.根据发明构思22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最大纵向尺寸和最大侧向尺寸的比在1:2和1:18之间。发明构思230.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231.根据发明构思23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导丝不与中心点相交。

发明构思232.根据发明构思2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内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233.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远侧位置位于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的3mm内。

发明构思234.根据发明构思233所述的方法,其中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在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处。

发明构思235.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终止于(i)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以及(ii)组织耦接元件的近侧端部处的线段可具有一总长度,该总长度等于(b)沿组织耦接元件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总长度的一百分比,该百分比在25%和75%之间。

发明构思236.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237.根据发明构思236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整个通路,并且开放形状上的远侧位置是开放形状的远侧端部开口。

发明构思238.根据发明构思237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端部部分固定在开放形状的近侧端部处或在开放形状的近侧端部之外。

发明构思239.根据发明构思23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路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具有近侧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近侧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240.根据发明构思239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近侧侧向开口并穿过通路的近侧端部开口。

发明构思241.根据发明构思23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路在该位置处具有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242.根据发明构思236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耦接元件还包括尖端,该尖端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的最宽纵向位置处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该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导丝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

其中远侧位置在尖端上,

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的延伸部,并且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穿过通路的延伸部中的尖端的一部分,并且在远侧位置处离开尖端。

发明构思243.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

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由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连接的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

其中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以及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并且

其中第一次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小于主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的10%。

发明构思244.根据发明构思243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限定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开口。

发明构思245.根据发明构思243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246.根据发明构思24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247.根据发明构思24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5mm和1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248.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

其中,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导丝具有最大主要尺寸和垂直于最大主要尺寸的最大次要尺寸,并且

其中最大主要尺寸等于最大次要尺寸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249.根据发明构思248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限定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开口。

发明构思250.根据发明构思248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251.根据发明构思24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252.根据发明构思24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5mm和1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253.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沿导丝的多个位置处,垂直于导丝的纵向轴线截取的导丝的横截面具有一形状,该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直的侧面。

发明构思254.根据发明构思25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直的侧面具有至少3mm的长度。

发明构思255.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在导丝的近侧端部的7mm内限定近侧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穿过近侧开口。

发明构思256.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257.根据发明构思256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258.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凹的。

发明构思259.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凸的。

发明构思260.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发明构思261.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对象体内,该第二组织锚固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以及

通过将拉力施加到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的一个或多个系绳来便于对象的房室瓣的修复。

发明构思262.根据发明构思26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施加拉力之前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263.根据发明构思261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和(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264.根据发明构思261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轴。

发明构思265.根据发明构思26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266.根据发明构思26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

发明构思267.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对象体内,该第二组织锚固件(a)为单独的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并且(b)耦接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以及

通过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来便于对象的房室瓣的修复。

发明构思268.根据发明构思267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269.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包括在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引入组织锚固件,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纵向部分与导丝的一部分并排延伸。

发明构思270.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271.根据发明构思270所述的方法,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发明构思272.根据发明构思270所述的方法,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273.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以及

在通道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之后,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不进一步压缩开放形状的额外的拉力。

发明构思274.根据发明构思204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耦接元件还包括尖端,尖端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的最宽纵向位置处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该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导丝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275.根据发明构思274所述的方法,其中远侧位置在尖端上。发明构思276.根据发明构思274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

发明构思277.根据发明构思274所述的方法,其中部署工具包括被成形以便限定部署轴腔的部署轴,其中部署轴具有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其等于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的90%和110%之间,并且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可移除地接合部署轴的远侧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278,还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a)具有中心纵向轴线的锚固件轴,(b)组织耦接元件,其(i)从锚固件轴的远侧部分延伸,并且(ii)包括导丝,以及(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其包括固定到导丝上的位置的远侧部分;

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在经导管过程期间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对象的心脏的心腔中;

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以及

至少部分地从部署工具释放组织锚固件,使得(a)组织耦接元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b)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被成形为开放形状,(c)如果组织耦接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开放形状将包围平面中的点的170度和355度之间,(d)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e)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横穿部分(i)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且(ii)横穿开放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f)组织锚固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279.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被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以及

在通道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之后,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不进一步压缩开放形状的额外的拉力。

发明构思280.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形状被成形为圆的一部分或椭圆的一部分。

发明构思281.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点落在终止于(a)导丝上的位置和(b)导丝的近侧端部处的线段在平面上的投影上。

发明构思282.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上的位置在导丝的远侧端部处。

发明构思283.根据发明构思282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一部分穿过该通路并且在导丝的远侧端部处离开导丝。

发明构思284.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285.根据发明构思284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286.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终止于(i)导丝上的位置以及(ii)组织耦接元件的近侧端部处的线段可具有一总长度,该总长度等于(b)沿组织耦接元件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总长度的一百分比,该百分比在25%和75%之间。

发明构思287.根据发明构思27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288,还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a)锚固件轴,(b)组织耦接元件,其(i)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ii)包括导丝,以及(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在经导管过程期间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对象的心脏的心腔中;

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以及

至少部分地从部署工具释放组织锚固件,使得(a)组织耦接元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b)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被成形为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固定到开放环上的一位置,(d)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e)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横穿部分横穿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f)组织锚固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289.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环。

发明构思290.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环并抵靠心脏的外表面拉动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291.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环;以及

在通道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之后,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不进一步压缩开放环的额外的拉力。

发明构思292.根据发明构思291所述的方法,其中锁定止挡件在距离开放环上的该位置7mm和22mm之间的距离处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发明构思293.根据发明构思29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被伸直成细长配置,则锁定止挡件将在离通道7mm和12mm之间的距离处。

发明构思294.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螺旋。

发明构思295.根据发明构思29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三维螺旋。

发明构思296.根据发明构思29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椭圆形螺旋。

发明构思297.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三维开放环。

发明构思298.根据发明构思29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纵向尺寸在1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299.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确认组织耦接元件是否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则旋转组织锚固件直到组织耦接元件不再覆在冠状血管之上。

发明构思300.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通过旋转锚固件轴旋转组织锚固件;以及

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

发明构思301.根据发明构思300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包括在不向锚固件轴施加任何拉力的情况下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

发明构思302.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位置在开放环的最外匝上。

发明构思303.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位置在开放环的第二最外匝上。

发明构思304.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305.根据发明构思304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306.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和(b)该位置处的开放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将在70度和90度之间。

发明构思307.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最外匝和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并且

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重叠。

发明构思308.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一个或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309.根据发明构思30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两个或更多个直的节段。

发明构思310.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开放环上的位置是开放环上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

开放环包围中心点,

导丝从开放环上的第二位置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中心点处具有顶点、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将在13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311.根据发明构思310所述的方法,其中角度在15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312.根据发明构思311所述的方法,其中角度在17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313.根据发明构思3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第二位置在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

发明构思314.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在(a)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和(b)开放环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0%。

发明构思315.根据发明构思3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最大纵向尺寸和最大侧向尺寸的比在1:2和1:18之间。

发明构思316.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包括密封元件。

发明构思317.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中心纵向轴线是直的。

发明构思318.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和组织耦接元件彼此成一体。

发明构思319.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至少为0.09mm2

发明构思320.根据发明构思319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的横截面面积不超过2.9mm2

发明构思321.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镍钛诺。

发明构思322.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323.根据发明构思322所述的方法,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发明构思324.根据发明构思322所述的方法,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325.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

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a)在该位置和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b)在中心点和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之间的中心点距离。

发明构思326.根据发明构思32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位置距离等于中心点距离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327.根据发明构思3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位置距离等于中心点距离的至少175%。

发明构思328.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329.根据发明构思328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330.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不固定到距离开放环上的该位置超过2mm的开放环的任何部分,这是在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测量的。

发明构思331.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不固定到离开放环上的位置超过一定距离的开放环的任何部分,其中该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0%。

发明构思332.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仅在开放环上的该位置处固定到开放环。

发明构思333.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具有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并且

由横穿部分横穿的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一定长度,该长度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50%。

发明构思334.根据发明构思33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横穿部分横穿的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75%。

发明构思335.根据发明构思33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横穿部分横穿的开放环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等于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90%。

发明构思336.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337.根据发明构思33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导丝与中心点相交。

发明构思338.根据发明构思33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包围中心点,并且导丝不与中心点相交。

发明构思339.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内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340.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凹的。

发明构思341.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凸的。

发明构思342.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发明构思343.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对象体内,该第二组织锚固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以及

通过将拉力施加到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的一个或多个系绳来便于对象的房室瓣的修复。

发明构思344.根据发明构思34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施加拉力之前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345.根据发明构思343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固定到(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和(b)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346.根据发明构思343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轴。

发明构思347.根据发明构思34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348.根据发明构思34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

发明构思349.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对象体内,该第二组织锚固件(a)为单独的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并且(b)耦接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以及

通过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来便于对象的房室瓣的修复。

发明构思350.根据发明构思349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351.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包括在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引入组织锚固件,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纵向部分与导丝的一部分并排延伸。

发明构思352.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

第一通道,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中,

第二通道,其中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的近侧部分固定地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三通道,其大小被设定用于引导导丝可滑动地穿过,并且

其中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中心纵向轴线。

发明构思353.根据发明构思35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通道具有在0.25mm和0.75mm之间的内径。

发明构思354.根据发明构思35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通道的近侧端部是闭合的。

发明构思355.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该通路在该位置处具有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356.根据发明构思355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并且向远侧延伸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357.根据发明构思356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的至少7mm内。

发明构思358.根据发明构思356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359.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

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由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连接的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

其中第一主要相对表面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以及第一次要相对表面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并且

其中第一次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小于主要相对表面的总表面积的10%。

发明构思360.根据发明构思359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361.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

其中,沿导丝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导丝具有最大主要尺寸和垂直于最大主要尺寸的最大次要尺寸,并且

其中最大主要尺寸等于最大次要尺寸的至少150%。

发明构思362.根据发明构思36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363.根据发明构思28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沿导丝的多个位置处,垂直于导丝的纵向轴线截取的导丝的横截面具有一形状,该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直的侧面。

发明构思364.根据发明构思36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直的侧面具有至少3mm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365,还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a)锚固件轴,(b)组织耦接元件,其(i)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ii)包括导丝和尖端,尖端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的最宽纵向位置处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该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导丝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以及(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在经导管过程期间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对象的心脏的心腔中;

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以及

至少部分地从部署工具释放组织锚固件,使得(a)组织耦接元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b)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开放形状,(c)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固定到开放形状上的一位置,(d)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延伸,(e)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横穿部分(i)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之间且(ii)横穿开放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f)组织锚固件允许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发明构思366.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

发明构思367.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并抵靠心脏的外表面拉动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368.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平均锚固元件外横截面面积的至少200%。

发明构思369.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大于1mm2

发明构思370.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包括截头圆锥形部分。

发明构思371.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

发明构思372.根据发明构思371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其(a)穿过引导导丝管腔的远侧端部开口,并且(b)不穿过引导导丝管腔的近侧端部开口。

发明构思373.根据发明构思372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导导丝管腔的远侧端部开口的中心设置在尖端的中心纵向轴线的1mm内。

发明构思374.根据发明构思372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的中心纵向轴线穿过导丝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375.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至少部分地沿开放形状在该位置和尖端之间延伸。

发明构思376.根据发明构思375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在沿远侧部分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固定到尖端。

发明构思377.根据发明构思376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受拉构件管腔,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受拉构件管腔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378.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部署工具包括被成形以便限定部署轴腔的部署轴,其中部署轴具有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该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等于在90%和110%之间的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并且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可移除地接合部署轴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379.根据发明构思378所述的方法,其中尖端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其中部署轴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过部署轴的壁的引导导丝开口,并且其中引导导丝开口到达部署轴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380.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

第一通道,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中,

第二通道,其中组织耦接元件的导丝的近侧部分固定地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三通道,其大小被设定用于引导导丝的可滑动的穿过,并且其中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中心纵向轴线。

发明构思381.根据发明构思380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通道具有在0.25mm和0.75mm之间的内径。

发明构思382.根据发明构思380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通道的近侧端部是闭合的。

发明构思383.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形状是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

发明构思384.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螺旋。

发明构思385.根据发明构思38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三维螺旋。

发明构思386.根据发明构思38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螺旋被成形为椭圆形螺旋。

发明构思387.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开放环被成形为三维开放环。

发明构思388.根据发明构思38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平行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纵向尺寸在1mm和5mm之间,并且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三维开放环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发明构思389.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位置在开放环的最外匝上。

发明构思390.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和(b)该位置处的开放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将在70度和90度之间。

发明构思391.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开放环被成形以便限定最外匝和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并且

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最外的至少部分匝重叠。

发明构思392.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开放环上的该位置是开放环上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被张紧为直的时:

开放环包围中心点,

导丝从开放环上的第二位置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要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在中心点处具有顶点、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将在130度和180度之间。

发明构思393.根据发明构思39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第二位置在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

发明构思394.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外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395.根据发明构思38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导丝从开放环的径向内端部处的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发明构思396.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

发明构思397.根据发明构思396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半径小于导丝的半径的50%。

发明构思398.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该纵向轴线是直的。

发明构思399.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锚固件轴和组织耦接元件彼此成一体。

发明构思400.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并且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401.根据发明构思400所述的方法,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发明构思402.根据发明构思400所述的方法,其中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发明构思403.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

其中锚固件头部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

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锁定止挡件,锁定止挡件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其中锁定止挡件和通道的大小和形状设置为使得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通过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拉力来至少部分地压缩开放形状;以及

在通道防止锁定止挡件穿过通道在近侧运动之后,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施加不进一步压缩开放形状的额外的拉力。

发明构思404.根据发明构思403所述的方法,其中锁定止挡件在离开放形状上的该位置7mm和22mm之间的距离处轴向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或横穿部分。

发明构思405.根据发明构思40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被伸直成细长配置,则锁定止挡件将在离通道7mm和12mm之间的距离处。发明构思406.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的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407.根据发明构思406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围绕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与锚固件轴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连通地耦接。

发明构思408.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被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

发明构思409.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对象体内,该第二组织锚固件为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以及

通过将拉力施加到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的一个或多个系绳来便于对象的房室瓣的修复。

发明构思410.根据发明构思40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施加拉力之前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411.根据发明构思409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轴。发明构思412.根据发明构思40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构思413.根据发明构思40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织锚固件包括支架。

发明构思414.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

其中组织锚固件是第一组织锚固件,并且

其中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对象体内,该第二组织锚固件(a)为单独的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不同,并且(b)耦接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以及

通过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来便于对象的房室瓣的修复。

发明构思415.根据发明构思414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

发明构思416.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包括在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引入组织锚固件,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纵向部分与导丝的一部分并排延伸。

发明构思417.根据发明构思365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丝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该通路在该位置处具有侧向开口,并且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

发明构思418.根据发明构思417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穿过侧向开口并且向远侧延伸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构思419.根据发明构思41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的至少7mm内。

发明构思420.根据发明构思418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的远侧部分通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向远侧延伸到导丝的远侧端部。

发明构思421.根据发明构思1、发明构思69、发明构思79和发明构思15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组织锚固件被成形以便限定在组织耦接元件和锚固件轴之间连接处的弯曲部。

发明构思422.根据发明构思421所述的装置,其中弯曲部具有在45度和135度之间的角度。

发明构思423.根据发明构思422所述的装置,其中角度在60度和120度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另外提供用于在约束状态下在部署工具内递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

锚固件轴;

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以及

组织耦接元件,其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其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时:

锚固件轴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锚固件头部与中心纵向轴线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a)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b)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对于一些应用,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对于一些应用,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内,该第三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对于一些应用,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外部部分将落在平面中的90度的第四角度的所有角坐标内,该第四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该外部部分由离顶点至少3mm的面积的所有点构成。

对于一些应用,这些技术与上文描述的发明构思中的任一项组合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还另外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包括(a)锚固件轴,(b)连接到锚固件轴的近侧部分的锚固件头部,以及(c)组织耦接元件,其从锚固件轴的远侧端部延伸;

当组织耦接元件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在经导管过程期间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对象的心脏的心腔中;

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以及

至少部分地从部署工具释放组织锚固件,使得(a)组织耦接元件不被部署工具约束,(b)锚固件头部与锚固件轴的中心纵向轴线同轴,(c)组织耦接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则(i)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内,该第一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并且(ii)面积将在离顶点至少3mm处与平面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的两个射线部分重叠,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对于一些应用,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

确认组织耦接元件是否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并且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则旋转组织锚固件直到组织耦接元件不再覆在冠状血管之上。

对于一些应用,方法还包括,在将组织耦接元件递送通过心壁之后,旋转组织锚固件并且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

对于一些应用:

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心腔中包括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心脏的心房中,并且

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外表面接触包括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脏的心室的外表面接触。

对于一些应用:

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心房中包括将组织锚固件引入到右心房中,并且

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心室的外表面接触包括使组织耦接元件与右心室的外表面接触。

对于一些应用,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95%将落在第一角度内。

对于一些应用,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至少80%将落在平面中的150度的第二角度内,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

对于一些应用,平面上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投影的面积的外部部分将落在平面中的90度的第二角度的所有角坐标内,该第二角度在中心纵向轴线处具有顶点,该外部部分由离顶点至少3mm的面积的所有点构成。

对于一些应用,这些技术与上文描述的发明构思中的任一项组合实施。

结合附图,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前的组织锚固件示意图;

图1b至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后的图1a的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前的另一个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后的图2a至图2b的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图2a至图3c的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头部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应用的组织锚固件系统的两种配置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图2a至图3c的组织锚固件的组织耦接元件和锚固件轴的示意图;

图5c至图5d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应用的图2a至图3c的组织锚固件的组织耦接元件和锚固件轴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前的又一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后的又一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后的另一个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f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应用的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固定到组织锚固件的开放环的一位置的替代方式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h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应用的组织锚固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前的图10e的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部署之前的图10f的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的开放环的另一个配置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d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具有锁定止挡件的另一个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13e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包括密封元件的图13a至图13d的组织锚固件的示意图;

图14a至图14d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用于部署图4b的组织锚固件系统以修复三尖瓣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5a至图15c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用于部署图4a的组织锚固件系统以修复三尖瓣的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应用的若干外部出口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组织锚固件20和部署工具30,该部署工具通常被配置为将组织锚固件递送通过对象的心壁。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前的组织锚固件200的示意图,并且图1b至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后的组织锚固件20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20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组织锚固件200包括(a)锚固件轴122,(b)连接到锚固件轴122的近侧部分126的锚固件头部124,以及(c)组织耦接元件128,其从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轴122和组织耦接元件128彼此成一体;例如,锚固件轴122和组织耦接元件128可包括导丝。

部署工具30被配置成在将组织耦接元件128递送通过组织时约束组织耦接元件128。对于一些应用,部署工具30被成形为用以限定尖锐的远侧刺穿尖端32,其被推进通过对象的心壁。通常,在递送期间,诸如图1a所示,部署工具30被配置成将组织耦接元件128保持为细长展开结构,该组织耦接元件128可为直的(结构未示出该结构)或弯曲的(诸如图1a所示)。对于一些应用,部署工具30包括部署轴34,其被成形为用以以限定部署轴腔,诸如皮下注射针。部署轴腔的大小被形成为保持约束在其中的组织耦接元件128,并且任选地将组织锚固件20的其它部分,诸如锚固件轴122和/或锚固件头部124保持在其中。对于一些应用,部署工具30具有在100cm和180cm之间的长度,和/或在2mm和6mm之间的内径。对于一些应用,部署工具30包括最远侧刚性部分,其通常具有5mm至25mm的长度,并且部署工具的剩余近侧部分是柔性的(但不是可延伸或可压缩的)。对于一些应用,近侧部分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侧向狭槽36,其向近侧部分提供弹性,同时维持防止近侧部分的纵向压缩和延伸的主干。通常,部署工具30在可转向导管内被推进,如本领域已知的,其可例如包括编织材料。通常,组织锚固件20被提供在无菌包装中,任选地预先定位在部署工具30中。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导丝150。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的横截面积为至少0.09mm2(诸如至少0.18mm2),不超过3mm2(例如,不超过2.9mm2),和/或在0.09mm2(诸如0.18mm2)和3mm2(例如,2.9mm2)之间。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导丝150的直径为至少0.18mm,不超过2mm,和/或在0.18mm和2mm之间。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的远侧端部152不限为尖锐的远侧尖端;例如,远侧端部可为钝的。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包括金属,诸如镍钛诺。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包括一个或多个不透射线的标记物。

图1a示出被部署工具30完全约束的组织锚固件200(包括组织耦接元件128、锚固件轴122和锚固件头部124)。通常,当组织耦接元件128被部署工具约束时,在下文描述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纵向部分与导丝150的一部分并排延伸。对于一些应用,部署工具30包括可移除的驱动器201,其包括驱动器头部203和耦接到驱动器头部的至少一个轴205。如下文所述,驱动器头部203在组织耦接元件128穿透组织期间可移除地耦接到锚固件头部124。至少一个轴205被配置成可控制地将驱动器头部与锚固件头部分离。例如,部署针可穿过至少一个轴的通路;拉动针将驱动器头部与锚固件头部分离。

当组织锚固件200被部署工具30完全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通常具有至少0.3mm,不超过4mm,和/或在0.3mm和4mm之间的外径,诸如至少1mm,不超过3mm,和/或在1mm和3mm之间。

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轴122和组织耦接元件128彼此成一体;例如,如图所示,锚固件轴122和组织耦接元件128二者都可包括导丝150。

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诸如图1b至图1d所示,导丝150被成形为开放环154(例如,三维开放环),诸如围绕中心点162(图1d中标示)的螺旋160(例如,三维螺旋)。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b至图1d所示,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从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图1c和图1d中标示)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与中心点162相交(结构未示出),而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不与中心点162相交(如图所示)。对于其它应用,如下文所述的图7所示,导丝150从开放环354(例如,螺旋360)的径向内端部2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

组织锚固件200还包括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其包括:

·远侧部分204,其固定到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位置206(诸如通过熔焊、锡焊、压接,和/或打结,和/或如下文参考图9a至图9f所述的),

·近侧部分208,其具有纵向节段209,该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并排延伸(图1c中标示,其中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是锚固件轴122的整个长度),以及

·横穿部分212,其(a)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设置在远侧部分204和近侧部分208之间,并且(b)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横穿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至少一部分。

虽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固定到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导丝150,但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常与导丝150不同。换句话说,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和导丝150不是单个连续的导丝的两个纵向部分,即不彼此纵向连续。

拉力经由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到组织锚固件200的组织耦接元件128。所施加的拉力被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向外的力抵抗。所施加的拉力至少部分地压缩并加固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如果拉力将要经由锚固件轴122沿锚固件轴122的中心纵向轴线134施加,则该拉力分布的布置可克服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伸直(即,展开)的任何自然倾向,因此可允许更大的负载施加到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此外,该加固技术允许开放环154(例如,螺旋形160)被制造为比其需要的硬度更小,这便于伸直和递送组织锚固件,并且随后在原处加固。

通常,在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之前,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没有绷紧地穿过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可向远侧呈弧形,诸如可以在图1c中最佳地看到。

通常,组织锚固件200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允许在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之间相对轴向运动(随着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被张紧并继续拉动组织耦接元件128,组织锚固件200变得逐渐更被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约束;然而相对轴向运动仍然是可能的)。换句话说,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相对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可轴向移动。此轴向运动允许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而不施加到锚固件轴122,并且允许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被展开,且允许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一部分并排设置,如图1a所示(其中部署工具30约束组织耦接元件128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二者)。通常,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滑动连通地耦接。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固件200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其围绕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滑动连通地耦接。例如,环状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在下文描述的套环244、环或圈。

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不固定到离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位置206超过2mm的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任何部分,该距离是在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测量的。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不固定到离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位置206超过一定距离的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任何部分,该距离等于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三维最大侧向尺寸d3的30%,其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在图5a中标示)测量。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仅在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位置206处固定到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另选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超过位置206的远侧部分固定到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诸如下文参考图9a至图9e描述的。

通常,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由横穿部分212横穿的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等于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最大侧向尺寸的至少33%的长度(例如,至少50%、至少75%,或至少90%)。(组织锚固件300的开放环354的类似最大侧向尺寸d3在图5a中标示。)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所示,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位置206在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在图1d中标示)的最外匝214上。对于其它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位置206在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在图1d中标示)的第二最外匝216上(结构未示出)。

通常,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半径小于导丝150的半径,诸如小于导丝150的半径的50%。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的横截面面积为至少0.09mm2(诸如至少0.18mm2)、不超过3mm2(例如,不超过2.9mm2),和/或在0.09mm2(诸如0.18mm2)和3mm2(例如,2.9mm2)之间。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包括金属,诸如金属合金,例如镍钛诺。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包括不透射线的部分或是不透射线的,以便能够观察张紧时的相对运动。

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位置206是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第一位置206,并且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被张紧为直的时,(a)导丝150从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上的第二位置218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并且(b)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要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的平面136上,则在中心点162处具有顶点242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θ(theta)将在130度和180度之间,诸如在150度和180度之间,例如在170度和180度之间(在图1d中标示)。对于一些应用,如图所示,第二位置218在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径向外端部164上。

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如图1d中标示的,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被张紧为直的时,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的平面136上,则在(a)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和(b)在位置206处开放环150(例如,螺旋160)的切线250之间的角度φ(phi)将在45度和90度之间,诸如在70度和90度之间,例如90度。

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轴122包括密封元件190。对于一些应用,密封元件190包括围绕锚固件轴122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套环244,并且通常包括将套环244耦接在一起的套筒246。套筒246限定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管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滑动地穿过管腔及其端部。(套筒246在图1a中示出;为了清楚显示起见,套筒246在图1b中被示出为透明的,并且在图1c中未示出)。在该配置中,密封元件190通常被设定大小和成形为通过心壁插入到切口中,并提供血液密封。套筒246,如果提供了的话,阻塞血液流以提供密封。对于一些应用,套筒246促进止血。任选地,在套筒246内提供细丝或纤维以促进止血。例如,套筒246可包括涤纶,和/或可被涂覆和/或编结以促进凝结。

对于一些应用,套环244包括远侧引导套环244a和近侧驱动器套环244b,该远侧引导套环a和近侧驱动器套环任选地为锚固件头部124的部件或用作锚固件头部124。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轴122的近侧端部固定在近侧驱动套环244b内,如图1c所示,或在远侧驱动器套环244a内,如组织锚固件300的图3a所示。对于一些应用,套环244中的一个或多个是不透射线的或包括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对于一些应用,近侧驱动器套环244b被成形以便可移除地与锚固件部署轴耦接,诸如在pct公布wo2015/063580中描述的与螺旋组织锚固件相关的,其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128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凸的,诸如图1b和图1c所示。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128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凹的,诸如组织锚固件300的图5b所示。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组织锚固件300的图4a至图4b所示(在下文中描述),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系绳132,其被配置为结合到组织锚固件200。通常,一个或多个系绳132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常固定到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208,诸如在近侧部分208的近侧端部处或其附近(例如,在1cm内)。当拉力施加到一个或多个系绳时,拉力经由锚固件头部124被传输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而不是传输到锚固件轴122。通常,一个或多个系绳(a)固定到第二组织锚固件,并且(b)不固定到第一组织锚固件200的锚固件轴122。

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的径向内端部264在近侧弯曲,诸如在图1c中可以最佳看到。由于弯曲,径向内端部264可帮助组织耦接元件128抵抗旋转和展开。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诸如图1b至图1d所示,导丝150(a)成形为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154,使得开放环154的第一完整匝至少部分地与开放环154的第二至少部分匝重叠(即,与其并排、在其之上,和/或之下延伸)。对于一些应用,第一完整匝和第二至少部分匝径向重合,即,彼此处于离中心点相同的距离(结构未示出)。对于其它应用,如图所示,开放环154的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开放环154的第二最外匝(例如,开放环154的最外匝214和第二最外匝216在图1d中标示)重叠(即,与其并排、在其之上,和/或之下延伸)。(如在本申请中,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一匝等于360度。如在本申请中,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超过一匝”不应被理解为需要至少两匝;相反,如下所述,“超过一匝”还包括一匝加上一匝的一部分。例如,对于其中开放环154包括最外匝和第二最外匝的应用,开放环154的第二最外匝可为部分匝,如图3a至图3c、图4a至图4b、图5a至图5d、图7、图8、图9a至图9f、图10e、图10g、图12和图13a至图13e所示)。

对于其中开放环154包括最外匝和第二最外匝的应用,诸如图1d所示,开放环154具有径向外端部164和径向内端部264,至少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该径向外端部和径向内端部通常彼此不接触。对于其中第一完整匝和第二至少部分匝径向重合的应用,至少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开放环的两个相对端部通常彼此不接触。开放环154由导丝150的伸长的路径限定,其围绕中心点162卷绕超过一匝而不形成闭合环。伸长的路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节段和/或一个或多个直的节段,诸如在下文参考图12所述。该路径可落在二维中,或可落在三维中,在这种情况下,开放环是三维的开放环,其伸长的路径围绕中心轴线卷绕同时平行于轴线移动,而不形成闭合环。

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154从开放环154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与中心点162(在图1d中标示)相交(结构未示出),而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不与中心点162(在图1d中标示)相交(如图所示)。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如图1b至图1d所示,开放环154的导丝150被成形为围绕中心点162的螺旋160(例如,三维螺旋)。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螺旋160的导丝150从螺旋160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的导丝150与中心点162相交(结构未示出),而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的导丝150不与中心点162相交(如所示)。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通常是圆形的(结构未示出),而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是椭圆形螺旋,诸如图1b至图1d所示。

如在本申请中,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中心点162是组织耦接元件128在平面136上的投影139的几何中心。通常,诸如当组织耦接元件128被成形为螺旋时,当组织锚固件2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是非螺旋的。

参考图1a至图1d。对于一些应用,使用在下文参考图14a至图14d、图15a至图15c和/或图16所述的技术,任选地与在下文以引用方式并入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公布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描述的技术组合,加以适当的变更来植入组织锚固件200。

现在参考图2a至图2b和图3a至图3c,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前(图2a至图2b)和之后(图3a至图3c)的组织锚固件30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30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如下所述和附图中所示之外,组织锚固件300大致类似于在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所述的组织锚固件200,并且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其特征中的任一个。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尖端308,尖端固定到导丝150的远侧端部,并且在沿尖端308的最宽纵向位置312处(在图3c中标示)具有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其等于导丝150的平均导丝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50%(例如,至少200%或至少300%)(尖端308的横截面面积垂直于尖端308的中心纵向轴线318测量。类似地,导丝150的横截面积垂直于导丝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并且不是开放环154的横截面面积)。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大于1mm2,例如大于1.5mm2,诸如大于2mm2。对于一些应用,尖端308包括截头圆锥形部分314(在图3c中标示)。

通常,尖端308被成形以便限定穿过其中的引导导丝管腔316。对于一些应用,尖端308的中心纵向轴线318(a)穿过引导导丝管腔316的远侧端部开口320,并且(b)不穿过引导导丝管腔316的近侧端部开口322。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引导导丝管腔316的远侧端部开口320的中心323设置在尖端308的中心纵向轴线318的1mm内,例如,中心323落在中心纵向轴线318上。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尖端308的中心纵向轴线318穿过导丝150的远侧端部。

在其中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尖端308的配置中,当尖端可移除地耦接到部署工具30的部署轴34的远侧端部342时,尖端临时用作部署工具30的部署轴34的无创伤的远侧端部,如图2a至图2b所示。因此,在这些配置中,部署工具30(包括部署轴34)通常不被成形为限定尖锐的远侧刺穿尖端32。

对于一些应用,部署工具30的部署轴34具有部署轴外横截面面积,其等于90%到110%之间(例如100%)的最大尖端外横截面面积,并且尖端308被成形以便可移除地接合部署轴34的远侧端部342,诸如图2a至图2b以及在下文所述的图6a至图6b所示。

虽然仅图2a至图3c、图4a至图4b、图5a至图5d、图7、图9a至图9c、图10h和图15a至图15c中所示的组织锚固件被示出为包括尖端308,但是图1a至图1d、图9d至图9f、图10a至图10d、图10f、图12、图13a至图13e、图14a至图14d和图16可任选地也包括尖端308(诸如下面参考图10h关于图10a至图10d和图10f所述)。

现在参考图3d,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300的锚固件头部124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起见,图3d中未示出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导丝150和引导导丝310;这些元件尤其在图3b中示出。如上面参考图1a至图1d所提到的,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头部124包括远侧引导套环244a和近侧驱动器套环244b,该远侧引导套环和近侧驱动器套环任选地由套环轴123连接。

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头部124(例如,其远侧引导套环244a,如图所示)被成形以便限定:

·第一通道330,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中,

·第二通道332,其中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导丝150的近侧部分固定地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三通道334,其大小被设定用于引导导丝310的可滑动穿过。

第一通道330、第二通道332和第三通道334具有相应的不同的中心纵向轴线。通道保持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导丝150的近侧部分和引导导丝310彼此对准但彼此分开。对于一些应用,第二通道332的近侧端部336是闭合的。对于一些应用,第三通道334具有在0.25mm和0.75mm之间的内径。

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头部124的远侧引导套环244a被成形以便限定第一通道330、第二通道332和第三通道334,并且锚固件头部124的近侧驱动器套环244b被成形以便限定:

·第四通道338,(a)其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可滑动地设置在第四通道中,并且(b)其任选地与第一通道330同轴(如图所示),和/或

·第五通道339,(a)其大小被设定用于引导导丝310可滑动地穿过,并且(b)其任选与第三通道334同轴(如图所示)。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和其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具有在平行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外部尺寸。在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之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方向上变得更窄,使得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具有在平行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外部尺寸,第二外部尺寸小于第一外部尺寸,例如,不超过第一外部尺寸的90%,诸如不超过第一外部尺寸的80%,例如,不超过第一外部尺寸的70%、不超过第一外部尺寸的50%,或不超过第一外部尺寸的20%。对于一些应用,施加到柔性细长拉伸构件202以实现该减小的力在2n和50n之间,诸如在5n和20n之间,例如,5n、7n、10n、20n或30n。力的量取决于导丝150的半径,并且可作为半径的幂而增加,诸如半径的三次幂或四次幂。对于一些应用,选择能够承受5n和20n之间的力的导丝150的最小半径。

现在参考图4a至图4b,其为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两种配置的示意图。在这些应用中,组织锚固件300是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其还包括(a)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其是单独的并且与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不同,以及(b)一个或多个系绳132,其被配置成将(i)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耦接到(ii)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对于一些应用,一个或多个系绳132中的一个系绳固定到(a)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和(b)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4a所示,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包括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184。例如,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可实现pct公布wo2015/193728(例如,参考其图8)、pct公布wo2014/108903和/或以引用方式并入下文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公布中描述的技术。对于其它应用,诸如图4b所示,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包括支架186。例如,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可实现以下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申请的一个或多个中描述的技术: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1/0184510、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2/0035712、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3/0018459、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3/0046380、pct公布wo2014/141239,和/或以引用方式并入下文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公布。

参考图1a至图1d、图3a和图4a至图4b。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轴122包括密封元件190,其被配置成在心腔内的锚固件轴122的一部分和心壁194之间形成血液密封。对于一些应用,密封元件190是环状的并紧贴地包围锚固件轴122。

现在参考图5a至图5b,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耦接元件128和锚固件轴122的示意图。图5a至图5b提供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和锚固件轴122的配置的两个视图。参考图5a至图5b描述的组织锚固件300的开放环354的参数也可应用到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描述的组织锚固件200的开放环154。

参考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所示:

·锚固件轴122具有中心纵向轴线134,

·锚固件头部124与中心纵向轴线134同轴,并且

·组织耦接元件128被成形为使得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要被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的平面136上:

·平面136上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投影139的区域138的至少80%(例如,至少90%,诸如至少95%)将落在平面136中的180度的第一角度α(alpha)内,该第一角度α在中心纵向轴线134处具有顶点140,如在图2b中标示的,并且

·区域138将在离顶点140至少3mm的距离d1处与具有在平面136中的在45度和18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β(beta)的射线142a和射线142b二者部分地重叠,该第二角度β在中心纵向轴线134处具有顶点140(部分重叠由射线的较重部分示出)。

如在本申请中,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细长结构的“中心纵向轴线”是结构的所有横截面的几何中心沿结构的集合。因此,横截面局部地垂直于沿结构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如果结构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则几何中心与圆形横截面的中心相对应)。

组织耦接元件128被配置成当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具有预定的形状。例如,组织耦接元件可包括形状记忆材料,诸如形状记忆合金,例如镍钛诺。因此,当组织耦接元件128从被部署工具30约束被释放到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自动转变到预定形状。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中心纵向轴线134是直的,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所示。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b所示,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128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即,被配置为接触心脏的外表面的由组织耦接元件128限定的表面)是凹的(换言之,当从锚固件轴122的近侧部分126观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是凹的)。此凹的形状可接近心壁的外表面的自然凸的形状。

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128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大致是平坦的(结构未示出)。任选地,在与心脏的外表面完全接触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可呈现与心脏的外表面的凸形状一致的凹形状。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

·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最大纵向尺寸d2在1mm和6mm之间(诸如在2mm和5mm之间)(在图5b中标示),以及

·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最大侧向尺寸d3在4mm和25mm之间(诸如在5mm和20mm之间)(在图5a中标示)。

通常,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最大纵向尺寸d2和最大侧向尺寸d3的比在1:2和1:18之间,诸如在1:5和1:10之间,例如1:7。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耦接元件被约束为直的结构时,组织耦接元件128具有至少5mm(例如,至少10mm)、不大于100mm(例如,不大于60mm),和/或在5mm和100mm之间(例如,在10mm和60mm之间)的长度。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所示,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导丝150和尖端308)(a)被成形为具有超过一匝的开放环354,使得开放环354的第一完整匝至少部分地与开放环354的第二至少部分匝重叠(即,与其并排、在其之上,和/或之下延伸)。对于一些应用,第一完整匝和第二至少部分匝径向重合,即,彼此处于离中心点相同的距离(结构未示出)。对于其它应用,如图所示,开放环354的最外匝至少部分地与开放环354的第二最外匝重叠(即,与其并排、在其之上,和/或之下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354是三维开放环。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354是螺旋360(例如,三维螺旋)。

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354从在开放环354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与中心点162(在图3c中标示)相交(结构未示出),而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不与中心点162(在图3c中标示)相交(如图所示)。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以及图4a至图4b、图7、图9a至图9c和图15a至图15c)所示,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开放环354具有超过一匝并且少于两匝。例如,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所示,开放环354可具有超过一匝并且少于1.5匝,诸如超过一匝,例如超过1.01匝(363.6度),诸如超过1.02匝(367.2度),和/或少于1.25匝(450度)。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所示,开放环354的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导丝150和尖端308,如果提供的话)成形为围绕中心点162的螺旋160(例如,三维螺旋)。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螺旋160的导丝150从螺旋160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的导丝150与中心点162相交(结构未示出),而对于其它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的导丝150不与中心点162相交(如图所示)。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是椭圆形螺旋,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以及图4a至图4b、图7、图9a至图9c和图15a至图15c)所示。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以及图4a至图4b、图7、图9a至图9c和图15a至图15c)所示,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螺旋160具有超过一匝并且少于两匝。例如,如图3a至图3c和图5a至图5d所示,螺旋160可具有超过一匝并且小于1.5匝,诸如超过一匝并且少于1.25匝。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开放环(例如,螺旋)具有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d3(在图5a中标示),并且在(a)开放环354(例如,螺旋160)的径向外端部164和(b)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开放环354(例如,螺旋160)的径向最内点166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d3的至少30%。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径向最内点166和在开放环354的最外匝上到其的最近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侧向尺寸d3的至少30%。

参考图5c至图5d,其为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组织耦接元件128和锚固件轴122的示意图。参考图5c至图5d描述的组织锚固件300的开放环354的参数也可应用于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描述的组织锚固件200的开放环154。对于一些应用,如图5c所示,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要被投影到平面136上,则平面136上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投影139的区域138的至少80%,诸如至少90%,例如至少95%将落在平面136中的150度的第三角度γ(gamma)内,该第三角度γ在中心纵向轴线134处具有顶点140。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5d所示,平面136上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投影139的区域138的外部部分168由离顶点140至少距离d的区域138的所有点构成;例如,距离d可为2mm,诸如3mm,例如4mm。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要被投影到平面136上,则外部部分168将落在平面136中的90度的第四角度δ(delta)的所有角坐标内,该第四角度δ在中心纵向轴线134处具有顶点140。换句话说,在第四角度δ(delta)的所有角坐标处具有外部部分168的至少一个点(外部部分168可额外地落在第四角度δ(delta)外的角坐标内,诸如图5d所示)。

现在参考图6a至图6b,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前的组织锚固件40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40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如下所述和附图中所示之外,组织锚固件400大致类似于在上文参考图2a至图2b、图3a至图3d、图4a至图4b和图5a至图5d所述的组织锚固件300,并且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其特征中的任一个。

在图6a至图6b所示的配置中,引导导丝310不穿过与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导丝150并排的部署工具30的部署轴34,而是通常通过由部署轴34的壁限定的并且延伸到部署轴34的远侧端部342的引导导丝开口344(例如,狭槽),靠近部署轴34的远侧端部342离开部署轴34。任选地,部署工具30还包括引导管346,其固定到部署工具30的外表面;引导导丝310穿过引导管346。另外,在图6a至图6b所示的配置中,锚固件头部124通常不被成形为限定第三通道334(在上文参考图3d描述),因为引导导丝310不穿过锚固件头部124。

现在参考图7,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43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43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如下所述之外,组织锚固件430大致类似于在上文参考图2a至图2b、图3a至图3d、图4a至图4b和图5a至图5d所述的组织锚固件300,并且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其特征中的任一个。另外,组织锚固件430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在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描述的组织锚固件200的特征中的任一个,和/或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组织锚固件340、350、430、370、400、420、470和/或490。

组织锚固件430的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导丝150,其被成形为开放环256,例如,螺旋260。当组织锚固件22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从开放环256(例如,螺旋260)的径向内端部2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这不同于上文所述的开放环154(例如,螺旋160)和开放环354(例如,螺旋360)的典型结构,其中导丝150从开放环(例如螺旋)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在当前的配置中,当组织锚固件43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开放环256(例如,螺旋260)的径向内端部264通常设置在中心点162的15mm内,诸如与中心点162重合。

通常,组织锚固件430包括正好一个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其包括:

·远侧部分204,其固定到开放环256(例如,螺旋260)上的位置206,

·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其与锚固件轴122(例如在图3b中标示)的至少一部分210并排延伸,以及

·横穿部分212,其(a)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设置在远侧部分204和近侧部分208(例如,在图3b中标示)之间,并且(ii)当组织锚固件43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横穿开放环256(例如,螺旋260)的至少一部分。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所示,当组织锚固件43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位置206在开放环256(例如,螺旋260)的最外匝214上。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在上文参考图1a至图5d描述的特征中的任一个。

现在参考图8,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后的组织锚固件34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34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如下所述和附图中所示之外,组织锚固件340大致类似于上文参考图2a至图2b、图3a至图3d、图4a至图4b和图5a至图5d所述的组织锚固件300,并且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其特征中的任一个。与组织锚固件300不同,组织锚固件340不包括尖端308;因此,通常使用具有尖锐的远侧刺穿尖端32的部署轴34来递送组织锚固件340,如上文参考图1a所述。

参考图9a至图9f,其为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固定到开放环154或开放环354的位置206的替代方式的示意图。这些技术可与本文所述的组织锚固件20的配置中的任一个组合使用。

在图9a所示的配置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通过围绕导丝150压接束缚元件288而固定到开放环354上的位置206。在该配置中,超出位置206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固定(例如,通过焊接或钎焊)到开放环354,诸如靠近开放环354的径向内端部264。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至少部分地在位置206(在开放环354上)和尖端308之间沿开放环354延伸。位置206和径向内端部264之间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部分可被附接到导丝150,或可诸如通过套筒被保持在线150附近,如参考图9e所述。应当注意,位置206是开放环354上的位置(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在该位置处与环进行功能性接触用于跨过环施加拉力),而不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也可附接到其上的沿导丝150的其它位置。

尽管图9a的技术被示出为用于组织锚固件300的开放环354,但是这些技术也可用本文所述的其它组织锚固件实施,包括通过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描述的组织锚固件200的开放环154。

图9b所示的配置大致类似于图9a所示的配置,除了在图9b所示的配置中,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在沿远侧部分204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固定到尖端308。对于一些应用,尖端308被成形以便限定穿过其中的受拉构件管腔348,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穿过受拉构件管腔348的至少一部分。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过焊接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端部的焊珠356固定到尖端308。

图9c所示的配置大致类似于图9b所示的配置,除了在图9c所示的配置中,导丝150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即,导丝150是管状的),并且通路被成形以便限定位置206处的侧向开口396。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通过位置206处的侧向开口396进入通路,穿过通路并且在导丝150的远侧端部294处离开导丝150。

图9d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35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35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以下内容之外,组织锚固件350大致类似于图9c所示的组织锚固件300的配置。与图9c所示的配置类似,导丝150被成形以便限定在位置206处具有侧向开口396的通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通过位置206处的侧向开口396进入通路,穿过通路并且在导丝150的远侧端部294处离开导丝150。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过焊接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端部的焊珠356固定到导丝的远侧端部294。

图9e所示的配置可与图9a、图9b、图9c或图9d所示的配置组合使用,或分开使用。在图9e所示的配置中,开放环154被套筒280覆盖,套筒280可包括编织材料,该材料包括例如聚酯。超出位置206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固定(例如,通过焊接或钎焊)到开放环154,诸如靠近开放环154的径向内端部264(开放环154的该区域可便于附接,因为该区域比开放环的其它部分更直)。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诸如通过在套筒280的纤维之间穿过,或穿过在套筒280中制成的开口(该开口任选地被加强)而在位置206处穿透并离开套筒280。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通过被套筒280限制而间接地固定到开放环154上的位置206。套管280还可改善组织锚固件上的组织生长。任选地,在横穿开放环154之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更近侧部分通过套筒的侧壁再次进入套筒280,并且离开套筒的近侧端部。

图9f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37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37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组织锚固件370在一些方面类似于上文参考图8所述的组织锚固件340,并且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其任何特征。如图所示,组织锚固件370任选地不包括锚固件头部124;另选地,组织锚固件370不包括锚固件头部。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固件370的导丝150被成形以便限定由第一次要相对表面374a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374b连接的第一主要相对表面372a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372b。第一主要相对表面372a和第二主要相对表面372b以及第一次要相对表面374a和第二次要相对表面374b沿导丝150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第一次要相对表面374a的总表面积小于主要相对表面372a的总表面积的20%,例如,小于10%,诸如小于5%。

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沿导丝150的总长度的至少90%延伸,导丝150具有最大主要尺寸dmaj和垂直于最大主要尺寸dmaj的最大次要尺寸dmin。最大主要尺寸dmaj等于最大次要尺寸dmin的至少150%(例如,至少200%,诸如至少300%)。

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在沿导丝150的多个位置处,垂直于导丝150的纵向轴线截取的导丝150的横截面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直边376,诸如至少两个直边376、至少三个直边376或四个直边376(如图所示)。对于一些应用,至少一个直边376具有至少3mm的长度。(应当注意,导丝150的纵向轴线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如图9f所示)。

仍然参考图9f。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37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a)平行于锚固件轴122的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291(例如,开放环154)的最大纵向尺寸在0.25mm和5mm之间,例如在1mm和5mm之间,并且(b)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测量的开放形状291(例如,开放环154)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现在参考图10a至图10h,其为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组织锚固件20的相应配置的示意图。加以适当的变更,组织锚固件20可具有本文所述的特性中的任一个。在组织锚固件20的这些结构中,当组织锚固件2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例如,其导丝150,如图10a至图10g所示,或其一起的导丝150和尖端308,如图10h所示)被成形为开放形状291,诸如开放环154。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从开放形状291上的远侧位置380延伸(换句话说,位置206是远侧位置380),远侧位置380位于开放形状291的远侧端部294的7mm内(例如,3mm内),诸如在远侧端部294处,如图10a、图10b、图10c和图10d所示。另选地或除此之外,远侧位置380位于开放形状291的远侧端部294的一定距离内,该距离等于导丝150的总长度的5%,和/或等于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尤其在图5a中标示)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的最大侧向尺寸d3的10%。

如上文所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具有纵向节段209,当组织锚固件2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部分210并排延伸(这些元件在上文所述的图1c和图3b中标示)。如上文所述,组织锚固件20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2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允许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20不被约束时,向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至少1n的指向远侧的力将开放形状291的远侧端部朝向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牵引。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29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29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如下所述之外,组织锚固件290大致类似于上文参考图8所述的组织锚固件340和下文参考图13a至图13e所述的组织锚固件400。当组织锚固件29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组织锚固件290的导丝150不被成形为开放环154。代替的,导丝150被成形为开放形状291,诸如圆的一部分或椭圆的一部分。通常,如果当组织锚固件29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组织耦接元件128要被投影到垂直于锚固件轴122的中心纵向轴线134的平面136上,则开放形状291将包围平面136中的点292的至少170度、不超过355度,和/或在170度和355度之间,诸如至少180度(例如,至少190度)、不超过345度,和/或在180度(例如,190度)和345度之间。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其中开放形状291包围点292的170度和190度之间,位置206在导丝150的远侧端部294处。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导丝150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即,导丝150是管状的)。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一部分穿过通路并且在导丝150的远侧端部294处离开导丝150的通路。对于上述应用中的任一个,当组织锚固件29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点292任选地可落在终止于(a)导丝150上的位置206和(b)组织锚固件290的近侧端部382处的线段到平面136上的投影上。对于上述应用中的任一个,当组织锚固件29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a)终止于(i)开放形状291上的位置206(即,远侧位置380)和(ii)组织耦接元件128的近侧端部382的线段可具有等于(b)沿组织耦接元件128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总长度的一百分比的总长度,该百分比至少25%(例如,至少40%,诸如至少50%)、不大于75%(例如,不大于70%,诸如不大于60%)和/或在25%和75%之间(例如,在40%和70%之间,诸如在50%和60%之间)。通常,组织耦接元件128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诸如整个组织耦接元件128。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a至图10e和图10h所示,导丝150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即,导丝150是管状的)。在这些应用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常穿过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a至图10d和图10h所示,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穿过整个通路,并且开放形状291上的远侧位置380是开放形状291的远侧端部开口。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端部部分固定在开放形状291的近侧端部382处或在开放形状291的近侧端部382之外(例如,固定到开放形状291的近侧端部382之外的锚固件头部124)。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b所示,当组织锚固件2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a)终止于(i)导丝150上的位置206和(ii)组织耦接元件128的近侧端部382的线段可具有等于(b)沿组织耦接元件128测量的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总长度的一百分比,该百分比至少为25%(例如,至少40%,诸如至少50%)、不超过75%(例如,不超过70%,诸如不超过60%)和/或在25%和75%之间(例如,在40%和70%之间,诸如在50%和60%之间)。通常,组织耦接元件128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诸如整个组织耦接元件128。

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如图10c至图10d所示,提供了组织锚固件420,其为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在指向远侧的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时,导丝150的远侧端部294被牵引与锚固件头部124接触,诸如与锚固件头部的套环244接触,这防止在开放环154上的过度的不必要的应变。该布置类似于下文参考图13d至图13e描述的锁定止挡件270并且可用作该锁定止挡件的替代物。

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诸如图10e所示,通路在导丝150的近侧端部392的7mm内具有近侧侧向开口390,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穿过近侧侧向开口390。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穿过近侧侧向开口390并穿过通路的近侧端部开口394。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e所示,通道具有在位置206处的侧向开口396,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远侧部分204穿过侧向开口396。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f所示,提供了组织锚固件470,其为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导丝150通常具有在上文参考图9f描述的形状和/或尺寸中的一个或多个。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f所示,导丝150被成形以便在导丝150的近侧端部392的7mm内(例如,3mm内)限定近侧开口398,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穿过近侧开口398。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0g所示,提供了组织锚固件490,其为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开放环154通常从锚固件轴122向远侧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导丝150具有在上文参考图9f所述的形状和/或尺寸中的一个或多个,除此之外,与图9f给定的尺寸不同,通常,当组织锚固件49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a)平行于锚固件轴122的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开放形状291(例如,开放环154)的最大纵向尺寸在5mm和15mm之间,并且(b)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134测量的开放形状291(例如,开放环154)的最大侧向尺寸在4mm和20mm之间。

参考图10h(为了清楚显示起见,仅尖端308示出为横截面)。对于一些应用,图10a至图10d和图10f所示的组织锚固件包括尖端308。例如,图10h示出图10b的组织锚固件290的配置,其中组织锚固件包括尖端308。对于一些应用,远侧位置380在尖端308上。对于一些应用,在该配置中,尖端308被成形以便限定通路的延伸部(通路由导丝150限定)。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穿过导丝通路的该延伸部中的尖端308的一部分,并且在远侧位置380处离开尖端308(和组织耦接元件128)。

现在参考图11a,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前的在上文参考图10e描述的组织锚固件450的示意图。在该配置中,部署工具30不包括组织锚固件在部署期间被约束在其中的管腔,而是包括杆494,该杆插入到组织锚固件450的通路中,并且保持组织锚固件大致为直的以便递送。对于一些应用,杆494被成形以便限定引导导丝管腔496,用于在引导导丝上递送部署工具30。

现在参考图11b,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被部署工具30部署之前的在上文参考图10f描述的组织锚固件47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470的平坦度可在部署轴34中留下空间用于引导导丝与组织锚固件470并排穿过。

现在参考图12,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开放环154的另一个配置的示意图。该配置可与组织锚固件20、200、300、340、350、430、370、400、420、470和490组合使用。在该配置中,当组织锚固件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开放环154被成形以便限定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296(例如,两个或更多个弯曲部分296)和一个或多个直的部分298(例如,两个或更多个直的部分298)。直的部分298通常最大化与心脏的外表面的表面接触并且因此提供良好的锚固。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154被成形为普通的常规回形针(具有直边,具有大约1.5匝的长方形形状)。

现在参考图13a至图13d,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固件400的示意图。组织锚固件400是上述组织锚固件20的一种实现方式。除了如下所述之外,组织锚固件400大致类似于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所述的组织锚固件200,并且可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现其特征中的任一个。另选地或除此之外,组织锚固件400可实现上文参考图2a至图3d描述的组织锚固件300的特征中的任一个和/或本文描述的组织锚固件20的其它配置中的任一个,包括组织锚固件200、340、350、430、370、420、470和490。

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诸如图13a至图13d所示,导丝150被成形为围绕中心点162(在图1d和图3c中标示)的开放环154(例如,三维开放环),并且任选地,被成形为围绕中心点162(在图1d和图3c中标示)的螺旋160(例如,三维螺旋)。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3a至图13d所示,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导丝150从开放环154(以及,任选地,螺旋160)(在图13a中标示)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开放环154(以及,任选地,螺旋160)具有上文参考图5a至图5b和/或图5c至图5d所述的尺寸。对于一些应用,组织耦接元件128具有上文参考图5c至图5d描述的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由组织耦接元件128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是大致平坦的(结构未示出)。任选地,在与心脏的外表面充分接触时,由组织耦接元件限定的面向近侧的表面可呈现与心脏的外表面的凸形状一致的凹形状。

在图13a至图13d所示的配置中,组织锚固件400还包括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柔性细长受拉构件包括:

·远侧部分204,其固定到开放环154上的位置206(诸如通过熔焊、钎焊、压接,和/或打结,和/或如上文参考图9a至图9f所述),

·近侧部分208,其具有纵向节段209,该纵向节段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并排延伸(在图13b中标示,其中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是锚固件轴122的整个长度),以及

·横穿部分212,其(a)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设置在远侧部分204和近侧部分208之间,并且(ii)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横穿开放环154的至少一部分。

尽管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固定到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导丝150,但是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常与导丝150不同。换句话说,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和导丝150不是单个连续的导丝的两个纵向部分,即不彼此纵向连续。

拉力经由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到组织锚固件400的组织耦接元件128。所施加的拉力被开放环154的向外力抵抗。所施加的拉力至少部分地压缩并加固开放环154。如果拉力要经由锚固件轴122沿中心纵向轴线134来施加,则该拉力分布的布置可克服开放环154伸直(即,展开)的任何自然趋势,因此可允许更大的负载施加到开放环154。

通常,在将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之前,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不在开放环154的至少一部分上绷紧。例如,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可向远侧呈弧形,诸如可以在图13a中最佳地看到。

通常,组织锚固件400被配置成,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允许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和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此轴向运动允许拉力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而不施加到锚固件轴122,并且允许开放环154被展开,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一部分并排设置,如图13a所示。通常,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的纵向节段209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滑动连通地耦接。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固件400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元件,其围绕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其将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与锚固件轴122的至少一部分210滑动连通地耦接。例如,环状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环、环或圈。锚固件轴122(例如,套环)被成形为使得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大致平行于锚固件轴122的中心纵向轴线134延伸。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所示,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位置206在开放环154的最外匝上。对于其它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位置206在开放环154的第二最外匝上(结构未示出)。

通常,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半径小于导丝150的半径,诸如小于导丝150的半径的50%。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和/或导丝150可具有上文参考图3c、图5a至图5d和/或图5c至图5d描述的特性中的任意一个,包括相对于彼此的尺寸和相对布置。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系绳132,其被配置成耦接到组织锚固件400。通常,一个或多个系绳132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通常固定到受拉构件的近侧部分208,诸如在近侧部分208的近侧端部处或其附近(例如,在其1cm内)。当对一个或多个系绳施加拉力时,拉力被传输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而不是经由锚固件头部124传输到锚固件轴122。

对于一些应用,锚固件头部124被成形以便限定通道272,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可滑动地设置在通道中。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包括锁定止挡件270,其轴向地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或横穿部分212。锁定止挡件270和通道272大小和形状被设置成使得通道272的大小和形状防止锁定止挡件270穿过通道272在近侧运动。任选地,锁定止挡件270接合通道272(如图所示)。对于一些应用,通道272是通过锚固件头部124的一部分的通路(诸如通过锚固件头部124的一个或多个套环)(如图所示),而对于其它应用,通道272是凹槽(例如,u形凹槽)(结构未示出)。对于一些应用,锁定止挡件270被成形以便限定基部274和凸缘276。凸缘太大而不能穿过通道272,而基部274可太大或不太大而不能进入通道。对于一些应用,锁定止挡件270被制造成诸如通过压接、熔焊或钎焊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单独的元件。对于其它应用,锁定止挡件270与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成一体。

对于一些应用,通道272延伸到锚固件头部124的远侧端部(如图所示),而对于其它应用,通道272设置在锚固件头部124中的更近侧,诸如靠近锚固件头部124的近侧端部(结构未示出)。通常,锁定止挡件270在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测量的离开放环上的位置206至少7mm、不超过22mm和/或在7mm和22mm之间的距离处轴向地固定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近侧部分208或横穿部分212(即,如果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是弯曲的,则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曲率测量,诸如图13a至图13b所示)。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被伸直成细长配置,例如通过加以适当的变更被设置在诸如图1a所示的部署工具30中,则锁定止挡件270将被设置在离通道272至少7mm、不超过12mm,和/或在7mm和12mm之间(例如10mm)的距离处。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当组织锚固件400不被部置工具30约束(并且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是弯曲的,诸如图13a至图13b所示)时,锁定止挡件270被设置在离通道272至少7mm、不超过12mm,和/或在7mm和12mm之间(例如10mm)的距离处。对于一些应用,当对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足够的拉力使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伸直而不压缩开放环154时,锁定止挡件270朝向通道272移动5mm和8mm之间,使得锁定止挡件270被设置在离通道272至少2mm、不超过5mm,和/或在2mm和5mm之间(例如10mm)的距离处。

如图13c至图13d所示,拉力经由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到组织锚固件200的组织耦接元件128。所施加的拉力被开放环154的向外力抵抗。所施加的拉力至少部分地压缩并加固开放环154。如果拉力要经由锚固件轴122沿中心纵向轴线134施加,则该拉力分布的布置可克服开放环154伸直(即,展开)的任何自然趋势,因此可允许更大的负载施加到开放环154。施加到组织耦接元件128的拉力因此将开放环154锁定到期望的形状中。

锁定止挡件270限制可以由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到开放环154的总负载,由此减少开放环154上过度的、不必要的应变。例如,施加到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的1.5n到5n的第一力可充分地使开放环154变形并接合锁定止挡件270。由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施加的额外负载(拉力)拉动整个组织锚固件400,并且不进一步增加通过开放环154施加到位置206的负载,因此不进一步压缩开放环。如下文参考图14d和图15a至图15c所述,可施加此拉力以将组织锚固件400拉动得更靠近另一个组织锚固件,以便便于修复对象的房室瓣膜,诸如三尖瓣504。

因此这些技术允许使用相对柔性的组织耦接元件,以便不在递送管内产生太多的向外力,这可能使组织耦接元件在递送管中的轴向移动变得困难或不可能。在递送时组织耦接元件张紧,由此改变其形状并提供不能被容易地展开的强的组织耦接元件,因此保持耦接到组织。此外,最小化附接位置206上的负载提供了增加较高负载下设备的耐用性的机械优点。

如上所述,开放环154可具有超过一匝并且小于1.5匝,诸如超过一匝,例如,超过1.01匝(363.6度),诸如超过1.02匝(367.2度),和/或小于1.25匝(450度)(一匝等于360度)。提供具有超过一匝,而不是恰好一匝或小于一匝的开放环154,当向横穿部分212施加拉力时,防止横穿部分212从开放环154滑落到锚固件轴122上。此滑动可能导致横穿部分212切入心脏组织。

参考图13e,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包括密封元件402的组织锚固件400的示意图。密封元件402在一些方面类似于上文参考图1a至图1d和图4a至图4b描述的密封元件190。密封元件402被配置成在心脏腔室内的锚固件头部124的一部分和心壁194之间形成血液密封。对于一些应用,密封元件402包括可压缩的海绵。对于一些应用,当膨胀时,密封元件402的外径等于上文参考图1a所述的部署工具30的部署轴34的内径的至少1.5倍,例如,至少2倍。对于一些应用,密封元件402设置在两个套环之间的锚固件头部124的较窄部分上。

参考图1b至图1c、图3a至图3b、图4a至图4b、图5a至图5d、图7、图8、图9a至图9f、图10a至图10h和图13a至图13e。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固件20被成形以便限定在组织耦接元件128和锚固件轴122之间的接口处的弯曲部480。通常,弯曲部480具有在45度和135度之间的角度ε(epsilon),例如,在60度和120度之间,诸如在85度和105度之间,例如,90度,如在图1c和图3b中标示。

现在参考图14a至图14d,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用于部署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方法的示意图,该组织锚固件系统在上文参考图4a至图4b描述,用于修复三尖瓣504。在这些附图中所示的特定方法中,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和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包括上文参考图13a至图13e描述的第一组织锚固件400和上文参考图4b描述的支架186。该方法还可加以适当的变更用于部署包括组织锚固件300的本文所述的其它组织锚固件。组织锚固件系统248还包括部署工具30,用于部署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并且通常包括第二锚固件递送工具,用于部署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

如图14a所示,在经导管期间(通常在血管内,诸如经皮)推进第一锚固件部署工具30。同样如图14a所示,对于其中部署工具30被成形以便限定尖锐的远侧刺穿尖端32的应用,诸如上文参考图1a描述的,第一锚固件部署工具30通过将工具的尖锐的远侧刺穿尖端32推进通过第一植入位置530来被推进通过心壁。成功地穿过壁通常使用成像来确认。

对于其中组织锚固件20包括尖端308的应用,通常代替使用参考图2a至图2b或图6a至图6b描述的部署工具30的配置之一;在这些配置中,部署工具30(包括部署轴34)不被成形为限定尖锐的远侧刺穿尖端32。通常,首先使用常规经导管引导导丝推进技术将引导导丝310引入通过心壁,并且其中设置有组织锚固件20的部署工具30在引导导丝上被部署通过壁。

第一植入位置530被示出为在周向对应于前小叶586的周向中间部521的环状物上的位置的1cm内;替代的第一植入位置530在下文的表1中给出。对于一些应用,第一植入位置530在rca590的10mm内,诸如5mm内。

如图14b所示,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从第一锚固件部署工具30部分地释放,使得组织耦接元件128不被第一锚固件部署工具30约束。外科医生通常使用成像确认组织耦接元件128是否覆在冠状血管,诸如rca590之上。在图14b所示的过程中,组织耦接元件128不覆在冠状血管(rca590)之上。对于其中组织锚固件20包括尖端308的应用,一旦确认组织耦接元件128的适当部署,引导导丝310就被撤回。(为了清楚显示起见,在图3a至图3c中示出引导导丝310;在植入过程期间,引导导丝通常在组织锚固件到达这些附图中所示的配置之前被撤回。)

对于一些应用,诸如图14a至图14d所示,第一锚固件部署工具30和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在右心房500的外部出口位置550处离开心脏。通常,在这些应用中,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穿过环状物的心房部分或环状物的边缘和肉柱(trabeculaecarneae)的起点。对于其它应用,诸如下文参考图16描述的,第一锚固件部署工具30和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在右心室552的外部出口位置550处离开心脏。通常,在这些应用中,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在环状物中的rca590下穿过并且在心室壁上离开。

如果组织耦接元件128覆在冠状血管(例如,rca590)之上,则外科医生旋转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围绕中心纵向轴线134顺时针和/或逆时针),直到组织耦接元件128不再覆在冠状血管之上,如图14c所示。通常通过旋转锚固件轴122来执行旋转。外科医生通过向近侧回缩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来使组织耦接元件128与心脏的外表面534接触。

提供具有椭圆形状(或回形针形状)的组织锚固件(例如,组织锚固件400)减少了与敏感的解剖结构,诸如血管,例如,rca接触的风险。

在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已经在第一植入位置530处植入之后,将驱动器201从锚固件头部分离,并且将部署工具30从对象的身体移除,通常将导管506留在原处。

如图14d所示,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在第二植入位置540处植入在对象中。例如,如图所示,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可包括支架186,并且第二植入位置540可为下腔静脉508;替代的第二植入位置540在下文的表1中给出。拉力被施加到将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例如,其柔性细长受拉构件202)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的一个或多个系绳132上。通常,施加拉力而不对锚固件轴122施加拉力。此拉力的施加便于修复对象的房室瓣,诸如三尖瓣504。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被植入在对象中,并且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通过一个或多个系绳132使用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4/0114390中参考其图34a至图34e描述的用于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0a和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0b连接的技术来耦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390公布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于一些应用,一个或多个系绳132中的一个固定到(a)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和(b)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中的一个。对于一些应用,使用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2/0035712中参考其图7a至图7d和/或图11a至图11b描述的技术来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和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715公布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下面的表1给出(a)用于第一植入位置530的解剖标记物、(b)第二植入位置540和(c)外部出口位置550的示例性组合。这些位置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列出;外科医生通常基于对象的个体需求和骨骼来选择确切的位置。可使用心壁上任何适当的位置。第一植入位置530位于周向对应于解剖标记物的环状物上的位置(即在与相应的解剖标记物相同的角坐标或“点”处)的1cm内。离环状物上的位置1cm的方向可为周向(即,顺时针或逆时针)围绕环状物、沿在环状物之上的右心房的壁向上,或周向围绕环状物和沿心房的壁向上的组合。

通常,外科医生使用解剖标记物来找到第一植入位置530的确切位置,该第一植入物位置在解剖标记物的1cm内,如上所述。例如,使用成像可容易检测连合(commissure),因此代表了良好的解剖标记物。然而,连合不适合植入(因为它们太脆弱),所以,在该示例中,组织锚固件在环状物附近被植入,诸如在离连合1cm内的心房的壁的上方。

表1

现在参考图15a至图15c,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用于部署用于修复三尖瓣504的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另一种方法的示意图。在这些附图中所示的特定方法中,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包括第一组织锚固件300,并且组织锚固件系统180的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包括上文参考图4a描述的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184。该方法还可加以适当的变更用于部署本文所述的其它组织锚固件,包括作为第一组织锚固件的组织锚固件系统248的组织锚固件200或组织锚固件400。组织锚固件系统180或组织锚固件系统248还包括用于部署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的部署工具30,并且通常包括用于部署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的第二锚固件递送工具570。对于一些应用,第二锚固件递送工具570包括扭矩递送工具,诸如在pct公布wo2015/193728中描述的,其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组织锚固件系统248允许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和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分开递送并且之后在原处连接。这简化了操作者的步骤,并且允许来自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血管的接近,诸如经股动脉途径(或经股动脉入路)、经颈静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或经心尖途径,这可提供到锚点的更简单的通路。

视情况而定,如上文参考图13a至图13d所述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如上所提及,第一植入位置530被示出为前小叶586的周向中间部521;替代的第一植入位置530在下文的表2中给出。如参考图13c所提及的,在已经在第一植入位置530处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之后,部署工具30从对象的身体移除,通常将导管506留在原处。

如图15a所示,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在第二植入位置540处植入在对象中。例如,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可包括上文参考图4a描述的螺旋状的组织耦接元件184,并且第二植入位置540可在周向对应于中隔后连合(septoposteriorcommissure)517的环状物上的位置的1cm内;替代的第二植入位置540在下文的表2中给出。对于一些应用,一个或多个系绳132包括单个系绳132。对于一些应用,系绳132限定沿系绳132以一距离间隔开的多个固定突起560,该突起用作摩擦增强特征。对于一些应用,如图所示,突起560包括系绳132上的相应的圆柱体。

对于一些应用,在对象身体外部,外科医生将系绳132的自由端部穿过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的外部系绳固定元件580的侧向开口582,然后穿过递送管614的管腔。系绳132因此连接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和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15a所示,使用如在上文提及的pct公布wo2015/193728中描述的扭矩递送工具的扭矩递送线缆728在第二植入位置540处植入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和扭矩递送线缆728在系绳132上方并且通过递送管614被引入,递送管自身被推进通过导管506。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的系绳锁定机构被引入到解锁状态,在该解锁状态中不禁止系绳132滑动通过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的侧向开口。通过旋转扭矩递送线缆728(包括扭矩递送头部)在第二植入位置540处植入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

通过张紧系绳132减小三尖瓣口的大小,以便减少反流。此张紧可通过向近侧拉动系绳132的自由端部来执行,使得系绳132的一部分被拉动通过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的侧向开口582。该拉力可以远程施加,即经由导管506施加。此拉力的施加便于修复对象的房室瓣,诸如三尖瓣504。

如图15b所示,一旦已经施加拉力,扭矩递送线缆728(包括扭矩递送头部)诸如通过移除锁定丝线从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分离。结果,弹簧展开并将系绳132按压抵靠外部系绳固定元件780,这二者均在上文提及的pct公布wo2015/193728中描述。该按压将系绳锁定机构转变到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中禁止系绳132滑动通过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此锁定维持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和第一组织锚固件182b之间的距离和拉力。

如图15c所示,在系绳132已经被张紧之后,系绳132的多余部分在右心房中保持自由。通常不期望让该多余部分自由地在心房中四处移动。对于一些应用,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切割工具,诸如胸腔镜剪刀来切割并从心房移除系绳132的多余部分。进一步另选地,对于一些应用,多余部分固定在右心房脉管系统,诸如下腔静脉508、上腔静脉510或冠状窦中的期望的布置中。

下面的表2给出(a)用于第一植入位置530的解剖标记物、(b)用于第二植入位置540的解剖标记物和(c)外部出口位置550的示例性组合。这些位置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列出;外科医生通常基于对象的个体需求和骨骼来选择确切的位置。第一植入位置530和第二植入位置540中的每个都位于周向对应于相应的解剖标记物的环状物上的位置(即在与相应的解剖标记物相同的角坐标或“点”处)的1cm内。离环状物上的位置1cm的方向可为周向(即,顺时针或逆时针)围绕环状物、沿环状物之上的右心房的壁向上,或周向围绕环状物和沿心房的壁向上的组合。例如,如图15c所示,中隔后连合517靠近但不在环状物上,并且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被示出为植入在第二植入位置540处,第二植入位置在周向对应于该连合的环状物上的位置处。第二植入位置540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围绕环状物离环状物上的该位置高达1厘米、在心房壁上方离环状物上的该位置高达1厘米或这两个方向的组合。

通常,外科医生使用解剖标记物来找到第一植入位置530和第二植入位置540的确切位置,该第一植入物位置和第二植入位置在解剖标记物的1cm内,如上所述。例如,使用成像可容易检测连合,因此代表了良好的解剖标记物。然而,连合不适合植入(因为它们太脆弱),所以,在该示例中,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被植入到环状物上,或在离连合1cm内的心房的壁的上方。

表2

现在参考图16,其为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若干外部出口位置550的示意图。外部出口位置550通常在rca590或来自rca的分支,诸如后降支(pda)或右心室的静脉的10mm内,诸如5mm内。外部出口位置550a和外部出口位置550c在右心房500上,并且外部出口位置550b和外部出口位置550d在右心室552上。

对于一些应用,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和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二者均包括相应的组织锚固件20(组织锚固件200、300、340、350、430、370、400、420、470或490,或这些组织锚固件中的两个不同的组织锚固件的组合)。对于一些应用,在位于环状物上的位置1cm内的植入位置处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该环状物上的位置周向对应于前小叶586的周向中间部521和前后连合512之间的解剖标记物,包括前小叶586的周向中间部521和前后连合512。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在位于环状物上的位置1cm内的植入位置处植入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该环状物上的位置周向对应于后小叶的周向中间部和中隔后连合517之间的解剖标记物,包括后小叶的周向中间部和中隔后连合517。

进一步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应用,在位于科赫三角(triangleofkoch)上方的植入位置处植入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通过隔膜肌进入二尖瓣水平上方的左心房。如果锚固件进入左心房比预期更低,则组织锚固件20的偏心性允许组织耦接元件在植入期间旋转,以便避免与二尖瓣接触。对于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应用,第一组织锚固件182a包括支架,诸如上文所述的,其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系绳连接到第二组织锚固件182b,系绳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滑轮,诸如pct公布wo2015/063580中描述的,该公布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选地,使用上文参考图15b描述的技术加以适当的变更,组织锚固件被植入并且在拉力下彼此耦接。

参考图1a至图16。对于一些应用,提供用于在约束状态下在部署工具30内递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锚固件20,该组织锚固件包括(a)锚固件轴122,以及(b)组织耦接元件128,其包括导丝150。当组织锚固件20不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

·锚固件轴122具有中心纵向轴线134,

·对于其中组织耦接元件128不包括尖端308的应用,组织耦接元件128的导丝150被成形为具有超过一匝(任选地,围绕中心点162)的开放环154,并且(b)对于其中组织耦接元件128包括尖端308的应用,组织耦接元件128被成形为具有超过一匝(任选地,围绕中心点162)的开放环354,并且

·导丝150从开放环154或开放环354的径向外端部164处的锚固件轴122的远侧端部130延伸,视情况而定。

这些应用任选地与上文在发明内容部分中描述的发明构思2至发明构思68中的任一个组合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行。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a)提供具有上面刚刚描述的特性的组织锚固件20;(b)当组织耦接元件128被部署工具30约束时,在经导管过程期间将组织锚固件20引入到对象的心脏的心腔中;(c)将组织耦接元件128递送通过心壁;以及(d)至少部分地从部署工具30释放组织锚固件20。该方法任选地与上文在发明内容部分中描述的发明构思205至发明构思277中的任一个组合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行。

尽管本文描述的技术已经被描述为用于重塑三尖瓣,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加以适当的变更用于重塑二尖瓣。另外,本文描述的组织锚定件可被植入在将要被施加拉力的心脏或其它器官的任何壁的表面上,并且被旋转地重新定位以避免诸如血管或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或现有植入物的阻塞。

如在本申请中,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当使用单词“之间”来指定值的范围时,范围包括端点值。

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在以下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其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以下申请的一个或多个中描述的技术和装置与在本文描述的技术和装置相结合:

·授予maisano等人的美国专利8,475,525;

·授予maisano等人的美国专利8,961,596;

·授予maisano等人的美国专利8,961,594;

·2011年1月20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l2011/000064,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1/089601,以及在其国家阶段中的美国申请13/574,088,其公布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0046380;

·2012年7月19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3/553,081,其公布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0018459;

·2012年7月19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l2012/000282,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3/011502;

·2013年1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750,427;

·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783,224;

·2013年5月30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l2013/050470,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3/179295;

·2013年10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897,491;

·2013年10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897,509;

·2013年12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4/143,355,其公布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4/0114390;

·2014年1月9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l2014/050027,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4/108903;

·2014年3月9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l2014/050233,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4/141239;

·2014年6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014,397;

·2014年10月28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b2014/002351,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5/063580;

·2014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4/525,668,其公布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5/0119936;

·2014年12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086,269;

·2015年3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31,636;

·2015年5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67,660;以及

·2015年6月14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b2015/001196,其公布为pct公开号wo2015/193728。

在本专利申请中以引用方式并入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公开号被认为是本申请的组成部分,除了在这些并入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公开号中以与本说明书中明确或隐含地作出的定义冲突的方式定义任何术语的情况下,仅应当考虑本说明书中的定义。具体而言,不应考虑2014年12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086,269和2015年5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67,660中提供的“螺旋”的定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文已经特别示出和描述的。相反,本发明的范围包括上文描述的各种特征的组合和子组合以及其不在现有技术中的变化和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前述描述时将会想到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