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639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所致。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寒感冒的临床表现为:

1.后脑强痛

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对于风寒感冒主要是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治疗原则,其药物主要为西药与中药,传统的中药治疗中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进而达到出汗进行治疗目的,但需要长期饮用药物才能够治疗好,作用慢,疗效长;而西药虽能够及时的缓解和治愈风寒感冒,但是其费用成本较为昂贵,使得患者治疗成本较高。因此结合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研究出一种疗效确切见效又快的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复方药物是很有价值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采

用中西医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比一般单纯的用中药、西药的治疗效果更佳,以疏风清热、清神头目、温中行气、祛风散寒、止咳止痛为治疗原则,可以最大效率的提高中药成分与西药功效,发挥互补和提升作用,提高药用效果,抑制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的作用,对风寒感冒引发的头痛、怕寒怕风、流鼻涕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药物针对性强,服用方便,成本低,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经临床验证,疗程短,治愈率高,标本兼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西复方药物,所述药物由中药和西药成分组成,制成所述中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艾纳香63~93份,倒赤伞62~92份,藁本60~90份,见风消59~89份,姜味草57~87份,菅茅根55~85份,马鞍藤53~83份,香叶子51~81份,连翘49~79份,新塔花48~78份,刷把草47~77份,羖羊角46~76份;制成所述西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可待因0.15~0.28份,苯丙哌林0.13~0.25份,异米尼尔0.1~0.22份,羧甲司坦0.09~0.2份。

所述药物由中药和西药成分组成,制成所述中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艾纳香86份,倒赤伞85份,藁本83份,见风消82份,姜味草80份,菅茅根78份,马鞍藤76份,香叶子74份,连翘72份,新塔花71份,刷把草70份,羖羊角69份;制成所述西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可待因0.23份,苯丙哌林0.2份,异米尼尔0.18份,羧甲司坦0.16份。

所述药物由中药和西药成分组成,制成所述中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艾纳香79份,倒赤伞78份,藁本76份,见风消75份,姜味草73份,菅茅根71份,马鞍藤69份,香叶子67份,连翘65份,新塔花64份,刷把草63份,羖羊角62份;制成所述西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可待因0.19份,苯丙哌林0.17份,异米尼尔0.14份,羧甲司坦0.13份。

所述药物由中药和西药成分组成,制成所述中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艾纳香72份,倒赤伞71份,藁本69份,见风消68份,姜味草66份,菅

茅根64份,马鞍藤62份,香叶子60份,连翘58份,新塔花57份,刷把草56份,羖羊角55份;制成所述西药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可待因0.16份,苯丙哌林0.14份,异米尼尔0.12份,羧甲司坦0.1份。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艾纳香、菅茅根、连翘和羖羊角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相对混合物质量6~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3天后,加入3~4倍量的质量浓度为45%~55%乙醇,加热回流4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将过滤后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药渣质量4~6倍量的蒸馏水与1~2倍量的质量浓度为45%~55%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30%~40%的浸膏,备用;

(2)将倒赤伞和新塔花去除杂质,日晒干燥,筛去灰屑,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3)将藁本除去残茎,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置于200℃~280℃的烤箱内烘烤5~6分钟,取出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4)将见风消和马鞍藤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5)将新鲜的姜味草、香叶子和刷把草洗净,置于榨汁机内榨出汁液,冷藏4小时,过滤,除去杂质与沉淀物,经活性炭吸附进行脱色处理,浓缩至含水量为30%-40%的浸膏,备用;

(6)将可待因、苯丙哌林、异米尼尔和羧甲司坦混合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220目的细粉,备用;

(7)将步骤(1)和步骤(5)所制得的浸膏与步骤(2)、步骤(3)、步骤(4)和步骤(6)所制得的细粉混合,搅拌均匀,用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做粘合剂制成颗粒剂,干燥,装袋,每袋净重量为10g,即为所述的治疗风寒感冒

的中西复方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效如下:

艾纳香: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用于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生草药性备要》载:“祛风消肿,活血除湿,治跌打,敷酒风脚。”

倒赤伞:祛风散寒,活血消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腰痛,肠火痢疾,跌打瘀肿,外伤出血,中耳炎,乳腺炎。

藁本:散风寒湿邪。用于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本草再新》载:“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见风消:祛风利湿,舒筋活络,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麻木,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荨麻疹,颈淋巴结结核。

姜味草:散寒解表,湿中健胃,化湿消积。用于风寒感冒,胃寒脘痛,腹胀,恶心呕吐,泄泻痢疾,症瘕寒疝。《滇南本草》载:“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痛,胸膈气胀,肚腹冷痛,呕吐恶心,噎膈翻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

菅茅根: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利尿消肿。用于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小便淋痛,水肿骨折。

马鞍藤:祛风除湿,拔毒消肿。用于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治疮疖,痔疮。《福建民间草药》载:“消痈散结,祛风除湿,解毒益气。”

香叶子:温中行气,祛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湖南民间药物资料》载:“顺气,治胃痛,胃溃疡,消化不良。”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本经》载:“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

新塔花:疏散风热,清神头目,安神强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痛,失眠多梦,软骨病,阳痿。

刷把草:疏风清热,利湿止泻,活血接骨。用于风热头痛,咽喉肿痛,声音

嘶哑,腹泻闭经,疮痈肿毒,跌打骨折。《四川中药志》载:“治喉头肿痛,咳嗽声嘶,风热头昏。”

羖羊角:清热镇惊,明目解毒。用于小儿惊痫,风热头痛,烦闷吐血,青盲肿毒。《别录》载:“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吐血,妇人产后余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药物采用中西医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比一般单纯的用中药、西药的治疗效果更佳,以疏风清热、清神头目、温中行气、祛风散寒、止咳止痛为治疗原则,可以最大效率的提高中药成分与西药功效,发挥互补和提升作用,提高药用效果,可以抑制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的作用,对风寒感冒引发的头痛、怕寒怕风、流鼻涕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本发明药物针对性强,服用方便,成本低,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经临床验证,疗程短,治愈率高,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艾纳香92份,倒赤伞91份,藁本89份,见风消88份,姜味草86份,菅茅根84份,马鞍藤82份,香叶子80份,连翘78份,新塔花77份,刷把草76份,羖羊角75份,可待因0.15~0.28份,苯丙哌林0.24份,异米尼尔0.21份,羧甲司坦0.19份。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艾纳香、菅茅根、连翘和羖羊角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相对混合物质量6~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3天后,加入3~4倍量的质量浓度为45%~55%乙醇,加热回流4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将过滤后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药渣质量4~6倍量的蒸馏水与1~2倍量的质量浓度为45%~55%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至含水量为30%~40%的浸膏,备用;

(2)将倒赤伞和新塔花去除杂质,日晒干燥,筛去灰屑,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3)将藁本除去残茎,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置于200℃~280℃的烤箱内烘烤5~6分钟,取出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4)将见风消和马鞍藤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5)将新鲜的姜味草、香叶子和刷把草洗净,置于榨汁机内榨出汁液,冷藏4小时,过滤,除去杂质与沉淀物,经活性炭吸附进行脱色处理,浓缩至含水量为30%-40%的浸膏,备用;

(6)将可待因、苯丙哌林、异米尼尔和羧甲司坦混合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220目的细粉,备用;

(7)将步骤(1)和步骤(5)所制得的浸膏与步骤(2)、步骤(3)、步骤(4)和步骤(6)所制得的细粉混合,搅拌均匀,用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做粘合剂制成颗粒剂,干燥,装袋,每袋净重量为10g,即为所述的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西复方药物。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袋,1袋10mg,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2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2个疗程痊愈,顽症需3~4个疗程痊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艾纳香86份,倒赤伞85份,藁本83份,见风消82份,姜味草80份,菅茅根78份,马鞍藤76份,香叶子74份,连翘72份,新塔花71份,刷把草70份,羖羊角69份,可待因0.23份,苯丙哌林0.2份,异米尼尔0.18份,羧甲司坦0.16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艾纳香79份,倒赤伞78份,藁本76份,见风消75份,姜味草73份,菅茅根71份,马鞍藤69份,香叶子67份,连翘65份,新塔花64份,刷把草63份,羖羊角62份,可待因0.19份,苯丙哌林0.17份,异米尼尔0.14份,羧甲司坦0.13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艾纳香72份,倒赤伞71份,藁本69份,见风消68份,姜味草66份,菅茅根64份,马鞍藤62份,香叶子60份,连翘58份,新塔花57份,刷把草56份,羖羊角55份,可待因0.16份,苯丙哌林0.14份,异米尼尔0.12份,羧甲司坦0.1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毒性试验:

一、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步骤:随机选取健康小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15~22g,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均禁食12小时后,分别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灌药,实验组选用本发明中西复方药物1袋溶解在10ml的水中,对照组选取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一天灌药3次,灌药间隔时间为8小时,灌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根据评价方法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程度及死亡数。

2、评价方法:

3、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药后腹部未见刺激反应,未出现死亡,呼吸正常,身体健康、体重未下降,对其进行相应解剖后,组织或内脏未见明显的异常改变。

二、长期毒性试验

1、试验步骤:随机选取健康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20g,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均禁食12小时后,分别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灌药,实验组选用本发明中西复方药物1袋溶解在40ml的水中,对照组选取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与对照组第1~30天每天均灌药3次,灌药间隔时间为8小时,以后每5小时递增1.3倍剂量,灌药100天,根据急性毒性试验中的评价方法记录大鼠的的毒性反应程度及死亡数。

2、结果:长期毒性试验大鼠灌药后腹部未见刺激反应,未出现死亡,呼吸正常,对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肝肾功能、血脂等均无明显影响。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风寒感冒患者300例临床观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其各项范围如下:

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开水冲服,每次1袋,1袋10mg,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2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2个疗程痊愈,顽症需3~4个疗程痊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对照组服用风寒感冒冲剂,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3、疗效判定:

(1)治愈:头痛、怕寒怕风、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消失;精神振奋、身体恢复健康。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

4、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左××,男,19岁,学生。患者因冷空气受冻导致患有风寒感冒,脑袋疼,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流鼻涕,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以上症状消失,身体恢复健康,随访至今未复发。

2、季××,女,26岁,仓库管理员。患者患有风寒感冒,发烧头痛,咽疼,全身乏力,不想吃饭,精神不振,曾服用过其它药物,症状改善不明显。经人推荐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身体逐渐康复,继续服用1个疗程,身体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3、宋××,女,36岁,银行职员。患者因半夜受到寒风侵袭,四肢僵直,鼻耳冰凉,导致风寒感冒。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症状消失,身体恢复健康,没有复发。

4、于××,男,45岁,销售经理。患者晨起后淌眼泪,流鼻涕,不断打喷嚏,很难受,被确诊为风寒感冒。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没有复发。

5、张××,女,52岁,农民。患者患有风寒感冒,怕寒怕风,咳嗽不止,流清涕。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症状消失,身体恢复健康,随访至今未复发。

6、高××,男,61岁,无业。患者因冬季寒风凛冽导致患有风寒感冒,头后部疼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周身酸痛。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而服用2个疗程,身体恢复健康,随访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