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咳特灵胶囊的投料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59067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咳特灵胶囊的投料新方法,属于药品生产投料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咳特灵胶囊是收载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小叶榕干浸膏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小叶榕叶具有抗菌、镇痛、抗炎和止咳平喘作用,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酸性树脂、鞣质等成分,临床上常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小叶榕干浸膏的制法:小叶榕干燥叶,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12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稠膏,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

不同批间的小叶榕叶得到的浸膏含量差异较大,原因其一:相同产地不同批次的小叶榕叶药材本身的含量差异较大,原因其二:提取条件的差异导致制得的小叶榕干浸膏含量差异较大,虽然以上的差异提取得到的小叶榕干浸膏的水分、浸出物、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均符合药典要求,但是由于批间差异较大,导致制得的咳特灵胶囊成品的批间差异较大。

为解决单一批次浸膏批间含量差异大的问题,药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将不同批次的原料之间相互混合后投料,但是大多数厂家混合投料没有理论依据,仅仅是以单一含量测定项的差异进行混料,没有兼顾到其他指标混合后的测定结果,导致混合后除含量测定以外的其他指标差异较大,仍然不能达到均匀化投料的目的,这是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西药复方制剂咳特灵胶囊投料的新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咳特灵胶囊是由小叶榕干浸膏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成,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小叶榕干浸膏50-90%、马来酸氯苯那敏0.20-0.35%。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以多指标建立批混投料的依据和方法,解决了咳特灵胶囊实际生产过程中批间混合投料无理论依据的难题,填补了以单一含量测定项为混合指标的技术上不足。该发明运用到产业化生产后,为批间混合投料提供理论依据,明显提高了产品的均一性,提升了成品各个指标的结果稳定性,大大的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果和产业价值,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技术进步。

依据药典现有的指标,结合实际生产投料的小叶榕干浸膏粉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各个指标,制定内控质量标准。含量较高的批次需与含量较低的批次混合投料,混合后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达到成品质量均一稳定的目的,制得符合GMP要求的优质咳特灵胶囊。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咳特灵胶囊投料新方法中,以小叶榕干浸膏的水分、浸出物、含量测定项等为投料均匀化的指标,对各个检测项

核定权重,制定计算公式,得到原料投料均匀化标准。

表1小叶榕干浸膏投料均匀化指标选择

小叶榕干浸膏投料量的计算方法

表2小叶榕干浸膏投料均匀化计算

以一个处方量为例,以水分计算投料量X的计算公式如下:

X1=X处方量(P要求水分-P水分2)/(P水分1-P水分2)

X2=X处方量(P要求水分-P水分1)/(P水分2-P水分1)

同理以浸出物、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为指标,计算出各个检测指标投料量后,再依据赋分值计算A批次浸膏和B批次浸膏分别投料量如下:

A批次浸膏投料量:

XA投料量=(F水分×X1+F浸出物×X3+F牡荆苷和异牡荆苷×X5)/10

B批次浸膏投料量:

XB投料量=(F水分×X2+F浸出物×X4+F牡荆苷和异牡荆苷×X6)/10

因此,小叶榕浸膏的投料量为X小叶榕浸膏投料量=XA投料量+XB投料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案例

小叶榕干浸膏的投料计算方法

表3小叶榕干浸膏投料均匀化计算

以一个处方量为例,以水分计算投料量X的计算公式如下:

X1=X处方量(P要求水分-P水分2)/(P水分1-P水分2)=360*(5.0-7.7)/(3.5-7.7)=231.42g

X2=X处方量(P要求水分-P水分1)/(P水分2-P水分1)=360*(5.0-3.5)/(7.7-3.5)=128.58g

以浸出物计算投料量X的计算公式如下:

X3=X处方量(P要求浸出物-P浸出物2)/(P浸出物1-P浸出物2)=360*(60.0-69.0)/(58.0-69.0)=294.54g

X4=X处方量(P要求浸出物-P浸出物1)/(P浸出物2-P浸出物1)=360*(60.0-58.0)/(69.0-58.0)=65.46g以含量测定计算投料量X的计算公式如下:

X5=X处方量(P要求含量测定-P含量测定2)/(P含量测定1-P含量测定2)=360*(1.3-1.0)/(1.4-1.0)=270g

X6=X处方量(P要求含量测定-P含量测定1)/(P含量测定2-P含量测定1)=360*(1.3-1.4)/(1.0-1.4)=90g

计算出各个检测指标投料量后,再依据赋分值计算A批次浸膏和B批次浸膏分别投料量如下:

A批次浸膏投料量:

XA投料量=(F水分×X1+F浸出物×X3+F牡荆苷和异牡荆苷×X5)/10=(1*231.42g+2*294.54g+7*270g)/10=271.05g

B批次浸膏投料量:

XB投料量=(F水分×X2+F浸出物×X4+F牡荆苷和异牡荆苷×X6)/10=(1*128.58g+2*65.46g+7*90g)/10=88.95g

因此,小叶榕浸膏的投料量为:A批次浸膏271.05g,B批次浸膏88.95g。

合并后的实际测定结果如下:

表4对比采用原投料方法、新投料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分析表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按照原投料方法进行投料小叶榕浸膏的水分含量分别为3.5%和7.7%,浸出物分别为58.0%和69.0%,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分别为1.40mg/g和1.00mg/g,两批原料分别投料的批间差异较大。按照新投料方法批混的水分含量预测值为5.0%,浸出物预测值为60.0%,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预测含量为1.30mg/g,按照该发明的计算方法批混后的样品水分含量实际测定值为4.71%(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为6.20%),浸出物实际测定结果为61.25%(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为2.08%),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实际测定结果为1.31mg/g(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为0.77%)。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知:运用该新投料方法后原料批混的各个指标预期测定值可控,为成品质量稳定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