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155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药物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产业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疾病。我国是奶牛养殖大国,奶牛乳腺炎的总体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制约着奶牛相关产业的发展。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乳腺炎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是引发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感染性细菌,由其引发的感染占奶牛乳房炎总发病率的50%以上。

抗生素是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的首选途径。其中,氨苄西林经常被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然而,由于生产中不合理的滥用,导致氨苄西林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大量氨苄西林耐药菌株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现有氨苄西林对其引发的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一方面迫使临床上加大现有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抗生素残留问题,给乳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迫切需要科研机构和药物研发公司加大科研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加强新抗生素的研发。然而,新药的研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此外,新抗生素的滥用又会致使细菌对新抗生素产生抗性,使得细菌和抗生素陷入长期恶性的循环斗争中。从长远考虑,新抗生素的研发并不利于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治愈。

综上所述,如何高效安全地应用现有抗生素治疗细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显的非常迫切和重要。现有技术中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主要依赖于单一或多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临床上长时间使用该药物会促使细菌内耐药因子的水平转移,加快耐药菌株的进化速度,不利于长期有效地控制奶牛乳房炎。从提高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这个角度出发,筛选有效配方和制剂,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可避免抗生素在奶牛产业中的超量使用,对奶牛健康养殖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1-20份的N-乙酰半胱氨酸,1-10份的氨苄西林,50-88份的聚乙二醇400,10-20份的聚乙二醇4000。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20份的N-乙酰半胱氨酸,10份的氨苄西林,50份的聚乙二醇400,20份的聚乙二醇4000。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无菌环境下,将配比量的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4000混合并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直至二者充分融合即可,得到聚乙二醇400-4000融合物;

2)在无菌环境下,将步骤1)得到的聚乙二醇400-4000融合物冷却至50-60℃,在其中加入配比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苄西林,慢速搅拌至均匀,密封包装,即得到所述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溶粘蛋白剂,通过破坏细菌表面粘液的二硫键减少细菌粘液的分泌量,从而降低细菌的毒性。它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同时也是一种细菌药物敏感性的调节因子。N-乙酰半胱氨酸与氨苄西林复方后,较单独使用氨苄西林,可显著降低氨苄西林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从而增强氨苄西林对病原菌的抑菌或杀菌效果。

本发明为膏状制剂,通过乳头管注入患病奶牛乳室,可快速杀灭病原菌,同时可阻止环境中的病原菌进入乳室,起到预防效果。

本发明为油性制剂,通过乳头管注入患病奶牛乳室,容易被吸收,不会损伤患病奶牛的乳腺组织。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临床使用方便,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等主要病原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产品实施例:按10g处方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6的组分配比,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在无菌环境下,将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4000按配方比例混合,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直至二者充分融合即可;

(2)在无菌环境下,将所得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4000的融合物冷却至50-60℃,在其中按比例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苄西林,慢速搅拌至均匀,密封包装,即得成品。

一、临床型乳房炎疗效试验:

1. 病例纳入标准:

在牛场选择患有临床性乳房炎的病牛,无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和其他疾病。无菌采集患病乳区的乳汁,经细菌分离鉴定,若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细菌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造成的乳房炎,且均有典型临床症状(红、肿、热、痛,乳汁呈水状、絮状等),则纳入选择病例。

2. 病例排除标准:

在牛场选择患有临床性乳房炎的病牛,无菌采集患病乳区的乳汁,经细菌分离鉴定,若是由支原体或其他病原造成的乳房炎,则排除。

3.选择分组

将纳入试验的20头病例,随机等分成2组,药物对照组(10%氨苄西林制剂)和实施例6组(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苄西林制剂)。因临床型病例牛场必须治疗,故不设空白对照组。

4.用药

弃掉前三把奶,确保乳导管通畅,药物对照组注入5mL 10%氨苄西林制剂;实施例6组注入5g实施例6。

5.结果

表 1显示为氨苄西林和实施例6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给药后第10天)。

表1

结果表明 :本发明给药方式简单,应用方便,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很好的疗效,给药10天后,患牛乳房红、肿、热、痛、乳汁症状缓解较好。实施例6组的临床治愈率达到 90%,有效率达到 100%,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

二、隐性乳房炎疗效试验:

1. 病例纳入标准:

采用兰州隐性乳房炎快速诊断试剂(LMT)在牛场选择患有隐性乳房炎的病牛,无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和其他疾病。LMT检测结果为++以上的病牛纳入病例。

2. 病例排除标准:

采用兰州隐性乳房炎快速诊断试剂(LMT)检测结果为+以下的牛不纳入所选病例,或者患有其他疾病的牛也不纳入所选病例。

3.选择分组

将纳入试验的30头病例,随机等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10%氨苄西林制剂)和实施例6组(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苄西林制剂)。无菌采集患病乳区的乳汁,经细菌分离鉴定,若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细菌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造成的隐性乳房炎,则纳入选择病例。

4.用药

弃掉前三把奶,确保乳导管通畅,药物对照组注入5mL 10%氨苄西林制剂;实施例6组注入5g实施例6。

5.体细胞检测

奶牛患乳房炎后体细胞数较正常奶牛会大量增加,通过检测奶牛乳汁的体细胞数可以反应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严重程度。因此,在患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用药后,分别采集第10天、20天和30天的奶样进行体细胞数计数,具体方法为:将采集的奶样涂抹于载玻片上特定区域,经干燥、脱脂、固定、染色和脱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结果如表2所示。表 2显示为氨苄西林和实施例6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给药后第10天)。

表2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患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减少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实施例6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氨苄西林制剂。

三、N-乙酰半胱氨酸提高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某牛场隐性奶牛乳房炎病例中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停乳链球菌(停乳)、大肠杆菌(大肠)和无乳链球菌(无乳)各两株为受试菌株,以琼脂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包括对照组(氨苄西林)和药物组(20%N-乙酰半胱氨酸+氨苄西林)。结果如表3所示。表3显示为对照组和药物组中氨苄西林对金葡、停乳、大肠和无乳四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表3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药物组中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氨苄西林对以上四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提高上述四种病原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药物组具有更强的抑菌和杀菌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