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06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外伤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血液从伤口流向体外者称为外出血,常见于刀割伤、刺伤、枪弹伤和辗压伤等,若皮肤没有伤口,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到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引起内出血的原因远较外出血为复杂,处理也较困难,多需去医院诊治;目前用药物止血又较慢,难以彻底止血,而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一般在止血结束后再用,这样便会耽误一定的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3-6份,虎杖8-13份,墨旱莲3-5份,刺蒺藜11-15份,忍冬藤5-10份,白茅根2-5份,续断4-9份,仙鹤草12-20份,蒲黄10-16份,鸡血藤3-8份,刘寄奴5-12份,徐长卿12-17份,小蓟草7-12份,延胡索4-9份,垂盆草15-20份,王不留行10-15份,苏木8-12份,重楼2-5份,白芨3-7份,贯众11-14份,两面针9-15份,络石藤3-6份,蛇床子8-13份,黄芩3-5份,艾叶1-3份,桂枝5-10份,三七5-10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6份,虎杖8份,墨旱莲3份,刺蒺藜15份,忍冬藤5份,白茅根3份,续断5份,仙鹤草12份,蒲黄16份,鸡血藤3份,刘寄奴12份,徐长卿12份,小蓟草10份,延胡索9份,垂盆草15份,王不留行15份,苏木8份,重楼5份,白芨3份,贯众14份,两面针9份,络石藤6份,蛇床子8份,黄芩5份,艾叶1份,桂枝10份,三七5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4份,虎杖10份,墨旱莲4份,刺蒺藜13份,忍冬藤6份,白茅根4份,续断8份,仙鹤草20份,蒲黄10份,鸡血藤8份,刘寄奴5份,徐长卿17份,小蓟草12份,延胡索4份,垂盆草20份,王不留行10份,苏木12份,重楼2份,白芨7份,贯众11份,两面针15份,络石藤3份,蛇床子13份,黄芩3份,艾叶3份,桂枝5份,三七10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5份,虎杖12份,墨旱莲3份,刺蒺藜12份,忍冬藤9份,白茅根4份,续断7份,仙鹤草13份,蒲黄11份,鸡血藤4份,刘寄奴6份,徐长卿13份,小蓟草7份,延胡索5份,垂盆草18份,王不留行11份,苏木9份,重楼4份,白芨6份,贯众12份,两面针13份,络石藤4份,蛇床子9份,黄芩4份,艾叶2份,桂枝6份,三七6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4份,虎杖11份,墨旱莲4份,刺蒺藜14份,忍冬藤8份,白茅根3份,续断6份,仙鹤草17份,蒲黄15份,鸡血藤7份,刘寄奴11份,徐长卿16份,小蓟草8份,延胡索8份,垂盆草16份,王不留行14份,苏木11份,重楼3份,白芨5份,贯众13份,两面针14份,络石藤5份,蛇床子12份,黄芩3份,艾叶1份,桂枝10份,三七9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6份,虎杖9份,墨旱莲5份,刺蒺藜12份,忍冬藤7份,白茅根5份,续断9份,仙鹤草15份,蒲黄12份,鸡血藤5份,刘寄奴9份,徐长卿15份,小蓟草9份,延胡索7份,垂盆草19份,王不留行13份,苏木10份,重楼4份,白芨4份,贯众11份,两面针11份,络石藤5份,蛇床子10份,黄芩5份,艾叶3份,桂枝8份,三七8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马齿苋3份,虎杖8份,墨旱莲5份,刺蒺藜15份,忍冬藤7份,白茅根2份,续断4份,仙鹤草19份,蒲黄14份,鸡血藤6份,刘寄奴7份,徐长卿14份,小蓟草9份,延胡索6份,垂盆草17份,王不留行13份,苏木10份,重楼4份,白芨4份,贯众11份,两面针11份,络石藤5份,蛇床子10份,黄芩5份,艾叶3份,桂枝8份,三七8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收湿止痒,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医林纂要》载其: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刺蒺藜,性味:味苦、辛、性平,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等症。

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续断,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仙鹤草素具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收缩周围血管,缩短出凝血时间,还能增加血小板数量,具有凉血止血、消痈退肿之功效,用于外伤出血、内脏手术时出血或渗血,还具有抗菌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蒲黄,性味:甘,平。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被称为会流血的植物,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配当归补血,温经活络。《饮片新参》:鸡血藤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现代医药研究,具有抗癌作用。

刘寄奴,味辛、苦,性平;归肺、脾经。具有清暑利湿,活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效。

徐长卿,主治: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此外,本品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

小蓟草,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血热出血证。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热毒痈肿。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

延胡索,味苦、辛,性温;归肝、心、胃经;善行走散,可升可降,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头痛、腰痛、疝气痛、筋骨痛、痛经、经闭,产后瘀腹痛,跌打损伤。

垂盆草:来源: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干燥。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肝、胆、小肠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的功效,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走,走而不守,上能通乳汁,下能通闭经。

苏木,甘、咸,平。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重楼: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本草纲目》载:“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

白芨:收敛止血药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贯众,苦,凉。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两面针: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胃经、肝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络石藤,性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主治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别名: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癞头花子、野茴香。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宫寒不孕;寒湿带下;阴痒肿痛;风湿痹痛;湿疮疥癣。唐代用于阳痿及宫冷不孕。蛇床子有温肾助阳之功,治疗肾阴虚衰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宫冷不孕,可与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肉桂等同用,以益肾补火,助阳兴痿;《千金方》治肾阳虚寒,阳痿不起的天雄丸,即以本品配伍而成。用于男子阴囊湿痒,女子阴痒带下,湿疹疥癣。蛇床子可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治阴囊湿疹,女子阴痒带多,可单用或与苦参、黄柏、明矾等煎汤外洗。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渍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黄芩有抗变态反应及抗炎作用:黄芩所含黄芩甙与黄芩素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小肠与离体气管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对豚鼠与小鼠的被动全身性变态反应以及豚鼠被动性皮肤变态反应,黄芩甙与黄芩素亦有抑制作用。黄芩有解热作用,多数试验证明,黄芩的有效成份黄芩甙元有解热作用。黄芩有解毒作用,黄芩甙有明显的解毒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在β-葡萄糖醛酸甙酶的作用下,黄芩甙分解出葡萄糖醛酸,并与多种毒物结合所致。黄芩甙10毫克能提高士的宁的LD 50达2.5倍,并且使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多。

艾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桂枝味辛甘,性温,是里寒常用的内温药,具有补元阳、通腑降浊、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三七:三七性甘味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三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徐长卿、刘寄奴、虎杖、马齿苋、蒲黄、延胡索、苏木、两面针、三七散瘀消肿、消炎止痛、祛风通络,为君药;鸡血藤、王不留行、络石藤补血活血、通络,白茅根、仙鹤草、小蓟草、贯众、艾叶凉血止血,为臣药;忍冬藤、垂盆草、重楼、黄芩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疏风通络,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杀虫,为佐药。墨旱莲、续断滋补肝肾,桂枝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刺蒺藜平肝、解郁,为使药。诸药配合,互相推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散瘀消肿、消炎止痛、疏风通络、凉血止血等功效,对于外伤出血表现出比较优异的治疗效果,作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6份,虎杖8份,墨旱莲3份,刺蒺藜15份,忍冬藤5份,白茅根3份,续断5份,仙鹤草12份,蒲黄16份,鸡血藤3份,刘寄奴12份,徐长卿12份,小蓟草10份,延胡索9份,垂盆草15份,王不留行15份,苏木8份,重楼5份,白芨3份,贯众14份,两面针9份,络石藤6份,蛇床子8份,黄芩5份,艾叶1份,桂枝10份,三七5份。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4份,虎杖10份,墨旱莲4份,刺蒺藜13份,忍冬藤6份,白茅根4份,续断8份,仙鹤草20份,蒲黄10份,鸡血藤8份,刘寄奴5份,徐长卿17份,小蓟草12份,延胡索4份,垂盆草20份,王不留行10份,苏木12份,重楼2份,白芨7份,贯众11份,两面针15份,络石藤3份,蛇床子13份,黄芩3份,艾叶3份,桂枝5份,三七10份。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5份,虎杖12份,墨旱莲3份,刺蒺藜12份,忍冬藤9份,白茅根4份,续断7份,仙鹤草13份,蒲黄11份,鸡血藤4份,刘寄奴6份,徐长卿13份,小蓟草7份,延胡索5份,垂盆草18份,王不留行11份,苏木9份,重楼4份,白芨6份,贯众12份,两面针13份,络石藤4份,蛇床子9份,黄芩4份,艾叶2份,桂枝6份,三七6份。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4份,虎杖11份,墨旱莲4份,刺蒺藜14份,忍冬藤8份,白茅根3份,续断6份,仙鹤草17份,蒲黄15份,鸡血藤7份,刘寄奴11份,徐长卿16份,小蓟草8份,延胡索8份,垂盆草16份,王不留行14份,苏木11份,重楼3份,白芨5份,贯众13份,两面针14份,络石藤5份,蛇床子12份,黄芩3份,艾叶1份,桂枝10份,三七9份。

实施例5: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6份,虎杖9份,墨旱莲5份,刺蒺藜12份,忍冬藤7份,白茅根5份,续断9份,仙鹤草15份,蒲黄12份,鸡血藤5份,刘寄奴9份,徐长卿15份,小蓟草9份,延胡索7份,垂盆草19份,王不留行13份,苏木10份,重楼4份,白芨4份,贯众11份,两面针11份,络石藤5份,蛇床子10份,黄芩5份,艾叶3份,桂枝8份,三七8份。

实施例6: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3份,虎杖8份,墨旱莲5份,刺蒺藜15份,忍冬藤7份,白茅根2份,续断4份,仙鹤草19份,蒲黄14份,鸡血藤6份,刘寄奴7份,徐长卿14份,小蓟草9份,延胡索6份,垂盆草17份,王不留行13份,苏木10份,重楼4份,白芨4份,贯众11份,两面针11份,络石藤5份,蛇床子10份,黄芩5份,艾叶3份,桂枝8份,三七8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制备:

(1)取马齿苋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虎杖、墨旱莲、刺蒺藜、忍冬藤、白茅根、续断、仙鹤草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3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5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3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1)将剩余原料药打碎然后加入乙醇,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6-7天,过滤,滤渣加水用武火烧开,改文火加热蒸馏2-3小时,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静置50-70分钟,将蒸馏液冷却至室温,取上层油液,得挥发油待用;

(4)将步骤(1)制得的汁液、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所得的挥发油混合后,加入2-3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加热煮沸0.5小时,静置1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2℃-125℃热压灭菌20-30分钟,即得急诊护理外伤出血的中药擦剂。

临床论证: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2014年1月-2016年3月,门诊处随机选择180例外伤出血患者,其中45例为小面积创伤手术后止血,135例为外伤出血。其中男81例,女99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3.3岁。

治疗方法:涂擦本发明实施例1-6任一外用擦剂,每日2次,连服涂擦3-7日。

判断标准:

显效标准为冲洗液放置2d后变为无色,伤口无活动性出血;

有效为2d后冲洗液比术日明显变淡,伤口无活动性出血;

无效为2d后冲洗液与术日对比无变淡或伤口有活动性出血。

临床试验结果:显效153例(85%),有效25例(13.9%),无效2例(1.1%)。

典型病例:

病例1

习某,15岁,青岛市南区人,手指被割伤出血,伤口流血,疼痛感明显,涂擦本发明实施例2的外用擦剂,每日2次,次日伤口愈合,无疼痛感,后续涂擦十余天,伤口完全愈合。

病例2

彭某,24岁,额头部分擦伤,破皮严重,伤口出血并肿胀发紫,涂擦本发明实施例4的外用擦剂,每日2次,连续涂擦三日,伤处肿块消退,伤口结痂,后继续涂擦两周,伤口愈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