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及其组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2243发布日期:2018-08-24 20: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在制备治疗纤维化性肝损伤及早期肝硬化性肝损伤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肝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初期肝脏仍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肝纤维化是机体对于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目前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在转化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失衡,导致肝脏出现病理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变化,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成为肝硬化,肝脏功能明显受损,患者感到疲乏、全身酸痛。一旦到了肝硬化晚期,通常会出现肝腹水、感染、上消化到出血等严重问题。肝纤维时期及肝硬化早期,是肝性疾病可逆的最后阶段,而一旦发展为晚期肝硬化或者肝癌则无法恢复,因此改变肝纤维化继续恶化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中药已被广泛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肝病的治疗,不同类别的有效化学成分在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效果。目前,从中药中提取的小分子物质,例如水飞蓟宾、甘草次酸和黄岑素等具有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作用。

甘草次酸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感染,对致癌性的病毒如肝炎病毒、eb病毒及艾滋病毒的感染均有抑制作用。中药提取物甘草次酸类保肝作用明确,对多种模型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它们可以减轻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但是临床上应用该药常伴有假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患者长期用药后出现水肿、湿疹、低血钾、钠潴留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选择一种甘草次酸的衍生物,是由本院自主研发的(代号ty-501),通过对其进行药理评价筛选,意外发现其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早期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给药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临床上肝纤维化性肝病及肝硬化性肝病没有较好治疗药物的现状,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制备治疗肝硬化早期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新用途化合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是在对甘草次酸结构改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发明人在甘草次酸-30-酰胺类衍生物(cn200510015371.8)及其固体分散物制备方法(cn200710060528.8)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化合物(代号ty-501)进行进一步研究,ty501结构如下:

式i

ty501在药理研究中证明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没有明显的激素样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新用途,ty501的合成可以参照本实验室的化合物专利cn200510015371.8,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及药物剂型可以参照剂型专利cn200710060528.8,形式为口服制剂: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选自:片剂、分散片、缓释片、胶囊剂、缓释胶囊、颗粒剂等。

附图说明

图1a:正常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b:模型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c:秋水仙碱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d:ty501低剂量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e:ty501中剂量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f:ty501高剂量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ty501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6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10只,造模组50只,2次/周给药,正常饮水,对照组皮下注射20%5ml/kgccl4橄榄油溶液,每次造模称重,调整相应剂量,连续2个月;正常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橄榄油,在为期2个月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的饮食饮水、活动、精神状况,以及形态变化等。模型组随机分为五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0.36mg/kg)、ty501高剂量组45mg/kg、中剂量组15mg/kg、低剂量组5mg/kg;模型组给与同等体积的cmc-na溶液,每日灌胃一次,连续30天。实验期满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眼眶取血,静置30min,15min3500r/min离心取血清待测;随后处死,解剖,取其相同部位肝叶,进行he染色,取一小块肝脏30~100mg测量羟脯胺酸含量。血清送往检验科进行肝功能指标(ast,alt,alp,alb)检测,以及血清中ha,ln,pciii,civ的检测。结果如下:

表1ty501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ast,alt等的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四氯化碳致纤维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肝功检测指标(血清alt、ast)如表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alt、ast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y501组血清alt、ast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ty501对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血清ha、ln等的影响

注:ty501给药4周纤维化小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iii)和ⅳ型胶原(civ)含量,(n=7-10)*跟假手术组比p<0.05,#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a、ln、pciii和civ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跟模型组相比,血清ha、ln、pciii和civ均显著降低(p<0.05)。

表3ty501对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肝脏羟脯胺酸含量影响

注:ty501给药4周纤维化小鼠肝脏羟脯胺酸含量,(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羟脯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羟脯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肝叶he染色结果如图1所示,正常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正常,界限清晰,肝细胞完整;模型组肝细胞肿大,排列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并出现大量空泡;秋水仙碱组肝细胞明显发生好转;给药组病变较模型组轻,肝细胞完整、清晰,尤其以高剂量组改善明显。

实施例2ty501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小鼠的作用

6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10只,造模组50只,2次/周给药,正常饮水,对照组皮下注射20%5ml/kgccl4橄榄油溶液,每次造模称重,调整相应剂量,连续4个月;正常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橄榄油,在为期4个月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的饮食饮水、活动、精神状况,以及形态变化等。模型组随机分为五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40mg/kg)、ty501高剂量组45mg/kg、中剂量组15mg/kg、低剂量组5mg/kg;模型组给与同等体积的cmc-na溶液,每日灌胃一次,连续30天。实验期满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眼眶取血,静置30min,15min3500r/min离心取血清待测;随后处死,解剖,取其相同部位肝叶,取一小块肝脏30~100mg测量羟脯胺酸含量。血清送往检验科进行肝功能指标(ast,alt,alp,alb)检测,以及血清中ha,ln,pciii,civ的检测。结果如下:

表4ty501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小鼠alt、ast的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肝功检测指标(血清alt、ast)如表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组alt、ast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y501组血清alt、ast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5ty501对ccl4致小鼠肝硬化血清ha、ln等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a、ln、pciii和civ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跟模型组相比,血清ha、ln、pciii和civ均显著降低(p<0.05)。

表6ty501对ccl4致小鼠肝硬化肝脏羟脯胺酸含量影响

注:ty501给药4个月纤维化小鼠肝脏羟脯胺酸含量,(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羟脯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羟脯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实施例3:ty501对血清免疫法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5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8只,造模组42只,先白蛋白皮下注射,致敏后尾静脉注射白蛋白,2次/周,第1周4mg/只,以后每次增加0.5mg,致4.5mg,维持此剂量2个月,正常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个月后模型组小鼠死亡10只,剩余32只,在为期2个月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的饮食饮水、活动、精神状况,以及形态变化等。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36mg/kg)、ty501高剂量组45mg/kg、中剂量组15mg/kg;模型组给与同等体积的cmc-na溶液,每日灌胃一次,连续30天。实验期满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眼眶取血,静置30min,15min3500r/min离心取血清待测。血清送往检验科进行肝功能指标(ast,alt,alp,alb)检测,以及血清中ha,ln,pciii,civ的检测,随后处死,解剖,取其相同部位肝叶,取一小块肝脏30~100mg测量羟脯胺酸含量。

表7ty501对免疫法致肝纤维化小鼠alt、ast的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免疫法致纤维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肝功检测指标(血清alt、ast)如表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alt、ast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y501组血清alt、ast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8ty501对免疫法致小鼠肝纤维化血清ha、ln等的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免疫法致纤维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a、ln、pciii和civ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跟模型组相比,血清ha、ln、pciii和civ均显著降低(p<0.05)

表9ty501对免疫法致小鼠肝纤维化肝脏羟脯胺酸含量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免疫法致纤维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羟脯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羟脯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实施例4:ty501对酒精性肝硬化小鼠的作用

5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8只,造模组42只,模型组用40%乙醇,每日8g/kg,3次/d灌胃,自第5周开始,以50%乙醇,每日9g/kg,3次/d灌胃,自第9周开始50%乙醇,每日10g/kg,3次/d灌胃至第17周末,对照组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小鼠死亡5只,剩余37只,剔除1只,其余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40mg/kg)、ty501高剂量组45mg/kg、模型组给与同等体积的cmc-na溶液,每日灌胃一次,连续30天。实验期满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眼眶取血,静置30min,15min3500r/min离心取血清待测。血清送往检验科进行肝功能指标(ast,alt,alp,alb)检测,以及血清中ha,ln,pciii,civ的检测,随后处死,解剖,取其相同部位肝叶,取一小块肝脏30~100mg测量羟脯胺酸含量。

表10ty501对酒精致肝硬化小鼠的作用

注:ty501给药30天酒精致肝硬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肝功检测指标(血清alt、ast)如表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组alt、ast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y501组血清alt、ast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1ty501对酒精致肝硬化小鼠血清ha、ln等的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酒精致肝硬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a、ln、pciii和civ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跟模型组相比,血清ha、ln、pciii和civ均显著降低(p<0.05)

表12ty501对酒精致小鼠肝硬化肝脏羟脯胺酸含量影响

注:ty501给药30天对酒精法致纤维化小鼠血清生化学指标,(n=7-10),#跟模型组比p<0.05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羟脯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羟脯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实施例5

制备工艺:将活性成分和辅料预先粉碎过筛100目,称取主药加辅料乳糖、预胶化淀粉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充分混合,过60目筛三次,加入聚维酮溶液,混合,制软材,过20目筛,制湿颗粒,于50~60℃干燥后,加硬脂酸镁和滑石粉预先过筛,然后加入到上述的颗粒中充分混合后,测定中间体颗粒,压片。

实施例6

制备工艺:将活性成分微粉化至100μm以下,加辅料混合均匀,测定中间体含量,灌装于2号胶囊。

实施例7

制备工艺:称取活性成分加乳糖、羟丙基、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羟丙甲纤维素制软材,过24目筛,55℃烘箱干燥,干颗粒20目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制得缓释片。

实施例8

缓释胶囊(规格1-200mg)

含药处方:

制备工艺:将活性成分、乳糖、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6000配制的粘合剂,用造粒机(或包衣锅)起母并滚丸至所需的目数15~30目(边滚丸边加入润滑剂和助流剂),烘干,筛出最佳的18~25目作为含药微丸。

包衣处方:

包衣:将含药微丸置于流化床(或包衣锅)中,使微丸的温度保持在35℃~40℃。将丙烯酸树脂溶于乙醇中,再加入柠檬酸三乙酯和滑石粉,搅拌均匀,以5ml/min的流速,喷涂于含药微丸的外层制成缓释微丸。测定含量,根据不同规格(1到200mg)灌装不同的胶囊。

实施例9

颗粒剂处方(100包量,规格500mg)

制备工艺:

原辅料分别过80目筛备用。先将处方量的辅料充分混匀。将原料药加到辅料中,使药与辅料充分混匀。将2%羟丙甲纤维素(30%乙醇配)加入到混合料中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在55℃通风烘箱中干燥2~3h,干颗粒过12目筛整粒,测定中间体含量,装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