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705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近年来,白血病的发病率呈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约4万余人,每年3万多人死于白血病。

目前,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化学药物治疗,现有技术中,关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众多,但药物毒副作用大,在强烈大量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重创机体的正常功能,其结果是既驱邪又伤正,表现为驱邪正衰,气阴两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毒副作用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

青黛:1-10份;

雄黄:1-10份;

白花蛇舌草:10-50份;

山豆根:10-50份;

蛹虫草:1-10份;

丹参:10-80份;

龙胆草:10-50份;

山慈菇:10-50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

青黛:1-10份;

雄黄:1-10份;

白花蛇舌草:10-50份;

山豆根:10-50份;

蛹虫草:1-10份;

丹参:10-80份;

龙胆草:10-50份;

山慈菇:10-50份;

褐藻酸铈配合物:1-5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中褐藻酸铈配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褐藻酸钠溶解超纯水中,配置成5-15%的水溶液,水浴加热至40-50℃,加入0.5-2%醋酸铈溶液,继续搅拌2小时,将混合溶液装入透析袋,透析48-72小时后,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10%。

优选地,所述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

青黛:2-8份;

雄黄:2-6份;

白花蛇舌草:20-30份;

山豆根:20-30份;

蛹虫草:3-7份;

丹参:30-50份;

龙胆草:20-30份;

山慈菇:20-30份;

褐藻酸铈配合物:2-4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

青黛:6份;

雄黄:4份;

白花蛇舌草:25份;

山豆根:25份;

蛹虫草:5份;

丹参:40份;

龙胆草:25份;

山慈菇:25份;

褐藻酸铈配合物:3份。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装入胶囊。

优选地,向步骤五所述混合粉末与超纯水的混合物中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采用青黛、雄黄、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蛹虫草、丹参、龙胆草、山慈菇、褐藻酸铈配合物作为原料,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青黛、雄黄和蛹虫草,青黛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雄黄有抗肿瘤作用,蛹虫草能扶正益气,提高免疫力和造血功能,补肺平喘,改善呼吸系统,调节体内血脂等功效,是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白血病是一种克隆性恶性病,恶性克隆的产生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逆转录病毒感染原瘤基因激活是主要的,单一的青黛、雄黄或蛹虫草均不能起到治疗白血病的效果,青黛与蛹虫草的有效成分虫草素、四硫化四砷产生协同作用,共同灭杀白血病细胞,但由于青黛中的主要成分靛玉红服用后导致胃肠道粘膜的刺激症状、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下降、肝功受损等不良反应,雄黄本身也具备一定毒性,需要加入其它组分加以辅助,以抵消不良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加入经过处理的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混合物,可很大程度抵消青黛、雄黄或蛹虫草组合物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制备得到药性温和、疗效佳的药物组合物;

组合物中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褐藻酸铈配合物与组合物中的各种成分,配合置换,可进一步促进药物治疗效果,不伤害人体正常细胞,降低药物毒性;

本发明制备组合物的方法中,处理过程均采用温和的温度条件,最大程度地保留药物的有效成分;采用超临界萃取法高效萃取出青黛的有效成分,初步去除少量有毒副作用的物质;低功率微波萃取最大程度萃取蛹虫草的主要成分同时保护其药性;采用水热法处理的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混合物,反应过程中除去其本身有毒成分,生成性质温和,具有结合活性的混合物,可以与青黛、雄黄或蛹虫草组合物结合,生成可抵消青黛、雄黄或蛹虫草组合物副作用的混合物,降低组合物的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1g;雄黄:10g;白花蛇舌草:50g;山豆根:50g;蛹虫草:10g;丹参:10g;龙胆草:50g;山慈菇:50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2:

褐藻酸铈配合物的制备:

将褐藻酸钠溶解超纯水中,配置成5-15%的水溶液,水浴加热至40-50℃,加入0.5-2%醋酸铈溶液,继续搅拌2小时,将混合溶液装入透析袋,透析48-72小时后,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10%。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10g;雄黄:1g;白花蛇舌草:10g;山豆根:10g;蛹虫草:1g;丹参:80g;龙胆草:10g;山慈菇:10g;褐藻酸铈配合物:2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2g;雄黄:6g;白花蛇舌草:20g;山豆根:30g;蛹虫草:7g;丹参:30g;龙胆草:20g;山慈菇:30g;褐藻酸铈配合物:5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8g;雄黄:2g;白花蛇舌草:30g;山豆根:20g;蛹虫草:3g;丹参:50g;龙胆草:30g;山慈菇:20g;褐藻酸铈配合物:1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6g;雄黄:4g;白花蛇舌草:25g;山豆根:25g;蛹虫草:5g;丹参:40g;龙胆草:25g;山慈菇:25g;褐藻酸铈配合物:4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7: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6g;雄黄:4g;白花蛇舌草:25g;山豆根:25g;蛹虫草:5g;丹参:40g;龙胆草:25g;山慈菇:25g;褐藻酸铈配合物:3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上述细粉可过筛,装入胶囊。

实施例8: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20g;雄黄:20g;白花蛇舌草:25g;山豆根:25g;蛹虫草:5g;丹参:40g;龙胆草:25g;山慈菇:25g;褐藻酸铈配合物:6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9: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白花蛇舌草:25g;山豆根:25g;蛹虫草:5g;丹参:40g;龙胆草:25g;山慈菇:25g;

步骤一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混合粉末与超纯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在温度36℃,压力0.1MPa的条件下反应60-120min,冷却后抽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四,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6g;雄黄:4g;蛹虫草:5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

实施例11: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青黛:6g;雄黄:4g;白花蛇舌草:25g;山豆根:25g;蛹虫草:5g;丹参:40g;龙胆草:25g;山慈菇:25g;褐藻酸铈配合物:3g;

步骤一,将所述雄黄水飞,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青黛加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温度36℃,液态CO2流量为3ml/g生药/min,夹带剂用量为总萃取溶剂的8%,动态萃取240min,在压力6MPa、温度36℃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物,减压回收,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三,将所述蛹虫草加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00W,萃取4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采用Dl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30-36℃温度下鼓风干燥,用纳米研磨机研细,备用;

步骤四,将所述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所述浸膏中加入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所制得的细粉,搅拌均匀后,30-36℃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11所制得的组合物用于CCK-8细胞增殖试验:

将表一中一系列的组合物溶解如细胞培养液中,制成相应浓度的组合物溶液;

在96孔板中配制100μl的细胞悬液,分别采用QSG-7701细胞(人正常肝细胞)、K562细胞(人类髓性白血病人工培养的细胞)、hl-60细胞株(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进行实验;

将培养板在培养箱预培养24小时,培养条件:37℃,5%CO2

向培养板每一列(8孔)分别加入10μl上述组合物溶液,其中一列加入10μl细胞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

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孵育24小时;

向每孔加入10μl CCK-8溶液;

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4小时;

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测定光强度值(OD)。;

细胞存活率可以通过下列计算得到:

细胞存活率%=[OD]test/[OD]control×100%

表一、组合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从表一可知,加入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存活率较低,说明组合物对白血病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也是的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降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加入实施例3-7所制得的组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存活率很低,说明组合物中加入褐藻酸铈配合物后,与其他组分发生协同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且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很高,说明组合物毒副作用小,其中实施例7为最优选。

单纯加入实施例2所制得的褐藻酸铈配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和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很都很高,说明褐藻酸铈配合物细胞毒性小,单纯的褐藻酸铈配合物对白血病细胞并不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加入实施例8所制得的组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和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很都很低,说明青黛、雄黄、褐藻酸铈配合物组成超过一定范围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

加入实施例9所制得的组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和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很都较高,说明若无青黛、雄黄、褐藻酸铈配合物的存在,组合物对白血病细胞并不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加入实施例10所制得的组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和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都较低,说明单纯的青黛、雄黄、蛹虫草组合物,虽然能灭杀白血病细胞,但同时也灭杀正常细胞,副作用大。

加入实施例11所制得的组合物,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和正常细胞(QSG-7701)的存活率也都较低,对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丹参、龙胆草、山慈菇进行简单的煎制,对青黛、雄黄、蛹虫草组合物的副作用产生的影响不大。

实施例9:

2006年1月-2016年9月经临床研究:

1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30岁,服用实施例7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一次3粒,一日3次,逐步加大剂量,到10天左右,达到一次9-12粒,一日3次,疗程最长不超过60天。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30天获CR共4例,占总数的22.2%;31-60天获CR共14例,占总数的77.8%。疗程中不出现骨髓抑制,无严重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疗程中治疗相关死亡率0%。

14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为CML加速器/急变期,8例男性,6例女性,中位年龄34.3岁,服用实施例7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一次9-12粒,一日3次,第一个月连服30天;以后每月服药15天,停药15天;以此类推,12个月为1疗程。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外周血细胞计数下降。13例患者(92.8%)达到血液学缓解,其中12例患者(85.7%)为完全血液学缓解。血液学缓解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后的一端时间,中位时间为5周(范围是1-11周)。在发生血液学缓解的13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为完全血液学缓解,而有1例患者在治疗的第6月时出现病情恶化。1例患者没有坚持服药,在停止服药1个月内出现病情恶化。因此总共12例患者获得持久完全血液学缓解,随访中位数是18个月(14-20个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基础上做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