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69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对于胃下垂,目前西医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用胃托系于腹部,可缓解临床症状。中医在这方面相对西医有很多优势,如中药、推拿、针灸,可视病情轻重而确定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下垂的中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

生黄芪23g-28g、何首乌12g-16g、伞当归13g-18g、鸡血藤13g-18g、柴胡18g-23g、炒葛根10-15g、升麻10g-15g、山萸肉10g-15g、香附10-15g、生甘草8-12g。

优选地,上述中药由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生黄芪25g、何首乌15g、伞当归15g、鸡血藤15g、柴胡20g、炒葛根12g、升麻12g、山萸肉12g、香附12g、生甘草10g。

优选地,上述中药由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生黄芪26g、何首乌16g、伞当归17g、鸡血藤17g、柴胡21g、炒葛根13g、升麻13g、山萸肉14g、香附13g、生甘草12g。

作为本法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上述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的煎煮方法为:取生黄芪23g-28g、何首乌12g-16g、伞当归13g-18g、鸡血藤13g-18g、柴胡18g-23g、炒葛根10-15g、升麻10g-15g、山萸肉10g-15g、香附10-15g、生甘草8-12g。药物洗干净,然后加5倍药重的水,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3-5分钟,再文火煎约25-30分钟,倒出液体,后加入3倍药重的水,继续文火煎 20-25 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并将两次液体合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原料易搜集,服用方便、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制法简单易操作,且无复发现象,对胃下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 :

生黄芪23g-28g、何首乌12g-16g、伞当归13g-18g、鸡血藤13g-18g、柴胡18g-23g、炒葛根10-15g、升麻10g-15g、山萸肉10g-15g、香附10-15g、生甘草8-12g。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药性和功效分别是 :

生黄芪:性味:味甘、微温。功效: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

何首乌:性味:苦、甘、涩;性微温。功效: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

伞当归: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鸡血藤:性味:味苦、微甘;性温。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炒葛根:性味:甘;辛;平。功效: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升麻:性味:甘;辛;微苦,凉。功效:升阳,发表,透疹,解毒。

山萸肉:性味:味酸;性微温。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香附:性味:味辛;微寒;无毒。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

生甘草:性味:味甘,性平。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本实施例的中药的煎煮方法为:取生黄芪23g-28g、何首乌12g-16g、伞当归13g-18g、鸡血藤13g-18g、柴胡18g-23g、炒葛根10-15g、升麻10g-15g、山萸肉10g-15g、香附10-15g、生甘草8-12g。药物洗干净,然后加5倍药重的水,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3-5分钟,再文火煎约25-30分钟,倒出液体,后加入3倍药重的水,继续文火煎 20-25 分钟,然后将液体倒出,并将两次液体合并即可。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生黄芪25g、何首乌15g、伞当归15g、鸡血藤15g、柴胡20g、炒葛根12g、升麻12g、山萸肉12g、香附12g、生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生黄芪26g、何首乌16g、伞当归17g、鸡血藤17g、柴胡21g、炒葛根13g、升麻13g、山萸肉14g、香附13g、生甘草12g。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两种药物,每日1剂,分3次口服,早、中、晚各1次,15天为一疗程,其中 :各味药的份量有所不同,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通常病情比较严重者各味药的量也需加大 。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药的疗效,现对患有胃下垂的患者做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的临床观察,并随访至今:

临床确诊为胃下垂的病患者52例,男性27 例,女性25例,年龄特征为18-60岁。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3次, 15天为一疗程,在治疗 1 到 2个疗程后,胃下垂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治疗 3 个疗程后,治愈率达 96.2%。

典型病例:

病例1:谢某,女,31 岁,患有胃下垂半年多,平时口渴喜饮,饮后胃脘不适,不思饮食,食后倒饱,该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1的中药2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又经 2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

病例2:祝某某,男,43岁,患胃下垂9个多月,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呃逆,上腹部疼痛,身体乏力,该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2的中药,一日3次,3个疗程以后,患者症状减轻,继续 3 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该患者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