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645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增生骨刺,又称关节退行性病变,也称为骨质增生,即骨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临床表现为:第一、颈椎退行性病变,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到某个角度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严重者可压迫颈髓导致瘫痪。颈椎某些类型还会引起颈性眩晕、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第二、腰椎退行性病变,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放射性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导致椎管狭窄时可出现间歇跛行。第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关节功能受限,以下蹲最为明显,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现象,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

现有对于增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第一、西药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能促进软骨的合成、抑制关节软骨的分解,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硫酸根本身也是合成软骨基质的必需成分之一。此类药物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长期服用(2年以上)还能够迟滞关节结构的破坏。硫酸氨基葡萄糖起效较慢,但药物安全性佳,适合作为基础治疗用药长期服用。第二、理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紫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杀菌作用;②消炎作用;③止痛作用;④促进伤口愈合作用;⑤脱敏作用;⑥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⑦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其他可采用红外线,微波,激光,蜡疗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第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第四、中医治疗,本病引起的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属于风寒湿痹。可因风寒湿邪侧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药,风邪胜者为行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推拿按摩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炎有不错的效果。手法可归纳为解除软组织紧张与痉挛手法,止痛手法,松解粘连手法,增加髌骨活动度手法,消除膝关节肿胀手法等,可明显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

然而,西药治疗方法只能在病情发作的时候针对病情治疗,主要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易复发;理疗治疗方法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并非首选,在病情较重或者严重影响生活是采用的治疗方式,如果前期预防和治疗效果好,完全不需要手术治疗;按摩推拿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本;而现有的治疗增生骨刺的膏药均已止痛和缓解病情为主治标不治本,治疗效果不好反复性强。

因此,发明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以治本为理念,以凉血解毒为主,以活血止痛为辅的外用膏药,对于增生骨刺患者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凉血解毒为主,以活血止痛为辅,不仅仅用于治疗增生骨刺,还可以治疗滑膜炎,关节积液,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形成的关节以及肌肉痛等疾病,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无毒无副作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5-40g,蒲公英5-40g,元连5-30g,元柏5-30g,枝子5-40g,当归5-40g,红花5-40g,乳香5-40g,没药5-30g,芝麻油150-500g。

所述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10-30g,蒲公英10-30g,元连10-15g,元柏10-25g,枝子5-15g,当归10-20g,红花10-20g,乳香10-20g,没药10-20g,芝麻油200-300g。

所述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20g,蒲公英20g,元连15g,元柏15g,枝子10g,当归15g,红花15g,乳香14g,没药15g,芝麻油250g。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地骨皮,蒲公英,元连,元柏,枝子,当归,红花,乳香,没药按所需重量称重,过100目筛,混合,制得中药混合粉,备用;

(2)将芝麻油倒入油锅中加热,待油温达到60-70℃时,将步骤(1)中制得的中药混合粉加入油锅中,缓慢的将油温升至340-370℃,进行炸制,炸制过程中不停的搅拌,待药油炸制到滴水成珠时,撤火,制得稠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放入冷水中7天,浸泡,每天更换一次冷水,去火毒,制得去火毒稠膏;

(4)将步骤(3)所制得的去火毒稠膏使用蒸汽进行温化,待稠膏完全融化后,将稠膏均匀的转移到膏药布或者牛皮纸上,待用。

所述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炸制时间为6-8h。

所述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温化的温度为70-80℃。

本发明药物组分中。

地骨皮具有退热除蒸之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元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元柏具有泻火,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枝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乳香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没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从药物配方可以看出,地骨皮,蒲公英,元连,元柏,枝子均有泻火、解毒的功效,而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均有活血止痛的功效,本发明主要事宜凉血解毒为主,活血止痛为辅,从根本上排除病患处的毒素,通过排毒达到治本的功效,通过活血止痛可以让症状缓解,是病人减轻痛苦,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2)本发明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与现有的几种治疗方式相比,第一,与西药治疗方式相比可以针对病情直接作用于患处,不仅仅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治疗增生骨刺;第二,与理疗治疗方法相比膏药不易挥发,药效持久,直接作用患处可以持续给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第三、与按摩推拿相比本发明膏药可以持续给药,标本兼治,不易复发。

(3)本发明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以凉血解毒为主,以活血止痛为辅,不仅仅用于治疗增生骨刺,还可以治疗滑膜炎,关节积液,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形成的关节以及肌肉痛等疾病,无毒无副作用,无过敏现象,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5g,蒲公英5g,元连5g,元柏5g,枝子5g,当归5g,红花5g,乳香5g,没药5g,芝麻油150g。

制备步骤如下:

将地骨皮,蒲公英,元连,元柏,枝子,当归,红花,乳香,没药按所需重量称重,过100目筛,混合,制得中药混合粉,备用;将芝麻油倒入油锅中加热,待油温达到60-70℃时,将制得的中药混合粉加入油锅中,缓慢的将油温升至340-370℃,进行炸制,炸制过程中不停的搅拌,炸制时间为6-8h,待药油炸制到滴水成珠时,撤火,制得稠膏;将制得的稠膏放入冷水中7天,浸泡,每天更换一次冷水,去火毒,制得去火毒稠膏;将所制得的去火毒稠膏使用蒸汽进行温化,温化的温度为70-80℃,待稠膏完全融化后,将稠膏均匀的转移到膏药布或者牛皮纸上,待用。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10g,蒲公英10g,元连10g,元柏10g,枝子5g,当归10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10g,芝麻油200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20g,蒲公英20g,元连15g,元柏15g,枝子10g,当归15g,红花15g,乳香14g,没药15g,芝麻油250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30g,蒲公英30g,元连15g,元柏25g,枝子15g,当归20g,红花20g,乳香20g,没药20g,芝麻油300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骨皮40g,蒲公英40g,元连30g,元柏30g,枝子40g,当归40g,红花40g,乳香40g,没药30g,芝麻油500g。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

使用方法

使用时,将膏药直接贴于患处,每贴膏药贴3-5天,5贴为一个疗程。

主要病例

选用实施例3所制备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治疗患者。

病例1

杨某,男,64岁,患者晨起要不肿胀僵硬、酸痛且具有乏力感,弯腰困难,患者最初没有在意,导致病情恶化,出现下肢麻痛、灼痛、抽痛等疼痛,严重时走路不便,出现跛脚症状,医院拍片进行检查,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患者使用一些镇痛药,配合B族维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病情稍有缓解,待停药后,病情复发且加重,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4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可自行行走,要不无疼痛感,继续使用2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跟踪观察患者1年时间,病情无复发。

彭某,男,58岁,患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膝关节肿胀,酸痛,走路不适,医院通过超声显像技术进行检查,患者膝关节处有积液,患者通过按摩方式,抽取积液的方式配合药物治疗,症状减轻,待治疗停止后,患者膝关节积液复发,患者苦不堪言,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2个疗程,积液逐渐减少,关节酸痛消失,关节消肿,继续使用2个疗程,积液问题彻底根治,观察患者1年,病情无复发。

毛某,女,49岁,患者膝关节的肿胀发热,不敢活动,屈伸活动受限,下蹲困难并伴有疼痛,活动增多时加重,休息后减轻,诊断为慢性滑膜炎,使用外用消炎药来消除炎症,缓解症状,配合口服药对滑膜病变进行治疗,但对滑膜炎仅仅为症状缓解和消炎作用,治标不治本,病情反复严重,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2个疗程,膝关节可自由活动,疼痛感大大减轻,继续使用3个疗程,慢性滑膜炎症状消失,跟踪观察患者1年,病情无复发。

宋某,男57岁,患者为农民工,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患者感到腰部酸楚、疼痛,腰部乏力,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背部,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由于经济的原因,患者一直没有系统的治疗,导致病情反复,患者苦不堪言,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用本发明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4个疗程,患者病情好转,可弯腰,久坐久站,腰部酸楚、疼痛感大大减轻,继续使用4个疗程,患者症状全部消除,生活可以自理,跟踪观察患者1年,病情无复发。

卢某,男,24岁,患者是一名足球爱好者,在从事足球运动过程中,与另外一人相撞,导致肌肉痛,使用本发明治疗增生骨刺的外用膏药1个疗程,肌肉疼症状消失。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