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510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



背景技术:

脱发症是以头发大片脱落或稀疏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也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可分为斑秃、脂溢性脱发、老年性脱发、化疗性脱发等类型,并以斑秃和脂溢性脱发的发病率最高。

中医学认为脱发的病因主要在肾,若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全身的血液循环就疲软,无力将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直立的最高处“头顶”,头上毛囊得不到滋养,渐渐萎缩,就会引起脱发。“肾藏精,主生殖,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头发为血液的产物。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转化,两者缺一不可。

目前,脱发的西医治疗通常采用米诺地尔酊外擦,非那雄胺口服,但见效慢,容易反复,且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15-25g,风藤草5-15g,苦蒿10-15g,大地棕根3-7g,牡荆叶10-20g,藕节10-25g,西归芹根5-10g,辣蓼草5-15g,蕨根3-10g,蒴莲5-8g,匙叶草10-15g,犁头草5-10g,竹卷心10-20g,楮树根5-10g。

优选的,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20g,风藤草10g,苦蒿15g,大地棕根5g,牡荆叶18g,藕节20g,西归芹根8g,辣蓼草10g,蕨根10g,蒴莲5g,匙叶草12g,犁头草8g,竹卷心15g,楮树根8g。

上述中药酊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中药原料捣碎成粗粒状,置于消毒后的容器中,加入浓度75%的酒精1500ml密封,常温浸泡7天,至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过滤取澄清液即得酊剂。

本发明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老热果实的网状纤维或粤丝瓜的枯老果实,味苦,性凉,归肺、肝、胃经,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经脉拘挛,乳汁不通,肺势咳嗽,痈前程疮毒。

风藤草,为毛茛科植物钝萼铁线莲的藤茎和叶,味苦,苦,性凉,归肺、脾经,祛风清热;和络止痛。主风湿关节痛;风疹瘙痒;疮疥;肿毒;火眼疼痛。

苦蒿,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味辛,苦,性平微寒,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关节炎;痈肿疮毒。

大地棕根,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辛,微苦,温,归肾、肺、肝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牡荆叶,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叶片,味辛,苦,性平,解表化湿,祛痰平喘;解毒。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暑湿泻痢;脚气肿胀;风疹瘙痒;脚癣;乳痈肿痛。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的节部,甘,涩,平,归肾、胃、肝经,散瘀止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西归芹根,为伞形科植物西归芹的根,祛瘀止痛;养血调经。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萎黄。

辣蓼草,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辛,性温,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

蕨根,为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甘,寒,归肺、肝、脾、大肠经,清热;利湿;平肝安神;解毒消肿。主发热;咽喉肿痛;腹泻;痢疾;黄疸;白带;高血压;头昏失眠;风湿痹痛;痔疮;脱肛;湿疹;烫伤;蛇虫咬伤。

蒴莲,为西番莲科植物蒴莲的根,味甘,微苦,性凉,祛风通络;益气升提。主胃脘痛;风湿痹痛。

匙叶草,为龙胆科植物匙叶草的全草,苦,辛,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活血化瘀;清热止咳。主腹内血瘀痞块;劳伤咳嗽。

犁头草,为堇菜科植物心叶堇菜的全草,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脾经,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凉血清肝。主痈疽肿毒;乳痈;肠痈下血;化脓性骨髓炎;黄疸;目赤肿痛;瘰疬;外伤出血;蛇伤。

竹卷心,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卷而未放的幼叶,苦,寒,淡,甘,归心、肝经,清心除烦;利尿;解毒。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烧烫伤。

楮树根,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甘,性微寒,凉血散瘀;清热利湿。主咳嗽吐血;崩漏;水肿;跌打损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酊剂具有凉血祛风、健脾化瘀、泻火除湿的功效,对脱发及头皮油腻、瘙痒、毛囊炎等疗效显著,有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20g,风藤草10g,苦蒿15g,大地棕根5g,牡荆叶18g,藕节20g,西归芹根8g,辣蓼草10g,蕨根10g,蒴莲5g,匙叶草12g,犁头草8g,竹卷心15g,楮树根8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15g,风藤草5g,苦蒿13g,大地棕根3g,牡荆叶20g,藕节15g,西归芹根5g,辣蓼草15g,蕨根5g,蒴莲8g,匙叶草10g,犁头草10g,竹卷心10g,楮树根1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25g,风藤草15g,苦蒿12g,大地棕根7g,牡荆叶15g,藕节10g,西归芹根7g,辣蓼草8g,蕨根3g,蒴莲7g,匙叶草13g,犁头草7g,竹卷心18g,楮树根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20g,风藤草12g,苦蒿10g,大地棕根6g,牡荆叶10g,藕节25g,西归芹根10g,辣蓼草5g,蕨根8g,蒴莲6g,匙叶草15g,犁头草5g,竹卷心20g,楮树根7g。

临床资料

用本发明酊剂治疗脱发患者318例,其中男性279例,女性39例,年龄30-58岁。

治疗方法:用棉球沾取本发明酊剂在脱发处反复涂擦,一日三次,30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发量恢复正常,头皮油腻、屑多瘙痒症状消失,一年以上未复发;

有效:发量增加,脱发处有新发生长,头皮油腻、屑多瘙痒症状消失或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脱发继续。

治疗结果:318例患者治愈292例,有效26例,无效0例,治愈率91.8%,总有效率100%,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未出现不良副反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脱发的外用中药酊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丝瓜络15‑25g,风藤草5‑15g,苦蒿10‑15g,大地棕根3‑7g,牡荆叶10‑20g,藕节10‑25g,西归芹根5‑10g,辣蓼草5‑15g,蕨根3‑10g,蒴莲5‑8g,匙叶草10‑15g,犁头草5‑10g,竹卷心10‑20g,楮树根5‑10g。本发明的中药酊剂具有凉血祛风、健脾化瘀、泻火除湿的功效,对脱发及头皮油腻、瘙痒、毛囊炎等疗效显著,有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泰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5.17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