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63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



背景技术:

乌梅、黄豆、绿豆、黑豆等物质对流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目前,在通过食疗预防流感时,一般都是直接服用上述食材,或者是先对其进行煎煮熬药,在进行服用。对于直接服用来说,有部分食材并不适合直接服用,比如黄豆、绿豆和黑豆等,一般都是煮熟后食用。对于煎煮熬药后服用来说,比较麻烦,并且不易随身携带,只能在家服用。此外,上述两种服用方法,人体对于食疗食材中的有效物质吸收并不高。

为此,申请号为cn20151061185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感冒解热颗粒及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荆芥穗150g-250g、薄荷50g-70g、防风80g-120g、柴胡100g-150g、紫苏叶30g-70g、葛根80g-110g、桔梗40g-65g、苦杏仁50g-100g、白芷50g-65g、苦地丁180g-250g、芦根150g-180g。该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了感冒解热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感冒颗粒剂服用方便,作用平稳,疗效确切,剂型稳定,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另外,申请号为cn20091010295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普通感冒和流感的中药颗粒剂,其组分及重量配方如下:一支黄花100~200,马鞭草100~200,野菊75~100,藿香40~50,桔梗40~50,鱼腥草70~100。该发明的优点为;选药精当,药源广,适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感冒和流感,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在少数民族地区有资源优势。

上述专利对各种原料制成了颗粒,通过冲水服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在各味原料中大多数的有效成分均为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的物质,对颗粒进行冲泡时,必须要充分搅拌,否则容易在容器底部积沉而无法溶解,较为麻烦;而且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外出)没有热水或者用于搅拌的工具,进一步使得颗粒无法快速溶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疗物服用不方便、被人体吸收差以及溶解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得:

(1)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梅90-110份、冰糖30-40份、黄豆40-60份、绿豆50-70份、黑豆40-60份,然后添加到其总重量8-12倍的水中进行煎煮,煎煮后取滤液,重复煎煮2-4次,合并滤液。

在步骤(1)中,本发明对个原料进行多次煎煮,充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原料利用率较高。

(2)向合并后的滤液中添加其重量2-4%的壳聚糖,然后进行加热浓缩处理,直至浓缩物呈膏状。

在步骤(2)中,在浓缩处理前事先加入壳聚糖,壳聚糖能够对滤液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络合,能够加速有效成分的析出,并且壳聚糖遇水后呈絮状,随着水含量的降低,能够逐渐包覆有效成分,便于后续工艺的赋形。

(3)先向膏状浓缩物中添加其重量8-10%的包覆酸源、其重量6-8%的包覆二氧化碳源、其重量4-6%的包覆热源、其重量0.1-0.2%的油茶籽提取物和其重量0.2-0.3%的蔗糖酯,搅拌均匀后,再添加膏状浓缩物重量20-40%的倍他环糊精;混合均匀后,用乙醇润湿,进行制粒,成型后经干燥制得成品。

本发明在制粒前添加有包覆酸源、包覆二氧化碳源、包覆热源;在制粒后,当颗粒冲泡时,包覆酸源与包覆二氧化碳源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能够迅速使得颗粒崩解、容散,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溶解。包覆热源在遇水后也会迅速吸水放热,与包覆酸源、包覆二氧化碳源协同作用进一步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溶解。倍他环糊精的作用是作为包覆物和填充物。此外,针对上述特定的配方,还添加有油茶籽提取物和蔗糖酯,当食疗颗粒冲溶时,包覆酸源与包覆二氧化碳源繁盛反应产生气体,气体在上浮过程中会对液体造成扰流。油茶籽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蔗糖酯也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上述扰流下,由于油茶籽提取物和蔗糖酯的存在,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促进有效物质溶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食疗颗粒能够在常温以及无搅拌情况下快速容散,服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4h,后续每次煎煮时间递减0.5-1.5h。

进一步地,所述膏状浓缩物的含水率不大于10%。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酸源的制备方法为:将有机酸添加至其重量30-40%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酸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10-20%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40-60%的一级包覆酸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酸源。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酸选自酒石酸、枸橼酸、苹果酸、富马酸。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二氧化碳源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碳源添加至其重量30-40%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10-20%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40-60%的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二氧化碳源。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包覆酸源、包覆二氧化碳源经过二级包覆,在制备时,事先在酸源、二氧化碳源的表面用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进行一级包覆;然后用倍他环糊精进行二级包覆。二级包覆的作用是防止在制备过程中,特别是混料过程中,酸源与二氧化碳源遇水接触而提前进行反应、消耗,导致在实际冲泡时其作用减弱。一级包覆的作用是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投入水中后,当二级包覆的倍他环糊精瓦解后,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能够迅速吸收周围水分,并将水分传递给被包覆物,从而加速被包覆物的溶解并发生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源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热源的制备方法为:取贝壳并粗磨呈粉状,先将其在250-350℃温度下焙烧1-2h,接着升温至500-700℃继续焙烧4-6h;然后取出产物并精磨至微米级,得到热源微粉备用;另行取羧化壳聚糖用其重量20-30%的无水乙醇进行润湿,搅拌均匀后,将其添加至其总重量0.8-1.2倍的热源微粉中进行包覆,包覆后经干燥、研磨成粉后得到包覆热源。

本发明的热源物质为经过焙烧处理的贝壳粉,贝壳在250-350℃下焙烧后,镶嵌于基体中的有机质被热解,其基体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在500-700℃下进一步焙烧后,碳酸钙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成为氧化钙,在气体释放后,基体上留下大量孔隙,此时的基体便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与水接触面积大,反应活性很高。当食疗颗粒投入水后,氧化钙与水会产热,能够提高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因此反应速度快,放热迅速。此外,在热源表面包被上一层羧化壳聚糖膜,其作用除了防止在制备过程中热源遇水反应消耗外。在食疗颗粒投入水时,羧化壳聚糖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够充当输水介质,为热源不断输送水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服用方便,服用后吸收好,并且冲泡后溶解速度快,溶解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按以下步骤制得:

(1)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梅100份、冰糖35份、黄豆50份、绿豆60份、黑豆50份,然后添加到其总重量10倍的水中进行煎煮,煎煮后取滤液,重复煎煮3次,其中,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3h,后续每次煎煮时间递减1h。煎煮后合并滤液。

(2)向合并后的滤液中添加其重量3%的壳聚糖,然后进行加热浓缩处理,直至浓缩物呈膏状(含水率不大于10%)。

(3)先向膏状浓缩物中添加其重量9%的包覆酸源、其重量7%的包覆二氧化碳源、其重量5%的包覆热源、其重量0.15%的油茶籽提取物和其重量0.25%的蔗糖酯,搅拌均匀后,再添加膏状浓缩物重量30%的倍他环糊精;混合均匀后,用乙醇润湿,进行制粒,成型后经干燥制得成品。

其中,所述包覆酸源的制备方法为:将酒石酸添加至其重量35%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酸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15%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50%的一级包覆酸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酸源。

所述包覆二氧化碳源的制备方法为:将碳酸氢钠添加至其重量35%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15%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50%的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二氧化碳源。

所述包覆热源的制备方法为:取贝壳并粗磨呈粉状,先将其在300℃温度下焙烧1.5h,接着升温至600℃继续焙烧5h;然后取出产物并精磨至微米级,得到热源微粉备用;另行取羧化壳聚糖用其重量25%的无水乙醇进行润湿,搅拌均匀后,将其添加至其总重量1倍的热源微粉中进行包覆,包覆后经干燥、研磨成粉后得到包覆热源。

实施例2

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按以下步骤制得:

(1)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梅90份、冰糖30份、黄豆60份、绿豆70份、黑豆60份,然后添加到其总重量8倍的水中进行煎煮,煎煮后取滤液,重复煎煮2次,其中,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4h,后续每次煎煮时间递减1.5h。煎煮后合并滤液。

(2)向合并后的滤液中添加其重量2%的壳聚糖,然后进行加热浓缩处理,直至浓缩物呈膏状(含水率不大于10%)。

(3)先向膏状浓缩物中添加其重量8%的包覆酸源、其重量6%的包覆二氧化碳源、其重量4%的包覆热源、其重量0.1%的油茶籽提取物和其重量0.2%的蔗糖酯,搅拌均匀后,再添加膏状浓缩物重量20%的倍他环糊精;混合均匀后,用乙醇润湿,进行制粒,成型后经干燥制得成品。

其中,所述包覆酸源的制备方法为:将枸橼酸添加至其重量30%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酸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10%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40%的一级包覆酸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酸源。

所述包覆二氧化碳源的制备方法为:将碳酸钠添加至其重量30%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10%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40%的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二氧化碳源。

所述包覆热源的制备方法为:取贝壳并粗磨呈粉状,先将其在250℃温度下焙烧2h,接着升温至500℃继续焙烧6h;然后取出产物并精磨至微米级,得到热源微粉备用;另行取羧化壳聚糖用其重量20%的无水乙醇进行润湿,搅拌均匀后,将其添加至其总重量0.8倍的热源微粉中进行包覆,包覆后经干燥、研磨成粉后得到包覆热源。

实施例3

一种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按以下步骤制得:

(1)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乌梅110份、冰糖40份、黄豆40份、绿豆50份、黑豆40份,然后添加到其总重量12倍的水中进行煎煮,煎煮后取滤液,重复煎煮4次,其中,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h,后续每次煎煮时间递减0.5h。煎煮后合并滤液。

(2)向合并后的滤液中添加其重量4%的壳聚糖,然后进行加热浓缩处理,直至浓缩物呈膏状(含水率不大于10%)。

(3)先向膏状浓缩物中添加其重量10%的包覆酸源、其重量8%的包覆二氧化碳源、其重量6%的包覆热源、其重量0.2%的油茶籽提取物和其重量0.3%的蔗糖酯,搅拌均匀后,再添加膏状浓缩物重量40%的倍他环糊精;混合均匀后,用乙醇润湿,进行制粒,成型后经干燥制得成品。

其中,所述包覆酸源的制备方法为:将富马酸添加至其重量40%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酸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20%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60%的一级包覆酸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酸源。

所述包覆二氧化碳源的制备方法为:将碳酸氢钠添加至其重量40%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备用;向倍他环糊精中添加其重量20%的水,进行搅拌并加热至糊状,然后添加其重量60%的一级包覆二氧化碳源,继续保温搅拌至混匀,最后经干燥、研磨呈粉后得到包覆二氧化碳源。

所述包覆热源的制备方法为:取贝壳并粗磨呈粉状,先将其在350℃温度下焙烧1h,接着升温至700℃继续焙烧4h;然后取出产物并精磨至微米级,得到热源微粉备用;另行取羧化壳聚糖用其重量30%的无水乙醇进行润湿,搅拌均匀后,将其添加至其总重量1.2倍的热源微粉中进行包覆,包覆后经干燥、研磨成粉后得到包覆热源。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1不含有包覆酸源、包覆二氧化碳源和包覆热源。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2不含有包覆热源。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3不含有包覆酸源、包覆二氧化碳源。

检测对比实验

一、常温水测试:

取实施例1、对比例1-3的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各10g,分别投入到200ml的常温水(20℃±1%)中,不进行搅拌,记录容散时间,数据如下:

实施例1,1min时完全容散,容器底部无沉积物。

对比例1,10min时未完全容散,容器底部大量沉积物。

对比例2,3min时基本完全容散,容器底部少量沉积物。

对比例3,5min时基本完全容散,容器底部少量沉积物。

二、热水测试:

取实施例1、对比例1-3的可预防流感的食疗颗粒各10g,分别投入到200ml的热水(80℃±1%)中,不进行搅拌,记录容散时间,数据如下:

实施例1,25sec左右时完全容散,容器底部无沉积物。

对比例1,3min时基本完全容散,容器底部少量沉积物。

对比例2,50sec左右时基本完全容散,容器底部无沉积物。

对比例3,70sec左右时基本完全容散,容器底部无量沉积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