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3467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肺炎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a.寒战、高热

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b.咳嗽、咳痰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c.胸痛

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d.呼吸困难

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

e.其他症状

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肺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肺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肺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肺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肺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30~120g、金银花150~260g、白芥子30~70g、半夏30~90g、黄芩50~120g、白术80~160g、生大黄30~300g、陈皮30~160g、瓜蒌90~160g、杏仁30~100g、板蓝根150~300g、川贝母30~100g、肺形草150~500g、蒲公英100~300g、连翘150~300g、生甘草15~90g、云苓90~160g、枇杷叶100~180g、鱼腥草150~280g、牛蒡子50~120g、地龙50~120g、当归80~180g、浙贝50~100g、白僵蚕30~100g。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40~105g、金银花170~230g、白芥子40~60g、半夏40~80g、黄芩60~105g、白术90~140g、生大黄40~260g、陈皮40~140g、瓜蒌100~140g、杏仁40~90g、板蓝根170~260g、川贝母40~90g、肺形草170~420g、蒲公英115~260g、连翘170~260g、生甘草20~80g、云苓100~140g、枇杷叶115~160g、鱼腥草170~250g、牛蒡子60~105g、地龙60~105g、当归90~160g、浙贝60~90g、白僵蚕40~90g。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5g、金银花200g、白芥子50g、半夏70g、黄芩95g、白术120g、生大黄230g、陈皮120g、瓜蒌120g、杏仁80g、板蓝根230g、川贝母80g、肺形草360g、蒲公英230g、连翘230g、生甘草70g、云苓120g、枇杷叶140g、鱼腥草220g、牛蒡子95g、地龙95g、当归140g、浙贝80g、白僵蚕80g。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g/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2个疗程,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白芥子,性味:无臭、味辛、辣,具有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黄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生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陈皮,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乳痈疥癣、中鱼蟹毒、酒毒等;

瓜蒌,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杏仁,性味:苦、温,有毒,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

板蓝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

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肺形草,性味:甘、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肺炎、肺脓疡、肾炎、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疔疮疖肿、乳腺炎、外伤出血;

蒲公英,性味: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连翘,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生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云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大便泄泻、眩晕、心悸、失眠、梦遗、自浊、小便余沥、带下等症;

枇杷叶,性味:苦、辛、寒,无毒,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牛蒡子,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地龙,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浙贝,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白僵蚕,性味: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惊痫抽搐、中风口歪、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肺炎的原则,从依据肺炎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肺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肺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5g、金银花200g、白芥子50g、半夏70g、黄芩95g、白术120g、生大黄230g、陈皮120g、瓜蒌120g、杏仁80g、板蓝根230g、川贝母80g、肺形草360g、蒲公英230g、连翘230g、生甘草70g、云苓120g、枇杷叶140g、鱼腥草220g、牛蒡子95g、地龙95g、当归140g、浙贝80g、白僵蚕80g。

实施例2: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105g、金银花230g、白芥子60g、半夏80g、黄芩105g、白术140g、生大黄260g、陈皮140g、瓜蒌140g、杏仁90g、板蓝根260g、川贝母90g、肺形草420g、蒲公英260g、连翘260g、生甘草80g、云苓140g、枇杷叶160g、鱼腥草250g、牛蒡子105g、地龙105g、当归160g、浙贝90g、白僵蚕90g。

实施例3:

一种可有效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120g、金银花260g、白芥子70g、半夏90g、黄芩120g、白术160g、生大黄300g、陈皮160g、瓜蒌160g、杏仁100g、板蓝根300g、川贝母100g、肺形草500g、蒲公英300g、连翘300g、生甘草90g、云苓160g、枇杷叶180g、鱼腥草280g、牛蒡子120g、地龙120g、当归180g、浙贝100g、白僵蚕10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患者共1760例,年龄为20岁以上的945例,只有815例为20岁以下。1760例患者痊愈的1705例,有效的55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