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55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记录、配药等多种操作,如:需要对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进行问询和记录,在此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由于患者情况各异,如一些年老的患者,存在着沟通不畅、占用时间长的问题。

另如: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温测量,此过程主要是通过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进行测量,水银体温计测量时间长,电子体温计则由于测量精度受限,只能作为初步筛查,且上述方式测量得到的体温数据均通过手工记录、手工录入的方式上传至医院信息系统,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且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给病人治疗带来隐患;同时,这种常规的体温测量方式很难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控,使得在疫情爆发期间,引起院内的交叉感染。

再如,对患者输液情况进行监测,此过程中,虽然有医院已经开始使用输液瓶监测装置,对输液瓶或输液管中的剩余药量进行提醒,然而这种现有的监测装置主要是利用输液过程中输液瓶中液体重量的变化而进行感知,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感知仪器的供电问题、感知信号的数据传输问题,不同规格材质容量瓶的重量大小不一引起的感知误差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医院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对于如何自动、准确的获得患者的体温信息,如何对体温信息进行自动录入和报警,如何监控在院人员的体温信息,如何有效对患者的输液进度进行监测,如何有效对患者各项检查治疗过程进行准确的信息核对并记录,均需要进行综合的监测和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医院综合监测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人脸信息;体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体温信息;人脸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患者人脸信息的数据库;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输液系统内的液体余量信息;处理单元:用于验证患者身份,并对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进行数据监测、数据存储和异常报警;同时将上述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单元;信息交互单元:用于显示患者的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对患者各项检查治疗过程进行准确的信息核对并记录。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识别单元:用于将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人脸信息与人脸数据库单元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患者身份;体温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对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体温信息进行判断,当体温异常时输出体温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输液系统余量判断单元:用于对患者的输液系统余量进行判断,当余量即将耗尽或者达到指定输液量时,输出余量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报警单元:用于发出报警音,以及发出报警联动信号至信息交互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体温信息以及检查治疗记录信息至对应患者的电子病历中;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单元。

优选地,所述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具体包括:输液系统建立单元:建立用于存储输液系统信息的数据库;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病房内的输液系统形态;输液系统确定单元:用于将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获取的输液系统形态与输液系统建立单元中的输液系统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输液系统类型;液体余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输液系统类型、液体流速,计算液体余量。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位置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目标位置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对患者的位置进行跟踪、判断,当患者出现在非指定区域时,发出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医院内设备、环境的温度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设备和环境温度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对医院区域内的设备和环境温度进行判断,当设备和环境温度异常时输出设备和环境温度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具体包括:确认单元:用于根据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人脸信息,发送确认信号至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还用于:接受确认单元发来的确认患者信息并记录。

优选地,所述输液系统确定单元还用于:建立患者床位与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一一对应的输液信息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建立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的排班数据库;输出患者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至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单元;输出目标位置异常信息至安保人员的信息交互单元。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为摄像头;所述体征采集单元为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所述信息交互单元为可视智能终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信息采集单元可实时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人脸信息,通过体征采集单元可采集患者的体温信息,通过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采集患者输液系统内的液体的余量信息;所述的处理单元可通过将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人脸信息与人脸数据库单元中的患者人脸信息的比对,验证患者身份信息后,对患者的体温信息和液体余量信息进行跟踪和监控,一方面对体温数据和液体余量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存储,另一方面当患者的体温异常或余量将耗尽或达到指定状态时,发出报警信息;在此过程中,处理单元可将上述的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医护人员手持的信息交互单元中,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单元查看患者的体温信息和液体余量信息,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为信息采集单元,102为体征采集单元,103为人脸数据库单元,104为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105为处理单元,106为信息交互单元;

1041为输液系统建立单元,1042为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3为输液系统确定单元,1044为液体余量计算单元;1051为识别单元,1052为体温异常判断单元,1053为输液系统余量判断单元,1054为报警单元,1055为存储单元,1056为目标位置异常判断单元,1057为设备和环境温度异常判断单元,1058为输出单元;1061为确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101:用于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人脸信息;体征采集单元102:用于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体温信息;人脸数据库单元103,用于存储患者人脸信息的数据库;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104,用于获取患者输液系统内的液体的余量信息;处理单元105:用于验证患者身份,并对上述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进行监测和数据存储,当上述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异常时报警,同时将上述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单元106;信息交互单元106,用于显示患者的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对患者各项检查治疗过程进行信息核对并记录;本发明中,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等。

本发明通过信息采集单元101可实时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人脸信息,通过体征采集单元102采集患者的体温信息,通过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104采集患者输液系统内的液体的余量信息;所述的处理单元105可通过将信息采集单元101采集的人脸信息与人脸数据库单元103中的患者人脸信息的比对,验证患者身份信息后,对患者的体温信息和液体余量信息进行跟踪和监控,一方面对体温数据和液体余量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存储,另一方面当患者的体温异常或余量将耗尽时,发出报警信息;在此过程中,处理单元105可将上述的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医护人员手持的信息交互单元106中,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单元106查看患者的体温信息和液体余量信息,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效果好。

下面以一个更加具体的示例来说明本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所述处理单元105具体包括:识别单元1051:用于将信息采集单元101采集的人脸信息与人脸数据库单元103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患者身份;体温异常判断单元1052:用于对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体温信息进行判断,当体温异常时输出体温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1054;输液系统余量判断单元1053:用于对患者的输液系统余量进行判断,当余量耗尽或达到指定输液量时,输出余量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1054;报警单元1054:用于发出报警音,以及发出报警联动信号至信息交互单元106;存储单元1055:用于存储体温信息以及检查治疗记录信息至对应患者的电子病历中;输出单元1058:用于输出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单元106。

具体地,所述信息交互单元106具体包括:确认单元1061:用于根据信息采集单元101采集的人脸信息,并发送确认信号至识别单元1051;所述识别单元1051还用于:接受确认单元1061发来的确认患者信息并记录,对患者各项检查治疗过程进行准确的信息核对并记录。

本发明中,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时,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单元106对患者进行识别确认后,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并在检查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具体例如,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时,患者进入检查室内,b超医师通过信息交换单元106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从而进行b超检查(具体为每一个b超诊室,有相应的摄像头,每一个摄像头的位置在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中都有存储,所以在患者进行检查是,b超医师通过信息交互单元106,选择相应患者启动检查信息,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对当前检查患者的人像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确认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单元)。同样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单元在对患者进行操作前的确认,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操作,并对检查治疗进行记录,并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检查治疗信息进行保存。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一种医院综合监测系统,所述输液系统余量获取单元104具体包括:输液系统建立单元1041:建立用于存储输液系统信息的数据库;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用于获取病房内的输液系统形态;输液系统确定单元1043:用于将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获取的输液系统形态与输液系统建立单元1041中的输液系统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输液系统类型;液体余量计算单元1044:用于根据输液系统类型、液体流速,计算液体余量。

具体地,常规输液都是利用输液系统中液体与输液对象(患者)的高度差,在重力作用下将液体流入输液对象体内,常规输液系统一般包括输液瓶和输液器,所述的输液器包括用于观察输液速度的滴壶、输液管道,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等;本实施例二中,由于输液瓶有玻璃瓶、塑料瓶和输液袋等多种形态,输液瓶的颜色也有多样,患者根据病情也可能使用避光输液器,避光输液器的颜色和形状也与常规输液器不同,常规输液时输液系统也位于一定的高度和空间范围(方便系统对输液过程进行快速识别),因此,通过输液系统建立单元1041建立用于存储输液系统信息的数据库,可有利于对输液的快速准确识别;通过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可采集病房内的输液系统形态,通过输液系统确定单元1043识别判断并确定是否为输液系统;其中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可为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传感器。

使用时,可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对输液瓶中的残余液体量进行跟踪识别,通过液体余量计算单元1044对液体余量进行计算,计算原理和过程为:输液液体与周围空气温度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温差,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结合摄像头判断输液瓶中与周围空气温差体积的大小,从而判断残余液体量的多少,当瓶中或袋中的液体输完时,此时瓶中或袋中与周围空气的温差基本接近,从而判断液体已基本输完,随着输液时间的增加,输液瓶的残余液体量越来越少,此时与周围空气温差体积的大小越来越小,同时对单位时间内输液瓶中液体量的变化,还可以判断输液速度,单位时间液体量变化越快,输液速度也就越快。

本实施例三中,在即将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单元106确认开始输液;在确认开始之前,通过信息采集单元101采集病床上的患者人脸信息后,通过识别单元1051确认患者身份,以防医护人员在进行确认开始输液时出现误操作;如果识别单元1051识别的人脸信息与护医护人员确认将要输液的人员不符,可以通过处理单元105将识别的人脸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发送给医护人员,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调整;在确认开始之后,可通过对应病床上的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传感器)采集输液信息,识别输液系统,开始输液。

此外,本实施例三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01还用于:采集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位置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05还包括:目标位置异常判断单元1056:用于对患者的位置进行跟踪、判断,当患者出现在非指定区域时,发出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1054;本实施例中的目标位置异常判断单元1056也可对进入医院的可疑人员进行位置跟踪、判断,并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1054。

具体地,所述体征采集单元102还用于:采集医院内设备和环境的温度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05还包括:设备和环境温度异常判断单元1056:用于对医院区域内的设备和环境的温度进行判断,当设备和环境温度异常时输出设备和环境温度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1054。

本实施例三中,所述输液系统确定单元1043还用于:建立患者床位与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一一对应的输液信息数据库;所述输出单元1058还用于:建立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的排班数据库;输出患者人脸信息、体温信息、液体的余量信息以及报警信息至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单元106;输出目标位置异常信息至安保人员的信息交互单元106。

具体地,建立每个患者床位对应相应的输液系统形态获取单元1042(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的对应关系;即:将床位和对应的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传感器进行id绑定方便快速识别,医护人员通过选择床位信息就可以启动相应的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此外,医护人员可对每个床位的常见输液识别范围在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传感器进行一个初步的预设,方便输液系统确定单元1043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

建立患者主管医护人员的排班数据库以及安保人员等的排班数据库,可方便输出单元1058将预警数据准确发送给相应的人员(非当班人员无需收到没有必要的信息);出现可疑人员时,目标位置异常判断单元1056可以对可疑人员进行跟踪,并且可以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指定的安保人员。

本发明中,实施例一至三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01可为摄像头,体征采集单元102可为红外热成像传感器,信息交互单元106可为可视智能终端,可视智能终端可为电脑、手机、ipad、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本发明中可通过体征采集单元102获取患者身的体表温度图,进而判断发热时体温的分布,患者的肢端温度的高低,并通过处理单元105中的分析软件,经专业医师对热图分析,判断出人体病灶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变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此外,也可通过体征采集单元102采集的医院区域内所有人员的体温信息,建立全院以及各个科室的体温数据库,方便医院对各个科室的患者发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医院整体发热情况,以及各个科室的发热情况,同时对部分发热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