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5180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接骨凝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筋骨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损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常伴有红肿、淤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而骨折的愈合一般包括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期,因此从骨折开始到骨性联结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常有“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

外敷药物在治疗骨折、骨损伤上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专利申请号:200910063110.1,发明名称:一种接骨膏配方;公开了一种接骨膏配方,其按重量百分比由独正杆10%~25%,刺五加皮10%~25%,刺老苞4%~20%,凡士林4%~20%,蜂蜜30%~70%组成,其制备方法为独正杆、刺五加皮和刺老苞粉碎过100目筛,取蜂蜜煮沸过滤放冷至80℃以下加凡士林充分搅匀,再将药物细粉加入热的蜂蜜凡士林液中充分搅匀,冷至室温,分装即得。使用时将其均匀涂在无菌纱布上,贴于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

然而,处方中药味多以凡士林和蜂蜜作为基质,存在药物释药性能较差,和皮肤接触时间长从而引起皮肤瘙痒、保存时间稍长则膏剂发硬不易涂抹等问题。与之相比,本发明的凝胶剂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卡波姆940作为基质,与皮肤的亲和性好,增强了皮肤的水合作用,载药量更大且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对皮肤无刺激性、致敏性,清洗简单无残留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所述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按重量百分比由刺五加10%~25%,独正杆10%~25%,刺老苞4%~15%,卡波姆-9402%~5%,1,2-丙二醇6%~8%,三乙醇胺0.5%~1.5%和水30%~68%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卡波姆-940,撒于蒸馏水上,静置过夜,待其充分溶胀后,搅拌均匀,即得溶胀液;

步骤二,取刺五加,独正杆,刺老苞,粉碎,过筛,混匀后加入1,2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药粉分散物;

步骤三,取药粉分散物和溶胀液充分混合均匀,加入三乙醇胺,蒸馏水,搅拌,即得续筋接骨凝胶剂。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取卡波姆-9402%~5%,撒于蒸馏水15%~30%上,静置过夜,待其充分溶胀后,搅拌均匀,即得溶胀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取刺五加10%~25%,独正杆10%~25%,刺老苞4%~15%,粉碎,过120目筛,混匀后加入1,2丙二醇6%~8%,搅拌均匀,即得药粉分散物。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

取药粉分散物和溶胀液充分混合均匀,加入三乙醇胺0.5%~1.5%,蒸馏水5%~38%,搅拌0.5~1h,即得续筋接骨凝胶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制备的药贴。

本发明的凝胶剂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卡波姆940作为基质,与皮肤的亲和性好,增强了皮肤的水合作用,载药量大且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对皮肤无刺激性、致敏性,清洗简单无残留等优点,对骨折的愈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实物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测成分hplc图谱。

图中:a:紫丁香苷标准品溶液;b:异嗪皮啶标准品溶液;c:混合标准品溶液;d:阴性对照溶液。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组新西兰兔骨折愈合情况x线图。

图中:a:正常组;b:模型组;c:传统接骨膏组;d:实施例1组;e:实施例2组;f:实施例3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按重量百分比由刺五加10%~25%,独正杆10%~25%,刺老苞4%~15%,卡波姆-9402%~5%,1,2-丙二醇6%~8%,三乙醇胺0.5%~1.5%和水30%~68%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取卡波姆-9402%~5%,撒于蒸馏水15%~30%上,静置过夜,待其充分溶胀后,搅拌均匀,即得溶胀液。

s102:取刺五加10%~25%,独正杆10%~25%,刺老苞4%~15%,粉碎,过120目筛,混匀后加入1,2丙二醇6%~8%,搅拌均匀,即得药粉分散物。

s103:取药粉分散物和溶胀液充分混合均匀,加入三乙醇胺0.5%~1.5%,蒸馏水5%~38%,搅拌0.5~1h,即得续筋接骨凝胶剂。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土家族药物组成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实物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称取下列原料药:刺五加15g,独正杆15g,刺老苞9g,保湿剂1,2-丙二醇6g,卡波姆-9402g,三乙醇胺1.0g,蒸馏水52g。

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比称取刺五加、独正杆、刺老苞,粉碎,过120目筛,混合均匀,得药物混合细粉;再将药粉与1,2-丙二醇混合制得药粉分散物;另称取卡波姆-940,均匀撒于20g蒸馏水上,静置过夜,待其充分溶胀后,搅拌均匀,得溶胀液;将药粉分散物和溶胀液、三乙醇胺混合搅匀,加入蒸馏水至100g,搅拌1h至分散均匀,即得续筋接骨凝胶剂。

实施例2:

称取下列原料药:刺五加15g,独正杆15g,刺老苞9g,保湿剂1,2-丙二醇7g,卡波姆-9403g,三乙醇胺1.0g,蒸馏水50g。

具体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称取下列原料药:刺五加15g,独正杆15g,刺老苞9g,保湿剂1,2-丙二醇8g,卡波姆-9405g,三乙醇胺1.5g,蒸馏水46.5g。

具体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性能测试。

一、质量评价

按照实施例1、2、3制备方法,分别制备6批续筋接骨凝胶剂。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所制备的续筋接骨凝胶剂的成型性、涂布性、光泽性和稳定性,测定其ph值:

耐寒稳定实验:取凝胶5g置于具塞试管中,-18℃放置72h,观察凝胶是否有分层现象和颜色变化。

耐热稳定实验:取凝胶5g置于具塞试管中,55℃水浴放置2h,观察凝胶是否有分层现象和颜色变化。

离心稳定实验:取凝胶5g置于10mlep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30min后取出,观察凝胶有无分层现象。

ph值测定:取凝胶约0.5g,置于10ml小烧杯中,加入5ml超纯水,以干净玻璃棒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以ph计测定其ph值。

评分标准见表1,评价结果见表2。

表1续筋接骨凝胶剂的综合评分标准

表2续筋接骨凝胶剂的质量评价结果(n=6,)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制备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涂布性、光泽性和稳定性,其ph值在6.5~7.3范围内,接近中性,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小。

二、体外释药性能评价

按照实施例1、2、3制备方法,分别制备6批续筋接骨凝胶剂。以sd大鼠离体皮肤作为人体皮肤代用品,采用franz扩散池法开展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以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10063110.1,发明名称:一种接骨膏配方)所制备的传统接骨膏作为对照,计算所制备续筋接骨凝胶剂中紫丁香苷和异嗪皮啶的稳态透皮速率。

紫丁香苷和异嗪皮啶的检测方法为:syncronisc18(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0:80),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紫丁香苷的保留时间为10.02min,异嗪皮啶的保留时间为25.38min,分离度良好,流动相对样品无明显干扰,理论塔板数以异嗪皮啶计不少于3000。结果见图3。

紫丁香苷的回归方程为a=10686.4546c+1565.7788,线性系数r=1.0000;异嗪皮啶的回归方程为a=12297.3054c-5913.7299,线性系数r=0.9999;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实验均符合色谱分析要求。

实施例1、2、3所制备的续筋接骨凝胶剂中紫丁香苷和异嗪皮啶的稳态透皮速率测定结果见表3。

表3续筋接骨凝胶剂体外释药性能测试结果(n=6,)

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其有效成分紫丁香苷和异嗪皮啶的稳态透皮速率较大,提示其经皮吸收效果较传统接骨膏更佳。

三、药效验证

按照实施例1、2、3制备方法续筋接骨凝胶剂。将30只新西兰兔(2.5kg±0.25kg,雄性)用3%戊巴比妥钠按25mg/kg的剂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手术造成两侧桡骨骨折并有3mm的骨缺损的标准骨折模型,分层缝合,不予包扎和固定,肌注庆大霉素(2mg/kg,qd,3d)预防感染;6只正常新西兰兔进行假手术操作并同法处理。将骨折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和传统接骨膏组(n=6),分别将制备的续筋接骨凝胶剂和传统接骨膏涂布在纱布上,包扎骨折部位并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给药30天;假手术组和骨折模型组(n=6)以纱布包扎并固定,不做其他处理。

给药结束后,各组新西兰兔用3%戊巴比妥钠按25mg/kg的剂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在相同条件下正位拍摄x线片,采用单盲法读片,对外骨痂和骨折线进行评分,评分标准见表4。将上述2参数评分相加即为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结果见表4和图4。结果假手术组、骨折模型组、传统接骨膏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3组的x线评分分别为17.66±0.21,2.63±0.37,11.22±1.63,16.41±1.96,15.39±1.77,16.98±0.99,该结果表明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3组对骨折的愈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较传统接骨膏效果更佳。

表4外骨痂和骨折线x评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