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09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担架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通常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许多伤病员需要向后方医院转送。为减轻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搬运效率,通常需要利用担架推车作为辅助装置实施伤病员后送任务。担架推车户外作业时,往往需要面临多种工况,比如大批量伤病员向后方医院远距离后送时,通常需要借助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载工具实施,要求担架推车能够上下客运列车、救护车、客运船舶、大型客机等不同运载工具,并且要能够顺利通过运载工具内部的通道拐角、凸起障碍,上下船内楼梯、乘坐船内电梯等,必要时也要通过沙滩、泥泞路面等野外地域搬运伤病员。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尽可能满足上述多种工况要求的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有利于减少伤病员换乘次数,避免产生二次伤害,也有利于加快搬运速度。目前,市面上的担架推车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实现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其中能够上下楼梯的担架推车有楼梯担架推车,但只适用于坐姿病人,无法满足卧姿病人上下楼梯;用于户外伤病员搬运作业的有大轮担架推车等,但功能相对单一,不适宜在户外多种场合同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应用于伤病员上下楼梯、乘坐普通电梯、穿越野外地域等场合,且能够适应不同运载工具;同时既能满足通道拐角、普通电梯等小空间通行要求,还可以穿越沙滩和泥泞路面等野外地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其特征是:包括担架机构、支架机构和支腿机构,所述支腿机构分为前后两套支腿机构,所述担架机构通过支架机构与支腿机构连接;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支架框架和气动挺杆,所述支架框架与气动挺杆一端铰接,气动挺杆另一端与支腿机构铰接;所述支腿机构包括支腿架、万向轮和履带轮,支腿架的顶端通过上端双向棘轮与支架机构活动连接,支腿架下端呈l形,l形一侧端连接有万向轮,另一侧端内侧通过下端双向棘轮连接有履带轮,履带轮能够绕支腿架下端旋转或锁止固定。

所述支架机构的支架框架由两根纵梁和数根横向梁构成框架式,支架框架上连接有翻转护栏和折叠输液架,纵梁一端呈套管式结构,套管式结构中插接有伸缩式扶手。

所述担架机构包括折叠式担架框架、四折式泡沫垫和绑带,折叠式担架框架为四折结构,由纵杆和横杆构成框架结构,中部铺设金属网或冲孔薄板;四折式泡沫垫包括靠背、臀部、大腿和小腿四部分,各部分之间能够折叠,并与折叠式担架框架对应,折叠式担架框架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伤病员的绑带。

所述四折式泡沫垫为软垫,内部材料采用高强度海绵。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可折式担架机构、伸缩式扶手和万向轮设计,满足不同运载工具的通道拐角、电梯等小空间通行需要;采用履带轮设计,实现上下楼梯,通过沙滩、泥泞路面等野外地域功能;采用双向棘轮控制支腿架和履带轮,实施不同运行模式和担架姿态切换,完成不同作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下缓坡楼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下陡坡楼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乘坐普通电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下救护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搭设成车内病床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搭设成室内病床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担架机构,1-1、折叠式担架框架,1-2、四折式泡沫垫,1-3、绑带,2、支架机构,2-1、支架框架,2-2、气动挺杆,2-3、翻转护栏,2-4、伸缩式扶手,2-5、折叠输液架3、支腿机构,3-1、支腿架,3-2、万向轮,3-3、履带轮,3-4、上端双向棘轮,3-5、下端双向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包括担架机构1、支架机构2和支腿机构3,所述支腿机构分为前后两套支腿机构,所述担架机构通过支架机构与支腿机构连接;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支架框架2-1和气动挺杆2-2,所述支架框架与气动挺杆一端铰接,气动挺杆另一端与支腿机构铰接;所述支架机构的支架框架由两根纵梁和数根横向梁构成框架式,支架框架上连接有翻转护栏2-3和折叠输液架2-5,纵梁一端呈套管式结构,套管式结构中插接有伸缩式扶手2-4。所述支腿机构包括支腿架3-1、万向轮3-2和履带轮3-3,支腿架的顶端通过上端双向棘轮3-4与支架机构活动连接,支腿架下端呈l形,l形一侧端连接有万向轮,另一侧端内侧通过下端双向棘轮3-5连接有履带轮,履带轮能够绕支腿架下端旋转或锁止固定。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担架机构包括折叠式担架框架1-1、四折式泡沫垫1-2和绑带1-3,折叠式担架框架为四折结构,由纵杆和横杆构成框架结构,中部铺设金属网或冲孔薄板;四折式泡沫垫包括靠背、臀部、大腿和小腿四部分,各部分之间能够折叠,并与折叠式担架框架对应,折叠式担架框架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伤病员的绑带。所述四折式泡沫垫为软垫,内部材料采用高强度海绵。

本发明结构分析

担架机构用于承载伤病员,可折叠以缩短担架推车纵向尺寸;支架机构形成主体框架,以承载担架和连接支腿;支腿机构用于推车上下楼梯和平路行走,可调节成不同姿态满足不同使用场合。

(1)担架机构

担架机构包括折叠式担架框架、四折式泡沫垫、绑带等。折叠式担架框架为四折结构,由纵杆和横杆组成框架结构,中部铺设金属网或冲孔薄板;四折式泡沫垫包括靠背、臀部、大腿和小腿四部分,各部分之间可折叠,并与折叠式担架框架对应,泡沫垫为软垫,内部材料为高强度海绵;绑带用于固定伤病员。

(2)支架机构

担架支架包括支架框架、可翻转护栏、可折叠输液架、伸缩式扶手、气动挺杆。支架框架用于形成担架推车主体承载结构,由两根纵向矩形方管和数根横向矩形方管焊接而成;可翻转护栏用于伤病员侧向限位和担架推车辅助推行把手,辅助推行把手由圆形中空管焊接而成,可绕支架框架纵梁向外翻转180°;可折叠输液架用于伤病员运送中输液,可折叠平放于支架框架纵梁上并固定;伸缩式扶手与支架纵梁为套管结构,当担架机构折起时,伸缩式扶手可缩至支架框架纵梁内,缩短担架推车长度;气动挺杆用于辅助支撑支架框架,改善双向棘轮的受力情况;双向棘轮用于前后支腿双向旋转和锁止固定。

(3)支腿机构

支腿包括前后支腿架、前后万向轮、前后履带轮。前后支腿架均由竖向方管和横向方管焊接而成,顶端与支架框架纵梁通过上端双向棘轮活动连接,下端连接万向轮,下端内侧通过下端双向棘轮连接履带轮。前后万向轮、上下端双向棘轮可选用市购件。前后履带轮可分别绕前后支腿架下端双向旋转和锁止固定。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三个技术问题:一是利用可折式担架机构、伸缩式扶手和万向轮,满足不同运载工具的通道拐角、电梯等小空间通行需要;二是利用履带轮实现上下楼梯,通过沙滩、泥泞路面等野外地域功能;三是利用双向棘轮控制,实施不同运行模式和担架姿态切换,完成不同作业功能。

1.满足小空间通行需要

采用可折式担架机构、伸缩式扶手和万向轮设计,满足不同运载工具的通道拐角、电梯等小空间通行需要。担架机构采用可折式结构设计,其担架框架和泡沫垫均为四折式结构,与人体的靠背、臀部、大腿和小腿四部分相对应。靠背部分可向上折起,最大折起角度为60°,折起后其顶端外侧垂向投影与支架纵梁一端垂向投影基本重合,使担架推车靠背部分缩至最短;大腿和小腿部分可沿铰接处折起,小腿部末端可沿支架纵梁水平滑动,直至末端垂向投影与支架纵梁另一端投影基本重合,使担架推车腿部部分缩至最短。当靠背部分和腿部部分折起后,并把伸缩式扶手收缩至支架纵梁末端,可使担架推车纵向尺寸最短,再配合四个万向轮,使担架推车可原地转向,即可满足不同运载工具的通道拐角、电梯等小空间通行需要。

2.满足上下楼梯、野外地域通行需要

采用履带轮设计,实现上下楼梯,通过沙滩、泥泞路面等野外地域功能。前后支腿架下端内侧各铰接一个履带轮,履带轮可绕铰接点双向旋转和锁止固定。上下楼梯时,使其中一只支腿架保持不动,将另一只支腿架调节成水平状态,然后将两只支腿的履带轮调成同平面状态,利用多道台阶棱作为支撑点,即形成上楼梯状态和下楼梯状态。对于缓坡楼梯,上楼梯和下楼梯均应使伤病员头部朝向行进方向;对于陡坡楼梯,上楼梯时伤病员头部朝向行进方向,下楼梯时伤病员头部朝向行进反方向。通过沙滩、泥泞路面等野外地域时,可将前支腿履带轮展开至与地面平行状态,从而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保证担架推车平稳通过。

3.满足不同运行模式和担架姿态切换需要

采用双向棘轮控制支腿架和履带轮,实施不同运行模式和担架姿态切换,完成不同作业功能。双向棘轮1控制支腿架双向旋转和锁止固定,双向棘轮2控制履带轮双向旋转和锁止固定。除满足上下楼梯、野外地域通行等模式切换需要外,还可满足车内病床和室内病床等模式切换需要。搭设车内病床:打开双向棘轮1和双向棘轮2的锁止按钮,将前后支腿架和前后履带轮均调节成水平状态,然后锁止,即形成低病床状态,满足救护车等运载工具车内病床使用需要;若将前后履带轮调节成水平状态,并根据高度需要对前后支腿架进行调节,并使上平面保持水平,然后锁止,即形成室内病床状态,满足医院等场合室内病床使用需要。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多用途户外担架推车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