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止痒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3648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皮肤护理用品及药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用止痒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由于过敏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瘙痒症状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迅速升高。针对皮肤瘙痒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1)口服药物系统疗法,常用口服制剂有抗组胺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糖皮质激素等;(2)局部外用药物,包括润滑剂、冷却剂、局部麻醉药、外用抗组胺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然而,上述各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化学药物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诱发感染、加重溃疡病、诱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另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价格昂贵,局部麻醉药易导致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上述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化学药物的使用。

另一方面,现有的外用止痒产品主要采用皮肤刺激、表面麻醉、抗组胺药等途径达到止痒效果。此类产品由于其作用途径单一,从而造成其起效慢、止痒效果不理想、稳定性差等缺陷。例如,有些产品通过增加皮肤刺激性以获得较好的止痒效果,但易引起过敏、炎症等皮肤损害,且作用时间短,缺乏中长期疗效;有些产品通过添加抗组胺药以阻断过敏反应,中期疗效较好,但起效较慢且缺乏长期疗效,而且抗组胺药往往造成嗜睡、视力模糊、心脏毒性等副作用;有些产品通过添加麻醉剂以期抑制应激反应,但往往有效作用时间短,需要反复用药,使用不便并影响最终的止痒效果;还有产品添加激素类成分以增强疗效,极易造成慢性皮肤损害,甚至导致全身损害;还有些中药类产品多为复方制剂,组分众多,难于质控,且起效较慢,疗效也不确切。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的止痒产品各有缺点,因此仍有很多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得不到有效地控制。所以,开发使用安全、起效迅速、疗效确切、质量易控的外用止痒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外用止痒产品存在的作用途径单一、起效慢、止痒效果不理想、皮肤刺激性强、易造成皮肤损害、有效作用时间短、需反复用药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适用面广、起效迅速、疗效确切、作用时间长的外用止痒液。

本发明外用止痒液由皮肤刺激剂、变态反应抑制剂、皮肤渗透剂和中药浸膏制成,通过联合皮肤刺激、抗变态反应、自由基清除、促进细胞修复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成分间的拮抗/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止痒效果并降低皮肤损害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用止痒液,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皮肤刺激剂210-240,变态反应抑制剂35-50,

皮肤渗透剂35-38,中药浸膏15-25;

所述外用止痒液经过以下步骤制得: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8-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1-2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1-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称取皮肤刺激剂,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5-6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变态反应抑制剂和中药浸膏,混合后加入12-15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皮肤渗透剂,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优选:

皮肤刺激剂210,变态反应抑制剂35,

皮肤渗透剂35,中药浸膏15。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还优选:

皮肤刺激剂220,变态反应抑制剂40,

皮肤渗透剂36.5,中药浸膏20。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还优选:

皮肤刺激剂240,变态反应抑制剂50,

皮肤渗透剂38,中药浸膏25。

进一步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其原料配方中:

所述皮肤刺激剂为薄荷冰、樟脑、冰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其中薄荷冰、樟脑属于不具有强刺激性的成分,且使用浓度较低,我们发现将薄荷冰和樟脑联合使用时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刺激皮肤,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特点。

所述变态反应抑制剂为丹皮酚、甘草酸、甘草次酸、黄芩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其中丹皮酚能够抑制细胞变态反应,抑制组胺的生成,清除自由基,阻断连续的细胞损害,避免瘙痒范围的扩大,具有作用深层广泛,效果持久的特点;甘草次酸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延缓细胞衰老等作用,能有效修复其他成分及瘙痒造成的细胞损害。另外,由于甘草次酸的作用原理是抑制肾上腺皮质甾醇的破坏,造成局部血液内肾上腺皮质甾醇的浓度增加,故而产生较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所以甘草次酸没有外源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不会造成药物依赖和全身损害。

所述皮肤渗透剂为水溶性氮酮、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称取1g天然麝香,加入95%乙醇500ml,加热回流30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再用95%乙醇定容至1000ml)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

具体而言,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各原料的重量份优选: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36.5,中药浸膏20。

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各原料的重量份还优选: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26.5,中药浸膏20,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

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各原料的重量份还优选:

薄荷冰200,樟脑24,冰片16,

丹皮酚30,甘草酸5,甘草次酸10,

黄芩苷5,水溶性氮酮28,中药浸膏25,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

进一步地,制得本发明外用止痒液的原料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荷包牡丹提取物25-40;所述荷包牡丹提取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将荷包牡丹药材清洗、干燥、粉碎后加入8-10倍量30%乙醇,浸泡1小时后回流提取1小时,药液滤过,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回流提取1-2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真空干燥,即得到荷包牡丹提取物。

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各原料的重量份进一步优选: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36.5,中药浸膏20,

荷包牡丹提取物30。

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各原料的重量份进一步优选: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26.5,中药浸膏20,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荷包牡丹提取物30。

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各原料的重量份进一步优选:

薄荷冰200,樟脑24,冰片16,

丹皮酚30,甘草酸5,甘草次酸10,

黄芩苷5,水溶性氮酮28,中药浸膏25,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荷包牡丹提取物40。

此外,本发明外用止痒液还可按本领域常规的制备乳剂、软膏剂、霜剂、泡沫剂或凝胶剂的方法,进一步制得外用止痒乳剂、软膏剂、霜剂、泡沫剂或凝胶剂。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外用止痒液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症药物中的应用。

综上,本发明外用止痒液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多种皮肤刺激剂(薄荷冰、樟脑、冰片)的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具有用量少、起效快、作用显著、短期疗效优异的特点。

2、多种抗过敏成分(丹皮酚、甘草酸、甘草次酸、黄芩苷)联合使用,作用途径多样,可从过敏反应的多个环节进行阻断,中期疗效确切。

3、中药浸膏(蛇床子、皂角刺、黄柏、荆芥、地榆、白鲜皮)及麝香,具有清热凉血、燥湿透疹、解表的功效,可以辅助抗过敏成分起效,改善肌体局部环境,防止瘙痒复发,具有长期疗效。

4、皮肤渗透剂(水溶性氮酮、天然麝香)能够促进药物成分吸收,促进细胞主动转运,加快药物起效,提高作用深度,加强止痒疗效。

5、中药浸膏(黄芪)具有促进细胞修复、抗衰老、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皮肤刺激剂可能造成的不适反应。

6、黄芩苷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过敏反应,可以预防抓挠后的二次感染。

7、另外,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向上述原料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荷包牡丹提取物后,其止痒效果明显提升,提示荷包牡丹提取物可能与原料配方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产生了协同作用,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尚有待深入研究。

本发明采用皮肤刺激剂、变态反应抑制剂、皮肤渗透剂和中药浸膏制成外用止痒液,通过联合皮肤刺激、抗变态反应、自由基清除、促进细胞修复等多种途径,强效长效止痒,解决了普通外用止痒产品作用途径单一、起效慢、止痒效果差、有效作用时间短、需要反复用药的问题;同时本品选用薄荷冰、樟脑等不具有强刺激性的成分作为皮肤刺激剂,解决了皮肤刺激性强、易引起过敏炎症等皮肤损害的问题;最后本品不添加激素,解决了激素类成分易造成慢性皮肤损害、并可导致全身损害的问题。

经试验,本发明外用止痒液对皮肤瘙痒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本发明适用面广、使用安全,非常适合目前的市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下文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外用止痒液的使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36.5,中药浸膏2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1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称取薄荷冰和樟脑,混合后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5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甘草次酸和中药浸膏,混合后加入12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实施例2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26.5,中药浸膏20,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2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1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称取薄荷冰和樟脑,混合后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6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甘草次酸和中药浸膏,混合后加入15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和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称取1g天然麝香,加入95%乙醇500ml,加热回流30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再用95%乙醇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实施例3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00,樟脑24,冰片16,

丹皮酚30,甘草酸5,甘草次酸10,

黄芩苷5,水溶性氮酮28,中药浸膏25,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2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称取薄荷冰、樟脑和冰片,混合后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5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甘草酸、甘草次酸、黄芩苷和中药浸膏,混合后加入15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和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称取1g天然麝香,加入95%乙醇500ml,加热回流30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再用95%乙醇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实施例4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36.5,中药浸膏20,

荷包牡丹提取物3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1.5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将荷包牡丹药材清洗、干燥、粉碎后加入8倍量30%乙醇,浸泡1小时后回流提取1小时,药液滤过,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回流提取2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真空干燥,即得到荷包牡丹提取物;

称取薄荷冰和樟脑,混合后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5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甘草次酸、中药浸膏和荷包牡丹提取物,混合后加入15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实施例5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00,樟脑20,丹皮酚30,

甘草次酸10,水溶性氮酮26.5,中药浸膏20,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荷包牡丹提取物3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2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将荷包牡丹药材清洗、干燥、粉碎后加入10倍量30%乙醇,浸泡1小时后回流提取1小时,药液滤过,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回流提取1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真空干燥,即得到荷包牡丹提取物;

称取薄荷冰和樟脑,混合后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6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甘草次酸、中药浸膏和荷包牡丹提取物,混合后加入15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和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称取1g天然麝香,加入95%乙醇500ml,加热回流30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再用95%乙醇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实施例6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00,樟脑24,冰片16,

丹皮酚30,甘草酸5,甘草次酸10,

黄芩苷5,水溶性氮酮28,中药浸膏25,

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10,荷包牡丹提取物4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9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2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将荷包牡丹药材清洗、干燥、粉碎后加入8倍量30%乙醇,浸泡1小时后回流提取1小时,药液滤过,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回流提取1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真空干燥,即得到荷包牡丹提取物;

称取薄荷冰、樟脑和冰片,混合后研磨至低共熔状态,加入5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甘草酸、甘草次酸、黄芩苷、中药浸膏和荷包牡丹提取物,混合后加入12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和浓度为1g/l的天然麝香乙醇溶液(称取1g天然麝香,加入95%乙醇500ml,加热回流30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再用95%乙醇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对比例

一种外用止痒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薄荷冰220,丹皮酚40,

水溶性氮酮36.5,中药浸膏20。

制备方法如下:

先称取蛇床子、皂角刺、黄芪、荆芥、地榆、黄柏、白鲜皮药材各等份,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2小时,药液滤过,滤液备用,在相同条件下将药渣重复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50,即得到中药浸膏;

称取薄荷冰,研磨,加入5倍量的75%乙醇稀释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1;另取丹皮酚和中药浸膏,混合后加入12倍量的75%乙醇后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分别将上述溶液1和溶液2加热回流30min得到稳定均一的溶液,待两溶液充分冷却后混合两份溶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氮酮,搅拌均匀后加入75%乙醇定容至2000ml,即得到本发明外用止痒液。

药效学试验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得的外用止痒液进行药效学测试。

一、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试剂如下:

受试药物:实施例1-6和对比例制得的外用止痒液。

试验动物:km小鼠,体重20-25g。

二、造模方法

皮肤瘙痒症模型:对小鼠尾静脉注射0.025%右旋糖酐0.05ml/10g体重(1.25mg/kg),观察其搔痒次数和搔痒持续时间,与空白组对比,若模型组小鼠搔痒次数明显增多且搔痒持续时间延长,提示该皮肤瘙痒症模型已造模成功。

三、试验方法

试验分组:

从造模成功的小鼠中选择体重相近的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即受试药物组(实施例1-6组、对比例组)、空白对照组(不用药)。

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病变部位皮肤涂抹。

给药频次和周期: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

四、试验结果

动物活体观测指标:

一般临床观察:包括但不限于死亡情况、精神状态、行为活动、发病、呼吸、分泌物、粪便以及饮食和饮水情况等。

详细临床观察: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状态、行为活动、皮肤、被毛、眼睛、耳朵、鼻、腹部、外生殖器、肛门、四肢、足和呼吸。

体重:所有动物在接收后和分组前测定体重,并在动物安乐死前测定体重。

观测指标:

皮肤瘙痒症小鼠模型进行搔痒次数和搔痒持续时间测定,以小鼠前爪搔抓头部,后爪搔抓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作为搔痒指征,观察记录30min内小鼠搔痒次数和搔痒持续时间(取各组小鼠测定平均值)。

测定记录时间:首次给药前和d6。

表1各试验组动物给药前后搔痒次数和搔痒持续时间

试验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空白组相比,各受试药物组小鼠搔痒次数和搔痒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提示各组小鼠的皮肤瘙痒症状均有所减轻,相较于对比例组,实施例组减轻程度更为显著,尤其是实施例4-6组,其对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相比而言,对比例组由于原料配方中缺少了某些组分,其对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远不及实施例组,从而说明实施例组止痒液的原料种类及配比组成要优于对比例组,所以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各原料组分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才为皮肤瘙痒症治疗奠定了药效学基础。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