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9193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灌肠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需大量不保留灌肠有人工肛门患者使用的灌肠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常用塑瓶装的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作为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使用的灌肠液,在予人工肛门的患者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使用的一种灌肠装置是上部带有一个一次性冲洗袋,冲洗袋下方连通灌肠管,灌肠管上设置有卡口流量调节器,使用时通常先用剪刀将盛装灌肠液的塑瓶从瓶口剪开,再将灌肠液倒入一次性冲洗袋内,如附图中的图1和图2所示,然后打开卡口调节器的卡口进行排气,排好气后再将卡口卡紧灌肠管,嘱咐患者取侧卧位,一人在造瘘口下方垫予大号感染垃圾袋并固定,另一人用蘸有石蜡油的棉签润滑灌肠管前端10厘米,将肛管插入造瘘口予患者进行灌肠。此法进行灌肠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反复用剪开塑瓶灌肠液瓶口,易被剪刀刺伤,造成人身伤害;二是剪塑瓶时剪刀接触盐水过多易腐蚀生锈,增加成本;三是灌肠管上的流量调节器为片状卡口流量调节器,此种卡口流量调节器靠片夹夹紧灌肠管来调节灌肠液流量,流量容易忽大忽小,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控制灌肠液滴速,易造成灌肠液浪费;四是患者造瘘口无括约肌,另外一般造瘘口均位于腹部,其位置不宜放置便盆,操作时需多人协助,灌肠前在造瘘口下方垫予大号感染垃圾袋,感染垃圾袋垫在患者身下也易污染病人的衣物及被服,病人每次灌肠完都必须大换,增加劳动强度,浪费人力物力,给临床操作造成许多不便;五是予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时患者大便易喷溅到操作者手上,尤其是对一些患有某些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或消化道出血等需灌肠者,易造成操作者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肠装置,它可以解决在给人工肛门的患者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存在的操作步骤烦琐、医疗成本高、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和易造成操作者交叉污染的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灌肠装置包括有灌肠管和连接所述灌肠管底端的肛管,所述灌肠管的顶端设置有针刺接头,所述针刺接头下部连通有通气管;所述灌肠管上设置有滑轮流量调节器;所述肛管上端套有底盘带有压敏胶的肛袋,所述肛袋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尾端设有手撕开口封闭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灌肠管采用普通的输液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取消了冲洗袋,将连接灌肠液的灌肠管头端做成硬塑的针刺接头,使用时直接将针刺接头插入灌肠液瓶中,避免反复将灌肠液倒入冲洗袋,也减去了反复用剪刀剪开塑瓶这一步,更加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也避免可能给操作者带来的意外伤害,节约时间和成本。

2、本发明在灌肠管上增加肛袋,在肛管插入人工肛门后,将灌肠管上的肛袋上压敏胶紧贴予患者人工肛门周围皮肤上,此袋便于接污物,同时防侧漏,减少污物污染病人衣物及被服;同时可避免患者大便喷溅到操作者手上,避免交叉感染,给操作者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消除操作者的心理负担,易于操作者接受,且操作时可减轻操作者和家属的疲劳,节省人力物力,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3、本发明在肛袋左下方增加一手撕虚折线的排液管,有利于患者灌肠后,大便直接排至便器内,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还能节省护理工作的人力资源。

4、本发明采用的流量调节器为滑轮流量调节器,流量大小过渡平缓,避免了流量容易忽大忽小,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好控制灌肠液滴速。

5、本发明安全卫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简单,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适用于人工肛患者进行肠道清洁,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盛装灌肠液塑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灌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针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剪刀,2、灌肠液,3、一次性冲洗袋,4、卡口流量调节器,5、肛管,6、灌肠管,7、针刺接头,8、通气管,9、滑轮流量调节器,10、造瘘口,11、排液管,12、手撕开口封闭线,13、肛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现有技术的灌肠装置结构和使用示意图;临床中常用的灌肠液都是用一个密封的塑料瓶盛装,使用时先用剪刀1将盛装灌肠液2的塑料瓶从瓶口剪开,再将灌肠液2倒入一次性冲洗袋3内,一次性冲洗袋3下端连接有灌肠管6和肛管5,本实施例灌肠管6是常用的输液管,灌肠管6上带有卡口流量调节器4,打开灌肠管6管子上的卡口流量调节器4进行排气,排好气后再将卡口流量调节器4卡紧灌肠管6,嘱咐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一人在造瘘口10下方垫予大号感染垃圾袋并固定,另一人用蘸有石蜡油的棉签润滑肛管5前端10厘米,将肛管插入造瘘口10内即可对人工肛门的患者进行灌肠。

图3和图4的灌肠装置,包括有用塑料瓶密封盛装的灌肠液2,带有针刺接头7的灌肠管6,在针刺接头7下方的灌肠管6上部连通有通气管8;灌肠管6上设置有滑轮流量调节器9,用滑轮流量调节器9调节流量时,流量大小过渡平缓,避免了卡口流量调节器调节流量时流量容易忽大忽小的情况,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好控制灌肠液滴速;灌肠管6下端连接有用于插入造瘘口10的肛管5;肛管5上端套有底盘带有压敏胶的肛袋13,肛袋13连接有尾端设有手撕开口封闭线12的排液管11。

使用本发明时,操作者嘱咐患者取侧卧位,将滑轮流量调节器9调至阻断灌肠管6通路的位置,然后将灌肠管6的针刺接头7刺插入塑瓶中与灌肠液2连通,利用外界大气压将外界气体通过通气管8进入瓶内,避免塑瓶内因装灌肠液2流出形成负压,打开滑轮流量调节器9进行排气,用石蜡油棉球润滑肛管5前段,将肛管5插入造瘘口10内5-7厘米,将灌肠管6上肛袋13上压敏胶紧贴于造瘘口10皮肤周围,粘贴牢固,然后将肛袋13侧面的排液管11开口端手撕开口封闭线12撕开后,将排液管11开口端放置在便器或痰盂上方,调节滑轮流量调节器9的开关,缓慢将灌肠液2通过灌肠管6和肛管5为人工肛患者进行肠道清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肠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有灌肠管和连接灌肠管底端的肛管,所述灌肠管的顶端设置有针刺接头,针刺接头下部连通有通气管;灌肠管上设置有滑轮流量调节器;所述肛管上端套有底盘带有压敏胶的肛袋,肛袋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尾端设有手撕开口封闭线。本发明可以解决在给人工肛门的患者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存在的操作步骤烦琐、医疗成本高、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和易造成操作者交叉污染的诸多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秦敏;钟敏华;李运泽;何芳;徐钰钧;陈维英;孙永丽;梁启;邹格;戴丽鲜;韦丽娟;陈映晖;李晓虹;李博琳;罗翠雪;莫妤霞;韦虹仰;杨巧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