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3643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理疗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脉冲理疗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理疗套件。



背景技术:

电脉冲理疗,是利用电流经过身体对人体的肌肉组织和神经元产生刺激作用,使得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激活神经元细胞,增强线粒体的有氧氧化能力,提高生物酶的活性,以改善人体的肌肉组织和神经状态的物理治疗方法。肌肉神经电刺激(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是电脉冲理疗中的一种,是利用20-50hz的低频电流通过电极刺激特定的肌肉群,使其产生抽搐或收缩,以达到对肌肉的功能修复的目的。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nmes已被广泛用于长期不活动、手术或伤害导致的废用肌肉的力量训练,例如缺乏运动的老人、长期卧床或手术后的病人。

目前,采用电脉冲鞋使用nmes的治疗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将正负两个电极通过导线与脉冲控制器进行连接,其中一个电极设于鞋内,另一个电极可放置在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上,通过在人体的脚上和治疗部位之间与电极形成电流回路以实现电脉冲对治疗部位的刺激作用,这种方式虽然可通过调整正负电极的位置以实现大范围的理疗刺激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顾忌导线的连接和牵引,从而使得行动受限、行走不便,活动范围有限;另一种是将正负两个电极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并放置于同一鞋底中,这种方式虽然通过在足底与电极之间形成电流回路以实现电脉冲的理疗刺激作用,使用时虽然无需外接设备,行动灵活,但仅在两个足底与各自的电极之间形成电流回路,使得电脉冲刺激作用的范围较小,治疗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理疗套件,旨在具有大范围的电脉冲理疗刺激作用的同时,双脚无需直接外接任何设备,不会对人们的行走和活动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理疗套件,包括一双理疗鞋,所述一双理疗鞋包括左脚鞋和右脚鞋,且所述左脚鞋和所述右脚鞋的鞋内各设有导电组件;一个理疗垫,所述理疗垫设有导电层;电脉冲发生器,所述电脉冲发生器设于所述左脚鞋或所述右脚鞋内且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所述左脚鞋和所述右脚鞋与所述理疗垫抵接时,所述电脉冲发生器通过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以形成电脉冲回路。

可选地,所述左脚鞋包括左鞋底及设于所述左鞋底上的左鞋垫,所述右脚鞋包括右鞋底及设于所述右鞋底上的右鞋垫;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柱,所述左鞋底和所述右鞋底各设有与所述导电柱适配的通孔,所述导电柱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导电柱的底端与所述供电层抵接,所述导电柱的顶端高于所述左鞋垫或所述右鞋垫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左鞋垫和所述右鞋垫还设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的弹性导电凸起,所述弹性导电凸起的底面与所述导电柱的顶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左鞋底底面和所述右鞋底底面都设有孔盖以及用于触发所述孔盖滑动开合所述通孔的触发机构。

可选地,所述理疗套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左脚鞋内或所述右脚鞋内的控制盒,所述电脉冲发生器设于所述控制盒内且所述控制盒内还设有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的控制组件。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与外界控制终端信号连接的脉冲控制器,所述脉冲控制器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理疗垫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导电层在面向所述理疗鞋的一面上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暴露所述导电层的导向孔,所述导电组件穿过所述导向孔延伸电连接所述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导向孔设有多个,各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绝缘层上呈矩阵排布。

可选地,各所述导向孔以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式排布,或者,各所述导向孔以间隔距离逐渐递增或逐渐递减的方式排布。

可选地,所述理疗垫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导电层面向地面的一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一双包括各设有导电组件的左脚鞋和右脚鞋的理疗鞋、在左脚鞋或右脚鞋中设有与导电组件电连接的电脉冲发生器,以及一个设有供电层的理疗垫,在进行理疗时,左脚鞋和右脚鞋踩踏于理疗垫上与理疗垫抵接,电脉冲发生器通过导电组件与导电层电连接,分别在左脚鞋和右脚鞋上形成正、负电极,以形成电脉冲经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人体躯干、右脚鞋(或左脚鞋)导电组件、导电层再回到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的电脉冲回路,从而实现电脉冲对人体的理疗刺激作用。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正、负电极分别处于两只鞋内,通过人体躯干起到导体作用建立电流回路,使得电脉冲在人体上有大范围的理疗刺激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左脚鞋和右脚鞋与导电层抵接使导电组件与导电层电连接,使双脚无需再直接连接任何外接设备,避免了外部导线的使用,消除了使用中导线的牵扯,不会对行走造成任何不便和影响,使理疗过程中的行动更加轻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理疗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理疗鞋的正面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脚鞋的左视爆炸图;

图4为图2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理疗垫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理疗垫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理疗套件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理疗套件1包括一双理疗鞋100,一双理疗鞋100包括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且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的鞋内各设有导电组件140;一个理疗垫200,理疗垫200设有导电层210;电脉冲发生器(图中未示出),电脉冲发生器设于左脚鞋110或右脚鞋120内且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与理疗垫200抵接时,电脉冲发生器通过导电组件140与导电层210电连接以形成电脉冲回路。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中设有导电组件140,使该导电组件140与用户的足底接触时,与人体躯干连接导电。理疗垫200上设有导电层210,使理疗垫200通过导电层210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进而与人体躯干连通,形成导电层210、导电组件140与人体躯干之间的电流回路。电脉冲发生器,通过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为整个电流回路提供电脉冲。在使用理疗套件1进行理疗刺激时,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同时踩踏于理疗垫200上与理疗垫200抵接,使导电组件140与导电层210电连接,在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140、人体躯干、右脚鞋(或左脚鞋)导电组件140、导电层210之间形成电流回路,通过电脉冲发生器提供电脉冲,使电脉冲从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140流经人体躯干后,依次通过右脚鞋(或左脚鞋)导电组件140、导电层210后,再回到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140,从而实现电脉冲对人体躯干大范围的理疗刺激作用。同时,由于电脉冲发生器设于左脚鞋110或右脚鞋120中,导电组件140各设于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内,使得足底在鞋内通过导电组件140与电脉冲发生器和导电层210实现直接的电连接,因此双脚不需要再直接连接任何外接设备,避免了外部连接线的使用,防止了在跨步行走过程中连接线的牵扯,使得在电脉冲理疗过程中的行动轻便,不会对行走产生任何影响。此外,可根据实际使用的场所采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理疗垫200,使得使用理疗套件1进行电脉冲理疗时更加方便和灵活。导电层210可通过在绝缘材料的表面刷涂导电胶的方式制成或者直接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其中,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膜(例如铜、银等)、导电硅橡胶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一双包括各设有导电组件140的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的理疗鞋100、在左脚鞋110或右脚鞋120中设有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的电脉冲发生器,以及一个设有导电层210的理疗垫200,在进行理疗时,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踩踏于理疗垫200上与理疗垫200抵接,电脉冲发生器通过导电组件140与导电层210电连接,分别在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上形成正、负电极,以形成电脉冲经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140、人体躯干、右脚鞋(或左脚鞋)导电组件140、导电层210再回到左脚鞋(或右脚鞋)导电组件140的电脉冲回路,从而实现电脉冲对人体的理疗刺激作用。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正、负电极分别处于两只鞋内,通过人体躯干起到导体作用建立电流回路,使得电脉冲在人体上有大范围的理疗刺激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左脚鞋110和右脚鞋120与导电层210抵接使导电组件140与导电层210电连接,使双脚无需再直接连接任何外接设备,避免了外部导线的使用,消除了使用中导线的牵扯,不会对行走造成任何不便和影响,使理疗过程中的行动更加轻便。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左脚鞋110包括左鞋底113及设于左鞋底113上的左鞋垫112,右脚鞋120包括右鞋底123及设于右鞋底123上的右鞋垫122;导电组件140包括导电柱141,左鞋底113和右鞋底123各设有与导电柱141适配的通孔160,导电柱141穿设于通孔160内;导电柱141的底端与导电层210抵接,导电柱141的顶端高于左鞋垫112或右鞋垫122的顶面。左鞋底113和右鞋底123上设有与导电柱141适配的通孔160,方便将导电柱141穿设于左鞋底113和右鞋底123中。导电柱141的底端与导电层210抵接,使得导电柱141与导电层210电连接;导电柱141的顶端高于左鞋垫112或右鞋垫122的顶面,以保证导电柱141的顶端与用户的足底进行有效的接触连接;使用过程中,导电层210通过导电柱141与人体躯干电连接,使电脉冲经过左脚鞋导电柱141(或右脚鞋导电柱141)流经躯干后,经右脚鞋导电柱141(或左脚鞋导电柱141)、导电层210,再回到左脚鞋导电柱141(或右脚鞋导电柱141)以形成电脉冲回路,使得电脉冲在人体躯干上具有大范围的刺激作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在左鞋底113或右鞋底123设置一个或多个导电柱141,同时,足底通过导电柱141与导电层210电连接,使双脚无需再直接连接任何外接设备,使得使用时不会对行走造成任何不便和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左鞋垫112和右鞋垫122还设有与通孔160位置相对的弹性导电凸起142,弹性导电凸起142的底面与导电柱141的顶端连接。在鞋垫上与通孔160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弹性导电凸起142,一方面可使导电柱141通过弹性导电凸起142与足底电连接;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理疗鞋100时足底与导电柱141的顶端贴合,行走时导电柱141对足底产生顶触感,使得足底在行走时产生不适,弹性导电凸起142可发生弹性形变,在行走过程中凸起结构发生弹性形变而对导电柱141对足底产生的顶触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缓解足底因导电柱141的顶触产生的不适。弹性导电凸起142的底面与导电柱141的顶端连接,使得导电柱141对弹性导电凸起142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弹性导电凸起142的机械强度的稳定性。另外,也可使弹性导电凸起142的底面与导电柱141的顶端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行走时,足底对弹性导电凸起142施加朝向导电柱141顶端的压力,使得弹性导电凸起142的底面与导电柱141的顶端抵接以实现电连接,形成电脉冲回路;同时弹性导电凸起142的底面与导电柱141顶端之间的空隙使行走过程中足底对弹性导电凸142起朝导电柱141的下压起到缓冲作用,从而缓解导电柱141顶端对足底产生的顶触感,提高行走过程中足底的舒适度。此外,在左鞋垫112和右鞋垫122上除弹性导电凸起142之外还可设有多个弹性凸起150,以增强行走时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足底在使用理疗鞋100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左鞋底113底面和右鞋底123底面都设有孔盖(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触发孔盖滑动开合通孔160的触发机构(图中未示出)。采用孔盖,在使用理疗鞋100时使孔盖开启,露出导电柱141的底端,使导电柱141与导电层210抵接实现电连接;当不使用理疗鞋100时使孔盖闭合,将导电柱141的底端遮盖于孔盖中避免导电柱141的底端外露,不仅有利于降低导电柱141因底端外露发生的自损耗,延长理疗鞋100的使用期限,而且还可使理疗鞋100直接行走于地面上时不会对导电柱141的底端造成磨损,使得在使用电脉冲理疗前后无需进行理疗鞋100与普通鞋的更换,使得使用更加方便。设有触发孔盖开合的触发机构,以方便控制孔盖的开启和闭合。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理疗套件1还包括设于左脚鞋110内或右脚鞋120内的控制盒131,电脉冲发生器设于控制盒131内且控制盒131内还设有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的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设置控制组件,可在控制组件中预设电脉冲的强度、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电脉冲使用模式,方便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对使用的电脉冲强度、时间长短和使用模式进行控制。设置控制盒131,可将电脉冲发生器和控制组件均设于控制盒131中,通过控制盒131将电脉冲发生器和控制组件设于左脚鞋110或右脚鞋120中,可避免在理疗鞋100的外部使用导线将电脉冲发生器和控制组件与导电组件140连接,使得理疗鞋100的外部没有任何导线的牵扯,而且还使得鞋内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控制组件130包括用于与外界控制终端信号连接的脉冲控制器,脉冲控制器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脉冲控制器与导电组件140电连接,通过脉冲控制器对使用电脉冲刺激时的强度、使用时间和使用模式进行控制,使得使用时对电脉冲的控制更加方便。脉冲控制器用于与外界控制终端进行信号连接,即可使外界控制终端通过信号传递对脉冲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无线连接对电脉冲刺激时所需要的强度、时间长度和模式进行调节,使得对理疗鞋100的操控非常便捷,同时还避免了外部导线的使用,使得理疗鞋100的结构简洁。本实施例中,外界的控制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遥控或是任何可与脉冲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无线终端。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理疗垫200还包括绝缘层220,绝缘层220设于导电层210在面向理疗鞋100的一面上且绝缘层220上设有用于暴露导电层210的导向孔221,导电组件140穿过导向孔221延伸电连接导电层210。采用设有导向孔221的绝缘层220,一方面可对导电层210进行遮盖和保护,避免导电层210长时间的完全暴露于空气中,降低导电层210的自损耗,延长理疗垫200的使用期限;另一方面使理疗鞋100踩踏于理疗垫200上与理疗垫200抵接时,导电组件140穿过导向孔221延伸电连接导电层210,以形成电脉冲回路。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20采用耐磨绝缘材料制成,耐磨绝缘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ep)耐磨涂层、聚亚酰胺(pi)耐磨涂层、聚氨酯(pu)耐磨涂层、聚醚醚酮(peek)耐磨涂层等。导向孔221的形状可采用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进一步地,导向孔221设有多个,各导向孔221在绝缘层220上呈矩阵排布。导向孔221设有多个,使得使用时踩踏于导向孔221中进行跨步行走。各导向孔221于绝缘层220上呈矩阵排布,可根据需要在导向孔221旁标识出行走方向或路径,从而沿着标示方向进行跨步行走,以针对性的加强对所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的电脉冲刺激,以获得更好的电脉冲理疗效果。例如,若需要加强对膝关节的电脉冲刺激,可多设置带有转弯方向标识的导向孔221;若需要加强对小腿肌肉的刺激,可多设置带有直线行走方向标识的导向孔221。此外,也可使导向孔221在绝缘层220上无规律排布,如图6所示,以使得在行走中的跨步方向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各导向孔221以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式排布,或者,各导向孔221以间隔距离逐渐递增或逐渐递减的方式排布。根据行走中所需的跨步幅度大小对导向孔221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设置,使治疗中采用不同幅度的跨步进行行走,以获得更好的电脉冲理疗效果。例如将导向孔221之间的间隔距离均匀设置,引导使用者采用相同的跨步大小进行行走;将导向孔221之间的间距逐渐递增或逐渐递减,引导使用者行走的跨步幅度逐步增大或逐步减小。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在理疗垫上使导向孔221采用上述其中的一种方式设置,或将两种方式结合设置,也可采用其他所需的方式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理疗垫200还包括支撑层230,支撑层230设于导电层210面向地面的一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层230,不仅对理疗鞋100踩踏于理疗垫200上时产生支撑作用,还避免导电层210直接接触地面造成导电层210的磨损,实现了对导电层210的遮挡和保护。此外,当使用理疗鞋100在理疗垫200上进行跨步刺激时,由于支撑层230具有一定的厚度,可对行走过程中脚步的抬起和降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在行走过程中的舒适感。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层230可以采用泡沫、塑料、织物、珍珠棉等各种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