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力锻炼的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936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用于视力锻炼的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保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视力锻炼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重要的器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等不断出现,导致人们对眼睛的使用越来越繁重,使得眼睛的疲劳程度不断的加深,因此保护视力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从而在现有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视力锻炼仪。但是在现有的视力锻炼仪当中,对于成像屏的移动通常都是通过气缸等直线动作的驱动件来驱动成像屏进行前后移动;受到驱动件往复动作速度的影响,成像屏的移动速度较慢,且难以在多次移动中控制成像屏的移动位置均不相同,对视力进行训练时的场景变化程度低,且成像屏移动速度较慢,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往复动作过于频繁,驱动件极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用于视力锻炼的医疗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视力锻炼的医疗设备,包括盒体、设于所述盒体内的成像屏、设于该壳体上的目镜口及与该目镜口相配合的目镜更换装置;所述目镜更换装置包括与壳体活动配合的转盘、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转盘上的多个目镜放置腔及设于所述目镜放置腔内的目镜;所述盒体上设有一导轨,所述成像屏连接一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一驱动件,该底座可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成像屏沿所述导轨前后移动;所述驱动件具有一可转动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一传动部件驱动所述底座前后动作;所述导轨的其中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与导轨相连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一缓冲层。本发明通过传动部件的设置,将输出轴的旋转动作转换为底座的前后运动,从而相较采用驱动件进行直线式推动的方式而言,只需要通过控制输出轴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底座的前后移动,驱动件不易损坏,设备使用寿命长;且由于旋转的速度很快,从而在驱动底座带动成像屏移动时的移动速度也非常快,从而成像屏的移动速度快,设备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根据转动圈数的不同,即可控制成像屏最终停止在不同位置上,使得视力训练的场景更为多样化,视力训练的效果更好;通过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设置,可防止底座运动至导轨端部时从导轨上脱出;通过缓冲层的设置,可减小底座与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撞击,防止底座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盒体上的固定杆、与固定杆相配合的传动带及可拆卸固连于该传动带上的连接件;所述固定杆设于所述导轨侧部,且位置对应于所述导轨的端部设置;所述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外;连接件可拆卸固连在传动带下,进而在传动带转动时,连接件的位置即可发生移动,带动成像屏进行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传动带之间设有一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活动套和设于该活动套与固定杆之间的润滑层;所述活动套上设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环槽;由于传动带在传动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处于绷紧状态,从而传动带在动作的过程中,其自身会发生一定的上下起伏,而传统结构下,传动带是直接套设在固定杆外的,受到传动带材质的影响,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传动带与固定杆连接的一端通常难以自如的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传动带的其他部位将会受到扭转,使得传动带的运动受到阻碍,从而成像屏的来回移动会出现卡顿的现象,且长期使用后传动带的磨损也非常严重,需要经常更换传送带;而本发明中设置了活动套,

由于活动套是活动套设在固定杆外的,且固定杆的长度大于活动套的长度,从而活动套相对固定杆转动同时可相对固定杆上下移动,传动带的端部可以在活动套的带动下自由的发生上下起伏,保证传动带运动顺畅,成型屏的来回移动快速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且由于传动带是套设在活动套外的,磨损基本发生在活动套与固定杆之间,传动套的磨损很小,基本不用更换;同时,又由于设置了润滑层,极大程度的减小了活动套与固定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两者之间的磨损也非常小,延长了使用寿命;且减小摩擦力使得活动套相对固定件可转动的更快,使得成像屏的移动更为迅速。

进一步的,所述环槽内沿其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有一圈条状卡槽,所述传动带内表面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若干卡齿;通过卡齿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传动套与活动套之间的止转配合,两者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打滑,保证两者之间不会存在磨损,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上部设有一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下表面与第二螺母的上表面配合抵触;通过防脱件的设置,有效防止活动套从固定杆上端部脱出;两螺母的配合可保证,螺母不会在与活动套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杆移动,防脱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倒u形设置的连接部和与所述底座相配合的连接板,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间隔均匀的多个竖齿;通过连接部钩在传送带上,且连接部上的竖齿与传动带上的卡齿相互啮合,使得连接部可直接跟随传动带一同前后移动,进而在传动带运动时,即可带动成像屏进行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外活动套设有一传动套,所述传动带套设于该传动套外;所述传动套上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环槽凹槽内设有与所述卡齿相配合的通槽;由于传动带在传动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处于绷紧状态,从而传动带在动作的过程中,其自身会发生一定的上下起伏,而传统结构下,传动带是直接套设在输出轴外的,受到传动带材质的影响,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传动带与输出轴连接的一端通常难以自如的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传动带的其他部位将会受到扭转,使得传动带的运动受到阻碍,从而成像屏的来回移动会出现卡顿的现象,且长期使用后传动带的磨损也非常严重,需要经常更换传送带;而本发明中设置了传动套,由于传动套是活动套设在输出轴外的,且输出轴的长度大于传动套的长度,从而传动套相对输出轴转动同时可相对输出轴上下移动,传动带的端部可以在传动套的带动下自由的发生上下起伏,保证传动带运动顺畅,成型屏的来回移动快速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且由于传动带是套设在传动套外的,磨损基本发生在传动套与输出轴之间,传动套的磨损很小,基本不用更换;同时,又由于设置了润滑层,极大程度的减小了传动套与输出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两者之间的磨损也非常小,延长了使用寿命;且,减小摩擦力使得传动套相对输出轴可转动的更快,使得成像屏的移动更为迅速。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一止转凸部,所述套筒上设有与该止转凸部相配合的止转凹部;所述输出轴的下端设有一螺纹槽,该螺纹槽内螺接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下端向外延伸形成一防脱凸缘;通过套筒的设置,防止驱动轴发生磨损;通过止转凸部与止转凹部的配合实现套筒与驱动轴之间的止转配合,有效防止两者发生打滑现象,驱动轴基本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传动部件的设置,将输出轴的旋转动作转换为底座的前后运动,从而相较采用驱动件进行直线式推动的方式而言,只需要通过控制输出轴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底座的前后移动,驱动件不易损坏,设备使用寿命长;且由于旋转的速度很快,从而在驱动底座带动成像屏移动时的移动速度也非常快,从而成像屏的移动速度快,设备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根据转动圈数的不同,即可控制成像屏最终停止在不同位置上,使得视力训练的场景更为多样化,视力训练的效果更好;通过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设置,可防止底座运动至导轨端部时从导轨上脱出;通过缓冲层的设置,可减小底座与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撞击,防止底座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4为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5为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视力训练仪,包括盒体1、设于所述盒体1内的成像屏2、设于该壳体上的目镜口3及与该目镜口相配合的目镜更换装置;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导轨12,所述成像屏2连接有一底座22,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底座还连接有一驱动件23;所述目镜更换装置包括圆盘形的转盘41、目镜放置腔42以及目镜43,所述转盘41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盒体1上;所述目镜放置腔42设置为多个,沿所述底座的外边缘一圈间隔均匀的分布;每个目镜放置腔42内均设有一个目镜43,且不同目镜放置腔42内的目镜的度数并不相同;当不同的位置的目镜跟随底盘的旋转对准至目镜口3时,即可使得使用者在不同度数大小的目镜情况下进行视力锻炼。

所述驱动件23为电机,所述驱动件23具有一可转动的输出轴231,所述输出轴231通过一传动部件驱动所述底座21前后动作;具体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定杆61、传动带62以及连接件63,所述固定杆61固设于所述盒体上,所述传动带62与固定杆61相配合,所述连接件63可拆卸固连于该传动带上;所述固定杆61设于所述导轨5侧部,且位置对应于所述导轨5的端部设置;所述传动带62为皮带,其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杆61外,另一端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31外;优选的,所述固定杆61与所述传动带62之间设有一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活动套641和设于该活动套641与固定杆61之间的润滑层,该润滑层为润滑油;所述活动套641上设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环槽642,所述传动带62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若干卡齿,所述环槽642内表面上设有一圈条状卡槽,这些条状卡槽沿所述环槽642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卡齿和卡槽相互咬合,使得活动套和传动带之间不会发生打滑。

所述连接件63包括倒u形设置的连接部631和与所述底座相配合的连接板632,连接部631钩在传动带上,连接板632则与底座螺接,所述连接部631上设有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竖齿,竖齿与卡齿相互咬合,使得连接件可随传动带的移动一同发生移动。

为了防止活动套从固定杆上脱出,我们在所述固定杆61的上部设置了一防脱件65,所述防脱件65包括第一螺母651和第二螺母652,第一螺母651和第二螺母652均螺接在固定杆61上端,且第一螺母651的下表面与第二螺母652的上表面配合抵触;所述输出轴231上固设有一套筒71,所述输出轴231上设有一止转凸部232,所述套筒71上设有与该止转凸部相配合的止转凹部711,当套筒与输出轴连接时,止转凸部卡入至止转凹部内,实现两者的止转配合;优选的,所述套筒71外活动套设有一传动套72,所述传动带62套设于该传动套72外;所述传动套72上设有一环形凹槽721,所述传动带62设于该环形凹槽721内,所述环槽凹槽721内壁上设有一圈通槽,这些通槽沿环槽凹槽721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为了防止传动套脱出,我们在所述输出轴231的下端设置了一螺纹槽,该螺纹槽内螺接一定位件8,该定位件下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圈防脱凸缘81。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5的其中一端上设有一第一限位件51,导轨3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限位件52,可防止底座运动至导轨端部时从导轨上脱出;所述第一限位件5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52与导轨相连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一缓冲层,该缓冲层由橡胶制成,该缓冲层可减小底座与第一限位件5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52之间的撞击,防止底座损坏。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