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塘生态甲鱼养殖用的杀菌中药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0514阅读:257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塘生态甲鱼养殖用的杀菌中药及其使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生态甲鱼养殖期间“粗脖子”疾病。



背景技术:

生态甲鱼在养殖期间由于大自然很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甲鱼开始投喂饲料天气突然变化,甲鱼饲料大量剩余造成水质恶化,水位上下分层,底部有害物翻塘到水体表面,造成甲鱼呼吸道呛上泥浆水,继而造成甲鱼咽喉部发炎肿胀、组织坏死,造成大量死亡或者是全部死亡的结局,在通常疾病爆发时候养殖户一般采取二氧化氯水质消毒再加“氟苯尼考”加“利福平“”等抗生素治疗,但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以后水体大量有益细菌和病毒性细菌都全部杀死,造成水质二次恶化,会引发甲鱼很长时间不吃饲料的情况,同时生态甲鱼对抗生素抗药性越来越强,不利于健康水产发展,抗生素使用以后甲鱼体内抗生素药物残留极大,对食用者产生较大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的外塘生态甲鱼养殖用的杀菌中药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塘生态甲鱼养殖用的杀菌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成分组成(干品质量百分比):

大蒜含量7~13%;

马兰头根含量0~13%;

野菊花含量4~10%;

一包针含量4~6%;

艾含量7~13%;

半边莲含量4~6%;

南沙参含量3~6%;

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7~13%;

水杨梅根含量0~6%;

薄荷含量4~6%;

女贞果实含量0~6%;

仙人掌含量4~10%;

覆盆子含量4~10%;

杠板归含量4~10%;

野荞麦含量0~6%;

鱼腥草含量4~6%;

凤尾草含量4~6%。

以上配方是在生态甲鱼养殖高温期间,由于天气突变造成水体上下分层,水体缺氧迫使甲鱼上下大幅度的活动,继而把养殖池塘底部有毒泥浆翻到水体中,泥浆水被甲鱼在吸进时候带入咽喉部造成呼吸道局部感染、肿胀,中毒造成甲鱼不能吃食物或者是停止觅食,严重者咽喉部完成堵塞不能呼吸直至死亡,由于是池塘底部细菌性病毒传染性很强,不有效快速治疗及可能全部死亡的结局,由于细菌性病毒很容易造成肝脏失血坏死,同时死亡的甲鱼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污染环境。此中药配方主要以杀菌、消炎、解毒、清热、化淤血、成分为主,能有效控制后续爆发性大面积感染,利用部分中药成分有效结合杀菌、消炎、去肿药物原理稳定和降低细菌快速增长有特别效果,同时让甲鱼在池塘中有个安静的环境逐步减少上下爬行稳定养殖池塘水质,逐步恢复池塘水质的稳定性,消除水体中泥浆水成分,营造一种适合生态甲鱼活动的安全环境,在消除甲鱼咽喉部肿胀以后逐步让甲鱼有觅食能力,恢复肝脏造血功能。

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是:

大蒜含量7~13%;

野菊花含量4~6%;

一包针含量4~6%;

艾含量7~13%;

半边莲含量4~6%;

南沙参含量3~6%;

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7~13%;

水杨梅根含量4~6%;

薄荷含量4~6%;

女贞果实含量4~6%;

仙人掌含量6~10%;

覆盆子含量6~10%;

杠板归含量4~6%;

野荞麦含量4~6%;

鱼腥草含量4~6%;

凤尾草含量4~6%。

当马兰头根含量很少甚至没有时,必须相应加大仙人掌、覆盆子成分才能起到杀死细菌的效果,“粗脖子”主要是水质中真菌感染咽喉部造成发炎、溃烂继而造成死亡,同时池塘中如果未能有效杀死细菌,细菌在高温快速发展造成不可控制局面。

本申请配方还可以是:

大蒜含量7~13%;

马兰头根含量7~13%;

野菊花含量4~6%;

一包针含量4~6%;

艾含量7~13%;

半边莲含量4~6%;

南沙参含量3~6%;

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7~13%;

薄荷含量4~6%;

女贞果实含量4~6%;

仙人掌含量6~10%;

覆盆子含量4~6%;

杠板归含量4~6%;

野荞麦含量4~6%;

鱼腥草含量6~10%;

凤尾草含量4~6%。

本配方没有水杨梅根的时候必须加大仙人掌、鱼腥草成分才能起到杀菌效果。

本申请配方还可以是:大蒜含量7~13%;马兰头根含量7~13%;野菊花含量6~10%;一包针含量4~6%;艾草含量7~13%;半边莲含量4~6%;南沙参含量4~6%;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7~13%;水杨梅根含量4~6%;薄荷含量4~6%;仙人掌含量4~6%;覆盆子含量4~6%;杠板归含量6~10%;野荞麦含量4~6%;鱼腥草含量4~6%;凤尾草含量4~6%。

该配方特别适用于没有女贞果实的场合,此时通过加大野菊花、杠板归含量来弥补。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上述外塘生态甲鱼养殖用的杀菌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杀菌中药干品40~100克对应一立方米水体的比例,将杀菌中药加水煎制的药剂直接泼洒到对应水体中,隔天再重复一次。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简易有效,符合健康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和降低抗生素药物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申请的解释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外塘生态甲鱼养殖用的杀菌中药中各成分的配比(是以中药干品为原料配比)及作用:

(1)大蒜具有杀菌、消毒、消食积等作用,含量7~13%。

(2)马兰头(根)具有消除咽喉肿痛、治疗腮腺炎等作用,含量7~13%。

(3)野菊花具有消肿、解毒、平肝作用,含量4~6%。

(4)一包针具有解毒、散瘀、肠炎等作用,含量4~6%。

(5)艾(草)具有祛痰化咳、治疗支气管炎作用,含量7~13%。

(6)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作用,含量4~6%。

(7)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等作用,含量3~6%。

(8)金银花(干蔓茎)具有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等作用,含量7~13%。

(9)水杨梅(根)具有清热解毒、治疗细菌性肠炎等作用,含量4~6%。

(10)薄荷具有治疗咽喉炎、食滞气胀等作用,含量4~6%。

(11)女贞(果实)具有益肝、咽喉肿痛等作用,含量4~6%。

(12)仙人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含量4~6%。

(13)覆盆子具有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细菌性肠炎等作用,含量4~6%。

(14)杠板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痰活血作用,含量4~6%。

(15)野荞麦具有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咽喉肿痛作用,含量0~6%。

(16)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含量4~6%。

(17)凤尾草具有治疗肝炎、肠炎、咽喉肿痛作用,含量4~6%。

本中药按照干品40~100克计算,可加水煎制直接泼洒到一立方水的体积中使用,隔天再次使用一次,按照实际水域体积配制使用量。

实施例1:

2015年6月6日最高气温33℃,4号养殖池塘(水体体积1600立方米)投喂饲料25公斤一个小时全部吃干净,6月7日投喂饲料20公斤,投喂过后20分钟突降暴雨,气温下降到24℃,一个小时检查60%以上未吃掉,6月8日水质发白、开始浑浊、甲鱼开始爬坡;马上采取二氧化氯消毒处理,6月9日发现有少数甲鱼脖子粗大充血、爬坡数量增大、少量死亡、停止投喂饲料;按照每立方米水体面积使用氟苯尼考2克加利福平1克,实际使用氟苯尼考3.2公斤、每公斤580元、计1850元,利福平1.6公斤、每公斤450元、计720元,合计2570元;6月10日-15日持续性死亡开始,6月16日再次使用氟苯尼考3.2公斤加利福平1.6公斤、价值2570元;17日水质继恶化浑浊、发白、甲鱼继续死亡、继续停止投喂饲料;18日使用中药配方,具体配比为:大蒜含量10%;马兰头根含量10%;野菊花含量5%;一包针含量5%;艾草含量10%;半边莲含量5%;南沙参含量3%;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10%;水杨梅根含量5%;薄荷含量5%;女贞果实含量5%;仙人掌含量5%;覆盆子含量5%;杠板归含量5%;野荞麦含量2%;鱼腥草含量5%;凤尾草含量5%。上述中药饮片80公斤、每公斤16元、价值1280元、进行煎制水剂全池泼洒,次日甲鱼爬坡和死亡开始减少,水质浑浊度降低;20日再次使用该中药饮片80公斤、价值1280元进行煎制水剂全池泼洒,次日爬坡明显降低,死亡数量明显减少、水质开始清晰,透明度加高;22日开始投喂饲料10公斤、30分钟检查全部吃干净,爬坡停止、死亡停止,连续开始增加饲料到25日基本恢复正常。

在天气突变情况下由于饲料投喂不当造成爆发“粗脖子”疾病后,如果直接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生态甲鱼对抗生素的强大依赖性,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不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性,而且抗生素只能快速杀死细菌,不能杀死真菌,在杀死细菌同时也破坏了水体平衡度,使用抗生素以后得病甲鱼只能适当控制其病态发展,并不能有效治疗和恢复甲鱼咽喉部坏死部位,极大可能造成二次爆发死亡;此中药配方主要以消毒杀菌为主和修复咽喉部和肝脏功能为辅加以健胃消食为次进行有效治疗;该中药配方以中药饮片直接加水煎制、直接按照水域体积全塘泼洒,使用方便快捷、恢复吃饲料快、价格是使用抗生素的一半,使用该配方中药制剂二次泼洒,基本上一个礼拜控制疾病和恢复吃食。

实施例2:

2016年6月24日最高气温36℃,6号池塘(水体体积1000立方米),投喂饲料20公斤,25日气温突降停止投喂饲料,在预感水体有可能恶化的前提下,使用中药配方进行预防一次,具体配比为:大蒜含量10%;野菊花含量5%;一包针含量5%;艾草含量10%;半边莲含量5%;南沙参含量5%;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10%;水杨梅根含量5%;薄荷含量5%;女贞果实含量5%;仙人掌含量8%;覆盆子含量7%;杠板归含量5%;野荞麦含量5%;鱼腥草含量5%;凤尾草含量5%。

中药饮片50公斤、价值750元煎制水剂全池泼洒一次,此日增加em原露微生物制剂20公斤进行水质使用调节,27日开始正常投喂饲料。

本配方在生态甲鱼养殖期间如果提早发现或者是水体有可能恶化的前提下,可以减少马兰头、金银花、仙人掌增加艾叶、大蒜进行预防一次,同时增加微生物制剂使用调节养殖池塘水质,也能有效控制此疾病的爆发。

实施例3:

2017年6月30日最高气温30℃,1号池塘(水体体积600立方米),投喂饲料10公斤,7月1日气温34℃,发现甲鱼在池塘中活跃过大,抓捕发现底板和脖子少量充血,立即停止投喂饲料,使用地改微生物制剂添加水质;2日投喂饲料7公斤、一个小时检查发现有部分饲料未吃干净,马上使用加大大野菊花和杠板归和不使用女贞子的中药配方进行防治,具体配方为:大蒜含量10%;马兰头根含量10%;野菊花含量7%;一包针含量5%;艾草含量10%;半边莲含量5%;南沙参含量4%;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10%;水杨梅根含量5%;薄荷含量4%;仙人掌含量5%;覆盆子含量5%;杠板归含量6%;野荞麦含量4%;鱼腥草含量5%;凤尾草含量5%,中药饮片30公斤煎制全池泼洒一次、价值480元,次日甲鱼活动频率恢复,咽喉部和底板血丝恢复正常,4日基本恢复饲料投喂。

实施例4:

没有水杨梅根的时候必须加大仙人掌、鱼腥草成分才能起到杀菌效果。此时配方可以是:大蒜含量8%;马兰头根含量10%;野菊花含量5%;一包针含量4%;艾含量9%;半边莲含量5%;南沙参含量4%;金银花的干蔓茎含量10%;薄荷含量6%;女贞果实含量5%;仙人掌含量8%;覆盆子含量5%;杠板归含量4%;野荞麦含量4%;鱼腥草含量8%;凤尾草含量5%。

凡是本申请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形或者组合,应认为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