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7321发布日期:2019-03-20 00:1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人事不省,伴有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之“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又称“卒中”。其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痉挛等,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国每年中风发病病例达130多万人,约1/4的患者在发病24h内死亡,而存活者75%不同程度丧失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手足肿胀等,称为中风后遗症,给家庭、个人及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营养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而风动,血随气逆,上蒙清窍,从而出现此证。中风后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

本发明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麻黄18克、白术18克、肉桂15克、干姜12克、茵芋12克、羌活12克、天门冬12克、山茱萸10克、羊踯躅10克、黄芩9克、防风9克、大黄9克、天花粉9克、石膏9克、丹参9克、甘草6克、白芷6克、白芍药6克、细辛6克。

本发明具有温经散寒、化痰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燥,皮肤时动,或筋缓急痛,目眩,恍惚,妄言倒错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麻黄18克、白术18克、肉桂15克、干姜12克、茵芋12克、羌活12克、天门冬12克、山茱萸10克、羊踯躅10克、黄芩9克、防风9克、大黄9克、天花粉9克、石膏9克、丹参9克、甘草6克、白芷6克、白芍药6克、细辛6克。

用法:将诸药择净,研细即成。每次9克,温黄酒适量送服,每日2次。

本发明具有温经散寒、化痰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燥,皮肤时动,或筋缓急痛,目眩,恍惚,妄言倒错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麻黄18克、白术18克、肉桂15克、干姜12克、茵芋12克、羌活12克、天门冬12克、山茱萸10克、羊踯躅10克、黄芩9克、防风9克、大黄9克、天花粉9克、石膏9克、丹参9克、甘草6克、白芷6克、白芍药6克、细辛6克。本发明具有温经散寒、化痰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燥,皮肤时动,或筋缓急痛,目眩,恍惚,妄言倒错等。

技术研发人员:谢延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延林
技术研发日:2017.09.11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