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8104发布日期:2018-09-07 23: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据卫生部统计,我国风湿、类风湿患者高达2000万人,而且有十分之一是重症患者。目前,此类疾病已列居我国城乡居民患慢性病的第四位,发病率也在1%左右,80%患者发病年龄在20-45岁,男女之比为1∶2.4。多发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发病率在1%以上,女性多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类风湿病的患者人数世界范围内还会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市场潜力巨大。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制造简单,毒副作用小、疗效佳,疗效显著。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其包括下述中药材原料:马钱子6~9份、全蝎4~7份、杜仲6~9份、没药7~11份、洋金花4~8份、川芎5~7份、青藤6~9份、岩连姜3~6份、骨节草5~8份。进一步地,包括下述中药材原料:马钱子7~8份、全蝎5~6份、杜仲7~8份、没药8~10份、洋金花5~7份、川芎6~7份、青藤7~8份、岩连姜4~5份、骨节草6~7份。进一步地,包括下述中药材原料:马钱子8份、全蝎6份、杜仲8份、没药10份、洋金花7份、川芎7份、青藤8份、岩连姜5份、骨节草7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上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s1,取上述重量份的马钱子、全蝎和没药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成粉末,过80~120目筛,备用;s2,将洋金花、川芎、青藤和骨节草,用水提取,得提取液备用;s3,将s2中的药渣压榨,过滤,浓缩成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120目筛,备用;s4,取上述重量份的杜仲和岩连姜与食物油在锅内文火炸取,温度控制在100~200℃,炸取30~180分钟,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取红丹,加入药油内,搅匀,加入s3中制备的浸膏细粉,搅匀,收膏;s5,将膏药浸泡于浸没量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控制温度在45~100℃,加入s1制备的粉末和s2制备的提取液,搅匀,收膏,搅拌均匀后用机器或手工滩涂在膏药被上,用离型纸覆盖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即可。进一步地,s2中,煎煮次数为三次,第一次加入6~12倍量水浸泡1-3小时,煎煮3-5小时;过滤,滤渣加入3~6倍量水,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再次加入1~3倍量水,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进一步地,s4中,所述的食用植物油是花生油、大豆油、麻油、棉籽油、菜籽。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上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的应用,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对本发明的上述原料的性质等稍作说明:马钱子,性味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痈疽肿痛、风湿麻痹、类风湿关节痛、麻木瘫痪等病症。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瘁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主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味苦,辛,平。入肝、脾、心、肾经。《本草经疏》载其:“凡骨节痛与夫胸腹胁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于血虚者不宜用。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者不宜用。痈疽已溃不宜用。目赤肤翳非血热甚者不宜用。”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洋金花,呸辛;性温;有毒;归心、肺、脾经。主治:止咳平喘,止痛镇静。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青藤,药味:苦、辛;归肝、脾经;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主治: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岩连姜,苦,温;入肝、肾经;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骨节草,性平,味甘微苦。入肝、肺、胆三经。疏风,明目,活血,舒筋。治迎风流泪,翳膜遮睛,跌打损伤,肠风,血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示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药材中不含有毒性成分,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本发明具有给药方便,直达病患部位,靶向性强,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使用方便,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能创造较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利益。本发明示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药物工艺稳定,质量高而且质量可控,有利于保证疗效。不需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稳定剂,使用安全,使用时只需清洁皮肤后,贴在关节疼痛处等患处即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原料包括:马钱子6份、全蝎4份、杜仲6份、没药7份、洋金花4份、川芎5份、青藤6份、岩连姜3份、骨节草5份;制备方法:s1,取上述重量份的马钱子、全蝎和没药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成粉末,过80目筛,备用;s2,将洋金花、川芎、青藤和骨节草,用水提取,煎煮次数为三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水浸泡1小时,煎煮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3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再次加入1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得提取液备用;s3,将s2中的药渣压榨,过滤,浓缩成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s4,取上述重量份的杜仲和岩连姜与食物油在锅内文火炸取,所述的食用植物油是花生油、大豆油、麻油、棉籽油、菜籽。温度控制在100℃,炸取30分钟,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取红丹,加入药油内,搅匀,加入s3中制备的浸膏细粉,搅匀,收膏;s5,将膏药浸泡于浸没量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控制温度在45℃,加入s1制备的粉末和s2制备的提取液,搅匀,收膏,搅拌均匀后用机器或手工滩涂在膏药被上,用离型纸覆盖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即可。实施例2原料包括:马钱子8份、全蝎6份、杜仲8份、没药10份、洋金花7份、川芎7份、青藤8份、岩连姜5份、骨节草7份;制备方法:s1,取上述重量份的马钱子、全蝎和没药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成粉末,过100目筛,备用;s2,将洋金花、川芎、青藤和骨节草,用水提取,煎煮次数为三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水浸泡2小时,煎煮4小时;过滤,滤渣加入4倍量水,煎煮3小时;过滤,滤渣再次加入2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得提取液备用;s3,将s2中的药渣压榨,过滤,浓缩成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s4,取上述重量份的杜仲和岩连姜与食物油在锅内文火炸取,所述的食用植物油是花生油、大豆油、麻油、棉籽油、菜籽。温度控制在150℃,炸取120分钟,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取红丹,加入药油内,搅匀,加入s3中制备的浸膏细粉,搅匀,收膏;s5,将膏药浸泡于浸没量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控制温度在65℃,加入s1制备的粉末和s2制备的提取液,搅匀,收膏,搅拌均匀后用机器或手工滩涂在膏药被上,用离型纸覆盖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即可。实施例3原料包括:马钱子9份、全蝎7份、杜仲9份、没药11份、洋金花8份、川芎7份、青藤9份、岩连姜6份、骨节草8份;制备方法:s1,取上述重量份的马钱子、全蝎和没药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成粉末,过120目筛,备用;s2,将洋金花、川芎、青藤和骨节草,用水提取,煎煮次数为三次,第一次加入12倍量水浸泡3小时,煎煮5小时;过滤,滤渣加入6倍量水,煎煮4小时;过滤,滤渣再次加入3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得提取液备用;s3,将s2中的药渣压榨,过滤,浓缩成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s4,取上述重量份的杜仲和岩连姜与食物油在锅内文火炸取,所述的食用植物油是花生油、大豆油、麻油、棉籽油、菜籽。温度控制在200℃,炸取180分钟,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取红丹,加入药油内,搅匀,加入s3中制备的浸膏细粉,搅匀,收膏;s5,将膏药浸泡于浸没量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控制温度在100℃,加入s1制备的粉末和s2制备的提取液,搅匀,收膏,搅拌均匀后用机器或手工滩涂在膏药被上,用离型纸覆盖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即可。实施例4本发明的治疗方法:本发明类风湿贴剂用药方法:将本发明中药贴剂贴在关节疼痛处等患处,用手掌轻轻按压使其紧密贴合患处,每日一片。实施例5疗效实验:收治150例病人,符合下列条件:关节和部分肌肉肿胀,变形,疼痛,屈伸不利,僵硬者。其中病程最长12年,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女71人,男79人。将此150例病人平均分为3组,分别用实施例1-3组制得的野木瓜外用制剂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西药。评分标准:对关节局部症予以分级记录:关节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注:指数为受累关节数*积分数之和)。评分标准如下:(1)晨僵时间:0分:无晨僵。1分:晨僵小于30min。2分:晨僵大于30min、小于60min。3分:晨僵大于60min。(2)关节痛积分:0分:无疼痛。1分:轻度疼痛,压迫时诉痛。2分:中度疼痛,压迫时显痛苦表情,退缩,不影响睡眠。3分:重度疼痛,拒绝压痛检查,影响睡眠。(3)关节肿胀积分:0分:无肿胀。1分:轻度肿胀,肿胀低于附近骨突出部位。2分:中度肿胀,肿胀与附近骨突出部位平。3分:重度肿胀,肿胀高出附近骨突出部位。(4)关节整体功能积分:0分:无关节功能障碍;1分:轻度的功能障碍,虽有一个或多关节的功能受限,但可从事正常活动。2分:中度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生活尚能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的活动。3分:重度关节功能障碍,卧床或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疗效标准:显效:观察指标治疗后积分总和比治疗前积分总和下降≥70%。有效:观察指标治疗后积分总和比治疗前积分总和下降≥50%,但<70%。改善:观察指标治疗后积分总和比治疗前积分总和下降≥30%,但<50%。无效:观察指标治疗后积分总和比治疗前积分总和下降<30%。积分计算:(治疗前积分总和-治疗后积分总和)/治疗前积分总和×100%治疗效果:组别总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改善人数无效人数无效率实施例15018169714实施例250171510816实施例350191610510从疗效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对治疗类风湿病都具有有一定疗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