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536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带状疱疹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相类似。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在春季最易流行。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60%以上是在胸腰部位,因此民间又有“串腰龙”、“缠腰火丹”的俗称。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时总是沿着神经的走向,沿周神经围分布,排列成带状呈条带状。多发病于春秋季,以胸肋腰腹部多见,常沿神经线作带状分布,主要病变在皮肤和神经组织,起病急,年龄较高,平素性情急躁,皮疹与神经痛同发,疼痛较剧,身体单侧发病。

中医认为“诸痛疡疮,皆属于火”,心肝火热,情志不遂,瘀阻脉络,热灼皮肤而致病,在治疗上紧切病机,步遵中医“治外必本诸内,治内亦就治外”及《医学源流》:“外科立法,最重外法”的原则,局部与整体并重,采取表里同治,内外兼施之法。从整体辨证出发,以治病之里,从局部皮损调敷,以治病之表。如此整体与局部结合,表里相应,标本同治,药效同助,相得益彰,共达清心泻肝,解毒除湿,化瘀止痛,消炎退肿,护疮结痂之效,使病程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针对带状疱疹形成的病因和病机,利用多种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相互协同作用,通过清热解毒,燥湿止痛、化瘀败毒、去腐生肌,治疗带状疱疹,而且不留疤痕和神经痛等后遗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内服:黄岑8g,黄连7g,栀子11g,生地黄16g,赤芍11g,郁金11g,元胡8g,金银花18g,连翘16g,蒲公英16g,大青叶16g,甘草6g;外敷:生石膏118g,青黛60g,滑石118g,黄柏60g,大黄60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内服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饭后服;将大黄、黄柏焙干后研为细末,再掺入生石膏、滑石、青黛,共研和匀,按照皮损区大小,用适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充分暴露的患处,每日3~4次,如药物脱落,可随时调敷。

发明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黄岑、黄连、栀子清肝解毒;赤芍、生地黄、元胡、郁金凉血清热,活血通络镇痛;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清热解毒;甘草补中调诸药而解毒;黄柏、青黛、生石膏、滑石解毒除湿,消炎退肿;大黄凉血泻火,化瘀祛痛;滑石还可在皮损形成被膜,保护创面,吸收分泌物,促痂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内服:黄岑8g,黄连7g,栀子11g,生地黄16g,赤芍11g,郁金11g,元胡8g,金银花18g,连翘16g,蒲公英16g,大青叶16g,甘草6g;外敷:生石膏118g,青黛60g,滑石118g,黄柏60g,大黄60g。

实施例2:如果患者体虚,在上述组分中加黄芪16g,白术16g,当归18g。

实施例3:如果患者伴有高热,在上述组分中加生石膏8g,苦参11g,蚤休11g。

实施例4:如果患者血热并出现血疱,在上述组分中加牡丹皮16g,地骨皮11g,白茅根18g。

先将内服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饭后服;将大黄、黄柏焙干后研为细末,再掺入生石膏、滑石、青黛,共研和匀,按照皮损区大小,用适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充分暴露的患处,每日3~4次,如药物脱落,可随时调敷。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带状疱疹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120例带状疱疹,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诊断标准: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疤,簇集成群,疤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2、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

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

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5个疗程,痊愈95例,随访未见复发;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3%,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典型案例:

田某,女,48岁,5天前,左胸肋部突然出现集簇发亮水疱,疼痛难忍,疱壁紧张,浆液充盈,呈带状分布。疱疹基底部皮肤红赤,但疱疹间皮肤正常,水疱呈批出现,如绿豆大小,均未溃破,并逐渐增多,患处疼痛如刺如燎,左上肢半外展位,唯恐触碰皮损,坐立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渴喜凉饮,大便偏干,在西医外科诊治,水疱仍有发,体温38℃,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辨证为缠腰火丹,服用本发明配方,2天后复诊,患者热退痛减,大部分疱疹干燥结痂,继用10天后,痂皮脱落,破损恢复正常,神经痛消失,并已痊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内服:黄岑8g,黄连7g,栀子11g,生地黄16g,赤芍11g,郁金11g,元胡8g,金银花18g,连翘16g,蒲公英16g,大青叶16g,甘草6g;外敷:生石膏118g,青黛60g,滑石118g,黄柏60g,大黄60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内服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饭后服;将大黄、黄柏焙干后研为细末,再掺入生石膏、滑石、青黛,共研和匀,按照皮损区大小,用适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充分暴露的患处,每日3~4次,如药物脱落,可随时调敷。

技术研发人员:郭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蓉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