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8644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痛风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相关文献显示: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痛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痛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痛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以解决痛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痛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虎杖100~160g、金钱草150~650g、黄柏30~150g、厚朴30~120g、薏苡仁100~360g、白头翁90~160g、川朴30~120g、莪术30~120g、龟板150~450g、木瓜60~100g、鸡内金30~120g、砂仁30~80g、鸡血藤100~16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虎杖115~140g、金钱草180~560g、黄柏38~130g、厚朴38~105g、薏苡仁115~320g、白头翁100~140g、川朴38~105g、莪术38~105g、龟板180~400g、木瓜70~90g、鸡内金38~105g、砂仁38~70g、鸡血藤115~14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虎杖120g、金钱草480g、黄柏118g、厚朴95g、薏苡仁260g、白头翁120g、川朴95g、莪术95g、龟板350g、木瓜80g、鸡内金95g、砂仁60g、鸡血藤12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9mm~4.0mm),进而烘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5g/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3~7个疗程,检查: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症状全部消失。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虎杖,性味:味微苦、性微寒,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金钱草,性味:味甘、咸、性微寒,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黄柏,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厚朴,性味: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症;

白头翁,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川朴,性味:苦、辛、性温,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莪术,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龟板,性味:咸甘、平,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木瓜,性味:酸、温,具有平肝、舒筋、和脾、化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痹、脚气、霍乱、吐泻、腹痛、转筋等症;

鸡内金,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鸡血藤,性味:味苦、微甘、性温,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从依据痛风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痛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痛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虎杖120g、金钱草480g、黄柏118g、厚朴95g、薏苡仁260g、白头翁120g、川朴95g、莪术95g、龟板350g、木瓜80g、鸡内金95g、砂仁60g、鸡血藤12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虎杖140g、金钱草560g、黄柏130g、厚朴105g、薏苡仁320g、白头翁140g、川朴105g、莪术105g、龟板400g、木瓜90g、鸡内金105g、砂仁70g、鸡血藤14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虎杖160g、金钱草650g、黄柏150g、厚朴120g、薏苡仁360g、白头翁160g、川朴120g、莪术120g、龟板450g、木瓜100g、鸡内金120g、砂仁80g、鸡血藤160g,辅料: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痛风患者共1265例,年龄为66岁以上的809例,只有456例为66岁以下。1265例患者中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的有898例,有效的266例,无效的101例。总有效率达9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