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0648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的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盲肠虫病又称异刺线虫病,是由异刺科异刺属的异刺线虫寄生于宿主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异刺线虫细小,呈白色,头端略向背面弯曲,食道末端有一膨大的食道球。异刺线虫成熟的雌虫在盲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于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经过10天左右发育成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该虫卵可以污染饲料或者饮水,当宿主吞食被污染的饲料或水时,幼虫在其小肠内脱掉卵壳并移至盲肠而发育为成虫。家鹅是盲肠虫病的易感染体。由于鹅群有集体外出采食水草的生活习性,当鹅群中出现了一例盲肠虫病,该鹅群的饲料、饮水以及外出采食地则都有可能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风险。当家鹅吞食这些携带感染性虫卵的食物后,便会出现整个鹅群均患上盲肠虫病的情况。鹅群患病之后,会出现消化机能障碍、食欲不振、下痢贫血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过度消瘦致死的情况,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利益。目前,关于家鹅盲肠虫病的防治,饲养者大多采用西药驱虫的方式,一般采用肠虫清。然而,结合使用中药和功能性多糖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另一种有效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方法,其结合使用中药混合液和壳聚糖;其中,所述中药混合液的原料由黄芩、白芍、龙胆草、柴胡、常山、厚朴、白术组成。其中,所述中药混合液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黄芩15-20重量份、白芍10-15重量份、龙胆草20-25重量份、柴胡20-30重量份、常山35-45重量份、厚朴15-20重量份、白术10-2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中药混合液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黄芩19重量份、白芍12重量份、龙胆草23重量份、柴胡28重量份、常山42重量份、厚朴16重量份、白术12重量份。所述中药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黄芩、白芍、龙胆草、柴胡、常山、厚朴、白术混合,粉碎得混合物,按照每100g所述混合物加入300-400g水的配比,入锅熬制4h,过滤得滤液,再将滤渣压榨得榨汁,将所述滤液和所述榨汁混合得所述中药混合液。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每天于8点、13点、18点饲喂患鹅,在饲喂的鹅饲料中添加0.25%的壳聚糖,鹅饲料采用采用常规配方;分别于8点至13点期间、13点至18点期间、18点以后,将所述中药混合液稀释2-5倍给患鹅饮用。本发明针对公开了一种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方法,其结合使用中药混合液和壳聚糖。该中药混合液具有燥湿健脾、驱除盲肠线虫、升阳止痢的作用。进一步,在患鹅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其能够增加患鹅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而挥发性脂肪酸是肠道中抑制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因素,并且还能同时降低肠道的ph值,促进患鹅肠道内环境的改善,进而巩固中药混合液的疗效。该方法结合使用了中药和壳聚糖对患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据此实施。一种治疗家鹅盲肠虫病的方法,其结合使用中药混合液和壳聚糖;其中,所述中药混合液的原料由黄芩、白芍、龙胆草、柴胡、常山、厚朴、白术组成。其中,所述中药混合液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黄芩15-20重量份、白芍10-15重量份、龙胆草20-25重量份、柴胡20-30重量份、常山35-45重量份、厚朴15-20重量份、白术10-2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中药混合液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黄芩19重量份、白芍12重量份、龙胆草23重量份、柴胡28重量份、常山42重量份、厚朴16重量份、白术12重量份。所述中药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黄芩、白芍、龙胆草、柴胡、常山、厚朴、白术混合,粉碎得混合物,按照每100g所述混合物加入300-400g水的配比,入锅熬制4h,过滤得滤液,再将滤渣压榨得榨汁,将所述滤液和所述榨汁混合得所述中药混合液。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每天于8点、13点、18点饲喂患鹅,在饲喂的鹅饲料中添加0.25%的壳聚糖,鹅饲料采用采用常规配方;分别于8点至13点期间、13点至18点期间、18点以后,将所述中药混合液稀释2-5倍给患鹅饮用。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治疗方法1中药混合液1的配方:黄芩19重量份、白芍12重量份、龙胆草23重量份、柴胡28重量份、常山42重量份、厚朴16重量份、白术12重量份。于8点、13点、18点饲喂患鹅,在饲喂的鹅饲料中添加0.25%的壳聚糖,鹅饲料采用常规配方;分别于8点至13点期间、13点至18点期间、18点以后,将所述中药混合液1稀释4倍给患鹅饮用。实施例2:治疗方法2中药混合液2的配方:黄芩15重量份、白芍14重量份、龙胆草22重量份、柴胡21重量份、常山38重量份、厚朴19重量份、白术18重量份。于8点、13点、18点饲喂患鹅,在饲喂的鹅饲料中添加0.25%的壳聚糖,鹅饲料采用常规配方;分别于8点至13点期间、13点至18点期间、18点以后,将所述中药混合液2稀释3倍给患鹅饮用。实施例3:对所述中药混合液的安全性评价选取体重为20±2g的实验小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a组小鼠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混合液1,浓度为10%;b组小鼠灌服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混合液2,浓度为10%;c组小鼠灌服蒸馏水;中药混合液均稀释2倍,给药量与给水量均为每天0.8ml/只,连续30天。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健康状况,包括饮食、饮水、活动、体重等情况;分别在5天、15天、30天给药后20小时,每组随机抽取3只雌鼠和3只雄鼠,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和剖检;停药后10天将剩余小鼠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和剖检;其中,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网织红细胞数,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中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血清中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剖检主要是进行肝、脾、肾、胃肠器官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经过观察检测,在40天中小鼠的饮食、饮水、活动、体重均未见异常,也没有发现死亡病例,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和剖检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a-c组的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混合液是安全无毒的。实施例4:对比实验分组:将200日龄、体质相当的1200只浙东白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0只。采用人工感染的方式使这1200只浙东白鹅均感染盲肠虫病。其中,a实验组采用实施例1中的治疗方法治疗;b实验组采用实施例2中的治疗方法治疗;c实验组采用肠虫清治疗;d组不给药,即阳性对照组。指标如下:给药后检查排出的虫卵,并计数,计算驱虫率。治疗效果见表1。表1:a-c组的驱虫率组别1天(%)3天(%)5天(%)7天(%)a23.468.187.694.0b16.752.470.388.1c24.872.186.193.6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治疗家鹅盲肠虫病,使用7天即可达到85%以上的驱虫率,与西药肠虫清相比,虽然驱虫见效速度不如肠虫清,但最终驱虫率可与之持平,且毒副作用小,说明该方法在治疗家鹅盲肠虫病方面效果显著;另外,该方法中的中药混合液原料采用实施例1中的配方时见效更快,且驱虫效果更好。实施例5:对不同种类患鹅的治疗效果分组:分别选用200日龄、体质相当的600只狮头鹅、扬州鹅、太湖鹅和长白鹅。将600只狮头鹅命名为a组,随机平均分为a1、a2组,每组300只;将600只扬州鹅命名为b组,随机平均分为b1、b2组,每组300只;将600只太湖鹅命名为c组,随机平均分为c1、c2组,每组300只;将600只长白鹅命名为d组,随机平均分为d1、d2组,每组300只。采用人工感染的方式使这2400只家鹅均感染盲肠虫病。其中,a1-d1实验组均采用实施例1中的治疗方法治疗;a2-d2组均不给药,即阳性对照组。指标如下:给药后检查排出的虫卵,并计数,计算驱虫率。治疗效果见表2。表2:对于不同种类家鹅的驱虫率组别1天(%)3天(%)5天(%)7天(%)a118.660.778.186.7b124.269.184.992.1c122.770.689.093.4d121.771.487.590.9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治疗不同种类家鹅的盲肠虫病,使用7天之后即可达到85%以上的驱虫率,说明该方法对于不同种类家鹅的盲肠虫病症均有较好疗效。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不仅仅限于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其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易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此处描述的实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