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3222发布日期:2019-06-28 22:55阅读:1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毒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吸取人体皮下毒液、防止人体中毒或皮肤感染的吸毒器。



背景技术:

人是社会中的主体,而人身安全问题,对于这个经济发达、稳定繁荣的社会来说受到普遍关注,人身安全上升到头等重要的位置;虽然如此,在一些自然灾害或者突发的安全事故中,人的生命却显得异常渺小,人身安全更是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提前预知,并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将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降到最低,而突发的安全事故如突发的大型疾病,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对身体进行体检或排查,起到对疾病的预防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不能预知、预防,或者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不知道如何采取稳定或救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被毒蛇、蜜蜂、黄蜂、蚊子、蝎子、蜘蛛等毒物咬伤,或者被钉子戳伤的情况,在此类安全事故发生时,常常由于其突发性和环境的特殊性,患者的伤情不能马上得到稳定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患者伤口受到感染,伤情加重,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而在这类情况发生时,人们往往通过挤压伤口或者用嘴吸的方法将伤口内的毒血排出体外来达到暂时稳定病情的效果,但这些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在不卫生和易感染的同时存在毒血不能排尽的问题,而且用嘴将伤口的毒液吸出容易发生不小心将毒液混合唾液吞下导致二次中毒的情况,不仅不能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而且还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因此,有人发明了一种卫生吸毒器,其能在被毒蛇、蝎子、蜘蛛等毒物咬伤后,及时对伤口进行吸毒,防止毒性扩散。例如,cn2039972u公开了一种卫生吸毒器,包括一直通的外管、顶盖、以及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内管下端设有紧固件,上端设有柄把,内管的顶端与外管间设置有弹簧;此卫生吸毒器虽然解决了以往中毒后用挤压或用嘴吸等方式将毒液从伤口吸出的问题,但其自身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其结构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其次,它不能实现单手操作或者单手操作不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能独自使用;再次,在生活中,受伤的情况很多,其不能对大小不同的伤口进行吸毒,使用范围过于狭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单手操作且能针对不同大小伤口进行排毒的吸毒器。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毒器,包括前端面开有通孔的内空直通式圆柱形筒体、置于筒体内的活塞杆以及与筒体末端相连的后盖,在筒体上沿筒体末端向中部轴向开设有横向贯穿筒体的条形缺口,活塞杆末端设有横向贯穿筒体并能在条形缺口内轴向移动的柄把,筒体前端部设有与通孔同轴相通的吸嘴。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筒体前端部与吸嘴插接连接。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筒体前端部与吸嘴过盈连接。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筒体前端部与吸嘴螺纹连接。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的后盖上向后弯曲形成有一握柄,握柄中部横向开有一环形孔。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后盖的周缘向下垂直延伸出同心的外部大凸缘和内部小凸缘,外凸缘的内表面与筒体末端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内凸缘的外表面与筒体末端的内表面相贴合。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活塞杆前端部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垫。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活塞杆前端部设置有环形安装槽,上述橡胶密封垫安装在环形安装槽内。

在上述一种吸毒器中,所述吸头的外表面上环绕设置有一凸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吸毒器利用真空原理,使用时形成真空从而产生内外气压差,进而快速将毒液从体内逼出,防止皮肤感染、中毒过深而危及生命,从而达到暂时稳定病情的作用,活塞杆上设置有柄把且柄把的两端伸出开有条形缺口的筒体以外,柄把可随活塞杆在条形缺口内轴向移动,使得吸毒器在使用时可单手操作,更加方便、易行;筒体的前端插接连接有吸嘴,可方便拆装,根据伤口大小,可随意更换不同型号的吸嘴,可对多种不同类型伤口进行吸毒,适用范围广;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易携带,吸嘴、后盖同时与筒体活动连接,易拆装,易清洗,在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健康环保,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吸毒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吸毒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吸毒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吸毒器中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吸毒器中活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带握柄后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a、条形缺口;1b、通孔;2、吸嘴;2a、吸头;2b、凸圈;3、后盖;3a、外凸缘;3b、内凸缘;4、活塞杆;4a、橡胶密封垫;4b、安装槽;5、柄把;6、握柄;6a、环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一种吸毒器,包括前端面开有通孔1b的内空直通式圆柱形筒体1、置于筒体1内的活塞杆4以及与筒体1末端相连的后盖3,在筒体1上沿筒体1末端向中部轴向开设有横向贯穿筒体1的条形缺口1a,活塞杆4末端设有横向贯穿筒体1并能在条形缺口1a内轴向移动的柄把5,筒体1前端部设有与通孔1b同轴相通的吸嘴2。

活塞杆4置于筒体1内,柄把5两端横向穿过条形缺口1a并伸出筒体1以外,柄把5可在条形缺口1a内沿筒体1的长度方向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吸气和排气,达到将伤口的毒液排出体外的效果;当活塞杆4向前推进时,筒体1内部的气压增大,而筒体1外部的气压不变,筒体1内的气压大于筒体1外的气压,从而将筒体1内部的气体排出;当活塞杆4向后退时,筒体1内部的气压减小,筒体1外部的气压不变,筒体1内部的气压小于筒体1外部气压,从而将伤口内的毒血吸进筒体1内部。起到暂时稳定病情的作用,在缓解伤者病情的同时为后续的治疗赢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与之前的挤压或嘴吸等措施相比,此吸毒器安全卫生,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而其体积较小,在外出旅行、远足或工作时,其占有空间小,易携带,可在野外被毒蛇、蝎子、毒蜘蛛等毒物咬伤时使用,快速将毒液吸出,防止毒性的扩散;在活塞杆4的末端设置柄把5,且柄把5伸出筒体1的外部,通过推拉柄把5使活塞杆4在筒体的内腔中来回移动,在使用时,无需一手拿筒体1,一手推拉柄把5,而可直接单手操作,使其使用更加简单,方便,节约了时间和力气。

吸毒器配备有吸嘴2,吸嘴2的前端凸设出一吸头2a,吸嘴2与吸头2a一体成形且前后相通,吸嘴2与吸头2a的外形呈轴向阶梯状,吸头2a外径小于吸嘴2的外径,使用时,吸嘴2a可更准确的对准伤口,而吸嘴2与筒体1前端部插接连接,可配备不同型号吸嘴的吸头,当伤口大小不一时,插接连接使得吸头2与筒体1容易拆开,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受伤种类随意更换型号合适的吸头,然后将更换好的吸头2重新套设在筒体1的前端,如此其适用范围更广,更加实用,显然,吸头2与筒体1前端部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例如过盈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吸嘴2对整个吸毒器来说,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由于筒体的前端面开有通孔1b,当吸嘴2损坏或者出现其他特殊原因时,也可直接将筒体1的前端部对准伤口部位,直接对伤口进行吸毒,而吸嘴2的配备,使得吸毒器使用时的效果达到最佳;当长时间不使用吸毒器时,在空气的作用下,吸嘴2的内表面与筒体1的外表面会过度粘合,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吸嘴2与筒体1拆卸困难,而吸嘴2的外表面上环绕设置有一凸圈2b,当吸毒器再次使用时,手对吸嘴2施力时,凸圈2b的设置可增加扭动时的摩擦力,使得吸毒器在长时间不使用后也能很轻松的将吸嘴2与筒体1拆除,不影响其再次使用。

后盖3与筒体1后端卡合连接,后盖3的周缘向下垂直延伸出同心的外凸缘3a和内凸缘3b,外凸缘3a的内表面与筒体1末端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内凸缘3b的外表面与筒体1末端的内表面相贴合。后盖3的内外两凸缘之间相隔开形成一环形槽,后盖3与筒体1的后端连接时,筒体1的后端被卡在外凸缘3a的内壁与内凸缘3b的外壁之间,不易松动;而在拆开时,只需同时对后盖3和筒体1施力,相向扭转后盖3与筒体1就可将后盖3与筒体1拆分开,后盖3拆开后可将活塞杆4取出,还可同时拆除吸头2,方便吸毒器在每次使用完后各个部件得到全面清洗,清洗后再将各部件依次组装即可。

如图5所示,活塞杆4的前端设有一橡胶密封垫4a,当活塞杆4在向前推进或向后退的过程中,橡胶密封垫4a的增加使得筒体1内腔中的气密性更好,气压更稳定,吸毒器在使用时,出气和吸气正常,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如图3所示,活塞杆4的前端部设置有安装槽4b,橡胶密封垫4a安装在安装槽4b内,当吸毒器在开始吸取毒液时,活塞杆4会随着人手对柄把5施力而在筒体1内腔中向筒体1后端轴向移动,此时橡胶密封垫4a与筒体1内壁产生较大摩擦,容易导致橡胶密封垫4a脱落,如此会妨碍吸毒器的正常使用,耽误正常的救治工作,而在活塞杆4的前端部设置安装槽4b,橡胶密封垫4a卡在安装槽4b内,能将橡胶密封垫4a固定在活塞杆4上而不易脱落。

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后盖3向后弯曲形成一握柄6,握柄6中部横向开有一环形孔6a,握柄6整体形状呈一椭圆形,握柄6与后盖3一体成型,使用时,可将大拇指穿过握柄6的环形孔6a中,食指与中指分别置于筒体1的两侧,对筒体1两侧的柄把5进行施力,使得吸毒器在单手操作时更加灵活,方便,且吸毒器不易从手中掉落。

本吸毒器在组装时,先使带有柄把5和橡胶密封垫4a的活塞杆4从筒体1的后端进入,活塞杆4在筒体1中推进到柄把5接近筒体1后端位置的时候,调整柄把5的方向,使柄把5能进入到条形缺口1a中,当柄把5整体进入条形缺口1a中后,将筒体1的后端对准后盖3的内外凸缘之间的环形槽,通过双向施力,将后盖3与筒体1卡合,然后将筒体1的前端插接在吸嘴2内,此时吸嘴2与筒体1同轴相通.

使用前,可先将消毒、包扎之类的医用物件与此吸毒器放在一起,便于使用之前对伤口和吸毒器的吸嘴消毒以及消毒完之后便于对伤口进行包扎;使用时,先用医用酒精之类的消毒药物对伤口和吸毒器的吸嘴进行消毒,然后将吸毒器的末端固定在手上,作为优选,使用带有握柄6的后盖3,将任意一只手的大拇指穿过握柄6的环形通孔6a中,使吸毒器的末端固定,然后将食指与中指分别绕过筒体1两侧,抵在筒体1两侧的柄把5后端,推进柄把5向前,将筒体1内腔的空气排出筒体1外部;再将吸毒器的吸嘴2a对准伤口,垂直的压在伤口上,食指与中指分别抠住筒体1两侧的柄把5的前端,向后拉动柄把5,带动活塞杆4向筒体1的后端轴向移动,伤口内的毒液会随着活塞杆4向筒体1的后端移动而被吸入吸毒器的筒体1内;然后移开吸毒器,再次将食指与中指分别抵在筒体1两侧的柄把5后端,推进柄把5向前,将筒体1内腔的毒液排出。如果是一般蚊子叮咬或者被钉子戳伤,上述步骤重复操作一至两次即可,如果被毒蛇、蝎子、蜘蛛等毒物咬伤中毒较深,则可将上述步骤重复两次以上,以保证体内的毒液基本被排出;将毒液排出后,需再次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后对伤口进行简单的包扎,以防止伤口长时间的处于空气中而被感染;消毒完后随即对吸毒器进行拆卸,先将后盖拆下,拉动柄把5将活塞杆4从筒体1内拉出,然后将吸头拆下,当吸毒器各部件拆分后,用消毒药物对吸毒器的各部件进行消毒、清洗,然后在高温下再次对吸毒器的各部件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消毒完后可将吸毒器各部件与消毒药物以及包扎用品在在一起,最好储放在药箱或者药盒里,以便再次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