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甲状腺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01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用于甲状腺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声波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甲状腺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波检测设备中的探头用来获取脖子里面甲状腺的大小、形状等信息,探头的使用直接影响甲状腺的声像图质量,现有技术的甲状腺超声波检测设备中的探头需要检测医师手动拿着才能操作,而且探头的检测面为平面或向外突出的圆弧面,不能吻合患者脖子的形状,检测医师用探头在给患者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把脖子所有区域都扫描到,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使用现有技术的甲状腺超声波检测设备的探头,在使用前必须在脖子上涂抹耦合剂才能进行检测,容易弄脏患者的衣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甲状腺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该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将“医师手动拿着才能操作”更改为“自动围绕患者脖子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甲状腺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用于将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在患者脖子的一侧的捆绑带,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架体、电机、底座和3个探头,所述架体弯折成半圆环形,在所述架体的内侧沿所述半圆环形的内圆的圆周长方向形成有一条形的U形槽,在所述U形槽的侧壁或槽底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底座弯折成120°圆心角的扇环形,所述底座的外侧与多个所述滑块固装且所述底座外侧的形状与所述U形槽的内壁相适,在远离所述U形槽的所述底座一端上均匀固装有3个所述探头,在靠近U形槽的所述底座一端上沿所述扇环形的外圆圆周方向形成有齿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架体内,电机输出轴与一齿轮固装,所述齿轮与所述齿部相啮合,以使电机驱动所述底座在所述架体内沿所述滑轨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3个所述探头分别位于所述底座两端和中间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耦合剂胶体层,所述耦合剂胶体层固装在所述U形槽的内侧槽口上,以使所述探头通过该耦合剂胶体层对患者脖子进行检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装有所述探头的所述底座的一端形成有凹陷,所述探头固装在该凹陷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捆绑带为2条布带,2条布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的两端连接,2条所述布带的另一端通过粘扣带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可快速对患者的脖子进行检测,通过很短的时间即扫描到患者脖子的所有区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其中,1为检测装置,2为捆绑带,3为耦合剂胶体层,4为探头,5为底座,6为架体,7为齿轮,8为电机输出轴,9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3所示,包括:检测装置1和用于将检测装置1固定在患者脖子一侧的捆绑带2,检测装置1包括:架体6、电机9、底座5和3个探头4,架体6弯折成半圆环形,在架体的内侧沿半圆环形的内圆的圆周长方向形成有一条形的U形槽,在U形槽的侧壁或槽底安装有滑轨(图中未示出),滑轨上安装有多个滑块(图中未示出)。底座5弯折成120°圆心角的扇环形,底座5的外侧与多个滑块固装且底座5外侧的形状与U形槽的内壁相适,在远离U形槽的所述底座5一端上均匀固装有3个探头4,其中,3个探头4分别位于底座5两端和中间的位置。固装有探头4的底座5的一端形成有凹陷,探头4固装在该凹陷内。

在靠近U形槽的底座5一端上沿扇环形的外圆圆周方向形成有齿部;电机9安装在架体6内,电机输出轴8与一齿轮7固装,齿轮7与齿部相啮合,以使电机9驱动底座5在架体6内沿滑轨滑动,其中,电机为步进电机。

还包括:耦合剂胶体层3,耦合剂胶体层3固装在U形槽的内侧槽口上,以使探头4通过该耦合剂胶体层3对患者脖子进行检测,耦合剂位于耦合剂胶体层3内,不容易弄脏患者的衣服。

捆绑带2为2条布带,2条布带的一端分别与架体6的两端连接,2条布带的另一端通过粘扣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检测辅助设备的工作过程为:底座沿滑轨滑动,以使底座5实现在架体6内旋转,因底座为弯折成120°圆心角的扇环形,架体6为弯折成180°圆心角的半圆环形,所以底座在架体内的旋转角度范围仅为30°(图1和图2为底座5旋转时的2个状态)。在底座上均布有3个探头,每相邻的2个探头的圆心角为60°,底座在30°的范围内进行旋转的过程中,探头可完成对患者脖子半圆周的检测。如需对患者脖子另外半圆周进行检测,只需解开捆绑带,将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检测探头辅助设备围绕患者脖子旋转到另外半圆周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