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血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37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邻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贮血袋。



背景技术:

输血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血液贮存方法的改进,血液成份可在体外保存一定时间,然后再输入患者体内,大大提升了输血的可操作性,使输血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但是,贮存血液在性状及功能上会发生许多改变,输注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在体内,血液中红细胞时时刻刻处于流体状态,且随时进行着气体交换活动。而使用现在市售的采血输血用贮血袋贮存血液时,红细胞的这两个关键行为都无法实现。贮存红细胞会由于缺乏上述的生理行为,而发生红细胞贮存损伤。另外,由于贮存红细胞来源于静脉血,多处于乏氧状态,在体外长期贮存后,会使其对氧的亲和力大大增加,在大量输入体内后,会经历气体交换功能的复苏过程。在此期间,贮存红细胞在组织中不易放氧,从而加重组织缺氧。因此,保持贮存血液的红细胞气体交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贮血袋难以维持贮存血液中红细胞气体交换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贮血袋,旨在维持贮存血液的红细胞气体交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贮血袋,该贮血袋包括袋体和滤芯,所述滤芯具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将袋体内空腔分隔为血袋上室和血袋下室,且所述第一滤芯上设置有微流通道使得血袋上室和血袋下室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滤芯位于血袋上室内部,所述第三滤芯位于血袋下室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微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上设置有3个微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微流通道的横截面直径为0.2-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将袋体内空腔分隔为体积相等的血袋上室和血袋下室。

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滤芯的厚度与所述袋体的高度的比为1:7.5-14。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连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沿所述袋体的封边设置。

优选地,所述袋体顶部设置有输血口。

优选地,所述袋体顶部设置有上挂孔,所述袋体底部设置有下挂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贮血袋的缺陷,创造性的采用一个滤芯将袋体内空腔分隔为血袋上室和血袋下室,并且在所述滤芯上设置微流通道,袋体中的血液从血袋上室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周围包裹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的微流通道从血袋上室流至血袋下室,红细胞在疏水三维多孔结构中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血液从血袋上室流至血袋下室使得二者气压发生变化,气体在下室被压迫,沿疏水三维多孔结构气层上行,当血液全部流入下室时,再将贮血袋倒置,实现血液的循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的设置使得贮血袋中血液能够有效地在血袋上室和血袋下室之间流动,该种方式更好地实现了气体的锁定与流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可以改善贮存红细胞的气体交换状态,较为显著地提高样品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且改进红细胞变形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贮血袋。

附图标记说明

1-袋体 21-第一滤芯 22-第二滤芯

23-第三滤芯 3-血袋上室 4-血袋下室

5-微流通道 6-输血口 7-上挂孔

8-下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顶部、底部、之间、中间”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顶部、底部、之间、中间,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此外,以贮血袋使用状态的竖直方向为竖直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贮血袋,其特征在于,该贮血袋包括袋体1和滤芯,所述滤芯具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21、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所述第一滤芯21将袋体1内空腔分隔为血袋上室3和血袋下室4,且所述第一滤芯21上设置有微流通道5使得血袋上室3和血袋下室4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滤芯22位于血袋上室3内部,所述第三滤芯23位于血袋下室4内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可以改善贮存红细胞的气体交换状态,较为显著地提高样品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且改进红细胞变形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贮血袋内空腔中设置具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的滤芯,并且在第一滤芯21上设置微流通道可以保证血液的流动和红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具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的滤芯中储存有气体,当袋体中的血液从血袋上室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周围包裹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的微流通道从血袋上室流至血袋下室,红细胞在疏水三维多孔结构中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血液从血袋上室流至血袋下室使得二者气压发生变化,气体在下室被压迫,沿疏水三维多孔结构气层上行,当血液全部流入下室时,再将贮血袋倒置,设置在血袋上室3内部的第二滤芯22和设置在血袋下室4内部的第三滤芯23可以吸收和放出气体,有助于血液循环的有效进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芯的材料只要具有疏水三维多孔结构即可,本实用新型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滤芯的材料可以通过商购,也可以通过自制得到。例如,所述滤芯的材料可以商购自Gore公司的牌号为Gore-Gr Expanded PTFE Sheet的材料、Dow corning公司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者文献“A novel process for preparing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micro-porous membrane through ePTFE/ePTFE co-stretching technique”中公开的材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在实际制备时,可以通过在袋体1内借助生物安全的粘合剂而设置滤芯,再通过热压的方法密封袋体。

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微流通道5的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满足血液能够在血袋上室3和血袋下室4之间流通即可,优选所述第一滤芯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微流通道5,进一步优选第一滤芯21上设置有3个微流通道5。采用该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血液流动的速度,更有利于红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微流通道5的横截面直径为0.2-1mm。

本实用新型对在第一滤芯21上设置微流通道5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例如,可以通过在制备第一滤芯的疏水三维多孔结构的材料时,在材料上预留微流通道5,也可以先制备材料(或者商购的材料),然后进行打孔得到所述微流通道5。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所述贮血袋的体积,优选所述第一滤芯21将袋体1内空腔分隔为体积相等的血袋上室3和血袋下室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滤芯21的厚度与所述袋体1的高度的比为1:7.5-14。采用该种优选实施方式,更有利于最大化利用贮血袋的贮血空间,且更加有利于保证红细胞气体交换的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滤芯21、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连为一体,也即气体可以在第一滤芯21、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内自由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沿所述袋体1的封边设置。该种优选实施方式,更加节约内空腔的体积,提高贮血袋的贮血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滤芯22可以沿袋体1延伸至袋体1的端部;所述第三滤芯23可以沿袋体1的封边延伸至袋体1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可以沿同一竖直轴线设置,也可以相对设置(即,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分别与第一滤芯21的两端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所述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袋体1顶部设置有输血口6。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袋体1顶部设置有上挂孔7,所述袋体1底部设置有下挂孔8。采用该种优选实施方式更便于贮血袋的使用。

以下结合图1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贮血袋包括袋体1(高度为14cm)和滤芯;第一滤芯22(厚度为2cm)将袋体1内空腔分隔为体积相等的血袋上室3和血袋下室4,第一滤芯22上设置有3个直径为0.5mm的微流通道5,所述滤芯的材料为商购自Dow corning公司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第二滤芯22与沿袋体1右封边竖直设置于血袋上室3内部,且向上延伸至袋体1顶部,第三滤芯23与沿袋体1左封边竖直设置于血袋下室4内部,且向下延伸至袋体1底部,然后通过热压机封闭袋体1。所述袋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上挂孔7,所述袋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挂孔8。

袋体1顶部设置有输血口6,血液从输血口6流入血袋上室3,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微流通道5从血袋上室3流至血袋下室4,血液中红细胞在疏水三维多孔结构中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血液从血袋上室3流至血袋下室4使得二者气压发生变化,气体在下室被压迫,沿疏水三维多孔结构气层上行,当血液全部流入血袋下室4时,再将贮血袋倒置,实现血液的循环,第二滤芯22和第三滤芯23的设置使得贮血袋中血液能够有效地在血袋上室3和血袋下室4之间流动,该种方式更好地实现了气体的锁定与流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进行测试。

(1)Wistar大鼠取血(涉及动物取血,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大鼠全身肝素化,颈动脉插管,自主放血至装有1.4mL的CPDA-1的离心管中,每管10mL,共取8只Wistar大鼠血,合计取血量100ml;

(2)使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将所得血液在离心机400g转速下离心15min,吸走上清制备浓缩红细胞;

(3)取T0(新鲜血)血样,检测血气、血常规,留取样品150μL,加入400μL高渗氯化钠(1.5%)后混匀,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ctHb及Hct后,3000rpm离心10min,取150μL上清分别冻存,待测游离血红蛋白;

(4)各取步骤(2)制得浓缩红细胞5mL,分别置于8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和8个普通贮血袋(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标准:GB4232.1)中,置于4℃冰箱中保存,其中4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4个普通血袋置于摇床上;

(5)分别对储存1h、12h、24h的取样检测血常规、血气,留样测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常规、血气的测试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用自动血液分析仪CD-1200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值。

血气:用便携式血气分析仪radiometer abl90 Flex测定血气指标。

红细胞变形性,单位:%。采用的仪器为LBY-BX2型红细胞功能激光测定仪,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红细胞变形性测定采用激光衍射法测量,采用锥-板测试结构,红细胞悬浮液采用浓度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的PBS溶液(pH为7.4),将稀释的红细胞悬浮液注入圆台上,测试时,剪切率由100s—1-1100s—1不断增加,使红细胞所受剪切力也不断增加,细胞的形态由圆形逐渐被拉长成椭圆形,计算机自动计算出红细胞变形的指数。血常规、血气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结果和表2所示。

表1

注:表1中,S代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袋,D表示上述普通血袋;1、12、24分别代表储存时间

表2

通过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和普通贮血袋相比较,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中样品氧分压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显著,24小时基本趋于稳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血袋使得红细胞聚集指数低,卡松粘度低,屈服应力低,红细胞变形指数高,即红细胞变形性有了很大改进。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