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40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



背景技术:

肢体瘫痪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临床症状,肢体位置摆放不当、早期康复不及时极其容易发生废用性萎缩,其中足下垂是最常见的,同时对患者今后行走功能影响较大。常规护理中常用“防旋鞋”、“钉子鞋”来达到足部良肢位的摆放,但是“防旋鞋”、“钉子鞋”材质较硬,患者舒适感差,在临床中推广受到限制,同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卧床患者较多,体位下滑也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因此对于以上的护理问题,设计一套防止体位下滑,同时能够达到足部乃至下肢良肢位摆放的装置。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体位、床头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厚度,加上装置上的足部与踝部的衔接,同时解决了体位下滑与下肢良肢位摆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解决了体位下滑与下肢良肢位摆放的问题的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其中:包括防足下垂垫和下肢抬高垫,防足下垂垫面对患者脚部的一侧面设置有左右两个与脚部轮廓相适应的置脚槽,置脚槽的上部设置有保暖覆层,下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搭扣,患者脚部能竖直地置于置脚槽中,保暖覆层固定脚部前端,搭扣绑定脚部后端,防足下垂垫下部设置有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防足下垂垫背对置脚槽的一侧面设置有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下肢抬高垫为具有高端和低端的三角形结构,下肢抬高垫的上表面为与患者腿部轮廓相适应的支腿面,下部设置有下肢抬高垫增厚层,下肢抬高垫的高端能与防足下垂垫设置有置脚槽的一面对齐,高端上端设置有左右两个与脚踝形状相适配的脚踝槽,脚踝槽正好与置脚槽的下侧面对齐。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通过魔术贴与防足下垂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为前后叠设的双层结构,相互之间通过魔术贴贴合。

上述的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通过魔术贴与防足下垂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为上下叠设的双层结构,相互之间通过魔术贴贴合,相应地,下肢抬高垫增厚层也为上下叠设的双层结构,每层的厚度与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相应层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下肢抬高垫增厚层与下肢抬高垫之间填充有用于调节下肢抬高垫的高端高度的填充层。

上述的下肢抬高垫与防足下垂垫对齐的一侧面设置有魔术贴,下肢抬高垫与防足下垂垫能通过魔术贴相互贴合固定。

上述的防足下垂垫和下肢抬高垫均为抗压海绵材质。

上述的搭扣包括左束带和右束带,左束带一端固定在置脚槽左侧,右束带一端固定在置脚槽右侧,左束带的另一端和右束带的另一端能相互绑定。

上述的保暖覆层为透气棉布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具有防足下垂垫和下肢抬高垫两个结构组成,防足下垂垫用来解决足部良肢位的摆放,放在床尾处,患者将脚伸入置脚槽中,通过保暖覆层和搭扣共同固定患者足部,使患者足部处于良肢位,而且防足下垂垫采用抗压海绵制作,舒适性好,同时防足下垂垫的后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增厚、增高垫,能根据患者需要调节防足下垂垫的高度和厚度。下肢抬高垫用于适当抬高患者下肢,防止体位下滑,同时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单独使用可以预防足部压疮,本装置的下肢抬高垫能通过下肢抬高垫增厚层调节下肢抬高垫的高度,使其能与防足下垂垫相配合,在抬高患者下肢的同时,使患者足部处于良肢位,同时解决了体位下滑与下肢良肢位摆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下肢抬高垫增厚层与下肢抬高垫之间填充有用于调节下肢抬高垫的高端高度的填充层。当下肢抬高垫反复长期使用,会使下肢抬高垫有一定的塌陷,通过该填充层微调下肢抬高垫高度,使防足下垂垫和下肢抬高垫可以高度平齐。

附图说明

图1是防足下垂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下肢抬高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足下垂垫和下肢抬高垫的组合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防足下垂垫1、置脚槽11、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13、保暖覆层14、搭扣15、左束带15a、右束带15b、下肢抬高垫2、高端2a、低端2b、支腿面21、下肢抬高垫增厚层22、脚踝槽23、填充层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改良型防足下垂装置,其中:包括防足下垂垫1和下肢抬高垫2,防足下垂垫1面对患者脚部的一侧面设置有左右两个与脚部轮廓相适应的置脚槽11,置脚槽11的上部设置有保暖覆层14,下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搭扣15,患者脚部能竖直地置于置脚槽11中,保暖覆层14固定脚部前端,搭扣15绑定脚部后端,防足下垂垫1下部设置有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防足下垂垫1背对置脚槽11的一侧面设置有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13,下肢抬高垫2为具有高端2a和低端2b的三角形结构,下肢抬高垫2的上表面为与患者腿部轮廓相适应的支腿面21,下部设置有下肢抬高垫增厚层22,下肢抬高垫2的高端2a能与防足下垂垫1设置有置脚槽11的一面对齐,高端2a上端设置有左右两个与脚踝形状相适配的脚踝槽23,脚踝槽23正好与置脚槽11的下侧面对齐。

实施例中,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13通过魔术贴与防足下垂垫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足下垂垫背部增厚部13为前后叠设的双层结构,相互之间通过魔术贴贴合。

实施例中,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通过魔术贴与防足下垂垫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为上下叠设的双层结构,相互之间通过魔术贴贴合,相应地,下肢抬高垫增厚层22也为上下叠设的双层结构,每层的厚度与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相应层的厚度相同。

实施例中,下肢抬高垫增厚层22与下肢抬高垫2之间填充有用于调节下肢抬高垫2的高端2a高度的填充层24。

实施例中,下肢抬高垫2与防足下垂垫1对齐的一侧面设置有魔术贴,下肢抬高垫2与防足下垂垫1能通过魔术贴相互贴合固定。

实施例中,防足下垂垫1和下肢抬高垫2均为抗压海绵材质。

实施例中,搭扣15包括左束带15a和右束带15b,左束带15a一端固定在置脚槽11左侧,右束带15b一端固定在置脚槽11右侧,左束带15a的另一端和右束带15b的另一端能相互绑定。

实施例中,保暖覆层14为透气棉布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使用防足下垂垫1或者下肢抬高垫2,当单独使用防足下垂垫1时,可以将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去掉,使腿部能水平放在病床上,但是容易出现体位下滑的问题,单独使用下肢抬高垫2,可以抬高患者腿部,预防足部压疮。当二者组合使用时,通过魔术贴将防足下垂垫1和下肢抬高垫2贴合在一起,选择合适厚度的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并配合一样高度的下肢抬高垫增厚层22,组装完毕后如图4所示。患者将腿部放在下肢抬高垫2上,脚伸入置脚槽11中,通过左束带15a和右束带15b将脚固定在置脚槽11中,使得患者足部无法左右、前后移动,从而使患者足部位于良肢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增加或减少足下垂垫下部增高部12的厚度,从而改变下肢的抬高高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