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365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及医疗设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发展,甚至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其突破瓶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医疗设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增强治疗效果的设备也越来越重要,伴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目前国家正推行三级诊疗措施情况下,大量病人集中在县乡医院,这两级医院取暖设备有限,甚至无取暖设备,病床取暖应为首选,但现有病床取暖设置存在诸多不足,其缺少人性化、占用病房空间和储藏空间多、搬动和使用不方便、安全隐患多、功能单一等特性,特别是对于烧伤患者而言,由于烧伤致皮肤破损,失去皮肤的保温防感染屏障,容易感染,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需要暴露或半暴露治疗,创面严禁接触物体,无法维持患者身边环境温度和清洁,容易使患者创面加深、感染,严重者并发创面脓毒症,继之发生败血症等严重问题。因此,设计一款多功能病床支架迫在眉睫,弥补了既往取暖设备的诸多不足,比如,缺少人性化、占用病房空间和储藏空间多、搬动和使用不方便、安全隐患多、功能单一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其能够保证患者身边环境所需温度、清洁环境,防止创面感染和加深进一步坏死,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生命危险;同时搬动和使用方便、占用病房和储藏空间少、功能多样化、方便医师查房、换药、输液和监护等诊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主要应用于病床上,包括架体、罩体和加热消毒件,所述架体为拱形结构,所述架体与所述加热件连接,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为拱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并列平行设置,所述罩体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成一体,所述第一支架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二支架运动,以使所述罩体收缩或展开,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活动设置于所述病床之上,所述罩体用于与所述病床围成容置空腔、并将所述病床与外界隔离,所述加热消毒件用于将所述容置空腔内温度升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灯管为加热红外线灯管,所述加热灯管与一低电压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消毒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或/和所述第二支架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并列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架通过所述罩体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加热消毒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为拱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均匀等距分布,所述容置空腔通过所述通风孔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罩体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上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用于向所述容置空腔内吹送热风。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开口将所述容置空腔与外界连通,所述盖体选择性地覆盖于所述开口,将所述容置空腔密闭或打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多个粘扣,所述罩体与所述架体通过所述粘扣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包括架体、罩体和加热消毒件,架体可以将罩体展开或收缩,同时架体上有用于加热消毒的加热消毒件,可以对罩体围成的容置空间进行加温消毒隔离,其能够使患者处于容置空间内仅通过加热消毒件使容置空间内适宜温度,并对容置空间内空气和患者创面进行消毒隔离治疗,还能保护患者隐私,同时方便医生查房和换药治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的半剖的第一视角的轴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罩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的闲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1-架体;113-罩体;115-加热消毒件;1111-第一支架;1112-容置空腔;1113-第二支架;1115-第三支架;130-病床;131-床头;133-床尾;135-滑槽;1131-通风孔;1133-吹风机;1135-开口;1137-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开设”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时使用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能够维持患者所处环境温度以及对该环境进行消毒,还能保护患者隐私,同时方便医生治疗。本实施例中,将以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病床130上使用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为例进行简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包括架体111、罩体113、加热消毒件115和低电压控制器(图未示),罩体113与架体111连接,架体111可展开或收缩,从而带动罩体113展开或收缩,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与病床130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架体111包括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和第三支架1115,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以及第三支架1115均与罩体113连接,罩体113将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与第三支架1115连成一体,第三支架1115设置于第一支架1111与第二支架1113之间,第一支架1111与第三支架1115均可朝向或远离第二支架1113运动,以将罩体113收缩或展开。

本实施例中,罩体113用于与病床130围成容置空腔1112,用于容置烧伤患者,并将病床130与外界相对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架体111可以仅包括第一支架1111与第二支架1113,罩体113将第一支架1111与第二支架1113连成一体,第一支架1111可朝向或远离第二支架1113运动,以将罩体113收缩或展开。

本实施例中,架体111为拱形,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与第三支架1115均为拱形,拱形结构能够有利于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1115为两个;但是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对于第三支架1115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定。

另外,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以及第三支架1115的两侧均设置有可供折叠的轴(图未示),使得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与第三支架1115均可折叠收拢,减少储藏空间,方便存放和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以及第三支架1115均设置有加热消毒件115,作为优选,加热消毒件115为加热红外线灯管,加热消毒件115与低电压控制器电连接,以免加热消毒件115通过高电压连通之后对烧伤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加热红外线灯管对烧伤患者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低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为小于36伏特的安全电压。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加热消毒件115均可单独开启或关闭,以更好的控制环境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在第一支架1111与第二支架1113上设置加热消毒件115,用于使容置空腔1112内环境温度升高。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罩体113上设置多个通风孔1131,多个通风孔1131均匀等距分布,将容置空腔1112与外界连通,以使容置空腔1112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对流。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罩体113由通风性良好而且透明性不好的布料制成,不仅能良好的进行通风而且能保护烧伤患者的隐私。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罩体113远离第二支架1113的一端上设置有吹风机1133,吹风机1133用于向容置空腔1112内吹送热风,以使容置空腔1112内的温度升高,保持烧伤患者的体表温度同时有利于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还能够使容置空腔1112内水分蒸发,防止烧伤患者长期卧床因为潮湿而长褥疮,同时促使创面进口干燥结痂。

本实施例中,罩体113上开设有开口1135,开口1135将容置空腔1112与外界连通,开口1135上设置有盖体1137,盖体1137与罩体113连接,盖体1137可选择性得覆盖于开口1135,以将容置空腔1112密闭或打开,可以方便医生通过开口1135观察容置空腔1112内的烧伤患者的情况,方便医生对其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口1135的数量不作限定,由于盖体1137与开口1135为相互配合,所以盖体1137的数量也不作限定。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盖体1137与罩体113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罩体113上设置有多个粘扣(图未示),罩体113通过粘扣与架体111可拆卸连接,方便清洗与存放。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病床130包括床头131与床尾133,床头131与床尾133相对设置,第二支架1113与床尾13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111与第三支架1115均与病床130滑动连接,并可由床头131滑动至床尾133或者有床尾133滑动至床头131。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病床130上设置有滑槽135,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以及第三支架1115均设置于滑槽135中,第二支架1113固定设置于滑槽135中,第一支架1111和第三支架1115可在滑槽135中滑动,以带动罩体113展开或收缩。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的工作原理是,当烧伤患者躺在病床130上时,由于烧伤创面无法覆盖其他物体从而导致烧伤患者体温无法保持正常体温,此时将第一支架1111和第三支架1115向床头131进行拉动,从而让患者容置于容置空腔1112内,第一支架1111、第二支架1113与第三支架1115上的加热消毒件115可以使烧伤患者保持患者所处环境的正常温度,从而使患者维持正常体温;加热消毒件115为加热红外线灯管,利用红外线还有利于对烧伤创面的愈合,罩体113上的吹风机1133可以向容置空腔1112内吹送热风,以加速内部的水分蒸发;同时罩体113上还开设有开口1135,方便医生观察烧伤患者的情况,从而能够及时治疗。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病床支架110,利用加热消毒件115其能够维持患者所处环境温度的状态下同时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消毒治疗,同时由于罩体113将烧伤患者全部覆盖笼罩可以很好地保护患者隐私,利用开口1135有利于方便医生观察与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加热消毒件115为红外线灯管,因为红外线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但是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有利于烧伤创面愈合的其他光线灯管。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113与病床130是固定连接,但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113与病床130可活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