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40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床人员辅助照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问题突出,失能老人数量越来越多,据2016京津冀老年养老论坛上有人测算,到2020年约有4200万,2030年约有6168万,2050年约有9750万;不光失能老人,一些因意外事故造成丧失活动能力的人员也处处存在。

而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些体重超重的现象,这现象若出现在失能人员身上,会造成诸多照料不变的问题,比如抱不动、拉不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给照顾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同时也会对失能人员带来更多的不便,因此造成的家庭及社会问题会非常突出,所以对这部分失能卧床人员的搬抬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耐用的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包括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且对称设置的吊轨约束装置,所述吊轨约束装置内设有可转动的吊轨,所述吊轨上安装有可沿所述吊轨长度方向行走的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下安装有起吊装置;所述吊轨约束装置上设有吊轨回位装置和吊轨限位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轨约束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弧形导轨,两所述弧形导轨的圆心同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导轨与所述吊轨接触的面为圆弧凹槽面,所述吊轨两端设置为球形,所述球形的半径不大于所述圆弧凹槽面的半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吊轨上的小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下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下设有包裹人体的布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轨回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轨约束装置下端并分别支撑在所述吊轨两端的两个支撑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轨约束装置上且能从所述吊轨限位装置外侧伸入内侧对回位后的所述吊轨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两侧设有保持所述限位块限位位置的扭力弹簧,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人力解除限位状态的拉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包括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且对称设置的吊轨约束装置,所述吊轨约束装置内设有可转动的吊轨,所述吊轨上安装有可沿所述吊轨长度方向行走的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下安装有起吊装置;所述吊轨约束装置上设有吊轨回位装置和吊轨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让照顾人员更为方便、省力地完成对卧床人员的搬抬工作,解决了抱不动、拉不动的困扰;而且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结构耐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卧床人员搬抬到轮椅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花板;2-吊轨约束装置;21-弧形导轨;22-圆弧凹槽面;3-吊轨;31-球形;32-球头;33-长孔;4-行走装置;41-小车;5-起吊装置;51-滑轮组;52-布兜;6-卧床人员;7-吊轨回位装置;71-支撑弹簧;8-吊轨限位装置;81-限位块;82-扭力弹簧;83-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卧床人员辅助搬抬机,包括固定安装在天花板1上且对称设置的吊轨约束装置2,所述吊轨约束装置2包括对称设置的圆弧状的弧形导轨21,两所述弧形导轨21的圆心同心,这是为了保证所述吊轨3转动有稳定的路径可行,否则会导致所述吊轨3在所述弧形导轨21内无法转动或掉出所述弧形导轨21。

所述弧形导轨21内环抱可在所述弧形导轨21内转动的吊轨3,本实施例所述弧形导轨21的圆弧状的内径等于所述吊轨3长度及其间隙的总和,这样可以使所述吊轨3在所述弧形导轨21内根据需要转动角度后方便相关部件移动。

所述弧形导轨21与所述吊轨3接触的面为圆弧凹槽面22,所述吊轨3两端设置为球形31,所述球形31的半径不大于所述圆弧凹槽面22的半径,本实施例通过球面接触,减小所述吊轨3转动时的阻力,本实施例是采用两端蘑菇状的球头32安装到方形管状实体上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所述吊轨3两端加工球形凹槽,在所述吊轨3与所述圆弧凹槽面22中间夹装滚动球的设计。

所述吊轨3上安装有可沿所述吊轨3长度方向行走的行走装置4,所述行走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吊轨3上的小车41,本实施例所示小车41设置在所述吊轨3内部,所述吊轨3下方设有所述起吊装置5通过的长孔33,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吊轨3旋转角度后形成所需要的下坡坡度,使所述小车41移动阻力减小,从而使照顾人员更省力也更方便;当然本实施例所述小车41也可设置在所述吊轨3上方,所述吊轨3上设有对应的行走轨道。

所述行走装置4下安装有起吊装置5;所述起吊装置5包括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4下的滑轮组51,所述滑轮组51下设有包裹人体的布兜52,所述滑轮组51本实施例仅示意了三个滑轮的情况,理论上是仅使用卧床人员6体重1/3的力加滑轮阻力即可吊起卧床人员6,这样就省掉了大部分的搬运体力工作,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其他的滑轮组51组合;本实施例所述起吊装置5使用滑轮组51,当然也可选用倒链葫芦、电动葫芦或其他起吊装置。

所述吊轨约束装置2上设有吊轨回位装置7,所述吊轨回位装置7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轨约束装置2下端并分别支撑在所述吊轨3两端的两个支撑弹簧71,所述支撑弹簧71在所述起吊装置5空载时所提供的弹簧力应使所述吊轨3能回位;当然本实施例也可采用在所述吊轨回位装置7上方对所述吊轨起拉力作用的弹簧,采用拉力弹簧时,相应的平衡状态限位也随之改变。

所述吊轨约束装置2上还设有吊轨限位装置8,所述吊轨限位装置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轨约束装置2上且能从所述吊轨限位装置8外侧伸入内侧对回位后的所述吊轨3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块81,所述限位块81两侧设有保持所述限位块81限位位置的扭力弹簧82,所述限位块81上设有人力解除限位状态的拉绳83。

本实施例示意将卧床人员6从床上移动到床边的轮椅上,使用时首先将所述布兜52置于卧床人员6下方,当然以能包裹住脖颈至膝盖的大部分身体为宜,以防止在搬抬过程中卧床人员6滑落出布兜52导致意外伤害;包裹完毕后照顾人员操作所述滑轮组51将卧床人员6吊起,此时所述吊轨3因为限位作用还保持平衡状态,操作拉绳83解除轮椅方向的所述吊轨3的限位,之后操作使小车41往轮椅方向移动,所述吊轨3因为卧床人员6的重力作用,会逐渐产生在所述弧形导轨21内的旋转,因为另一端限位并未解除,所述吊轨3会向解除了限位的一端倾斜,即解除了限位的一端会下滑,同时另一端因为结构设计会发生上浮,以此产生所需的下坡坡度,松开拉绳83所述限位块81自动回位,但此时不会影响吊轨3的偏转;之后操作起吊装置5使小车41慢慢行走至轮椅,待达到所需位置时,调整好卧床人员6的角度,慢慢放下,抽出布兜52,此时所述起吊装置5空载,所述吊轨3会在所述支撑弹簧71作用下自动恢复原位,限位也重新起作用;将卧床人员6再搬运回床上时,只有所需解除的限位的不同,其余操作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