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293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是一种导尿器。



背景技术:

泌尿科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该病往往使患者排尿困难,尤其是男性患者,由于尿道前列腺部狭窄、肿胀,导致排尿异常困难,造成生理上的痛苦,不得不利用导尿器进行排尿。现有技术的导尿器在使用中,当尿液中出现的凝血块、坏死组织等有形物阻塞导尿管时,需要更换新的导尿管,并且容易反复阻塞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加了患者再次感染的机会。因此,防止导尿管阻塞、避免反复更换导尿管、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感染的机会是现有导尿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N204655757U公告了一种导尿器,它包括导尿管、气囊、尿袋、回抽器,所述导尿管为三腔导尿管,导尿管分别包括管腔一、管腔二和管腔三,管腔一的一端与气囊连通,管腔一另一端与注水接头连通,所述管腔二的一端与导尿口连通,管腔二另一端与引流接头连通,所述管腔三的一端与管腔二连通,管腔三的另一端与回抽器接头连通,所述尿袋与引流接头连通,所述回抽器与回抽器接头连通,该实用新型利用回抽器对管腔二内的杂质进行抽除,从而可解决患者在导尿过程中遇到的导尿管阻塞问题,但是该实用新型使用回抽器易导致操作不方便的现象,而且当回抽器操作不当时还易出现尿液回流等现象,而且回抽器产生的吸引力大小受限制,因此遇到导尿管堵塞严重的情况时,回抽器有可能也很难完全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导尿器,它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导尿管的堵塞问题,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也较高,并且携带方便,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尿器,包括导尿管、尿袋、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导尿管内设有第一管腔、第二管腔,第一管腔的一端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一管腔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引气接头;第二管腔的一端设有导尿口,第二管腔的另一端与尿袋连通;第二管腔右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地设有若干个第一清理口,第一清理口通过引出管与第二气囊连通,第二气囊上设有第二引气接头和第二清理口,引出管上的总出口处设有阀门,第二清理口上设有门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清理口的正投影为圆形,第一清理口的直径沿着导尿管自上而下依次增加。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尿袋为透明结构,尿袋与第二管腔的连接处设有导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引出管为无毒塑料材质的软质管,引出管与第二管腔采用一体化成型工艺制作而成。

更进一步,引出管与第一清理口处所在的平面所夹角度为锐角。

更进一步,第二气囊为透明结构,第二气囊通过连接件与引出管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第二管腔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尿器在第二管腔上设置第一清理口,并通过引出管将位于第二管腔内的堵塞物排出,由于设置了第二气囊,可以使用抽气设备通过第二气囊上的第二引气接头向外抽气,这样可根据堵塞程度,合理选择抽气强度,当遇到导尿管堵塞严重的情况时,也能轻松解决,一般不会出现尿液倒流等现象,可靠性较高,安全性较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尿器在第二管腔的右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地设置了若干个第一清理口,可保证在第二管腔内的任意堵塞位置处均可以解决堵塞问题,可有效解决导尿管的堵塞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尿器采用了第二气囊,并在引出管上设置了阀门,当排堵塞物结束时,关闭阀门,通过第二清理口清理出第二气囊内的脏物,清理干净后,再向第二气囊内充气,充到一定程度时,边充气边缓慢打开阀门,当引出管和第二管腔内的气压达到平衡,且尿液能正常流进尿袋中时,关闭阀门,此时,不论怎么触碰第二气囊,都不影响正常的导尿过程,安全性较高;采用了活动连接的第二气囊,当不需要排堵塞物或储存或携带时,可将第二气囊卸下,方便携带,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导尿器,包括导尿管1、尿袋7、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11,导尿管1内设有第一管腔4、第二管腔2,第一管腔4的一端与第一气囊3连通,第一管腔4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引气接头5,通过第一引起接头5可向第一气囊3内充入气体,第一气囊3的作用是防止导尿管1的导尿端滑出膀胱;第二管腔2的一端设有导尿口16,第二管腔2的另一端与尿袋7连通,尿液从导尿口16中进入到第二管腔2中,最后流入到尿袋7中,第二管腔2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这样可减少第二管腔2内的堵塞现象;第二管腔2右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地设有若干个第一清理口15,第一清理口15通过引出管8与第二气囊11连通,当第二管腔2内发生堵塞时,可通过第二气囊11向外排气,形成气压差,迫使第二管腔2中的堵塞物经第一清理口15进入到引出管8中,最后经第二气囊11排出,第二气囊11上设有第二引气接头12和第二清理口13,第二引气接头13既可作为充气入口也可作为排气出口,第二清理口13主要用于排出从第二管腔2内吸出的堵塞物,引出管8上的总出口处设有阀门9,阀门9起到阻断第二气囊11与引出管8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第二清理口13上设有门体14,当不清理堵塞物时,门体14为关闭状态。

第一清理口15的正投影为圆形,便于堵塞物的排除,第一清理口15的直径沿着导尿管1自上而下依次增加,这是由于大块堵塞物一般由于重力作用易处于第二管腔2的下端,第一清理口15的这设计更利于堵塞物的分类排除。

尿袋7为透明结构,尿袋7与第二管腔2的连接处设有导管6,通过观察导管6末端尿液的排除情况,便于判断第二管腔2内是否发生了堵塞现象。

引出管8为无毒塑料材质的软质管,便于引出管8的使用、携带、存放,引出管与第二管腔2采用一体化成型工艺制作而成,保证引出管8与第二管腔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高,不会出现漏气、漏液现象。引出管8与第一清理口15处所在的平面所夹角度为锐角,该种设计可有效利用堵塞物自身的重力,便于堵塞物的排出。

第二气囊11为透明结构,便于观察第二气囊11内的清理情况,第二气囊11通过连接件10与引出管8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便于第二气囊11的携带、存放,也利于提高第二气囊11的使用安全性,防止第二气囊11遭到破坏,也利于降低误操作第二气囊11的情况,也利于整个导尿器的携带、使用、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将导尿管1有导尿口16的一端插入膀胱,然后使用充气设备通过第一引气接头5向第一气囊3内充入适量气体,通过第二引起接头12向第二气囊11内充入适量气体,阀门9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保证引出管8内的气压正好处于迫使尿液不会流入引出管8的临界状态,尿液会经导尿口16、第二管腔2流入到尿袋7中,使用导尿管1的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尿袋7中导管6出口处尿液的流出情况来辅助判断第二管腔2中是否发生了堵塞现象,当发生堵塞时,使用抽气设备通过第二引起接头12向外抽气,由于引出管8内的气压降低,迫使堵塞物经第一清理口15排出到第二气囊11中,然后再经第二清理口13将堵塞物清理出去,完成排堵过程后,关闭阀门9,向第二气囊11内充气,充到一定程度时,边充气边缓慢打开阀门9,当引出管8和第二管腔2内的气压达到平衡,且尿液能正常流进尿袋7中时,关闭阀门9,此时,不论怎么触碰第二气囊11,都不影响正常的导尿过程,简单、方便、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