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用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370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用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用检查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妇科检查床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构成,在患者上下床时需要医务人员辅助,病人在需要进行检查和便溺时极为不便,需要护理人员将病人搀扶下床进行检查或便溺。另外,在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移动时往往要将病人移动到担架床上,现在通常采用的方式为直接接触病人身体进行搬运或在病人身底铺设织物、通过拉扯织物将病人移动到担架床上,造成不必要的颠簸、容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使用,易于操作,便溺孔及便溺容器的设置能方便病人大小便及流出物的收纳清理、减少妇科护理工作量,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或运送病人的妇科用检查床。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科用检查床,包括床架、背板、坐板、腿板、托腿架,还包括背板支撑杆、腿板支撑杆、腿板连接栓、便溺容器,所述床架包括两个床腿架、一个横梁架和床架轮,所述床腿架平行于地面的部分设置有背板支撑杆孔,所述床腿架靠近腿板的床腿上设置有腿板支撑杆孔并安装有托腿架;所述背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坐板为一端有U形缺口的方形板,所述腿板的形状为长方形,背板的短边与坐板有缺口一侧的对侧相连接,所述坐板有缺口的一侧与腿板的短边相连接;所述坐板背面与U形孔对应的位置纵向设置有两条滑槽,所述便溺容器上设置有与坐板背面的滑槽相对应的边、能嵌入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便溺容器的横截面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妇科检查床还包括可移动输液架,所述横梁架上设置有间距为5-20cm的可移动输液架孔;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还包括设置于床腿之间的置物架;

进一步地,所述腿板包括左腿板和右腿板,并通过腿板连接栓连接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短边和坐板有缺口一侧的对侧通过活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有缺口的一侧与腿板的短边通过活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支撑杆孔为单侧3-5个,间距为5-20cm;

进一步地,所述腿板支撑杆孔为单侧5-10个,间距5-20公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使用,易于操作,便溺孔及便溺容器的设置能方便病人大小便及流出物的收纳清理、减少妇科护理工作量,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或运送病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妇科用检查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妇科用检查床滑槽及便溺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妇科用检查床,包括床架1、背板2、坐板3、腿板4、托腿架5、背板支撑杆6、腿板支撑杆7、腿板连接栓8、便溺容器19,所述床架包括两个床腿架11、一个横梁架12和床架轮13,所述床腿架11平行于地面的部分设置有背板支撑杆孔16,所述床腿架11靠近腿板4的床腿上设置有腿板支撑杆孔17并安装有托腿架5;所述背板2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坐板3为一端有U形缺口的方形板,所述腿板4的形状为长方形,背板2的短边与坐板3有缺口一侧的对侧通过活页相连接,所述坐板3有缺口的一侧与腿板4的短边通过活页相连接;所述妇科检查床还包括可移动输液架9;所述横梁架12上设置有间距为10cm的可移动输液架孔15;所述床架1还包括设置于床腿之间的置物架14;所述腿板4包括左腿板和右腿板,并通过腿板连接栓8连接并固定;所述背板支撑杆孔为单侧3个,间距为20cm;所述腿板支撑杆孔为单侧6个,间距20公分;所述坐板背面与U形孔对应的位置纵向设置有两条滑槽18,所述便溺容器19上设置有与坐板背面的滑槽相对应的边191、能嵌入滑槽滑动。

使用时,病人臀部坐在坐板上,背部靠在背板上,腿部放在腿板上,可以通过将背板支撑杆插入合适的背板支撑杆孔来调整背板的合适角度,并通过将腿板支撑杆插入合适的腿板支撑杆孔来调整腿板的合适角度。可移动输液架可以通过插入合适的可移动输液架孔来调整输液架的位置,方便在所述妇科检查床上进行输液。床架底部的置物架方便放置和取用医疗用品。所述腿板可以通过将腿板连接栓打开而拆分为左右两块腿板,检查时,可根据医生的要求将病人的腿放于托腿架或左腿板、右腿板上,左右两块腿板拆分后可以单侧支撑、单侧完全放下紧贴床腿,方便病人以合适的姿势接受医生的检查,并且医生可以不受腿板阻碍。床架底部设置床架轮,便于妇科检查床的移动;将背板完全放倒、腿板支撑至与地面平行,也可作为运送病人的病床使用。病人需要便溺或有流出物的时候将便溺容器沿床框底部的滑槽推入U形孔下方,即可让病人便溺,便溺完毕后,将便溺容器沿滑槽取下即可,方便卫生。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