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49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主要的给药途径,是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的紧要关头,打开静脉通道,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起到积极地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医疗安全隐患,由于多方面、多环节的因素使患者在输液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表现的多种多样,部分患者静脉注射部位出现病理损害,但在临床上更为多见的却是发病突然、反映强烈、累及全身多种脏器的全身反应。如何正确认识、及时处理,对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现将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发热反应:是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畏寒、不自主颤抖、迅速转为高热、严重发绀、面色苍白,重者心率快、脉细速、虚脱,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较常见的原因有致热源病菌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和输液用品,因药物不纯或药物有配伍禁忌所致。

过敏反应:是病人出现面色潮红、荨麻疹、全身瘙痒。重者胸闷、发热、口唇发绀,此时应注意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较常见的原因有过敏源进入人体引发,药物的不纯和或药物的配伍禁忌所致。

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是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等不良后果。在药物的配伍禁忌中化学性配伍禁忌产生的后果尤为严重,不仅不能产生治病救人的效果,反而会产生毒性物质危害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在输入两种不同药物中间给予一个缓冲期,因此对药物的溶剂包装给予改良,从而达到减少甚至杜绝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内设有将输液瓶分割为冲洗腔、兑药腔的阻隔带,所述阻隔带下部与瓶体底部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通道,所述通道的末端开设有一个联通冲洗腔和兑药腔的圆孔,所述通道通道内设有与通道直径相匹配的滚珠,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的直径;所述的阻隔带的上部开设有细孔,阻隔带上开设有细孔的区域上设置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与阻隔带固定连接并且设置在阻隔带上兑药腔一侧;所述冲洗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兑药腔的底部设有兑药口。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现有输液瓶的缺陷,将输液瓶的袋体划分成两个独立的腔体,并在两个独立的腔体下方设有一个可以开闭的通道,在瓶装生理盐水出厂时,我们往冲洗腔内加注生理盐水直到弹性膜鼓起,兑药腔内的压力大于兑药腔,通道中的滚珠在压力的作用下紧紧贴住圆孔,起到隔绝作用;在使用时,从出液口开始输液,在起初的一段时间内,进入人体的是未曾兑药的生理盐水,在冲洗腔内的液位下降,其压差是的滚珠滑出圆孔,两腔联通,兑药腔的勾兑过药剂的液体开始进入人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通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输液瓶,包括瓶体1,瓶体1的采用玻璃材料,瓶体1内设有将输液瓶分割为冲洗腔(图1中左侧腔体)、兑药腔(图1中右侧腔体)的阻隔带2,阻隔带2与瓶体1是一体而成;阻隔带2下部与瓶体1底部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通道9,如图2所示,通道9的末端开设有一个联通冲洗腔和兑药腔的圆孔8,通道8内设有与通道直径相匹配的滚珠7,滚珠7的直径大于圆孔8的直径;阻隔带2的上部开设有细孔3,阻隔带2上开设有细孔3的区域上设置有弹性膜4,弹性膜4与阻隔带2固定连接并且设置在阻隔带2上兑药腔一侧;冲洗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5,兑药腔的底部设有兑药口6,这里所说的底部是指在输液瓶的正常使用状态,不是存放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膜4的鼓起体积应该不小于20ml。

进一步地,滚珠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