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续灭菌多段维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6786发布日期:2018-07-27 18:0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行业培养基灭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续灭菌维持器。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灭菌操作;如果不进行灭菌操作,会产生较多危害,例如:会因杂菌而消耗生物反应的基质或产物而造成生产能力下降;部分杂菌会产生代谢产物,使得产物的提取更加困难,容易造成得率和产品质量的下降;有些杂菌会分解产物,从而导致生产失败;如杂菌大量繁殖后,会改变反应液的pH值,也会导致反应异常。因此,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灭菌操作。

目前,灭菌通常采用灭菌维持器进行,传统的灭菌维持器为圆柱体结构,并采用双通道侧进侧出的方式进行物料的输送,例如,中国专利CN202961267U公开了一种螺旋板式保温维持器,该保温维持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设置有两块导流螺旋板,两块导流螺旋板的外缘出口各设置一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处设置有物料进口,另一个开口处设置为物料出口,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都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两块导流螺旋板的螺旋通道在螺旋中心处互通。此种结构的导流通道由于进料压力较高,而出料压力较小,且螺旋通道为并列设置的两个套装的通道,所以在进料过程中,物料首先要通过隔层设置的进料通道,而后再从隔层设置的出料通道流出,从而造成维持器内导流螺旋板的单侧受力增高,长期使用必然会造成维持器内部隔板变形,设备阻力增大,流量缓慢,大大降低处理量。

另外,维持器的维持时间是由维持器内部通道的结构所决定的,因此一旦维持器结构确定,其维持物料的时间也就是单一固定的,只能满足某种物料灭菌维持时间的要求。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料较多,因此需要配备多个维持器,而多个维持器不会同时运行,这不仅会使得维持器的利用率大大下降,而且还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如采用一台维持器去进行多种物料的维持,则必然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物料设置不同维持时间的维持器,以满足生产需求,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维持器利用率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连续灭菌多段维持器,包括支架支撑在地面上的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筒体内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通道;所述通道为折叠式通道,折叠式通道由多块平行交错设置在筒体内壁上的隔板设置而成,相邻隔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置在筒体内壁的两侧;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出料口设为多个,多个出料口并列设置在隔板出料端的筒体侧壁上,出料口与筒体之间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连通。

上述一种新型连续灭菌多段维持器,所述筒体的顶端还设置一出料口。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多层折叠式通道,并结合设置在水平通道筒体侧壁上的出料口以及出料口与筒体之间管路上设置的开关阀,便可实现根据物料来选择相应维持时间的通道开启,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物料维持时间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维持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设置为折叠式通道,可使物料从底部进料口进入筒体内后延折叠通道蜿蜒上升,隔板上下两侧受力均匀,避免了单侧受力大而造成隔板变形现象的发生,降低了设备阻力,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支架,3.进料口,4.出料口,5.阀门,6.折叠式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连续灭菌多段维持器,包括支架2支撑在地面上的圆柱形筒体1,圆柱形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筒体内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通道为折叠式通道6,其结构如图1所示。折叠式通道6由多块平行交错设置在筒体内壁上的隔板设置而成,相邻隔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置在筒体内壁的两侧。

进料口3设置在筒体底部,出料口4设为多个,其中一个出料口设置在筒体的顶端,其余出料口并列设置在隔板出料端的筒体侧壁上,出料口与筒体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阀门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物料维持时间的要求,选择相应打开相应的阀门,例如:维持时间为十分钟,选择打开位于筒体最下端的阀门,其他阀门关闭,则最下端的出料口便可流出物料;如维持时间为一小时,则选择打开顶端的阀门,其他阀门关闭,则物料从顶端出料口流出。从而,使得维持器能够根据物料维持时间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出料口来进行维持作业,满足了生产需求,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