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127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中,骨折是骨创伤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骨折常采用的方法是实施内固定手术,即将骨折部位复位后,借助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骨板和螺钉将复位后的骨骼连接起来。在实施内固定手术和术后取下接骨板的过程中,需要用螺丝刀将螺钉螺紧和拆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螺丝刀与螺钉相对倾斜形成一定角度,人手很难保证螺丝刀与螺钉处在一条直线上,加上用力不当,螺钉与螺丝刀常会滑脱,导致螺丝刀刺向病人,给病人带来多余的痛苦和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正面投影为开口向上的“U”型,底座的底壁中间上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均分别铰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外侧铰接有内伸缩杆,底座的立壁内侧铰接有外伸缩杆,同一侧的外伸缩杆和内伸缩杆外共同螺纹连接有螺套,外伸缩杆与内伸缩杆的螺纹方向相反,螺套旋转后,外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内伸缩杆的自由端靠近或远离;支撑板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杆,支撑架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夹,卡夹为开口向下的“U”型,卡夹连接在底座的立壁上端,支撑架的中段活动套穿有滑套,滑套外连接有导向筒。

根据所述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与所述滑套通过连接件铰接相连。

根据所述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内设有多个内外嵌套的辅助套筒。

根据所述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套筒的外轮廓为“T”型。

根据所述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成为弧形。

根据所述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向外弯曲成为弧形。

根据所述的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内垫,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内垫。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板上方设置了导向筒,对骨折病人进行内固定手术和取钉时,可以将螺丝刀插入导向筒内,以此对螺丝刀进行导引、限位,避免在操作的过程中螺丝刀乱晃与螺钉滑脱,使用起来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向筒与滑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辅助套筒;2、导向筒;3、滑套;4、支撑架;5、卡夹;6、底座;7、支撑板;8、固定板;9、固定内垫;10、活动内垫;11、内伸缩杆;12、螺套;13、外伸缩杆;1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骨科手术用导引装置,包括底座6,底座6的正面投影为开口向上的“U”型,底座6的底壁中间上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左右两端均分别铰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外侧铰接有内伸缩杆11,底座6的立壁内侧铰接有外伸缩杆13,同一侧的外伸缩杆13和内伸缩杆11外共同螺纹连接有螺套12,外伸缩杆13与内伸缩杆11的螺纹方向相反,螺套12旋转后,外伸缩杆13的自由端与内伸缩杆11的自由端靠近或远离;支撑板7上方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为开口向下的“U”型杆,支撑架4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夹5,卡夹5为开口向下的“U”型,卡夹5连接在底座6的立壁上端,支撑架4的中段活动套穿有滑套3,滑套3外连接有导向筒2。导向筒2能够在支撑架4的中段上左右滑动,也能在支撑架4上转动。固定板8的设置可以对伤者手术部位进行固定,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筒2与所述滑套3通过连接件14铰接相连,相对于伤者的手术部位导向筒2能够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所述导向筒2内设有多个内外嵌套的辅助套筒1。所述辅助套筒1的外轮廓为“T”型。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成为弧形。所述固定板8的中部向外弯曲成为弧形。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内垫9,所述固定板8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内垫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