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用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25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瓶用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瓶用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瓶是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输液产品中,输液瓶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输药药品包装方式。输液瓶可放置肠内营养液或者生理盐水等药液。实际使用时,输液瓶呈倒置状态,输液管通过针管插入输液瓶中,输液瓶中的药液通过输液管输送至患者。随着输液时间的延长,输液瓶与输液管交界处会漏出药液,药液会随着输液管滴落到输液泵上,影响输液泵的正常使用。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输液瓶用防漏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输液瓶用防漏装置,用以使输液瓶稳定地倒置在托持套中,输液管与输液瓶交界处所漏出的药液能够被吸湿套迅速吸收,有效防止输液瓶中的药液滴落到输液泵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瓶用防漏装置,包括呈酒杯状且上下贯通的托持套、螺接在托持套底部的防漏盖、固定在托持套外部的套筒;所述托持套内壁面部分粘附有橡胶层;所述防漏盖包括防漏盘以及环布在防漏盘边缘的防漏壁,所述防漏盘与防漏壁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防漏盘设有与第一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漏壁内壁面形成有环形卡持槽;还包括吸湿套,所述吸湿套边缘卡持在环形卡持槽中,所述吸湿套包括吸湿盘以及环布在吸湿盘边缘的吸湿壁,所述吸湿盘与吸湿壁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吸湿盘设有与第二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持套设有纵向延伸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持套底部设有接头,所述接头设有内螺纹,所述防漏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螺接的外螺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湿套由吸湿布经压缩处理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托持套内壁面部分粘附橡胶层,在防漏盖形成的第一容置空间中放置吸湿套,使输液瓶稳定地倒置在托持套中,输液管与输液瓶交界处所漏出的药液能够被吸湿套迅速吸收,有效防止了输液瓶中的药液滴落到输液泵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输液瓶用防漏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输液瓶用防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托持套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防漏盖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输液瓶用防漏装置,防漏装置5包括呈酒杯状且上下贯通的托持套7、螺接在托持套7底部的防漏盖9、固定在托持套7外部的套筒6。套筒6形成有通孔60,套筒6通过通孔60套设在支撑杆1上,支撑杆1底部设有支撑盘10。

托持套7形成有通孔70,输液瓶2可倒置在通孔70中。所述托持套7内壁面部分粘附有橡胶层8,橡胶层8具有高弹性,从而可夹持输液瓶2,防止输液瓶2在托持套7中晃动。

所述防漏盖9包括防漏盘92以及环布在防漏盘92边缘的防漏壁91。所述防漏盘92与防漏壁91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90,所述防漏盘92设有与第一容置空间90连通的第一通孔920,所述防漏壁91内壁面形成有环形卡持槽910。

还包括吸湿套4,所述吸湿套4边缘卡持在环形卡持槽910中,从而防止吸湿套4从第一容置空间90滑出、防止第二通孔420和第一通孔920错位排布。

所述吸湿套4包括吸湿盘42以及环布在吸湿盘42边缘的吸湿壁41。所述吸湿盘42与吸湿壁41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410,所述吸湿盘42设有与第二容置空间410连通的第二通孔420,所述第一通孔920与第二通孔420连通,从而便于输液管31同时穿过第一通孔920和第二通孔420。所述第一通孔920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420的孔径,从而防止输液瓶2中的药液从第一通孔920流向第二通孔420。

输液瓶2的瓶口位于第二容置空间410中并压持在吸湿盘42上,输液管31一端连通输液泵3,输液管31另一端连通针管(未示出),输液管31穿过第一通孔920和第二通孔420通过针管与输液瓶2连通。输液瓶2与输液管31交界处漏出的药液能够被吸湿套4快速吸收,有效防止了药液下落至输液泵3从而影响输液泵3的正常工作。输液泵3对药液经过一定处理后,经输液管32输送至患者。

所述托持套7设有纵向延伸的开口700,用以观察输液瓶2中的液位高低。所述托持套7底部设有接头71,所述接头71设有内螺纹(未示出),所述防漏壁91设有与所述内螺纹螺接的外螺纹(未示出)。所述吸湿套4由吸湿布经压缩处理形成,所述吸湿布可为棉布。吸湿套4可定期更换。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