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复合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677发布日期:2018-10-12 22: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院内各种经鼻、经口的内镜检查(胃镜、纤支镜等),需受检患者口咬咬口器,同时为避免病人缺氧,常辅于面罩吸氧。传统内镜检查室用面罩至少存在缺陷:医生在通过咬口器伸入检查镜进行内镜检测时,受检患者由于麻醉或自发闭气状态下,常发生氧饱和度下降,增加受检患者发生低氧血症风险,操作者只能退出检查镜,同时给予病人面罩加压吸氧,氧饱和度上升后又插入检查镜进行检测,如此反复多次插入检查镜,检查时间久,则易造成粘膜损伤。另则手术室/病人患者出现舌后坠或呼吸道梗阻而面罩无法充分的吸氧,造成缺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面罩。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在内镜检查与供氧之间反复切换,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复合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口腔区域和供氧区域,所述口腔区域设置有口腔开口,所述供氧区域设置有供氧管接口,所述供氧管接口用于连接供氧管,所述口腔开口用于连接咬口器。

一种多功能复合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包括鼻腔区域和供氧区域,所述鼻腔区域设置有鼻腔开口,所述供氧区域设置有供氧管接口,所述供氧管接口用于连接供氧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在检查时分泌物倒吸对受检患者造成的危害,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复合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口腔区域、鼻腔区域和供氧区域,所述口腔区域设置有口腔开口,所述口腔开口用于连接咬口器,所述鼻腔区域设置有鼻腔开口,所述供氧区域设置有供氧管接口,所述供氧管接口用于连接供氧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咬口器独立使用导致咬口器易脱落,易损坏检测镜外管,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复合面罩还包括咬口器,所述咬口器通过所述口腔开口与面罩本体可拆卸连接。

较优地,所述咬口器设置有压舌板。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板与咬口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挡片,用于挡住受检患者的舌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在给受检患者进行内镜检查的同时进行输氧,避免了反复多次在内镜检查与输氧之间进行切换,操作简单,加快了检查速度,也避免了对受检患者粘膜造成损伤。

2)检查镜经口、经鼻自由转换,同时,在不影响检查者操作的同时,实现经口腔或鼻腔检查,在另一侧吸痰或分泌物。

3)实现更大范围的面罩吸氧功能,氧气可同时经口、鼻进入呼吸道,加大了氧气吸入量,极大的避免了缺氧的风险。

4)咬口器与面罩本体配合使用,咬口器固定不容易脱落,解决了咬口脱落造成检查镜受损的一系列问题。

5)带压舌板的可移动式咬口器,避免因舌体挡镜造成的操作困难与因舌后坠造成的缺氧。

6)另外,除了运用于内镜检查,还可用于手术室/病房畅通气道、面罩给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复合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面罩本体101;供氧管接口102;咬口器103;第一遮盖104;口腔开口105;压舌板106;固定带107;鼻腔开口108;第二遮盖109,第三遮盖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合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01,面罩本体101包括口腔区域、鼻腔区域和供氧区域,口腔区域设置有口腔开口105,口腔开口105用于安装咬口器103,供氧区域设置有供氧管接口102,供氧管接口102用于连接供氧管(如麻醉呼吸机的螺纹管),氧气接口大小、形状设置可根据具体供氧装置进行改变,氧气接口位置设置可根据检查者操作方便进行调整,鼻腔区域设有鼻腔开口108。

上述多功能复合面罩,可以实现内镜检查与供氧同时进行,避免了反复多次在内镜检查与输氧之间进行切换,既操作不便,又容易损伤受检患者的粘膜。另外,检查镜可以经口、经鼻自由转换,同时,在不影响检查者操作的同时,实现经口腔或鼻腔检查,在另一侧吸痰或分泌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面罩本体101仅包括鼻腔区域和供氧区域,鼻腔区域设置有鼻腔开口108,供氧区域设置有供氧管接口102,供氧管接口102用于连接供氧装置管道(如麻醉机螺纹管)。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面罩本体101仅包括口腔区域和供氧区域,口腔区域设置有口腔开口105,口腔开口105用于连接咬口器103,供氧区域设置有供氧管接口102,供氧管接口102用于连接供氧管道(如麻醉机螺纹管)。

当需经鼻腔插入检查镜进行检查时,口腔开口需密闭,因此,口腔开口105处设置有第一遮盖104,可封住所述口腔开口105;鼻腔开口108处设置有第二遮盖109,用于经口腔插入检测镜进行检测时,可封住所述鼻腔开口108;当仅需加压供氧时,面罩本体101需要保持密闭性,可同时密闭口腔开口105和鼻腔开口108;同时咬口器上端开口可以设置第三遮盖110,用于正在检查中的病人需面罩加压吸氧时,可不需要取出咬口器,同时实现密闭面罩供氧,咬口器下端压舌板还可同时通畅气道,便于更好供氧。

当需要经口腔插入检测镜时,需要使用到咬口器103,本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合面罩中,咬口器103通过口腔开口105与面罩本体101可拆卸连接,不需要使用咬口器103时可以将咬口器103从面罩本体101上取下,需要时再与口腔开口105连接。咬口器103与口腔开口105的连接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受检患者开口器进入长度。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面罩本体101设置有扣环,咬口器103通过扣环与口腔开口105连接。咬口器外部材质可选用硅胶等材料,实现与口腔开口更好的切合,同时保护牙齿。

检查时,受检患者会无意识地堵塞咬口器103开口处,使得检查镜进入食道或气管困难;或患者因紧张、恶心等不舒服原因舌体乱动,也会给操作者造成操作困扰。因此,在较优的实施方案中,咬口器103下端设置有压舌板106,用于抵压受检患者的舌头,压舌板106可以为弧形状,可根据受检患者牙齿咬合情况和舌体遮挡情况进行上下移动调整,还可以在压舌板106与咬口器103的连接处设置弹性挡片,弹性挡片可以给舌面一向下的压力,达到挡住舌体作用。

为了将面罩本体101稳定地罩在受检患者的面部,面罩本体101上可以设置固定带107,位置可根据密闭性或者病人舒适度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面罩本体四角,或面罩本体两边),固定带107也可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大小面部的弹性带为宜。

以胃镜治疗为例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复合面罩的使用过程。将咬口器103置于病人口中→经口腔开口105扣上面罩本体101→咬口器103调整好合适位置以后,通过扣环扣上固定→供氧管连接面罩本体101上的供氧管接口102,实现供氧→关闭第二遮盖109以封住鼻腔开口108,可根据是否需要经鼻腔吸痰或是经鼻腔检查选择是否打开鼻腔开口108→通过固定带107将面罩本体101罩在受检患者的面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