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263发布日期:2018-09-07 22:2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现有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至工业臭气的排放,而为了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大型企业不得不在厂房旁设置价格昂贵的空气净化设备。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的不足,无力购买昂贵的空气净化设备,不得不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直接排入到大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不仅仅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还存在净化效率低、体积大、运行成本高、维护不方便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该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具有净化效率高、体积小、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其特点在于包括壳体、光催化装置、高能离子发生装置、两个电箱,其中壳体包括大矩形箱体、小矩形箱体、右梯形罩、左梯形罩、右法兰盘、左法兰盘、右筒体、左筒体、若干管体、L型管体、进气管、过滤网、脚架,所述小矩形箱体设置在大矩形箱体顶面上,所述大矩形箱体上开设有中空腔室,所述小矩形箱体上开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上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插装槽、第二插装槽、第三插装槽,所述第一插装槽、第二插装槽与第三插装槽上分别插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所述大矩形箱体外表面上分别开设两个贯穿至中空腔室的安装口,各安装口上装分别设有密封盖板,并使中空腔室与安装口相连通,所述大矩形箱体左右外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中空腔室相连通的左开口、右开口,所述左开口的开口处与右开口的开口处分别设有二氧化钛光触媒过滤网,所述小矩形箱体左右外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中空腔体相连通的上左开口、上右开口,所述大矩形箱体顶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中空腔室的上管孔,所述小矩形箱体底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中空腔体的下管孔,所述管体两端分别插装在下管孔与上管孔中,以通过管体连通中空腔室与中空腔体,所述脚架安装在大矩形箱体的底部上,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在上右开口上并与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L型管体一端连接在上左开口上并与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右梯形罩罩置在右开口上,所述右梯形罩开设有右通孔,所述右筒体一端连接在右梯形罩上,并使右筒体与右通孔相连通,所述右法兰盘连接右筒体外端上,所述右法兰盘上开设有与右筒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左梯形罩罩置在左开口上,所述左梯形罩开设有左通孔,所述左筒体一端连接在左梯形罩上,并使左筒体与左通孔相连通,所述左法兰盘连接左筒体外端上,所述左法兰盘上开设有与左筒体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光催化装置包括若干UV光催化器;所述高能离子发生装置包括第一高能离子发生器、第二高能离子发生器、第三高能离子发生器、第四高能离子发生器;所述光催化装置设置于中空腔室中,并使光催化装置位于两个二氧化钛光触媒过滤网之间;第一高能离子发生器、第二高能离子发生器、第三高能离子发生器与第四高能离子发生器分别设置于中空腔体中,并使第一高能离子发生器与第二高能离子发生器位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使第三高能离子发生器位于第二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之间、使第四高能离子发生器位于第三过滤网左侧;两个电箱分别卡装在两块密封盖板上;并使光催化装置与其中一个电箱相电连接,还使高能离子发生装置与另一个电箱相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高能等离子分解技术和UV紫外光解技术相结合。在工作时,空气从进气管进入,然后经过上右开口进入中空腔体,然后经过高能离子发生器后,产生了高能离子,然后空气经过上左开口从L型管体外出,高能离子通过管体来到了中空腔室的左侧;同时,恶臭气体先从进气口进入右法兰盘,然后经过右筒体,然后经过右梯形罩,然后经过二氧化钛光触媒过滤网,然后进入中空腔体,然后经过光催化装置催化,然后来到大矩形箱体的左侧与高能离子反应,然后经过二氧化钛光触媒过滤网,然后经过左梯形罩,然后经过左筒体,然后经过左法兰盘,最后从出气口出去。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体积更少,维护方便。在工作过程中,电箱分别控制对应的装置的运作,这样就可以根据臭气的污染程度运作装置,从而满足不同臭气净化需求,降低电量的使用,从而降低运行成本,使净化效益提高。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工作过程不需要人工介入,不需要再生处理原料,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净化效率高、体积小、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矩形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小矩形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催化高能离子除臭机,包括壳体1、光催化装置2、高能离子发生装置3、两个电箱4,其中壳体1包括大矩形箱体11、小矩形箱体12、右梯形罩13、左梯形罩14、右法兰盘15、左法兰盘16、右筒体17、左筒体18、若干管体19、L型管体20、进气管21、过滤网、脚架23,所述小矩形箱体12设置在大矩形箱体11顶面上,所述大矩形箱体11上开设有中空腔室111,所述小矩形箱体12上开设有中空腔体121,所述中空腔体121上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插装槽1211、第二插装槽1212、第三插装槽1213,所述第一插装槽1211、第二插装槽1212与第三插装槽1213上分别插装有第一过滤网221、第二过滤网222、第三过滤网223。所述大矩形箱体11外表面上分别开设两个贯穿至中空腔室111的安装口112,各安装口112上装分别设有密封盖板113,并使中空腔室111与安装口112相连通,如图6、图1所示,所述大矩形箱体11左右外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中空腔室111相连通的左开口114、右开口115,所述左开口114的开口处与右开口11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二氧化钛光触媒过滤网24。如图7所示,所述小矩形箱体12的左右外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中空腔体121相连通的上左开口122、上右开口123。如图6所示,所述大矩形箱体11顶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中空腔室111的上管孔116,如图7所示,所述小矩形箱体12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中空腔体121的下管孔124,如图1所示,所述管体19两端分别插装在下管孔124与上管孔116中,以通过管体19连通中空腔室111与中空腔体121。又如图1所示,所述脚架23安装在大矩形箱体11的底部上,所述进气管21一端连接在上右开口123上并与中空腔体121相连通;所述L型管体20一端连接在上左开口122上并与中空腔体121相连通。又如图1与图6所示,所述右梯形罩13罩置在右开口115上,如图4所示,所述右梯形罩13开设有右通孔131,所述右筒体17一端连接在右梯形罩13上,并使右筒体17与右通孔131相连通,所述右法兰盘15连接右筒体17外端上,所述右法兰盘15上开设有与右筒体17相连通的进气口132。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左梯形罩14罩置在左开口114上,如图5所示,所述左梯形罩14开设有左通孔141,所述左筒体18一端连接在左梯形罩14上,并使左筒体18与左通孔141相连通,所述左法兰盘16连接左筒体18外端上,所述左法兰盘16上开设有与左筒体18相连通的出气口142。如图6所示,所述光催化装置2包括若干UV光催化器25;如图7与图1所示,所述高能离子发生装置3包括第一高能离子发生器31、第二高能离子发生器32、第三高能离子发生器33、第四高能离子发生器34。如图1与图6所示,所述光催化装置2设置于中空腔室111中,并使光催化装置2位于两个二氧化钛光触媒过滤网24之间。如图7与图1所示,所述第一高能离子发生器31、第二高能离子发生器32、第三高能离子发生器33与第四高能离子发生器34分别设置于中空腔体121中,并使第一高能离子发生器31与第二高能离子发生器32位于第一过滤网221与第二过滤网222之间,使第三高能离子发生器33位于第二过滤网222与第三过滤网223之间,使第四高能离子发生器34位于第三过滤网223左侧。如图2与图3所示,两个电箱4分别卡装在两块密封盖板113上,并使光催化装置2与其中一个电箱4相电连接,还使高能离子发生装置3与另一个电箱4相电连接。

所述UV光催化器25是由灯管安装座和UV灯管组成。灯管安装座设置在中空腔室111腔壁上,各个灯管安装座呈并排设置。

空气从进气管21进入,然后经过上右开口123进入中空腔体121,然后经过高能离子发生装置3后,产生了高能离子,然后空气经过上左开口122从L型管体20外出高能离子通过管体19来到了中空腔室111的左侧,高能离子和光催化过的恶臭气体反应。

使左梯形罩14的左通孔141比右梯形罩13的右通孔131小,是为了增加高能离子和恶臭气体的反应时间,使净化效果更好。

恶臭气体从进气口132进入右法兰盘15,然后经过右筒体17,然后经过右梯形罩13,然后经过过滤网,然后经过中空腔体111,在中空腔体111内净化后,然后经过过滤网,然后经过左梯形罩14,然后经过左筒体18,然后经过左法兰盘16,最后从出气口142出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