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291发布日期:2019-02-19 18:5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涉及身体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侧肢体力量的对称性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侧肌肉力量差异性(不对称性)需要控制在10%以内,否则弱侧容易损伤。目前在临床上,当一侧肢体受伤时,通常用双侧肢体肌肉力量对称发展的理论来进行康复活动,并且多用健侧肢体的生理指标来评定损伤肢体康复的程度,简易且可视化的下肢力量测试方法对患者下肢康复极为关键。

当前对于下肢力量的测试主要采用站立位或者坐位,较为权威的下肢力量测试方法主要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此方法要求测试者坐于测试仪上,根据测试要求分别固定各个关节,尽最大的感觉发力,从而测试出两侧下肢各个关节的最大力量,然后对比两侧各个关节力量的不对称性,此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较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且左右侧交替测试时,需要对仪器进行重新调节,二是不能测出单侧下肢的整体用力(实际的发力效果),三是两侧协同动作发力时,无法同时测出两侧下肢的力量,也不能实时可视化自身下肢力量的对称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该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通过下肢固定带的设置,可以保证下肢发力时各关节角度不变,以防滑落,同时避免测试者长时间蹬于力台表面克服腿部重力的影响而造成下肢疲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2台测力台、上位机、躺卧支撑板和下肢固定带,所述固定支架由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组成,所述2台测力台分别固定安装于竖直支架的侧面板上,所述上位机设置于竖直支架水平面板的上表面,所述躺卧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架上方;

所述竖直支架的侧面板且位于2台测力台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悬杆,此悬杆末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下肢固定带,所述竖直支架具有平行设置的2个立柱,此2个立柱上均安装有一调节旋钮,用于调节2个立柱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垂直设置,且水平支架的一端与竖直支架侧表面固定连接。

2.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连接处设置有一支撑条。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躺卧支撑板远离竖直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一头托。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实用新型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躺卧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架上方,可以对测试者躺卧位状态下的下肢蹬地力量的不对称性进行测量,测试时不会有人体自身姿势平衡调整带来的干扰,保证测试精度和准确性;其次,其2台测力台分别固定安装于竖直支架的侧面板上,所述上位机设置于竖直支架水平面板的上表面,能够实时有效的测出下肢整体力量的不对称性程度,并且可以对测试者两侧力量的不对称性进行实时的可视化训练,同时减少训练中重力的影响程度,避免人体自身姿势控制对测量带来的干扰,从而提高测试者下肢的力量觉;再次,可以一次性通过上位机显示器直接获取到测试者两侧下肢力量的情况,了解两侧下肢力量存在的总体差异,无需再对两侧各个关节进行单独测试。

2. 本实用新型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竖直支架的侧面板且位于2台测力台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悬杆,此悬杆末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下肢固定带,所述竖直支架具有平行设置的2个立柱,此2个立柱上均安装有一调节旋钮,用于调节2个立柱的高度,下肢固定带的设置,可以保证下肢发力时各关节角度不变,以防滑落,同时避免测试者长时间蹬于力台表面克服腿部重力的影响而造成下肢疲劳;调节旋钮的设置,可以调节立柱的高度,从而调节测力台的位置,满足多种情况的测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固定支架;2、测力台;3、上位机;4、躺卧支撑板;5、下肢固定带;6、水平支架;7、竖直支架;71、侧面板;72、水平面板;73、立柱;74、调节旋钮;8、支撑条;9、头托;11、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2台测力台2、上位机3、躺卧支撑板4和下肢固定带5,所述固定支架1由水平支架6和竖直支架7组成,所述2台测力台2分别固定安装于竖直支架7的侧面板71上,所述上位机3设置于竖直支架7水平面板72的上表面,所述躺卧支撑板4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架6上方;

所述竖直支架7的侧面板71且位于2台测力台2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悬杆11,此悬杆11末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下肢固定带5,所述竖直支架7具有平行设置的2个立柱73,此2个立柱73上均安装有一调节旋钮74,用于调节2个立柱73的高度。

上述水平支架6和竖直支架7垂直设置,且水平支架6的一端与竖直支架7侧表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2:一种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2台测力台2、上位机3、躺卧支撑板4和下肢固定带5,所述固定支架1由水平支架6和竖直支架7组成,所述2台测力台2分别固定安装于竖直支架7的侧面板71上,所述上位机3设置于竖直支架7水平面板72的上表面,所述躺卧支撑板4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架6上方;

所述竖直支架7的侧面板71且位于2台测力台2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悬杆11,此悬杆11末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下肢固定带5,所述竖直支架7具有平行设置的2个立柱73,此2个立柱73上均安装有一调节旋钮74,用于调节2个立柱73的高度。

上述水平支架6和竖直支架7连接处设置有一支撑条8;上述躺卧支撑板4远离竖直支架7的一端设置有一头托9。

单侧用力不对称性测试时,测试者将一侧蹬在测力台表面,可提供反馈给受测者,显示器可显示下肢蹬伸力量的变化曲线,以及持续蹬地的最大力,单侧持续对测力台进行最大力蹬伸10s(从发力到最大力有一个过程,10s内可以测到最大力),得到单侧最大力量,分别让受试者测试两侧的最大力量,计算两侧最大力值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计算方法如下:

不对称性=。

双侧用力不对称性测试时,测试者两侧同时持续对两个测力台进行蹬伸,不可提供反馈给受测者,可测试两侧下肢力量值以及整个下肢的力量值(两个测力台数值只和),可以记录某一时间段不对称性的平均值或者任意时刻(包括最大蹬伸力时刻)的不对称性,计算方法与单侧用力不对称性测试方法相同。

训练时,测试者先测出下肢最大力量,在睁眼下尝试发目标力(如80%及30%最大力),根据显示器反馈,进行调整,感觉自己对力量有一定的把控后,可以闭眼,再次发目标力,也可以设定新的目标力(如50%、60%最大力),尝试新的目标力,通过测试出的实际发力值及不对称指标,了解自身力觉以及两侧力觉的不对称性,提高下肢力量觉。

采用下肢对称性评估用高精度检测装置时,通过躺卧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对测试者躺卧位状态下的下肢蹬地力量的不对称性进行测量,测试时不会有人体自身姿势平衡调整带来的干扰,保证测试精度和准确性;其次,其2台测力台和上位机的设置,能够实时有效的测出下肢整体力量的不对称性程度,并且可以对测试者两侧力量的不对称性进行实时的可视化训练,同时减少训练中重力的影响程度,避免人体自身姿势控制对测量带来的干扰,从而提高测试者下肢的力量觉,可以一次性通过上位机显示器直接获取到测试者两侧下肢力量的情况,了解两侧下肢力量存在的总体差异,无需再对两侧各个关节进行单独测试;再次,下肢固定带的设置,可以为测试者下肢提供一个支撑,使得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更加舒适,调节旋钮的设置,可以调节立柱的高度,从而调节测力台的位置,满足多种情况的测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