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788发布日期:2019-08-16 22:03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血钳。



背景技术:

抢救病人在出血的情况下,服入止血药后,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大动脉,可防止血液流出。止血钳在普外科手术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器械,现有技术中的止血钳分为直头和弯头两种,直头止血钳用于手术部位的浅部止血和组织分离,弯头止血钳用于手术部位的深部止血和组织分离,故二者的功能均较为单一,且弯头止血钳的弯曲程度固定,不能根据血管所处的深度进行调节,适用范围窄。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直头止血钳[申请号:201410386988.X],该发明申请包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之间相互铰接,所述左钳体与右钳体之间的铰接结构为:左钳体的中部设置有卡槽,右钳体的中部与卡槽相配合,左钳体的卡槽外壁上设置有销孔,右钳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销轴,销轴设置在销孔中实现铰接;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为直线形的波纹状的咬合面,咬合面的边缘为圆滑过渡,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外壁为圆滑过渡的弧面。故该发明申请只能用于手术部位的浅部止血和组织分离。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弯头止血钳[申请号:201410387163.X],该发明申请包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之间相互铰接,所述左钳体与右钳体之间的铰接结构为:右钳体的中部设置有卡槽,左钳体的中部与卡槽相配合,右钳体的卡槽外壁上设置有销孔,左钳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销轴,销轴设置在销孔中实现铰接;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为弯曲形的波纹状的咬合面,咬合面由后端至前端逐步缩小,咬合面的边缘为圆滑过渡,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外壁为圆滑过渡的弧面。故该发明申请只能用于手术部位的深部止血和组织分离,且无法根据止血部位的深度对止血钳的弯头的弯曲程度进行必要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止血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止血钳,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臂,钳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钳头,所述钳头包括有前段和后段,后段与钳臂固定连接,所述后段和前段之间设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能使前段相对于后段转动。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前段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外表面和内表面围合成空腔,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定位部和设置在定位部侧面并与定位部固定连接的定位块,定位块与开设于外表面的定位孔卡接固定,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能使定位块卡入或脱出定位孔的可伸缩机构,所述可伸缩机构一端与定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内表面与后段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可伸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弹性段和刚性段,所述弹性段与定位部固定连接,刚性段与后段固定连接,且刚性段与内表面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在定位块向下脱出于定位孔时,所述定位部凸出于外表面。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钳臂远离钳头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环形的指套,所述指套的内环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凸起为环绕指套内壁呈环形阵列排列,且凸起与指套一体成型。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内表面在远离外表面的一侧上设有若干凸起的齿部。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前段远离后段的一端外表面具有一层弹性膜,并且齿部位于弹性膜内。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钳臂侧面固定连接有锁扣部,两个锁扣部可相互配合使两个钳臂锁紧。

在上述的止血钳中,所述锁扣部包括与钳臂侧面固定连接的锁扣本体和与锁扣本体一体成型的锁扣齿,所述锁扣齿朝向钳臂的方向倾斜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钳头可发生弯曲转动,故具有直头和弯头不同的形态,并且弯头的弯曲程度可调节,同时在不同形态之间可方便的进行切换,可适应不同深度的血管的止血需求,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在用于夹持血管的部分的外表面套有一层弹性膜,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被夹紧的血管。

3、本实用新型具有锁扣齿,可用于调节使用时夹持的松紧程度,以应对不同的具体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钳头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3是锁扣部扣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段的截面图;

图5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钳臂1、钳头2、前段3、后段4、转动机构5、指套6、齿部7、弹性膜8、锁扣部9、外表面31、内表面32、空腔33、定位部51、定位块52、定位孔53、可伸缩机构54、凸起61、锁扣本体91、锁扣齿92、弹性段541、刚性段5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止血钳,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臂1,钳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钳头2,所述钳头2包括有前段3和后段4,后段4与钳臂1固定连接,所述后段4和前段之间设有转动机构5,该转动机构5能使前段3相对于后段4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机构5使得前段3相对于后段4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前段3和后段4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或呈一定的夹角,即改变钳头2的弯曲程度,以适应不同深度的血管的止血需求。

两个钳臂1相互铰接,每个钳臂1均与一个后段4固定连接,后段4和前段3通过转动机构5转动连接,使得前段3可相对于后段4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改变钳头2的弯曲程度,简单方便地实现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切换,可适应不同深度的血管的止血需求,适用范围广。

具体的说,所述前段3包括外表面31和内表面32,外表面31和内表面32围合成空腔33,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定位部51和设置在定位部51侧面并与定位部51固定连接的定位块52,定位块52与开设于外表面31的定位孔53卡接固定,所述转动机构5还包括能使定位块52卡入或脱出定位孔53的可伸缩机构54,所述可伸缩机构54包括固定连接的弹性段541和刚性段542,所述弹性段541与定位部51固定连接,刚性段542与后段4固定连接,且刚性段542与内表面32转动连接,在定位块52向下脱出于定位孔53时,所述定位部51凸出于外表面31。

前段3为中空结构,具有中空腔33,中空腔33由外表面31和内表面32围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两个前段3的内表面32相互咬合以夹紧血管,转动机构5包括位于外表面31上的定位部51,定位部51可相对外表面31做垂直于外表面31的相对滑动,定位部51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2,定位块52卡接于定位孔53中,定位部51底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段541,弹性段541与刚性段542固定连接,刚性段542与后段4固定连接,且刚性段542与内表面32转动连接,当没有外力按压定位部51时,定位块52与定位孔53相互卡合,故此时前段3被固定不能发生相对于后段4的转动,当外力按压定位部51时,定位部51带动定位块52在垂直于外表面31的方向上与外表面31做相对滑动,此时定位块52脱出于定位孔53,前段3可以定位部51和刚性段542为轴做相对于后段4的转动,转过一定角度后,撤去按压定位部51的外力,使定位块52和定位孔53重新卡合,使前段3重新处于固定状态,由于前段3是以定位部51和刚性段542为轴做相对于后段4的转动,故无论是否有外力按压,定位部51均凸出于外表面31。

本实用新型对弹性段541的具体制作材料不作限定,可以是橡胶,也可以是硅胶,只要能起到在受力时压缩,外力撤去时恢复原状的作用即可。

如图1所示,所述钳臂1远离钳头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环形的指套6,所述指套6的内环表面设有若干凸起61,所述凸起61为环绕指套6内壁呈环形阵列排列,且凸起61与指套6一体成型。

钳臂1远离钳头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环形的指套6,使用者的手指伸入指套6内以控制两个钳臂1的开合程度,指套6内环表面设有凸起61,且凸起61环绕指套6内壁呈环形阵列排列,与指套6一体成型。凸起61可增大使用者手指与止血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打滑。

优选地,两个钳臂1相互铰接的铰接点与指套6的距离较与钳头2的距离更远,这样能使使用时的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从而更加省力。

如图1所示,所述内表面32在远离外表面31的一侧上设有若干凸起的齿部7,这能使两个内表面32之间咬合的更加稳定、紧密,从而对血管的夹紧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所述前段3远离后段4的一端外表面具有一层弹性膜8,并且齿部7位于弹性膜8内,这使得夹紧血管时,血管通过弹性膜8与止血钳间接接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被夹紧的血管的事故。

优选地,所述弹性膜8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注塑成型后套设于钳头2的端部,使得所有的齿部7外表面均覆盖有一层弹性膜8,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故止血钳在高温消毒的过程中不会因高温对弹性膜8产生破坏。

结合图1和图3所示,钳臂1侧面固定连接有锁扣部9,所述锁扣部9包括与钳臂1侧面固定连接的锁扣本体91和与锁扣本体91一体成型的锁扣齿92,所述锁扣齿92朝向钳臂1的方向倾斜设置,两个锁扣部9可相互配合使两个钳臂1锁紧。

需要锁紧止血钳时,移动钳臂1使两个钳臂1相互靠近,此时与钳臂1固定连接的两个锁扣部9也相互靠近,使得两个锁扣部9上的倾斜设置的锁扣齿92相互卡合、扣紧,以达到锁紧止血钳的目的。

优选地,锁扣部9上的锁扣齿92设有若干个,且呈线性排列,这样不同位置的锁扣齿92扣合时可获得不同的扣紧程度,从而达到调节使用时夹持的松紧程度的目的。

优选地,本止血钳的全长为4-6cm,钳头2的长度为1.3-1.7cm,采用这样较小的尺寸,可适应较小的手术环境,减小手术创口的尺寸需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使用者的手指位于指套6中以控制两个钳臂1之间的开合大小,根据待夹紧的血管位置调节钳头2的弯曲程度,调节时,按压定位部51,使得前段3相对于后段4发生转动,待转至合适角度时,撤去按压定位部51的外力,使得前段3和后段4重新保持固定,通过套有弹性膜8的部位夹持血管,再利用锁扣齿92之间的配合锁紧钳臂1,即使得血管被夹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钳臂1、钳头2、前段3、后段4、转动机构5、指套6、齿部7、弹性膜8、锁扣部9、外表面31、内表面32、空腔33、定位部51、定位块52、定位孔53、可伸缩机构54、凸起61、锁扣本体91、锁扣齿92、弹性段541、刚性段54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